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諸比丘:「却後三月我當般涅槃。」
那时,佛陀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的重阁讲堂中,告诉众比丘:"三个月后,我将入般涅槃。"
尊者阿難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遶佛三匝為佛作禮,胡跪合掌,諦觀如來,目不暫捨。長老摩訶迦葉、彌勒菩薩摩訶薩亦從座起,合掌作禮,瞻仰尊顏。
尊者阿难立即从座位上起身,整理衣衫,双手合十,绕佛三周向佛陀行礼,右膝跪地合掌,凝神注视如来,目光片刻不离。长老摩诃迦叶、弥勒菩萨摩诃萨也从座而起,合掌行礼,瞻仰世尊圣颜。
時三大士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云何眾生起菩薩心、修行大乘方等經典、正念思惟一實境界?云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云何復當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淨諸根、滅除諸罪?父母所生清淨常眼,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
这时,三位大士异口同声向佛陀禀告:"世尊!如来灭度后,众生如何发起菩萨心、修行大乘方等经典、正念思惟唯一真实境界?如何不失去无上菩提心?又如何能在不断除烦恼、不离五欲的情况下,清净诸根、灭除诸罪?以父母所生的清净常眼,不断五欲却能看见种种障碍之外的境界?"
佛告阿難:「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昔在耆闍崛山及餘住處,已廣分別一實之道;今於此處,為未來世諸眾生等,欲行大乘無上法者,欲學普賢行。普賢行者,我今當說其憶念法。若見普賢及不見者除却罪數,今為汝等當廣分別。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仔细聆听,好好思量。如来昔日曾在耆阇崛山及其他住所,已详细开示一实相道;如今在此处,为未来世诸位众生中,想要修行大乘无上妙法者,想要修学普贤行之人。关于普贤行的修持法门,我现在将为你们宣说其忆念之法。无论得见普贤或不得见者皆能消除罪障,现在我就为你们详细分别解说。"
「阿難!普賢菩薩乃生東方淨妙國土,其國土相,《法華經》中已廣分別,我今於此略而解說。
阿难!普贤菩萨生于东方净妙国土,此国土的殊胜景象,在《法华经》中已有详尽阐述,我如今在此简要解说。
「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一切眾生誦大乘經者、修大乘者、發大乘意者、樂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樂見多寶佛塔者、樂見釋迦牟尼佛及分身諸佛者、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有重障者,七七日盡然後得見;復有重者一生得見、復有重者二生得見、復有重者三生得見;如是種種業報不同,是故異說。
阿难!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一切众生中,诵大乘经者、修大乘法者、发大乘心者、乐见普贤菩萨色身者、乐见多宝佛塔者、乐见释迦牟尼佛及分身诸佛者、乐得六根清净者,皆当修习此观。此观功德能除诸障、得见胜妙色相,虽未入三昧,但以诵持之力,专心修习,念念相续,不离大乘,一日乃至三七日即得见普贤菩萨;若障重者,经七七日方能得见;更有极重障者,一生方得见;再重者二生得见;最重者三生得见;因众生业报差别,故有如此不同说法。
「普賢菩薩身量無邊、音聲無邊、色像無邊,欲來此國,入自在神通促身令小,閻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跓地,其七支下生七蓮華。象色鮮白,白中上者頗梨、雪山不得為比。身長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於六牙端有六浴池,一一浴池中生十四蓮華,與池正等,其華開敷如天樹王。一一華上有一玉女,顏色紅輝有過天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一一箜篌有五百樂器以為眷屬。有五百飛鳥,鳧、鴈、鴛鴦……,皆眾寶色,生花葉間。象鼻有華,其莖譬如赤真珠色,其華金色,含而未敷。
「見是事已,復更懺悔,至心諦觀,思惟大乘,心不休廢。見華即敷,金色金光,其蓮華臺是甄叔迦寶,妙梵摩尼以為華鬘、金剛寶珠以為華鬚。見有化佛坐蓮華臺,眾多菩薩坐蓮華鬚。化佛眉間亦出金光入象鼻中,從象鼻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入象耳中,從象耳出照象頂上,化作金臺。
「其象頭上有三化人:一捉金輪、一持摩尼珠、一執金剛杵。舉杵擬象,象即能行,腳不履地,躡虛而遊,離地七尺。地有印文,於印文中千輻轂輞皆悉具足,一一輞間生一大蓮華,此蓮華上生一化象,亦有七支,隨大象行。舉足下足生七千象以為眷屬,隨從大象。
「象鼻紅蓮華色,上有化佛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如前入象鼻中,於象鼻中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還入象耳,從象耳出至象頸上,漸漸上至象背,化成金鞍,七寶校具。於鞍四面有七寶柱,眾寶校飾以成寶臺。
「臺中有一七寶蓮華,其蓮華鬚百寶共成,其蓮華臺是大摩尼,有一菩薩結加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以為眷屬,安庠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絃歌,其聲微妙,讚歎大乘一實之道。
「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誦讀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禮多寶塔及釋迦牟尼、并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言:『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遍吉示我色身。』作是願已,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行懺悔法、誦大乘經、讀大乘經、思大乘義、念大乘事、恭敬供養持大乘者、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
「作是念已,普賢菩薩即於眉間放大人相白毫光明。此光現時,普賢菩薩身相端嚴——如紫金山端正微妙——三十二相皆悉備有。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照其大象令作金色、一切化象亦作金色、諸化菩薩亦作金色。其金色光,照于東方無量世界皆同金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面一一方有一菩薩乘六牙白象王,亦如普賢等無有異,如是十方無量無邊滿中化象。普賢菩薩神通力故,令持經者皆悉得見。
「是時,行者見諸菩薩身心歡喜,為其作禮,白言:『大慈大悲者!愍念我故,為我說法。』說是語時,諸菩薩等異口同音各說清淨大乘經法,作諸偈頌讚歎行者,是名始觀普賢菩薩最初境界。
「爾時,行者見是事已,心念大乘,晝夜不捨。於睡眠中夢見普賢為其說法,如覺無異,安慰其心而作是言:『汝所誦持,忘失是句、忘失是偈。』爾時,行者聞普賢菩薩所說,深解義趣,憶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漸利。
「普賢菩薩教其憶念十方諸佛,隨普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見一佛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遍見東方一切諸佛;心相利故,遍見十方一切諸佛。
「見諸佛已,心生歡喜而作是言:『因大乘故得見大士,因大士力故得見諸佛,雖見諸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禮諸佛已,胡跪合掌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大慈大悲三念處、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見?』說是語已,復更懺悔。
「懺悔清淨已,普賢菩薩復更現前,行、住、坐、臥不離其側,乃至夢中常為說法;此人覺已,得法喜樂。如是晝夜經三七日,然後方得旋陀羅尼;得陀羅尼故,諸佛菩薩所說妙法憶持不失,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是諸世尊各各稱讚大乘經典。
「爾時,行者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
「得是三昧已,見東方阿閦佛及妙喜國,了了分明。如是,十方各見諸佛上妙國土,了了分明。
「既見十方佛已,夢象頭上有一金剛人,以金剛杵遍擬六根;擬六根已,普賢菩薩為於行者說六根清淨懺悔之法。如是懺悔一日至七日,以諸佛現前三昧力故、普賢菩薩說法莊嚴故,耳漸漸聞障外聲、眼漸漸見障外事、鼻漸漸聞障外香。廣說如妙法華經得是六根清淨已,身心歡喜無諸惡相,心純是法,與法相應。
见到十方诸佛后,梦见白象头顶有位金刚力士,手持金刚杵逐一指向修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普贤菩萨随即为修行者宣说净化六根的忏悔法门。如此持续忏悔一至七日,凭借诸佛现前的三昧威神之力与普贤菩萨庄严说法,修行者耳根渐能听闻结界外的声响,眼根渐能看见结界外的景象,鼻根渐能嗅到结界外的香气。如同《妙法莲华经》所详述,获得六根清净后,身心愉悦无有恶相,心念纯净与佛法相应。
「復更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復更廣見百千萬億無量諸佛。是諸世尊各伸右手摩行者頭,而作是言:『善哉善哉!行大乘者!發大莊嚴心者!念大乘者!我等昔日發菩提心時皆亦如汝,慇懃不失。我等先世行大乘故,今成清淨正遍知身;汝今亦當勤修不懈。此大乘典,諸佛寶藏、十方三世諸佛眼目、出生三世諸如來種。持此經者,即持佛身、即行佛事,當知是人即是諸佛所使、諸佛世尊衣之所覆、諸佛如來真實法子。汝行大乘,不斷法種。汝今諦觀東方諸佛。』
行者又能获得百千万亿种旋陀罗尼,并能广泛见到百千万亿无量诸佛。这些世尊各自伸出右手抚摸行者头顶,说道:好啊好啊!修习大乘者!发大庄严心者!忆念大乘者!我们往昔发菩提心时也都像你这样,精进不退。我们因为前世修习大乘,如今成就清净正遍知身;你现在也应当勤修不懈。这部大乘经典,是诸佛的宝藏、十方三世诸佛的眼目、出生三世诸佛如来的种子。受持此经的人,就是受持佛身、就是行持佛事,应当知道此人就是诸佛的使者、诸佛世尊法衣所覆护者、诸佛如来的真实法子。你修习大乘,不断佛法的种子。你现在仔细观看东方诸佛。
「說是語時,行者即見東方一切無量世界地平如掌,無諸堆阜、丘陵、荊棘,琉璃為地,黃金間側;十方世界亦復如是。見是地已,即見寶樹。寶樹高妙五千由旬,其樹常出黃金、白銀、七寶莊嚴,樹下自然有寶師子座。其師子座高二十由旬,座上亦出百寶光明。如是諸樹及餘寶座,一一寶座皆有自然五百白象,象上皆有普賢菩薩。
说这些话时,修行者立刻看见东方一切无量世界的大地平坦如手掌,没有山丘土堆、高低起伏和荆棘杂草,地面由琉璃铺成,黄金镶嵌其中;十方世界也都是如此。看到这片大地后,随即又看见宝树。宝树高达五千由旬,树上常现黄金、白银和七宝作为装饰,树下自然有宝狮子座。狮子座高二十由旬,座上也会放射百宝光明。像这样的众树以及其他宝座,每一宝座旁都自然显现五百头白象,每头象上都有普贤菩萨。
「爾時,行者禮諸普賢而作是言:『我有何罪,但見寶地、寶座及與寶樹,不見諸佛?』作是語已,一一座上有一世尊,端嚴微妙而坐寶座。
那时,修行者向诸位普贤菩萨行礼,说道:我有什么罪过,只见宝地、宝座和宝树,却见不到诸佛?说完这些话后,每个宝座上各出现一尊如来,庄严微妙地安坐在宝座上。
「見諸佛已,心大歡喜,復更誦習大乘經典。大乘力故,空中有聲而讚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大乘功德因緣,能見諸佛。今雖得見諸佛世尊,而不能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及多寶佛塔。』聞空中聲已,復勤誦習大乘經典。以誦大乘方等經故,即於夢中見釋迦牟尼佛與諸大眾在耆闍崛山說《法華經》,演一實義。
见到诸佛后,心中生起极大欢喜,继续诵习大乘经典。因大乘法力感召,虚空中传来赞叹之声: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因修行大乘功德因缘,得以亲见诸佛。如今虽得见诸佛世尊,却未睹释迦牟尼佛、分身诸佛及多宝佛塔。听闻空中妙音后,更加精进诵习大乘经典。因持诵大乘方等经功德,便于梦中得见释迦牟尼佛与诸大圣众在耆阇崛山宣说《法华经》,开演一乘妙义。
「教已懺悔,渴仰欲見,合掌胡跪向耆闍崛山而作是言:『如來世雄常在世間,愍念我故,為我現身。』作是語已,見耆闍崛山七寶莊嚴,無數比丘、聲聞大眾,寶樹行列,寶地平正,復鋪妙寶師子之座。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復過十方無量世界。
教导人们忏悔后,他们怀着渴望敬仰之心想要见到佛陀,于是双手合十屈膝跪地向耆阇崛山说道:如来世尊永远在世,怜悯念及我们,请为我们显现真身。说完这些话后,他们看见耆阇崛山被七种珍宝装饰得庄严无比,无数的比丘和声闻大众,宝树整齐排列,宝地平坦方正,还铺设有精美珍贵的狮子座。释迦牟尼佛从眉间放出光芒,这光芒照耀十方世界,又超越十方无量世界。
「此光至處,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一時雲集,廣說如《妙法華經》。一一分身佛,身紫金色、身量無邊、坐師子座,百億無量諸大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行同普賢;如此十方無量諸佛、菩薩眷屬,亦復如是。
这道光芒所到之处,十方世界的分身释迦牟尼佛同时聚集,广泛演说如同《妙法莲华经》的教法。每一尊分身佛都显现紫金色的身躯,身形无量无边,安坐在狮子座上,各有百亿无数大菩萨作为眷属围绕,每位菩萨都像普贤菩萨一样修行;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及其菩萨眷属的庄严景象,也都是如此。
「大眾集已,見釋迦牟尼佛舉身毛孔放金色光,一一光中有百億化佛。諸分身佛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其光流入釋迦牟尼佛頂。見此相時,分身諸佛一切毛孔出金色光,一一光中復有恒河沙微塵數化佛。
众人聚集后,看见释迦牟尼佛全身毛孔放出金色光芒,每一道光芒中都显现百亿化身佛。所有分身佛从眉间白毫相放出大光明,这些光芒汇聚流入释迦牟尼佛头顶。当此景象显现时,所有分身佛的毛孔皆放出金色光,每一道光芒中又出现恒河沙数般无量无边的化身佛。
「爾時,普賢菩薩復放眉間大人相光入行者心。既入心已,行者自憶過去無數百千佛所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自見故身了了分明,如宿命通等無有異;豁然大悟,得旋陀羅尼、百千萬億諸陀羅尼門。
这时,普贤菩萨又放出眉间的大人相光明,照入修行者的心中。光明入心后,修行者自然回忆起过去在无数百千佛那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的情景,清楚地看见自己过去的身体,就像宿命通一样没有差别;顿时彻底觉悟,获得旋陀罗尼以及百千万亿种陀罗尼法门。
「從三昧起,面見一切分身諸佛眾寶樹下坐師子床,復見琉璃地如蓮華聚,從下方空中踊出。一一華間有微塵數菩薩結加趺坐,亦見普賢分身菩薩在彼眾中讚歎大乘。
从定境中起身,亲眼目睹所有分身诸佛安坐在众宝树下的狮子座上,又见琉璃地面如莲花丛般从下方虚空中涌现。每一朵莲花间都有无数微尘般众多的菩萨结跏趺坐,还看见普贤菩萨的分身菩萨在那人群中赞叹大乘佛法。
「時諸菩薩異口同音教於行者清淨六根,或有說言:『汝當念佛。』或有說言:『汝當念法。』或有說言:『汝當念僧。』或有說言:『汝當念戒。』或有說言:『汝當念施。』或有說言:『汝當念天。』『如此六法是菩提心、生菩薩法。汝今應當於諸佛前發露先罪,至誠懺悔於無量世眼根因緣貪著諸色。以著色故,貪愛諸塵;以愛塵故,受女人身,世世生處惑著諸色。色壞汝眼,為恩愛奴;色使使汝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今誦大乘方等經典,此經中說:「十方諸佛色身不滅。」汝今得見,審實爾不?眼根不善,傷害汝多,隨順我語歸向諸佛。釋迦牟尼說汝眼根所有罪咎,諸佛菩薩慧明法水願以洗除,令我清淨。』
那时,众菩萨异口同声教导修行者清净六根。有的说:你应当念佛。有的说:你应当念法。有的说:你应当念僧。有的说:你应当念戒。有的说:你应当念施。有的说:你应当念天。这六法是菩提心,是生起菩萨行的根本。你现在应在诸佛面前坦露往昔罪业,真诚忏悔无量劫来因眼根贪著色相的业缘。由于贪著色相,便贪爱种种尘境;因贪爱尘境,以致受生为女人身,生生世世迷惑执著色相。色相败坏你的眼根,使你沦为恩爱的奴仆;色相驱使你流转三界,受此恶力摆布,如同盲人不见真相。如今你诵读大乘方等经典,经中说:十方诸佛的色身永不灭尽。你现在能见佛身,可曾真实感知?眼根造作恶业,长久伤害于你,当随顺我言归依诸佛。释迦牟尼佛为你开示眼根罪障,愿以诸佛菩萨智慧光明之法水洗涤,令我获得清净。
「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向釋迦牟尼佛、大乘經典,復說是言:『我今所懺眼根重罪障蔽穢濁,盲無所見。願佛大慈哀愍覆護、普賢菩薩乘大法船普度一切、十方無量諸菩薩伴唯願慈哀,聽我悔過眼根不善惡業障法。』如是三說,五體投地、正念大乘、心不忘捨,是名懺悔眼根罪法。
说完这些话后,他向十方诸佛虔诚礼拜,面向释迦牟尼佛和大乘经典,再次说道:我现在忏悔眼根造下的深重罪业,这些罪障遮蔽了我的清净,使我如同盲人般无法明见。祈愿佛陀以大慈悲心怜悯护佑,普贤菩萨乘大法船普度一切众生,十方无量菩萨圣众,恳请慈悲垂听,允许我忏悔眼根所造的不善恶业与障法。如此重复三遍,以五体投地之礼,正念大乘佛法,心志坚定不退转,这便是忏悔眼根罪业的修行法门。
「稱諸佛名、燒香散華、發大乘意、懸繒幡蓋、說眼過患懺悔罪者,此人現世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分身無量諸佛,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大乘力故、大乘願故——恒與一切陀羅尼菩薩共為眷屬。作是念者是為正念,若他念者名為邪念,是名眼根初境界相。
称颂诸佛名号、焚香散花、发大乘心、悬挂缯幡华盖、宣说眼根过患并忏悔罪业之人,现世得见释迦牟尼佛及无量分身诸佛,阿僧祇劫不堕恶道——此乃大乘威德力故、大乘愿力故——恒常与一切陀罗尼菩萨互为眷属。如是起念即为正念,若起他念则名邪念,此即眼根初修境界相。
「淨眼根已,復更誦讀大乘經典,晝夜六時胡跪懺悔而作是言:『我今云何但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不見多寶佛塔、全身舍利?多寶佛塔恒在不滅,我濁惡眼是故不見。』作是語已,復更懺悔。過七日已,多寶佛塔從地涌出,釋迦牟尼佛即以右手開其塔戶。見多寶佛入普現色身三昧,一一毛孔流出恒河沙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有百千萬億化佛。
清净了眼根之后,继续诵读大乘经典,昼夜六时跪地忏悔,这样说道:我现在为什么只能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分身诸佛,却见不到多宝佛塔和全身舍利?多宝佛塔一直存在未曾消失,只因我的眼睛浑浊恶浊,所以看不见。说完这些话后,又继续忏悔。过了七天,多宝佛塔从地下涌出,释迦牟尼佛随即用右手打开塔门。只见多宝佛进入普现色身三昧,每一毛孔都流出恒河沙数般微尘的光明,每一光明中又有百千万亿化身佛。
「此相現時,行者歡喜,讚偈遶塔。滿七匝已,多寶如來出大音聲讚言:『法子!汝今真實能行大乘,隨順普賢眼根懺悔。以是因緣,我至汝所為汝證明。』說是語已,讚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能說大法、雨大法雨,成就濁惡諸眾生等。』
当这一景象显现时,修行者心生欢喜,口诵偈颂绕塔礼拜。绕满七圈后,多宝如来发出洪亮的声音赞叹道:佛子啊,你如今真实修行大乘佛法,依照普贤菩萨的教导忏悔眼根罪业。因此殊胜因缘,我特意前来为你作证。说完这番话,又继续赞叹: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能够宣说无上妙法、普降法雨,度化这五浊恶世中的一切众生。
「是時行者見多寶佛塔已,復至普賢菩薩所,合掌敬禮白言:『大師!教我悔過。』
这时修行者见到多宝佛塔后,又来到普贤菩萨面前,双手合十恭敬行礼,说道:大师,请您教导我忏悔罪过的方法。
「普賢復言:『汝於多劫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妙音時心生惑著、聞惡聲時起八百種煩惱賊害。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恒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當墮惡道、邊地邪見不聞法處。汝於今日誦持大乘功德海藏,以是緣故見十方佛、多寶佛塔。現為汝證。汝應自當說己過惡,懺悔諸罪。』
普贤菩萨又说道:你在多世轮回中,耳根总是追逐外在的声音。听到美妙音声时心生贪恋执着,听到刺耳噪音时生出八百种烦恼邪念。这样恶劣的耳识,让你感召恶报、常闻秽音,滋生种种妄想攀缘。由于你颠倒妄听,将会堕入恶道,投生边地邪见之地,无缘听闻正法。如今你诵读受持大乘经典功德如海,因此能见十方诸佛与多宝佛塔。此刻为你作证。你应当发露自身过失,忏悔所有罪业。
「是時行者聞是語已,復更合掌五體投地而作是言:『正遍知世尊現為我證,方等經典為慈悲主,唯願觀我、聽我所說。我從多劫乃至今身,耳根因緣聞聲惑著如膠著草,聞諸惡時起煩惱毒,處處惑著無暫停時。坐此竅聲,勞我神識墜墮三塗。今始覺知,向諸世尊發露懺悔。』
这时修行者听完这些话,再次双手合十全身伏地,恭敬说道:正遍知的世尊为我作证,大乘经典是慈悲的根本,恳请您垂视于我,倾听我的诉说。我从过去无数劫直到今生,耳根被声音迷惑纠缠,如同胶黏着草。听到恶声就生起烦恼毒害,处处执着没有片刻停息。因这耳识攀缘声尘,使心神疲劳堕落三恶道。如今方才觉悟,向诸佛世尊至诚忏悔。
「既懺悔已,見多寶佛放大光明,其光金色,遍照東方及十方界無量諸佛,身真金色。東方空中作是唱言:『此佛世尊號曰善德。』亦有無數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是諸世尊,一切皆入普現色身三昧,皆作是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讀誦大乘經典,汝所誦者是佛境界。』
忏悔完毕后,见到多宝佛放出大光明,那光明呈现金色,遍照东方及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诸佛身色皆是真金。东方虚空中发出这样的宣告:此佛世尊名为善德。又有无数分身佛坐在宝树下狮子座上结跏趺坐。这些世尊全都进入普现色身三昧,齐声赞叹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如今读诵大乘经典,你所诵持的正是佛的境界。
「說是語已,普賢菩薩復更為說懺悔之法:『汝於前世無量劫中,以貪香故,分別諸識處處貪著,墮落生死。汝今應當觀大乘因。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聞是語已,五體投地復更懺悔。
说完这些话后,普贤菩萨继续为他解说忏悔的方法:你在过去无量劫中,因为贪爱香气的缘故,分别各种感知处处贪恋执著,因而堕入生死轮回。你现在应当观察大乘的因。大乘的因就是诸法实相。听完这番话后,他五体投地再次忏悔。
「既懺悔已,當作是語:『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多寶佛塔!南無十方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南無東方善德佛及分身諸佛。如眼所見,一一心禮,香華供養。供養畢已,胡跪合掌,以種種偈讚歎諸佛。既讚歎已,說十惡業懺悔諸罪。既懺悔已,而作是言:『我於先世無量劫時貪香、味、觸,造作眾惡,以是因緣,無量世來恒受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邪見、諸不善身。如此惡業今日發露,歸向諸佛正法之王,說罪懺悔。』
忏悔完毕后,应当这样说:敬礼释迦牟尼佛!敬礼多宝佛塔!敬礼十方释迦牟尼佛分身诸佛!说完这些话后,向十方佛顶礼、敬礼东方善德佛及分身诸佛。如眼睛所见到的每一尊佛,都诚心礼拜,以香花供养。供养结束后,右膝跪地双手合掌,用各种偈颂赞叹诸佛。赞叹完毕后,述说十恶业忏悔所有罪过。忏悔完毕后,这样说:我在前世无量劫时贪着香气、味道、触感,造下种种恶业,由于这个因缘,无量世以来长久遭受地狱、饿鬼、畜生、边地邪见等各种不善之身。这些恶业今日全部坦白,归依诸佛正法之王,陈述罪过诚心忏悔。
「既懺悔已,身心不懈,復更誦讀大乘經典。大乘力故,空中有聲,告言:『法子!汝今應當向十方佛讚說大乘,於諸佛前自說己過。諸佛如來是汝慈父,汝當自說舌根所作不善惡業。此舌根者,動惡業相,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誹謗、妄語、讚歎邪見、說無益語,如是眾多諸雜惡業;搆鬪壞亂、法說非法……如是眾罪,今悉懺悔諸世雄前。』
忏悔之后,身心不懈怠,继续诵读大乘经典。凭借大乘的力量,空中传来声音说:法子啊!你现在应当向十方诸佛赞颂大乘佛法,在诸佛面前坦白自己的过错。诸佛如来是你的慈父,你应当坦白舌根所造的不善恶业。这舌根造作恶业之相,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诽谤、妄语、赞叹邪见、说无益之语,如此种种杂恶之业;挑拨离间、颠倒正法为非法……这些罪业,如今在世尊面前全部忏悔。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合掌長跪,當作是語:『此舌過患無量無邊,諸惡業刺從舌根出,斷正法輪從此舌起。如此惡舌斷功德種,於非義中多端強說、讚歎邪見如火益薪,猶如猛火傷害眾生、如飲毒者無瘡疣死。如此罪報惡邪不善,當墮惡道百劫、千劫,以妄語故墮大地獄。我今歸向南方諸佛,發露黑惡。』
说完这些话,他以五体投地之礼拜遍十方诸佛,双手合十长跪说道:这舌头造作的罪过无量无边,种种恶业之刺皆从舌根生出,断灭正法的车轮由此舌转动。这般恶舌能断绝功德善种,在无益之事上多番强辩、赞叹邪见如同给火添柴,犹如猛火伤害众生、似饮毒者无疮无伤而亡。此等罪报邪恶不善,必当堕入恶道历经百劫千劫,因妄语之故坠入大地狱。我今归命南方诸佛,发露忏悔黑暗罪业。
「作是念時,空中有聲:『南方有佛名栴檀德,彼佛亦有無量分身,一切諸佛皆說大乘除滅罪惡。』
他正这样想着,空中传来声音:南方有位佛名叫栴檀德,那位佛也有无数分身,一切诸佛都在演说大乘佛法消除罪业。
「『如此眾罪,今向十方無量諸佛大悲世尊發露黑惡,誠心懺悔。』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復禮諸佛。是時,諸佛復放光明照行者身,令其身心自然歡喜,發大慈悲普念一切。
现在,我向十方无量诸佛、大悲世尊坦白这些深重罪业,诚心忏悔。说完这些话后,我五体投地,再次礼拜诸佛。这时,诸佛再次放出光明照耀修行者,使其身心自然充满欢喜,生起大慈悲心,普遍护念一切众生。
「爾時,諸佛廣為行者說大慈悲及喜捨法,亦教愛語、修六和敬。爾時,行者聞此教勅心大歡喜,復更誦習終不懈息。
那时,诸佛为修行者详细讲解大慈悲心及喜舍法门,并教导爱语、修习六和敬。修行者听闻这些教诲,内心充满欢喜,更加精进诵习,始终不懈怠。
「空中復有微妙音聲出如是言:『汝今應當身心懺悔。身者,殺、盜、婬;心者,念諸不善、造十惡業及五無間,猶如猨猴、亦如黐膠處處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業,枝條、華、葉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中。汝今應當懺悔如是惡不善業。』
虚空中又传来微妙的声音,这样说道:你现在应当对身和心进行忏悔。身体的罪业包括杀生、偷盗、邪淫;心的罪业包括起各种恶念、造十种恶业以及五种无间罪业,就像猿猴一样躁动不安,又像黏胶一样处处贪着,遍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之中。这六根所造的罪业,像枝条、花朵、树叶一样遍布三界二十五有的所有生死之处,也能增长无明、衰老、死亡等十二种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历。你现在应当忏悔这些恶业和不善之业。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問空中聲:『我今何處行懺悔法?』
这时,修行者听到这些话后,向空中的声音问道:我现在该去哪里修行忏悔法门?
「時空中聲即說是語:『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應當觀十方佛。』
这时,虚空中传来声音说道:释迦牟尼佛又名毗卢遮那佛,其智慧光明遍布一切处所。这位佛陀的住处名为常寂光净土,是由常波罗蜜所成就的处所,是我波罗蜜所建立的处所,是净波罗蜜消除一切执着的处所,是乐波罗蜜超越身心对待的处所。在这净土中,不见有无等一切法相,如同寂灭解脱境界,乃至般若波罗蜜所显的真理,都是色法常住不灭的实相。应当这样观想十方一切诸佛。
「時十方佛各伸右手摩行者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誦讀大乘經故,十方諸佛說懺悔法。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滅。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如是懺悔,觀心無心、法不住法中,諸法解脫,滅諦寂靜。如是想者,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名無罪相懺悔、名破壞心識。行此懺悔者,身心清淨,不住法中——猶如流水——念念之中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
这时十方诸佛都伸出右手轻抚修行者的头顶,这样说道:善哉善哉!善男子!由于你诵读大乘经典,十方诸佛为你宣说忏悔法门。菩萨所修行的,是不被烦恼束缚、也不陷入烦恼之海。观察自心本无实心,这些念头都是从颠倒妄想生起;如此妄心皆因妄想而起;如同虚空中的风没有依托之处。这般的法相,本就不生不灭。什么是罪?什么是福?我心本自空寂,罪福皆无主宰。一切法皆是如此,无所住亦无坏灭。这样的忏悔,是观照自心本无实心、诸法不在法中停留,一切法都得解脱,归于寂灭真理的宁静。能这样观想的人,名为大忏悔、名为庄严忏悔、名为离罪相忏悔、名为破除心识执着。修行这种忏悔法门的人,身心清净,不滞着于法——就像流动的水——在每一个念头中都能见到普贤菩萨和十方诸佛。
「時諸世尊以大悲光明為於行者說無相法,行者聞說第一義空,行者聞已心不驚怖,應時即入菩薩正位。」
当时诸位佛陀以大悲光明为修行者宣说无相之法,修行者听闻第一义空真谛,心中毫无惊惧,当下即证入菩萨正位。
佛告阿難:「如是行者,名為懺悔。此懺悔者,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所懺悔法。」
佛陀告诉阿难:这样的修行,就叫做忏悔。这种忏悔法,是十方诸佛和诸位大菩萨所行的忏悔之法。
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懺悔惡不善業,但當誦讀大乘經典。此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是大法印,印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種佛清淨身,此三種身,人天福田應供中最。其有誦讀大方等典,當知此人具佛功德,諸惡永滅,從佛慧生。」
佛陀告诉阿难:在我涅槃之后,弟子们若要忏悔恶业罪过,应当专心诵读大乘经典。这些方等经典是诸佛慧眼,诸佛由此修成五眼,佛的三身皆从方等经典中化现;这是印证涅槃境界的无上法印,犹如大海能出生三种清净佛身,这三身堪称人天众生最殊胜的福田。凡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者,此人已具足佛陀功德,一切罪障永尽,智慧从佛陀觉性中自然生发。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若有眼根惡、 業障眼不淨,
但當誦大乘、 思念第一義,
是名懺悔眼, 盡諸不善業。
耳根聞亂聲, 壞亂和合義,
由是起狂亂, 猶如癡猨猴,
但當誦大乘、 觀法空無相,
永盡一切惡, 天耳聞十方。
鼻根著諸香, 隨染起諸觸,
如此狂惑鼻, 隨染生諸塵。
若誦大乘經、 觀法如實際,
永離諸惡業, 後世不復生。
舌根起五種, 惡口不善業,
若欲自調順, 應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義, 無諸分別相。
心根如猨猴, 無有暫停時,
若欲折伏者, 當勤誦大乘,
念佛大覺身, 力無畏所成。
身為機關主, 如塵隨風轉,
六賊遊戲中, 自在無罣礙。
若欲滅此惡、 永離諸塵勞、
常處涅槃城、 安樂心恬怕,
當誦大乘經、 念諸菩薩母。
無量勝方便, 從思實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
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 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 懺悔六情根。」
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
只要诵大乘、思念第一义,
这叫忏悔眼,灭尽诸恶业。
耳根闻乱声,破坏和合义,
由此生狂乱,如同痴猿猴。
只要诵大乘、观法空无相,
永灭一切恶,天耳闻十方。
鼻根贪诸香,随染生诸触,
如此迷乱鼻,逐尘起妄念。
若诵大乘经、观法真实相,
永离诸恶业,来世不复生。
舌根造五过,恶口不善业,
若要自调伏,应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义,远离分别想。
心根似猿猴,片刻不停歇,
若要降伏它,当勤诵大乘,
念佛大觉身,十力无畏成。
身为机关主,如尘随风转,
六贼戏耍中,自在无牵挂。
若要灭此恶、永离诸烦恼、
常住涅槃城、安乐心清净,
当诵大乘经、念诸菩萨母。
无量妙法门,皆从实相生,
如是六种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障海,皆因妄想起,
若要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尽,
所以应至诚,忏悔六情根。
說是偈已,佛告阿難:「汝今持是『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普為十方諸天世人廣分別說。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方等經典,應於靜處,若在塚間、若林樹下、阿練若處,誦讀方等,思大乘義。念力強故,得見我身及多寶佛塔、十方分身無量諸佛,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恭敬法故,持諸妙華住立空中,讚歎恭敬行持法者。但誦大乘方等經故,諸佛、菩薩晝夜供養是持法者。」
说完这首偈颂后,世尊告诉阿难:"你现在应当受持这部《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广为十方诸天世人解说宣扬。在我灭度之后,若有佛弟子受持、读诵、解说大乘方等经典,应当在寂静之处——或坟冢间、或树林下、或阿练若处——诵读方等经典,思维大乘深义。由于念力坚固之故,能得见我身及多宝佛塔、十方分身无量诸佛;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为恭敬佛法之故,手持种种妙花住立虚空,赞叹恭敬修行持法之人。只要诵读大乘方等经典,诸佛菩萨便会昼夜供养这位持法之人。"
佛告阿難:「我與賢劫諸菩薩及十方諸佛,因思大乘真實義故,除却百萬億億劫阿僧祇數生死之罪;因此勝妙懺悔法故,今於十方各得為佛。若欲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現身見十方佛及普賢菩薩,當淨澡浴、著淨潔衣、燒眾名香,在空閑處,應當誦讀大乘經典、思大乘義。」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我与贤劫中的诸位菩萨及十方诸佛,因为思维大乘真实义理的缘故,消除了百千万亿阿僧祇劫的生死罪业;由于这殊胜微妙的忏悔法门,如今在十方世界各自成佛。若有人想要快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若有人希望现身得见十方诸佛及普贤菩萨,应当清净沐浴、穿着洁净衣物、焚烧各种名贵香料,在安静的地方诵读大乘经典、思维大乘义理。"
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欲觀普賢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是名正觀,若他觀者是名邪觀。佛滅度後,佛諸弟子隨順佛語行懺悔者,當知是人行普賢行。行普賢行者,不見惡相及惡業報。其有眾生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去百萬億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行此行者,真是佛子、從諸佛生,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為其和上,是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須羯磨自然成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众生想要观想普贤菩萨,应当这样观想。这样观想才叫作正确的观想,其他方式的观想都是错误的观想。佛陀涅槃后,佛的弟子们若能依照佛陀的教导修行忏悔,应当知道这些人就是在修普贤行。修普贤行的人,不会见到恶的形相和恶业的果报。那些能在昼夜六个时段礼拜十方诸佛、诵读大乘经典、思维第一义甚深空法的众生,哪怕只是短短一弹指的时间,也能消除百千万亿阿僧祇劫的生死罪业。修行这种法门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从诸佛而生,十方诸佛和菩萨都是他们的师父,这样的人就是具足菩萨戒的修行者,不需要通过羯磨仪式自然就能成就,应当接受一切人和天人的供养。
「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合掌在空閑處遍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然後靜處白十方佛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雖信方等見佛不了。今歸依佛,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上;文殊師利具大慧者願以智慧授我清淨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亦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毀謗諸佛正法。以是因緣功德力故,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梨、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依大乘經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
那时,修行者若想圆满具足菩萨戒,应当合掌在僻静处礼拜十方诸佛,忏悔所有罪业,坦陈自身过失。然后在寂静处对十方佛这样禀白:诸佛世尊恒常住世,只因我业障深重,虽信大乘经典却未能清晰见佛。如今我归依佛陀,唯愿释迦牟尼正等觉者、世尊成为我的和尚;愿具足大智慧的文殊师利以清净智慧传授我菩萨法门;愿慈光胜似骄阳的弥勒菩萨悲悯垂听我受持菩萨法;十方诸佛现前为我作证;诸大菩萨各称圣号,这些护佑众生的殊胜大士,请加持我等今日受持大乘经典,纵使丧失性命,乃至堕入地狱承受无量痛苦,也绝不毁谤诸佛正法。以此因缘功德力故,今有释迦牟尼佛为我和尚、文殊师利为我阿阇梨、当来弥勒佛愿授我法、十方诸佛愿为我作证、大德菩萨们愿为我作伴,我今依循大乘经典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此重复三遍。
「歸依三寶已,次當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已,次當勤修無礙梵行、發廣濟心、受八重法。立此誓已,於空閑處燒眾名香、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而作是言:『我於今日發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語已,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思方等義,一日乃至三七日,若出家、在家,不須和上、不用諸師、不白羯磨,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力故、普賢菩薩勸發行故,是十方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別。
皈依三宝之后,接着应当自己发愿受持六重法。受持六重法后,接着应当精进修习无碍梵行、发起广大的济度众生的心、受持八重法。立下这个誓愿之后,在安静的地方烧各种名贵的香、散布鲜花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位菩萨、大乘经典,并且这样说:我今天发菩提心,以此功德普遍救度一切众生。说完这些话后,再次顶礼一切诸佛及诸位菩萨,思维大乘经典的义理,一天乃至二十一天,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不需要和尚、不需要各位师父、不需要举行羯磨仪式,由于受持读诵大乘经典的功德力、普贤菩萨劝发修行的缘故,这是十方诸佛的正法眼目。因为修习这个法门,自然能够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佛如来都是从这法门出生,在大乘经典中得到授记。
「是故,智者!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念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是名具足沙門法式、具諸威儀,應受人天一切供養。
因此,明智的人啊!如果有声闻弟子破坏了皈依三宝的戒律,以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还有各种行为规范;由于愚昧无知、心术不正,屡屡触犯戒律和威仪。若想消除罪过、恢复比丘身份、重获清净修行,就应当勤奋研读方等经典,深入思考最究竟的真理——甚深的空性法门,使这空性智慧与心相应。要知道,这样的人在每一个念头生起的瞬间,一切罪障都将彻底消除,这就是具备清净僧侣的修行准则、圆满一切威仪,应当接受人间和天上的一切供养。
「若優婆塞犯諸威儀、作不善事——不善事者,所謂說佛法過惡、論說四眾所犯惡事、偷盜婬妷無有慚愧——若欲懺悔滅諸罪者,當勤讀誦方等經典、思第一義。
如果在家居士违背戒律威仪,做了不善的行为——所谓不善行为,指的是诽谤佛法的过失、议论僧俗四众所犯的恶行、偷盗邪淫毫无惭愧之心——若要忏悔消除这些罪业,应当精勤诵读大乘经典,深入思悟最高真理。
「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是諸人等,貪求無厭、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具十惡業,是大惡報應墮惡道,過於暴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若欲除滅此業障者,應生慚愧、改悔諸罪。
如果有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长者、官员……这些人,贪得无厌、犯下五逆重罪、诽谤大乘经典、具足十恶业行,这些恶报应当堕入恶道,比暴雨还要迅猛,必定会堕入阿鼻地狱。如果想要消除这些业障,就应当心生惭愧,悔改所犯的罪过。
「云何名剎利居士懺悔法?懺悔法者,但當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應當繫念修六念法、亦當供給供養持大乘者,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
什么是刹帝利和居士的忏悔方法?忏悔的方法在于端正心意、不诽谤三宝、不妨碍他人出家、不为修行者设置障碍。应当专心修持六念法门,也应当护持供养大乘修行者。不必拘泥于礼拜形式,而应忆念甚深佛法的第一义空。如此思维正法,便是刹帝利与居士修持的最上忏悔。
「第二懺悔者,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修第二懺悔法。
第二忏悔是指孝顺父母、恭敬师长,这叫做修习第二种忏悔法。
「第三懺悔者,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
第三忏悔指的是以正法治理国家,不冤枉百姓,这就是修习第三种忏悔。
「第四懺悔者,於六齋日勅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懺悔。
第四种忏悔法是在六个斋日里,命令管辖范围内力所能及的地方禁止杀生,这样修行就是第四种忏悔。
「第五懺悔者,但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修第五懺悔。」
第五种忏悔方法是,只要深信因果、信仰唯一真理之道、明白佛陀并未真正灭度,这就是修习第五种忏悔。
佛告阿難:「於未來世,若有修習如此懺悔法,當知此人著慚愧服、諸佛護助,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告诉阿难:在未来世,如果有修行这种忏悔法的人,应当知道此人穿着惭愧衣、诸佛护持帮助,不久将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說是語時,十千天子得法眼淨,彌勒菩薩……等諸大菩薩及以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说这些话的时候,一万天子获得清净法眼,弥勒菩萨……等诸位大菩萨以及阿难,听闻佛陀所说,欢喜地依教奉行。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CBETA 编码:T027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