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卷上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在毗耶离大树林的重阁讲堂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清晨时分,世尊与阿难尊者穿上僧衣,手持钵盂,进入城中乞食。乞食归来后,用完斋饭,洗漱完毕,收拾好衣钵,便对阿难说:你可以取我的坐具来,我现在要去遮波罗支提处打坐思维。说完这话,就与阿难一同前往那里。到达之后,阿难铺好坐具,世尊便盘腿而坐,静默思维。那时阿难在离佛陀不远处,也在另一个地方,正襟危坐进入禅定。
世尊片刻后从禅定中醒来,告诉阿难说:毗耶离城的优陀延支提、瞿昙支提、庵罗支提、多子支提、娑罗支提、遮波罗支提这些塔庙,都极其庄严美好。阿难啊,修成四种神足的人尚且能住世满一劫或稍减一劫,如来如今具有大威德力,难道不能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吗?
这时世尊已经三次暗示阿难可以启请,但阿难默然不语,未能领会;世尊又恳切地重复了三次,阿难仍然懵懂不觉,没有请求如来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来利益世间人天众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被魔王迷惑的缘故。世尊三次提示后,见阿难始终未能醒悟,便不再言语。
这时,魔王来到佛陀面前,对佛陀说:世尊!现在应当进入涅槃,善逝!现在应当进入涅槃。为什么呢?我以前在尼连禅河边,曾劝请世尊进入涅槃,世尊当时回答我说:我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没有具足,又还没有降伏其他外道,所以还不应该进入涅槃。如今世尊的四众弟子都已具足,又已经降伏其他外道,该做的事都已完成,现在应当进入涅槃。当时,魔王这样请求了三次,如来就回答说:很好!我过去在尼连禅河边,已经答应过你,因为四众弟子没有具足,所以拖延到现在;如今已经具足,再过三个月,我就会进入涅槃。这时,魔王听了佛陀的话,欢喜雀跃,返回天宫。
那时,世尊决定舍弃寿命,却以神通力延续生命三个月。当时,大地出现十八种震动,天鼓自然鸣响。由于佛陀的威德,虚空中传出声音:如来不久将入涅槃。天人众忽然听闻此声,内心极度悲痛,全身血液逆流。
这时,世尊就在那个地方,说出了一首偈颂:
一切众生都随业力轮回生死,
如今我虽仍在生死中,却不随业力流转,
所有造作行为,如今我都要舍弃。
那时,世尊说完这首偈颂后,便静默安住。这时,阿难看见大地震动,心中非常惊恐,暗自思量:如今为何突然出现这种异象?这样的事绝非小因缘,我现在应当前去请教世尊。他这样想罢,立即从座位起身,来到佛前,恭敬顶礼后禀告:世尊!我刚才在别处静坐思维,忽然看见大地显现十八种震动相,又听见空中传来天鼓之声,心中极为惶恐,不知这种异相是何因缘?
佛说:阿难!大地震动有八个原因:第一,大地依托水而存在,这大水又依托风轮而存在,这风轮又依托虚空而存在。有时虚空中刮起猛烈大风,吹动了风轮,风轮一动,水就跟着动,水一动,大地就跟着动;第二,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中,有刚修成神通的,想试试自己的神通,所以大地震动;第三,菩萨在兜率天,准备下凡投胎时,大地震动;第四,菩萨刚出生,从母亲右胁出来时,大地震动;第五,菩萨离开王宫,出家修行,成就无上智慧时,大地震动;第六,如来成道后,第一次为人和天人讲说佛法时,大地震动;第七,如来将要涅槃时,用神通力延长寿命,大地震动;第八,如来涅槃时,大地震动。阿难!要知道大地震动的因缘,就是这八件事。
阿难,有八部众生:一是刹帝利,二是婆罗门,三是长者居士,四是沙门,五是四天王,六是忉利天,七是魔王,八是梵王。这八部众生中,我观察他们根器应当得度的,就随缘显现相应身形为之说法,而他们也不知道是我在说法。
阿难,有八种胜处:一是在内有色想的情况下观外在少量色境,二是在内有色想的情况下观外在无量色境,三是在内无色想的情况下观外在少量色境,四是在内无色想的情况下观外在无量色境,五是观一切色皆为青色,六是观一切色皆为黄色,七是观一切色皆为赤色,八是观一切色皆为白色。这是修行者殊胜的法门。
再者,阿难,有八种解脱:一是在内有色想的情况下观外在色相,二是在内无色想的情况下观外在色相作不净观,三是净解脱,四是空无边处解脱,五是识无边处解脱,六是无所有处解脱,七是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是灭尽定解脱。这些同样是修行者殊胜的法门。若能究竟通达这些法门,就能于一切法得大自在,无有障碍。
阿难,你知道吗?当初我刚成道时,在尼连禅河边度化了优楼频螺迦叶。那时魔王来到我面前,三次请求说:世尊现在应当涅槃,善逝现在应当涅槃。为什么呢?该度的众生都已解脱,现在正是涅槃的时候。我三次回答他:现在还不是涅槃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四众弟子还未齐全,该度的众生还未度尽,外道也尚未降伏。魔王听后忧愁地返回天宫。刚才他又来请求:世尊现在应当涅槃,善逝现在应当涅槃。为什么呢?当年在尼连禅河边劝请世尊涅槃时,您曾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未齐,外道未伏,所以不该涅槃。如今四众都已具足,外道也已降伏,该做的事都已完成,现在应当涅槃。魔王这样三次请求,我便回答:当初在尼连禅河边答应过你,因四众未齐才拖延至今。现在因缘具足,三个月后我将涅槃。魔王听后欢喜雀跃返回天宫。我既已接受魔王请求,便决定舍弃寿命,留住三个月生命。因此大地发生震动。
那时,阿难听到佛陀这番话,心中极度悲痛,全身血液翻涌,泪流满面,对佛陀说道:恳请世尊怜悯我们,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利益世间一切天人与民众。他这样恳求了三次。
那时,世尊告诉阿难说:现在不是你请求如来住世的时候。为什么呢?我已经答应魔王,三个月后就要涅槃。你现在为何还请求我住世呢?阿难,你跟随我以来,可曾听过我说过两种不同的话吗?
阿难对佛陀说:我确实从未听闻天人之师说过前后矛盾的话。往昔我曾听世尊为四众弟子开示:修成四种神足之人,能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何况如来是无量神力自在之王!如今竟不能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而将舍寿,只留三个月寿命。恳请世尊慈悲怜悯我们,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
那时,世尊回答阿难说:我如今之所以要舍弃寿命,正是因为你的缘故。为什么呢?我之前在这里对你说过:具备四种神足的人尚且能够住世,住满一劫或稍减一劫,如来如今拥有大神通力,难道还不能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像这样殷切地说了三遍,开启劝请之门,而你却沉默不语,始终没有请我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因此,我现在只住世三个月了,你如今才来请求我住世!
这时,阿难听到佛陀这样说,确信佛陀即将进入涅槃,无法劝请留下,心中充满痛苦,昏厥懊恼,泪流不止,不能自制。世尊见阿难如此悲伤,便用清净的声音安慰他说:阿难,你现在不要忧愁悲伤,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此,所有相聚终有别离。
佛陀随即诵出这首偈颂:
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必然走向无常, 恩爱相聚的众生,终将面临分离, 世间万法皆如此,不必心生忧愁。
这时,阿难流泪说道:天人导师、至高无上的世尊,不久就要进入涅槃,我怎能不悲痛?他随即拍打头顶高声呼喊:可悲啊!世间明灯即将熄灭!众生很快就要失去慈父了!
那时,佛陀又对阿难说:你现在不应心生忧愁。即使住世一劫或不足一劫,聚会终将消散。有为法的本质就是如此,不要单独为我感到悲伤。我现在要回重阁讲堂,你去把我的坐具拿来。于是,佛陀便与阿难一同返回重阁讲堂。
那时,世尊告诉阿难说:你现在可以通知这片大树林中重阁讲堂的所有比丘们,让他们都前往大集讲堂。阿难奉佛指示,立即通知所有比丘,世尊让大家去大集堂。比丘们集合后,阿难向佛禀报:所有比丘都已集合完毕。恳请如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
那时,如来从重阁讲堂来到大集堂,铺好座位坐下,对比丘们说:我以前为你们讲说的种种教法,你们要时常思惟,诵读修习不要荒废。清净修行梵行,护持禁戒,为世间诸天人民谋福利。比丘们!我过去为你们解说过哪些法门?你们要用心思惟,不可懈怠。三十七道品法,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你们应当修习,精勤思惟,这些法门能引导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再者,比丘们,一切诸法都是无常的,生命脆弱如同闪电,你们不可放纵逸乐。你们应当知道,如来不久之后,再过三个月,就要进入涅槃了。
这时,世尊便说出以下偈语:
我欲舍弃这衰老腐朽的身躯, 如今已放下寿命,仅存三月时光。 应当度化的众生,皆已圆满解脱, 因此我不久后,将入涅槃之境。
我所宣说的教法,即是你们的导师, 恭敬受持并守护,勤修切莫遗忘。 你们应当精进修行,如同我在世之时。 生死极为脆弱,生命皆属无常, 恒常追求解脱,切勿放纵懈怠。
保持正念清净观想,善护戒律威仪, 安住禅定专注思维,收摄外缘妄念。 若能如此践行,即是护持正法, 自得究竟解脱,利乐一切众生。
那时,众比丘听到佛陀这番话,心中感到极度痛苦,泪流满面,全身血脉显现,精神恍惚,心情烦闷,对佛陀说:世尊啊!恳请您继续住世!不要进入涅槃!继续利益众生,使人天增长。恳请您继续住世!不要进入涅槃!为众生开启智慧之眼。一切众生都堕入黑暗,恳请如来为他们作光明的照耀!一切众生都沉溺在生死大海中,恳请如来为他们作救度的舟船!他们举手拍头,捶胸大喊:痛心啊!如来不久就要进入涅槃,一切众生将归依何处?
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恩爱相聚终有分离。你们不该请求我长久住世。为什么呢?现在不是劝请我的时候,刚才已为你们简要解说佛法要点,应当好好奉持,如同我在世一样。天色已晚,世尊便与阿难一同返回重阁讲堂。
这时,世尊在第二天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盂,和阿难一起进城乞食。乞食完毕,便返回重阁讲堂,吃完饭洗漱后,和众比丘前往乾荼村。路上经过毗耶离城,世尊回头望着城微笑。阿难立即顶礼佛足,问道:无上至尊!不会无缘无故随意微笑。佛回答说:阿难!我现在之所以对着城微笑,正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见到这座城了。
当如来说出这番话时,虚空中无云却下起了雨。于是阿难又对佛说:世尊,真是奇特!虚空清净,没有云雾遮蔽,忽然降下这样密集的雨。佛告诉阿难:你知道吗?虚空中诸天听闻我说这是最后一次在毗耶离城出现,心中十分懊恼悲伤,哭泣流泪,这是天人的眼泪,不是雨。
这时,阿难和众位比丘听到佛陀这番话,心中更加悲痛,昏倒在地,对佛陀说道:如今天人遭受极大苦痛,世尊为何要舍弃我们进入涅槃?这时,如来便用清净梵音安慰他们:你们不应心生忧愁苦恼。众比丘说:世尊今日最后一次见到毗耶离城,不久就要进入涅槃,我们怎能不忧愁苦恼!就这样,众人辗转相告,声音一直传到离车族等人耳中。
这时,离车族人听完这番话,心中悲痛难忍,全身血脉偾张,举手拍打头顶,捶胸哭喊:呜呼!苦啊!世间的明灯熄灭了,众生从此失去依靠。他们彼此说道:我们应当立刻前往佛陀处,恳请世尊留在毗耶离城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为世间天人众生广施利益。于是立即备车疾驰至佛陀所在,刚出城门便远远望见如来,又见阿难与诸比丘泪流满面悲不自胜。离车众人见此情景更加哀痛,来到佛前以头触足礼拜,禀白道:世尊即将涅槃,一切众生将失去智慧明灯,必当堕入黑暗,怎能辨识正道?恳请世尊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如此三次祈请。佛陀即答言: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纵使住世一劫或稍减一劫,终归寂灭。
这时,如来立即说出偈语:
须弥山虽高大宽广,终究会消损瓦解;
大海虽深邃辽阔,终将干涸见底。
日月虽光明灿烂,不久便西沉隐没;
大地虽坚实厚重,能承载万物众生。
劫末业火燃起时,同样归于无常法,
恩爱情深相聚者,终究难免别离苦。
过去诸佛金刚体,不坏之身亦如是,
皆为无常所迁变,今日我身岂能异。
诸佛妙法本如此,汝等不应再劝请,
莫独偏执于我身,徒增忧悲烦恼心。
那时,世尊说完这首偈语后,对诸位离车族人说:你们可以停止悲伤哭泣了,专心聆听如来最后的教导。离车族人回答:太好了,世尊!我们很愿意聆听。于是如来铺好坐具,盘腿而坐,比丘们与离车族人都强忍悲痛,各自坐在一旁。
那时,佛陀对离车族人说:你们应当知道,有七种方法能使人日益进步而不退转。第一是彼此欢喜和睦,不起争执;第二是互相教导劝勉,讨论善行;第三是遵守戒律,注重礼仪;第四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第五是亲属友爱,互相体谅;第六是修缮供养国内佛塔;第七是信奉佛法,礼敬比丘和比丘尼,爱护在家男女信徒。若能实行这七件事,就能使威德日渐增长,国家昌盛,人民安乐。你们从今往后直至命终,都应当遵行不懈。离车族人当即回应:我们哪怕只做到其中一件,都能增长威德,何况完整修持七件!感恩世尊!我们今日就获得利益,定当终身奉行不忘。
那时,佛陀告诉众比丘:你们从今以后应当修习七种修行方法。第一要像水和乳一样和睦相处;第二要经常聚集一起讨论佛法;第三要严守戒律,不产生违犯的念头;第四要恭敬师长和上座比丘;第五要照顾爱护独居修行的比丘;第六要劝导施主修建维护佛法僧三宝的住处;第七要勤奋精进,护持佛法。你们应当知道,如果有比丘实践这七种方法,功德与智慧就会日益增长。
还有,比丘们!你们应当修习另外七种法。第一,不像在家人那样经营谋生的事业;第二,不说戏笑调闹的言语;第三,不喜欢睡眠而懈怠精进;第四,不谈论世间无益的事情;第五,远离恶友,亲近善友;第六,保持正念,不生邪念;第七,如果在佛法上有所领悟,还要进一步追求更深的境界。你们如果能够实践这七种法,功德和智慧就会一天天增长。
此外,比丘们,还有七种法门你们应当践行。第一,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第二,具备羞耻之心;第三,具备敬畏之心;第四,内心常常乐于广泛听闻正法;第五,心念不浮躁轻动;第六,乐于听闻经典教义;第七,乐于修习智慧。你们若能修持这七种法门,功德与智慧便会日日增长。
此外,比丘们,还有七种觉悟之法,你们应当修习。一是选择正法,二是精进修行,三是心生欢喜,四是保持正念,五是安定心神,六是身心轻安,七是平等舍离。若能实践这七种方法,功德与智慧便会日日增长。
另外,比丘们,还有七种修行方法。第一是观察无常,第二是观察无我,第三是观察不净,第四是观察痛苦,第五是不贪恋世间,第六是不执着五欲,第七是精进修习寂灭。如果你们能实践这七种方法,功德和智慧就会日渐增长。
此外,比丘们,还有七种修行方法你们应当实践。第一,身体要常行慈悲;第二,言语要常行慈悲;第三,心念要常行慈悲;第四,若有施主布施物资,应当公平分配不可偏私;第五,对于甚深微妙的佛法,要乐于宣说永不厌倦;第六,不要用世俗的典籍来教导他人;第七,见到不同修行方式的人,不要心生厌恶嫉妒。你们若能修持这七种法门,功德与智慧就会日益增长。
另外,比丘们,还有七种法门你们应当践行。第一,要善于分辨九部经典;第二,要透彻理解其中的含义;第三,修行和诵经都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第四,无论是行走、站立、坐卧,都要保持威仪端正;第五,为他人说法时,要衡量自身能力,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来教导他人;第六,如果有婆罗门、刹帝利、长者或居士前来听法,应当善加考量,随顺他们的根器而说法;第七,要善于辨别愚痴与智慧。如果你们能践行这七种法门,功德与智慧就会日益增长,就能守护我的正法。
那时,毗耶离城中诸位离车族的妻子们听说佛陀不久即将涅槃,这将是最后一次见到毗耶离城,心中十分忧伤,悲泣不已。她们各自带领五百随从,各备五百辆马车,车上装满供品,装饰得十分精美。拉车的白牛悬挂白色幡盖,其他颜色的牛也分别悬挂与毛色相配的幡盖。她们列队出城,来到佛陀所在之处。佛陀远远望见她们前来,便对比丘们说:你们可看见这些离车族妻子前后簇拥、仪仗极尽庄严华丽吗?比丘们回答:确实看见了。佛陀告诉比丘们:这些毗耶离城的离车族长者及其妻子们的出入仪仗,极为光彩庄严,与忉利天人的排场毫无差别。
那时,离车族的妻子来到佛陀面前,恭敬地顶礼佛足,悲伤哭泣不止,无法自制。她以各种供养物品供养佛陀,并说道:世尊,恳请您长久住世,教化众生。如果世尊现在就要涅槃,我们这些愚昧之人将永远无法获得开悟。我们因福德浅薄,转生为女身,常常受到种种限制障碍,不得自在,没有机缘经常亲近世尊。如果世尊就要涅槃,我们的善根将日渐减损。
这时如来回答说:你们从今往后直到生命终结,要精进勤奋持守戒律,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一般;心念端正正直,不要生出谄媚嫉妒之心。若能如此,便是常常见到我了。那些离车族的妻子们听完佛陀这番话,更加悲恸欲绝,无法自制,退坐一旁。
这时,庵婆罗女容貌端庄堪称世间第一。她听闻佛陀不久将入涅槃,最后一次在毗耶离城示现,心中充满悲伤,泪流满面,随即带领五百随从,备好五百辆装饰华丽的车乘,依次出城前往佛陀所在之处。世尊远远望见她们前来,便对比丘们开示:庵婆罗女即将到来见我,她姿容绝世无人能及,你们都应端正心念保持正觉,切莫起贪著之念。比丘们,应当观察此身:体内充满肝、胆、肠、胃、心、肺、脾、肾、屎尿脓血;八万微生虫寄生其中;发毛爪齿覆盖薄皮,九窍常流污秽无一洁净。此身最初形成之时,本就源于不净之物。凡此身所到之处,皆会流泄秽物,纵使以彩饰装扮、名香熏染,亦如宝瓶内藏腐臭。待到命终之时,尸身膨胀溃烂肢节分解,体内虫类反噬其肉,又被虎狼鸱枭雕鹫争食。世人愚痴不能如实观照,贪恋情爱至死执持,妄生种种贪欲——真正具足智慧者,怎会贪著此身?
这时,世尊便说出以下偈语:
虽然佩戴着华美的璎珞,用香花庄严自身, 但体内藏有屎尿唾液,污秽不堪。 众生却贪爱此身,沉迷不悟, 如同灰烬掩盖的火堆,愚人踩踏其上; 智者应当远离,不要生起贪恋执着之心。
这时,庵婆罗女来到佛陀面前,恭敬地跪拜顶礼,用各种供具供养佛陀。她含着泪水哽咽地对佛陀说:恳请世尊长久住世,不要进入涅槃,继续利益世间一切天人和人民。如果世尊一定要入灭,一切众生将失去引导,就像婴儿失去了慈母一样。
那时,世尊告诉他说:一切事物的本性就是如此,你现在不应感到悲伤。世尊随即为在场大众说法:你们从今以后要严守戒律,不可违犯。破戒的人,会被天龙鬼神共同憎恶!恶名传扬,人们不愿见到,在大众中也毫无威严。善神不再守护。临命终时,心中恐惧慌乱,即使有些微小善行也全不记得,死后随即随业力堕入地狱受苦,经历漫长劫难才能脱离,之后还要承受饿鬼畜生的报应,如此轮回没有解脱之日。比丘持戒的人,则受天龙鬼神共同敬重。美名远扬,传遍世间。身处大众中威严显赫。善神常随守护。临命终时,心念清明,死后即能往生清净之地。如来宣说此法时,六万八千亿天人八部众远离尘垢,获得法眼净。六十位比丘断尽烦恼,心意解脱,成为阿罗汉。
那时,佛陀对离车族众人、他们的妻子以及菴婆罗女说:我现在要去乾荼村,你们各自回去吧。要知道,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只要按照我说的法去修行,不要像小孩那样哭泣悲伤。佛陀说完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这时,离车族众人及其妻子、庵婆罗女听闻佛陀这番话,捶胸拍头,嚎啕大哭,一路追随佛陀不肯返回。世尊见他们眷恋之情深重,非言语所能安慰,便以神通力幻化出一条河水,两岸陡峭深邃,波涛汹涌湍急。离车族众人及其眷属、庵婆罗女见如来与比丘僧众已在对岸,愈加悲痛欲绝,昏倒在地,低声互相说道:此处怎会突然出现如此大河,水流又这般湍急?定是如来见我们追随不舍,故意设此障碍断绝通路!离车族众人及其妻子、庵婆罗女既无法渡河,内心更加激动,俯仰哽咽,最终绝望而归。
那时,如来来到乾荼村北边的树林中居住,对比丘们说:你们应当知道,有四种法门:一是戒律,二是禅定,三是智慧,四是解脱。如果未能听闻修习这四种法门,此人将长久沉沦于生死苦海。我往昔若未修习这四种法门,便不能迅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时佛陀便诵出这样的偈颂:
若不常听闻戒定慧解脱, 我便不能速证无上正觉。 你等应精进修习此四法, 可断生死苦,成天人大福田。
这时,世尊说完这首偈颂后,为众比丘详细讲解这四种法义。当如来宣说此法时,一千二百位比丘当下断尽烦恼,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果。
那时,世尊和比丘们从座位起身,前往象村、庵婆罗村、阎浮村,最后到达善伽城。到了城里,世尊和比丘们前后围绕,在一处坐下。于是,世尊对比丘们说:有四圣谛,你们应当认真观察。第一是苦谛,第二是集谛,第三是灭谛,第四是道谛。比丘们,苦谛就是八种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受阴苦。你们要知道,这八种苦和有漏法,因为逼迫的缘故,确实是苦。集谛就是无明和贪爱,能成为八苦的根源。要知道这集谛确实是苦的原因。灭谛就是无明和贪爱灭除,断绝苦的根源。要知道这灭谛确实是灭除。道谛就是八正道:正见、正念、正思维、正业、正精进、正语、正命、正定。这八种法确实是圣道。如果有人精勤观察这四法,就能迅速脱离生死,到达解脱的地方。比丘们,如果你们已经明白了这些法,也应当精勤为他人解说。我灭度后,你们也应当勤加思考和修习。就在如来说这些法的时候,五百比丘烦恼除尽,心得解脱,成为阿罗汉。虚空中的四万天神,对诸法远离尘垢,获得清净法眼。
那时,佛陀对比丘们说:有四种判断说法真实性的标准。第一,如果有比丘喜欢说法,这样说:我亲自从佛陀那里听闻这些法义,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受持诵读,非常精通熟练。你们应该请他讲解,并仔细思考所听到的内容,看看是否符合经藏、律藏或法相中的教义。如果经藏、律藏和法相中有这些内容,就应当受持并称赞说好。如果没有,就不该接受,也不要称赞。要知道这些说法并非我所传授。
第二,如果有比丘喜欢说法,这样说:我在某处的比丘僧众中听闻这些法义,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受持诵读,非常精通熟练。你们应该请他讲解,并仔细思考所听到的内容,看看是否符合经藏、律藏或法相中的教义。如果有,就应当受持并称赞说好。如果没有,就不该接受,也不要称赞。要知道这些说法并非我所传授,也不是那些比丘们的教导。
第三,如果有比丘喜欢说法,这样说:我亲自从某座寺院或某处静修地的众多上座比丘那里听闻这些法义,他们都是博学多闻、聪明智慧的,我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受持诵读,非常精通熟练。你们应该请他讲解,并仔细思考所听到的内容,看看是否符合经藏、律藏或法相中的教义。如果有,就应当受持并称赞说好。如果没有,就不该接受,也不要称赞。要知道这些说法并非我所传授。
第四,如果有比丘喜欢说法,这样说:我亲自从某座寺院或某处静修地的一位上座比丘那里听闻这些法义,他智慧广博,我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受持诵读,非常精通熟练。你们应该请他讲解,并仔细思考所听到的内容,看看是否符合经藏、律藏或法相中的教义。如果有,就应当受持并称赞说好。如果没有,就不该接受,也不要称赞。要知道这些说法并非我所传授。你们应当善于分辨这四种判断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辨别说法,传授给他人。无论我在世还是涅槃后,都能用这个方法辨别真假。
比丘们对佛陀说:太好了,世尊!从现在起,我们就能分辨佛说的法和魔说的法了。
那时,世尊与比丘们从座位起身,前往鸠娑村。到达村子后,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坐在一棵树下。当时村里那些婆罗门、长者居士听说佛陀到来,都争相赶来佛所在处,以头触足行礼,退坐一旁,对佛说道:世尊今日与比丘们特地来此村,是另有去处吗?于是如来回答道:我三个月后将入涅槃,从毗耶离城开始,经过各个村落,依次来到这里。众人听闻佛这样说,悲伤哭泣,懊恼烦闷,昏倒在地,举手拍头,捶胸大叫,这样说道:呜呼!苦啊!世间的明灯即将熄灭,我们很快就要失去指引者。他们流着泪请求:唯愿世尊住世一劫,哪怕不足一劫。世尊回答:你们不应如此悲伤。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本性就是如此。你们应当放下忧愁,静心听我最后的教导。于是众人勉强抑制悲痛,低头默然听法。
当时,在座中有一位名叫弗波育帝的婆罗门,他聪明智慧,见多识广。这时,如来就告诉他:你们应当知道,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应当修习。第一是恭敬父母,尽心奉养;第二是常用善法教导妻子儿女;第三是体恤仆从,了解他们的需求;第四是亲近善知识,远离恶人。你们若能常行这四法,现世会被人敬爱,将来投生也常在善处。再者,弗波育帝,在家之人有四种乐法。第一是不欠他人钱财,心中无愧;第二是虽极富裕却吝啬不用,不供给父母、妻子、亲戚眷属,也不供养修行者;第三是虽极富裕,穿戴华丽,享用美食,但能供养父母,供给亲戚眷属,并侍奉修行者;第四是身、口、意都不造恶业,聪明智慧,乐于多闻。你们应当知道,在家之人虽有这四种乐法,但不欠债和吝啬是最下等的乐;乐于布施是中等之乐;身、口、意不造恶业,聪明智慧,乐于多闻,这才是最上胜之乐。
这时,如来用偈颂说道:
不欠债也不吝啬,这是普通的快乐。 有钱财又能布施,这是中等的快乐。 身心清净,智慧广博多闻, 这才是上等的快乐,是智者所追求的。 你们从今以后,直到生命尽头, 无论长幼互相教导,实践这中上和上等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