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
惡行品法句經第十七二十有二章
惡行品者,感切惡人動有罪報,不行無患。
見善不從, 反隨惡心, 求福不正,
反樂邪婬。 凡人為惡, 不能自覺,
愚癡快意, 令後欝毒。 𣧑人行虐,
沈漸數數, 快欲為人, 罪報自然;
吉人行德, 相隨積增, 甘心為之,
福應自然。 妖𦾨見福, 其惡未熟,
至其惡熟, 自受罪虐; 貞祥見禍,
其善未熟, 至其善熟, 必受其福。
擊人得擊、 行怨得怨、 罵人得罵、
施怒得怒。 世人無聞, 不知正法。
生此壽少, 何宜為惡? 莫輕小惡,
以為無殃, 水渧雖微, 漸盈大器,
凡罪充滿, 從小積成; 莫輕小善,
以為無福, 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
凡福充滿, 從纖纖積。 夫士為行,
好之與惡, 各自為身, 終不敗亡。
好取之士, 自以為可, 沒取彼者,
人亦沒之。 惡不即時, 如搆牛乳,
罪在陰祠, 如灰覆火。 戲笑為惡,
以作身行, 號泣受報, 隨行罪至。
作惡不覆, 如兵所截, 牽往乃知,
已墮惡行。 後受苦報, 如前所習。
如毒摩瘡, 船入洄澓, 惡行流衍,
靡不傷尅。
加惡誣罔人, 清白猶不污,
愚殃反自及, 如塵逆風坌。
過失犯非惡, 能追悔為善,
是明照世間, 如日無雲曀。
夫士所以行, 然後身自見,
為善則得善、 為惡則得惡。
有識墮胞胎、 惡者入地獄、
行善上昇天、 無為得泥洹。
非空、非海中、 非隱山石間,
莫能於此處, 避免宿惡殃。
眾生有苦惱, 不得免老死,
唯有仁智者, 不念人非惡。
CBETA 编码:T0210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