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婆伽婆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以十一想思念如來,已思念當發慈心於如來所。云何為十一?戒意清淨(一也)。威儀具足(二也)。諸根不錯(三也)。信意不亂(四也)。常有勇健意(五也)。若更苦樂不以為憂(六也)。意不忘失(七也)。止觀現在前(八也)。三昧意無休息(九也)。智慧意無量(十也)。觀佛無厭足(十一也)。如是比丘當以此十一想思念如來,已思念如來,當發慈心於如來所,是謂比丘於比丘中修行念佛。彼比丘已修行念佛,於二果當求一果,於現法中得自在,成無餘阿那含。」
那时,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中,与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共聚一处。当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应当以十一种观想忆念如来,忆念如来后,应对如来生起慈心。是哪十一种呢?持戒心意清净是第一;威仪圆满具足是第二;诸根不错乱是第三;信心坚定不散乱是第四;常怀勇猛精进之心是第五;面对苦乐境界不起忧恼是第六;心念不忘失是第七;止观现前是第八;三昧心念不息是第九;智慧广大无量是第十;观想佛陀无有厌足是第十一。比丘们应当这样以十一种观想忆念如来,忆念如来后,应对如来生起慈心。这就是比丘在比丘众中修习念佛的法门。那位比丘若能如此修习念佛,必将在两种果位中证得一种,于现世中获得自在,成就无余阿那含果。"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这时,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法,欢喜地遵行。
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慈心解脫,親近廣布,修行以辦,獲使起善具足,便當有十一報、十一果。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非人所敬、不毒、不兵、水火不喪、亦不加刑、身壞命終生善處梵天上。於諸善法速得捷疾,智能盡有漏行。比丘!慈心解脫,親近廣布,修行以辦,以獲便起善具足,當有此十一法。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慈心解脫,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那时,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若能将慈心解脱之法亲近修习、广为传布、精勤修行、成就圆满,便能获得十一种果报。是哪十一种呢?安卧得安稳,醒来得安稳,不做恶梦,诸天守护,世人爱戴,非人敬重,不为毒药所害,不为刀兵所伤,水火之灾不能夺命,刑罚不加于身,命终之后投生善处乃至梵天。对于一切善法能迅速通达,智慧圆满断尽诸漏。比丘们!若能对慈心解脱之法亲近修习、广为传布、精勤修行、成就圆满,就能获得这十一种功德。所以,比丘们!应当精勤修习慈心解脱之法。比丘们应当如此学习。"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这时,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法,欢喜地遵行。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CBETA 编码:T0138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