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
加持供物
「復次內外一切處所,隨種合宜天人最妙受用供物,飲食、衣服、音樂奇特,種種供品猶如三藏經暨《普賢行願品經》所載,一切供物如雲如海,精潔盈滿莊嚴具陳,願一切聖者聚會冥加,亦願垂慈納受。」(三遍)
(普賢供雲廣大喜悅者,誦供雲總持,此乃增上大利益,經中所云)
「止鄂嘛納摩拔哈噶斡得 拔雜喇薩阿喇巴喇嘛喇達訥 答塔阿噶答阿鴉 阿喇哈得 薩嘛鴉嘠薩嘛餔達達哈鴉 答達鴉塔阿 止鄂嘛拔雜哷拔雜哷 嘛哈阿拔雜哷嘛哈阿得雜拔雜哷 嘛哈阿畢達鴉阿拔雜哷 嘛哈阿玻堤咨答答拔雜哷 嘛哈阿玻堤曼拙巴 桑嘠喇嘛那拔雜哷 薩喇斡嘠喇嘛 阿阿斡喇那 畢碩達哈納 拔雜哷娑阿哈阿」(三遍或七遍遍)
「復次三寶諦實,一切諸佛菩薩攝授,二種資糧圓滿最勝力,法界清淨不可思議勝力,如是成就。」(三遍誦)
(供品攝授下奉請諸聖,右膝著地拈花合掌而作是念,所出奉請語句,口誦兼作緣念:「東方去此過四殑河沙土,從無勝清淨世界請善名佛!過五𢫈河沙土,從妙寶世界請寶月佛!過六殑河沙土,從充滿妙香世界請金色佛!過七殑河沙土,從離憂世界請無憂佛!過八殑河沙土,從法幢世界請法揚佛!過九𢫈河沙土,從寶海世界請勝慧佛!過十殑河沙土,從琉璃光明世界請藥師佛等。各同無數眷屬飃然騰空,無礙神通來臨,而作堅固勝解為大要也。」)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本師世尊釋迦牟尼等,十方三世現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並一切諸菩薩願垂慈照。諸世尊俱大慈悲因,於五百世後像法轉時,或有眾生被種種業障所纏、一切惡病所逼、種種苦惱所害及諸困窮所迫,為救拔濟是等有情,兼為與天上人間利益安樂故,諸尊如來俱多善巧方便,昔發本願妙好廣大,由此勝力攝授無量。今者因為(譬如上師類中則云:奉事勝威德上師戒寶之身某,兼我等;若圓寂則云:願彼意念圓滿,兼我等。餘倣此。如大主類中人王則云:奉事極堅金剛之身某,兼我等;若去世則云:願彼意念圓滿,兼我等。至大德類中或長老、或出家,如語王義成者則云:奉事語王義成,兼我等;若去世則云:願彼免諸惡趣而得解脫,兼我等。如世間類中施主則云:奉事福盛;兼我等;若去世則云:願彼免諸惡趣而得解脫;兼我等。其或有名而不知者,如復立法輪寺廟則云:奉事大眾師徒之身,兼我等;如居家類中:施主、福祿、夫婦、子嗣與諸眷屬奉事,兼我等。以上諸條略舉大凡,隨時詳為斟酌增減用之)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現在我等本師世尊釋迦牟尼文佛!因有所化,然雖南洲示滅,現在他方世界,自在遊戲種種利益眾生。願如來大慈大悲,追念昔發本願,憐我等已屬宏化內攝所覆,得末法之恩。今者因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文殊室利菩薩摩訶薩、佛子救脫、金剛手等一切菩薩摩訶薩!昔者曾於七如來發《本願功德經》說此法時,在大會中攝授經義,成就如來妙法發心者。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昔者如來!普於法會當面授付之時,各各以天實語,許諾擁護七如來《本願功德經》正法及四眾以為己任。所謂釋提桓因!大梵天帝!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等諸聖護法。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
「昔者如來普於法會,七如來昔發《本願功德經》受持供養等有情,皆許諾擁護以為己任,所謂:
<ul><li>「極畏藥叉大將!</li><li>金剛藥叉大將!</li><li>執嚴藥叉大將!</li><li>執星藥叉大將!</li><li>執風藥叉大將!</li><li>居處藥叉大將!</li><li>執力藥叉大將!</li><li>執飲藥叉大將!</li><li>執言藥叉大將!</li><li>執想藥叉大將!</li><li>執動藥叉大將!</li><li>圓作藥叉大將!</li></ul>
「諸藥叉大將追念昔日美妙勝意,今為(某人云云)兼為我等,與諸眾生作依怙之故,應請在此奉供壇場,降臨作大集會。攝授垂錫。」(以上四節分行細字,按番經俱云:「奉事上師戒寶之身……。」蓋舉一以例其餘,恐觀者不明晰,今按舊譯改之)
「無有往來損益身, 隨機應感即現相;
猶如皓月昇太虛, 照臨為破世間暗。
奉請善逝出有壞, 我等已具善福分;
今特獻此功德水, 伏願怡然哀納受。
諸尊法體自清淨, 雖無愛等塵纏縛;
願為我等淨障緣, 奉此淨水請沐浴。
諸尊如來同其子, 更以寶瓶注香水;
如意盈滿發唱頌, 並作伎樂奉沐浴。
持是殊勝無比衣, 且熏淨香拭尊體;
於彼華餙善辨色, 極香妙衣謹奉獻。
輕薄柔軟天繒服, 於彼不壞金剛體;
我以不退信呈獻, 願我亦得金剛身。
煩惱渴捐諸有情, 沾濡法水充滿故;
脫愆成就諸緣義, 因此奉獻淨瓶水。
說法清淨道場也, 敷設威德清淨座;
禪定不動平等持, 勝意欣然請安住。
廣大清淨寶座上, 示現無礙無障身;
善住平等圓容性, 合和供品俱納受。」
「八大如來各於所在世界,乘自然通騰空而來,降臨壇中八大獅子寶座上欣然而住;經夾亦住中央中級階上;本經序中所載菩薩及一切諸菩薩無量眷屬俱住其位。於其面前文殊、救脫、金剛手菩薩!三尊會坐一處,追念往昔說法願力,助作善事業(想之)。第三級階左列十二藥叉大將之位;右列梵天、帝釋之位;四門四天王各各成就誓願而住其位。」(想之)
(供養及壇場同前,依諦實力法勝解作也)。
復次正宗分,如是想後通禮供養功德水等竭力供獻。如是說者,略說通禮供養。廣說各禮供發願有二。
第一:
「拔濟天人眾生淨梵子,
勝法王子文殊室利尊!
聖教根本大師善寂養,
正座帝堅四位我敬禮。
聖天之子薩持納勒伊鉦氳,
重訂新語文字座髮髻;
能忍苦行天溝金剛德,
主宰護光四位我敬禮。
敬信三寶最上德輪堅,
聖教誠敬安帝日光尊;
主宰妙大法王吉祥帝,
天中上師四位我敬禮。
執財守護主宰天中帝,
眾尊族姓大德光明帝;
雪嶺最親一天頂尊帝,
番地降冤四位我敬禮。
大善知識舒蘭智慧稱,
羊地獨泉茂盛法幢師;
芙川聖教日光卓摩車,
正覺修觀四位我敬禮。
高族降生心藏吉祥幢,
無比藥溝遍喜願路足;
草舍上師名稱威德賢,
尚師福稱四位我敬禮。
法溝大師寶名吉祥幢,
如真文殊菩薩寶幢足;
持律最上尊勝號妙手,
遍喜智慧四位我敬禮。
大慇懃戒防非福祿師,
除謬普賢勢力德熾師;
決定一切種智慧憫足,
自在極堅四位我敬禮。
遍主世尊福德最具祥,
根本有恩法師沙嚕巴;
居處法師意子廣博師,
寶珍巨海三位我敬禮。
妙語俱期礪藏勝智慧,
住持金剛最上二位師;
得此法恩語王智慧名,
賢刼妙海二位我敬禮。
正覺修觀隨持虛空稱,
大善知識福德智慧足;
正遍知覺尚師福德稱,
無比降旨三位我敬禮。
聖教根本玻堤薩鵽尊,
族主玻堤薩鵽次小足;
薩和喇法中之王善吉祥,
低伊巴嘛嘠阿喇四位我敬禮。
聖教命木天德菩提光,
拔濟有情帝思廣大號;
菩薩嘛哈阿薩鵽月幢師,
公波譯師四位我敬禮。
煩惱眾冤能破勝幢師,
加斡自在俊妙美名熾;
加斡德妙謹戒具妙行,
功德自在四位我敬禮。
廣大功德商巴持律師,
法師菩薩尚師福稱等;
八大如來本願儀軌經,
宗派上師諸尊我敬禮。」
(復二偈,乃虎巢大師所補云):
「雪嶺利益福祿出生門,
勝劣遍修皆可為之道;
法王勝意本願儀軌經,
持護流通諸尊我敬禮。
二利究竟導師正等佛,
二諦雙融聖教正妙法;
二足受持最勝眾僧伽,
歸依處所三寶我敬禮。」
(此宗派皆我所得授者,因據實書寫,若自已別得師傳,其上師實數一一察出恭敬入之,不可以非己師者訛言也,亦不得以己心各自所愛門頭取入,以炫為希有之宗派。蓋世間之大愛者,雖如父母等,諷誦時亦不可擅取入也。詳叅)
「頂禮供養歸依十方三世善逝並諸弟子!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與其侍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寶月蓮花智嚴威音王如來與諸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與其無量菩薩百千萬億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與其無量菩薩眷屬。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法海雷音如來,與其無量眷屬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與其無量菩薩圍繞。
「頂禮供養歸依應供、正等正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與其眷屬菩薩、日光遍照、月光遍照等無量菩薩!」
「勝體昭煥同帝青寶色,
相好光明千日熾虛空;
普遍寂樂成就分別性,
世尊藥師勝身我敬禮。
法語宣布聆如琴千弦,
清淨梵音種種所化意;
普令充足善解法海藏,
世尊藥師妙語我敬禮。
若有意者智慧法海間,
無緣大悲波浪所興動;
一切願海佛事自成就,
世尊藥師勝意我敬禮。」
「頂禮供養歸依本師世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釋迦牟尼文佛,與其眷屬三萬六千菩薩!」
「破無明暗最勝炬, 除苦惱病希有藥;
一切離欲妙法寶, 頂禮歸命奉供養。」
(如是等)
「頂禮供養歸依聖者文殊童子及救脫、金剛手等菩薩摩訶薩!
「頂禮供養歸依大梵帝釋、四大天王等一切護法!
「頂禮供養歸依極畏藥叉大將等十二藥叉大將!」
「於此聖會供奉德水、塗香、妙花、熏香、明燈、食物、雅樂、寶蓋、幢幡等,現今盡力備設,此供十方所有無主所拘,天上人間妙物,安樂所用一切豐足。或呪覺明勢力、勝信力,感發所生雲供。猶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大海虛空無邊無際一切盈滿。奉供獻者今為(某人云云)兼我等,從無始來在輪轉時,一切生身中作不善業,略言之,如所不應作者作、應作者不作等,所有正罪一切誠心懺悔;三世聖凡所作諸善根,一切福德今皆隨喜;十方諸佛勸請轉無上大法輪作世間明燈;若有將欲示入涅槃者,於是發一切誠心,仰祈永莫入滅,勸請常住世界利益眾生。如是所作一切福德自他無遺,因而迴向令得現證無上菩提之因(按番經,此節內分行細字與前四節分行細字同,今亦按舊繹改之),世尊會集法壇願垂慈念,諸佛具大慈大悲專為未來五百世後像法轉時有情眾生,被種種惡業所纏、一切惡病所逼、種種苦惱所害及諸困窮所迫,以為救度是等有情,兼為於諸天人作利益之故,往昔七佛世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善巧方便,昔發廣大本願,攝授加被不可思議。現在我等本師世尊釋迦牟尼如來親口宣揚並為攝授;暨聖者文殊、救脫、金剛手等諸尊菩薩摩訶薩!往昔世尊所說真實意行廣大圓滿,作為威就本經義業,察明聖語應許攝授;梵天、帝釋、四大天王、十二藥叉大將等擁護妙法;諸大近事今在法會前,於說《本願功德經》時凡諸受持《本願功德經》之有情者,應諾擁護救濟。云何應諾?以為先聖之所熏被,又如《本願功德經》中所說諸尊如來並其弟子,在此聚會築設壇場,盡力敷陳合和供品,法會壇前稱揚嘉號奉獻供物,祈望恩指在於會前如昔。云何攝授?所說《本願功德經》儀軌,現作圓滿利益。如是所得一切恩惠,願為(某人云云)兼我等速得垂錫(亦同前,按舊譯改之,以下分行細字,凡有同此者俱按舊譯改之)。世尊會集法壇願垂慈念,諸尊聖者具足洞照智慧憐憫慈悲,妙行事業救濟勢力不可思議,皆為利樂發生之故。伏願佛教興隆,掌教諸位上師身安壽長,白法事業漸見增廣,十方眾僧咸得安和,而其十種法行一切受持,增長圓滿流通。依是勢力所感,一切有情咸得安樂,且特現前施主而為上首,一切有情淨消二障圓滿二資,而速疾得成正等正覺。願賜冥加。」
(復次,龍樹菩薩云四無量禮。如是說者蓋佛境無量、自身變化無量、為利眾生無量、故尋無量手獲得功德無量。如《施伊拉拔哈達喇經》中所載四無量。所謂:四無量因意念同也,信解殊勝德水等,具足八功德水波鬘微動浪如瓔珞行列無數,自身變化亦如是狀而以奉身;烏闍嘛巴阿喇花、曼達阿喇花、蓮花、烏答巴拉花、拔沽拉花等,天上人間雜色妙花盈滿虛空而奉頭上;赤白栴檀、蛇心、沈香、闍嚕嘎香、香麫未番,種種藥草焚熏,厚如雲體而以奉鼻;塵器世界而作燈碗,糧油、百草、津液、禾油如海填滿須彌以為燈心,燃燈無邊光明能超日月而以奉眼;六香、氷片、栴檀等妙香合和妙藥塗香,如殑河流而奉心間;天龍、鴉嘎剎、人等,諸般熟食及未熟食,微妙九品百味食物而以奉舌;籥器、笛、銛子、皷桑、皷等世間音聲盈滿而以奉耳。復又傘蓋、幢幡、彩鬘、七珍、八寶、八吉祥等為所供之物,或有真設或作有相,心中多端變化皆有主所拘供養;須彌山、金山、遊海、四洲、日月等是無主所拘供養。身或作如意寶;或作寶宮殿;復作役使,隨說成就乃為奉身供養。以上雪供誦總持呪力,感如普賢雲供成就者,是為總持供養;於是供養遠離限量不可思議者,是為勝解供養。迎請如來同其眷屬乃為依力;昔已造之罪如毒入腹,生極悔心者乃自責之力;從今至於命難而不復作者復退過力。如上所說禮供,於勝義中亦無自性,世俗中一切自他之罪障兼我等。如是說時諸佛菩薩從心問放大光明,猶如能醫而用嘔吐之藥將病引出,自身淨如水晶,勝信解者乃對治遍行力懺悔自他,一切三時所作之善心生歡喜)(三千須彌衡時得限量,隨喜功德較彼無限量)(如是他善作隨喜者得福平等,有此利益太子一切善成,成佛不遠時)(圓明無為寂滅離緣起,猶如甘露妙法我今得;然雖宣說究亦誰能知?故且不語住於山林中。於此示現不說法時,如梵天持千輻輪奉獻祈禱,今即如自手持輪,各隨所化界想根基,祈請轉妙法輪。諸佛菩薩為利有情雖六時不遺,但諸有情煩惱熾盛,故心生厭離欲歸於寂者,懇祈為利眾生永住一刦,不應涅槃。勸請住世,將無邊善法迴向究竟菩提者,《無盡意菩薩請問經》中有長行義,有一祕訣師所云:云何廣大?海中一滴水乃至海水不盡是無盡。如是迴向菩提諸善根,乃至不得菩提是不盡,如如是善根迴向菩提因者與時無盡,殊特支是也。如是七覺支即同於耕種,秋果熟實,是故勸請勝意。於諸勝境處猛力專念:往昔所發勝意,奉求現今我等隨願成就。如是名謂總祈諸勝意成就。奉供因,即禱祝也)
第二廣演各各禮供發願中,八如來、妙法、僧伽,兼成就總持寶瓶等。其八如來,初於善名,向下請聖一一奉供發願作之。
CBETA 编码:T092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