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功德經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在阿拏迦城菴羅園中,與大眾俱。爾時,尊者舍利弗,食時著衣持鉢,入阿拏迦城,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復還本處,收衣洗足,敷座而食。飯食訖已,往詣佛所,頭面禮足,於一面立,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於佛深起信心。何以故?謂佛神通最勝無比,所有過現未來沙門婆羅門等,尚無有能知佛神通,況復過者!豈能證於無上菩提?」
有一段时间,佛陀住在阿拏迦城的菴罗园中,与众多弟子在一起。那时,尊者舍利弗在用餐时间披上僧衣,手持钵盂,进入阿拏迦城。他在城中依次乞食后,返回原处,收起僧衣,洗净双足,铺好坐垫开始用餐。用膳完毕后,他前往佛陀所在之处,以头顶礼佛陀双足,恭敬地站在一旁,双手合十对佛陀说道:世尊!我现在对佛陀生起深切的信心。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神通最为殊胜,无与伦比。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沙门、婆罗门等,尚且没有人能知晓佛陀的神通,更何况超越佛陀的呢?他们怎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能善說,甚深廣義,汝當受持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廣為宣說。」
佛陀说:很好!很好!舍利弗!你能很好地阐释这甚深广大的义理。你应当受持这些教法,在大众中如狮子吼般无畏宣讲,广泛地为人解说。
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於佛所起信心,乃為過去未來現在無有能者。亦無沙門婆羅門等,知於佛通、過於佛者,豈能證於無上菩提?」
舍利弗又对佛陀说:世尊!我现在对佛陀生起信心,因为过去未来现在都没有能超过您的人。也没有任何沙门、婆罗门等,能了知佛陀的神通、超越佛陀,他们怎能证得无上正觉?
佛告舍利弗:「於意云何?所有三世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清淨戒、智慧解脫、神通妙行,我以通力皆悉了知;彼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知我所有具清淨戒、智慧解脫、神通妙行。舍利弗!汝勿謂今釋迦牟尼佛獨具此通。」
佛陀告诉舍利弗:你认为如何?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的佛陀、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他们具备清净戒律、智慧解脱、神通妙行,我都以神通力完全了知;那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也同样知道我所具备的清净戒律、智慧解脱、神通妙行。舍利弗!你不要以为只有现在的释迦牟尼佛才具备这种神通。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我不作是言:『唯佛具此神通。』我知三世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清淨戒法、智慧解脫、神通妙行皆悉同等。」
舍利弗回答:不是的,世尊!我没有说过只有佛陀具备这种神通。我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他们的清净戒律、智慧解脱、神通妙行都是完全相同的。
佛言:「舍利弗!如是,如是!所有三世諸佛、如來、正等正覺,皆悉具此神通等法。汝但為彼眾生,宣布如是甚深之法,一心受持,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為廣說。」
佛说:舍利弗!正是如此!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如来和正等正觉者,都完全具备这种神通等法门。你应当为那些众生,宣说这样甚深的法义,专心领受修持,在众人面前像狮子吼一般,广为解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佛宣說廣大甚深最勝妙法,乃至善不善業及諸緣生法,我皆如實一一了知。了一法已復修一法,修一法已復滅一法,滅一法已復證一法。是故我今於佛起信,是真正等正覺。」
舍利弗对佛陀说:世尊!您宣讲的广大深奥最殊胜妙法,包括善业恶业和各种因缘所生法,我都真实地一一明白。明白一法后又修习一法,修习一法后又断除一法,断除一法后又证得一法。所以我如今对佛陀生起信心,知道您是真正的觉悟者。
佛告舍利弗:「汝今往問餘人:『過去世中,可有沙門婆羅門而能了知真實通力等過佛者,乃至成佛菩提?』汝當往問,彼作何答?
佛对舍利弗说:你现在去问其他人:过去世中,可有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能够真正了知神通等超过佛陀,乃至成就佛的觉悟?你去问他们,看他们会怎么回答?
「復次,舍利弗!汝復往彼問於餘人:『未來世中可有沙門婆羅門與佛等者,乃至成佛菩提?』汝當往問,彼作何答?
另外,舍利弗,你再去问其他人:未来世上是否会有沙门或婆罗门能与佛等同,甚至成就佛菩提?你去问他们,看他们会怎么回答?
「復次,舍利弗!汝可往彼復問餘人:『現在世中可有沙門婆羅門與佛等者,乃至成佛菩提?』
另外,舍利弗,你可以去问其他人:现在世上有没有沙门或婆罗门能与佛陀等同,甚至达到佛的觉悟境界?
「復次,舍利弗!又復往彼問於餘人:『所有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沙門婆羅門等歸依何人?』汝當往問,彼作何答?」
另外,舍利弗!你再去问其他人: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修行者和智者,他们归依的是谁?你去问他们,他们会怎么回答?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義不然。我從佛聞,記念受持,無有二佛並出於世。唯佛世尊是真正等正覺,是正徧知者,具足最上神通之力。世尊!我不見有沙門婆羅門而能知此通力,況復過於佛者,乃至成佛菩提。」
这时,舍利弗对佛说:世尊,这道理不对。我从佛那里听闻、牢记并受持的是:世上不会同时出现两位佛陀。只有佛世尊才是真正的等正觉者,是彻底觉悟的人,具备最上乘的神通力量。世尊,我没见过哪个沙门或婆罗门能懂得这种神通力量,更不用说超越佛陀,乃至成就佛菩提。
爾時舍利弗復白佛言:「我見世尊有種種最勝之法,最勝法者,謂佛世尊當說法時,所得善利,佛悉能知。若有沙門婆羅門等,住於山野樹下塚間及在空舍,入三摩地,斷諸煩惱、修習圓滿、增益善法、正心記念,又彼沙門婆羅門等,斷諸惡法,而修善法,乃至證得果位,如是等法,佛悉能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無有沙門婆羅門知此通力過於佛者,乃至成佛菩提。
这时舍利弗又对佛说:我看到世尊拥有种种最殊胜的法,所谓最胜法,就是佛世尊在讲法时,所获得的善妙利益,佛全部能够知晓。如果有出家修行者或婆罗门等,住在山林野地、树下坟间或空屋中,进入禅定状态,断除各种烦恼、修习圆满、增长善法、端正心念保持觉知,还有那些修行者与婆罗门等,断除恶法,修行善法,甚至证得果位,像这些修行境界,佛全部都能知晓,这就叫作佛的最胜法。没有任何修行者或婆罗门能具备超越佛陀的这种通彻智慧,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復次,我佛世尊具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分別十二處法,及能為他廣大宣說,無有沙門婆羅門能了知此十二處法,及能分別。十二處者,所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如是等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無有沙門婆羅門等過於佛者,乃至成佛菩提。
再者,我佛世尊拥有最殊胜的教法,即佛世尊善于分辨十二处的法义,并能广泛地为他人宣说。没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能够真正了知这十二处的法义,也无法像佛那样清晰分辨。十二处指的是:眼处与色处、耳处与声处、鼻处与香处、舌处与味处、身处与触处、意处与法处。这些法义,唯有佛世尊能完全了知,因此称为佛的最胜教法。没有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能超越佛,直到成就佛菩提。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補特伽羅法理,及為他說,無有沙門婆羅門等知如是法,及為他說。補特伽羅法者,而有七種,所謂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如是七種補特伽羅最上之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此外,我佛世尊拥有最殊胜的法门,即佛世尊能透彻了知众生的根性与修行方法,并能为他们宣说。没有任何沙门、婆罗门等能如此了知这些法门并为人解说。众生的修行方法共有七种: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这七种众生修行法门中最上乘的真理,唯有佛世尊能完全了达,这就称为佛最胜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出真實語無有虛妄,亦無綺語而不兩舌。所出言辭是真大利,是最勝法,有因有緣,能於大眾中,出微妙音說甚深義,如是最上真實之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此外,我佛世尊拥有最殊胜的法门。佛世尊所说的都是真实不虚的言语,没有虚假,也不说花言巧语或搬弄是非。他所讲的言辞能带来真实的巨大利益,是最殊胜的法门。这些言语有因有缘,能在众人中发出微妙的音声,阐述甚深的义理。如此至高无上的真实法门,唯有佛世尊能够完全了知,这就称为佛最殊胜的法门。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以三摩鉢底,觀有漏身不淨可惡,所謂身分上下髮、毛、爪、齒、皮、肉、筋、骨,如是等種種不淨之物,充滿其身。佛悉能知,是不究竟,是可厭離,此名第一三摩鉢底。
此外,我佛世尊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修行方法。佛世尊通过深度禅定,观察这具充满烦恼的身体是不净可厌的。从上到下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这些种种不净之物填满了整个身体。佛完全了知这身体并不究竟,值得厌弃远离,这称为第一种深度禅定。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於身上下所有皮、肉、骨、髓諸臭穢等有漏不淨,能以智慧如實觀者,是為第二三摩鉢底。
再者,世尊!若有出家人或婆罗门等,能运用智慧如实观察身体上下所有皮肤、血肉、骨骼、骨髓等种种污秽不净的有漏之物,这便是第二种禅定境界。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以智慧觀有漏身,盡此一世而不究竟。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三三摩鉢底。
再者,世尊!若有修行者以智慧观察有漏之身,穷尽此生仍未彻底解脱。若能如此观照,即是第三种三摩钵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能以智慧觀有漏身,今世不究竟,乃至後世亦不究竟。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四三摩鉢底。
世尊,还有这样的修行者,他们用智慧观察充满烦恼的身体,明白此生不能彻底解脱,甚至来世也无法彻底解脱。能这样观察的人,就达到了第四种禅定境界。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能以智慧,如前觀察有漏之身,今世後世,皆不究竟,乃至後後世亦不究竟,不淨可惡。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五三摩鉢底。
再者,世尊!若有修行者能运用智慧,如之前所说那样观察这充满烦恼的身体,认识到无论今生来世都无法彻底解脱,甚至未来无数世也是如此,这身体污秽可厌。若能如此观察,便是第五种禅定境界。
「復次,世尊!如是有漏不淨,不究竟法,唯佛世尊,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悉見眾生生、滅、好、醜、善趣、惡趣,乃至生於天界,皆如實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此外,世尊!这些有漏、不净、不究竟的法,唯有佛陀世尊能以清净天眼超越肉眼,完全看见众生的出生、死亡、美丑、善道、恶道,乃至生到天界,都能如实了知,这就是佛最殊胜的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上勝法,謂世尊說法時,若有沙門婆羅門歸向聽受,求寂靜者,彼皆依止七覺分。七覺分者,謂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捨覺分、念覺分、定覺分。如是七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另外,我佛世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殊胜教法。当世尊说法时,若有修行者或婆罗门前来聆听接受,追求心灵安宁,他们都依止七种觉悟要素。这七种觉悟要素是:分辨正法的觉悟、精进努力的觉悟、内心欢喜的觉悟、身心轻安的觉悟、平等舍离的觉悟、正念分明的觉悟、禅定专注的觉悟。这七种教法,唯有佛世尊能够完全了悟,因此称为佛陀最殊胜的教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善分別四正勤法。四正勤者,謂已作惡令斷、未作惡令止、已作善令增長、未作善令發生。如是等法,於天上人間,廣大宣說,而作利益,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此外,我佛世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善于区分四种正勤法。四种正勤法是:已经造作的恶行应当断除,尚未造作的恶行应当防止;已经修习的善行应当增长,尚未修习的善行应当发起。诸如此类的教法,佛陀在天界与人间广泛宣说,利益众生,这就称为佛陀最殊胜的教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能以正智現大神通。其神通者,謂從一現多、攝多為一,或現空無所有、或現城隍山石隨身而去、或現從地以手捫摸虛空乃至梵界、或現履水如地、或現空中跏趺而坐、或現行相,譬如日月行於虛空,如是神通,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見此通力,生不信者,我說彼等皆是愚迷凡夫,彼非聖者,彼不具通,不求正覺,亦不樂求寂靜涅槃。而此通力,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世尊!世間所欲,喜色、善色等,有所求者,如來為彼眾生,隨根而行,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世間所有喜不喜色、善不善色,彼二俱離捨而不住,善知宿命,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色中見色,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內無色想,見諸外色,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身善解脫,證得行住,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空無邊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識無邊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無所有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非想非非想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了知受想,受想滅已,是即名為如來神通。如是等最勝神通境界,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神通力。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沙門婆羅門等,所有過去一生多生所作因緣果報思念等事,乃至壽量,我於俱胝歲數而不能知。唯佛世尊!知彼沙門婆羅門於過去時中處處所止,或色界中、或無色界中、或有想處、或無想處、或非有想非無想處,彼種種所作因緣果報等事,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世尊說法時,皆如實說。或有沙門、婆羅門等,以愚癡故,生彼此意,起疑惑心,謂佛說法,皆以事相言說,所說之法,三世同說,若近若遠,及心意法,亦如是說,彼所說法,皆不如實。作是疑者,佛悉能知,是則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說法時,若有沙門、婆羅門自不生疑,後聞人言:『佛所說法皆不如實。』聞是言已,便復起疑,亦謂世尊以事相言說,起是謗者,佛亦能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說法時,若沙門婆羅門等,本不生疑,不謂世尊事相言說,後聞人言,隨彼生疑,而復告語他人,令他亦生疑惑,由疑惑故,生彼此意,作如是言,此事如前,皆非真實,此是眾生種種異心。佛於如是,皆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見有沙門在三摩地無疑無說,佛悉能知彼之行願。又復或見沙門從定而出,佛亦能知,彼所有事及有疑惑故彼出定,如是疑惑佛皆決了,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諸不究竟法。若有沙門婆羅門,在於山中,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二十增減劫事,彼作是念:『我於過去世中,所有增減劫事,我悉能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而於未來及今現在增減等事,而不能知。唯佛世尊具知三世增減等事,是名了知第一不究竟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止於深山,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四十增減劫事。彼作是念:『未來世中,所有增減,我已悉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而不知彼過去現在增減劫事。唯佛世尊,具知三世,是名了知第二不究竟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在於深山,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八十增減劫事。彼作是念:『所有過去未來增減等事,我悉能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唯今現世所有邊際,而不能知。唯佛世尊一一了知三世邊際,是即名為了知第三不究竟法。如是世尊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悉見眾生生滅之法,乃至生於天界,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以調伏法,了知諸補特伽羅心所樂法,隨應為說。是補特伽羅,既了知已,如理修行,斷三煩惱,不久證於須陀洹果,逆生死流,七往天上,七來人間,盡苦邊際,如是世尊皆悉了知。又復世尊!知彼補特伽羅意樂之法,如理修行,斷三煩惱,及斷貪瞋癡,不久證於斯陀含果,一來人間,盡苦邊際,如是世尊悉皆了知。又復世尊!善知補特伽羅意樂之法,如理修行,斷五煩惱及隨煩惱,不久證於阿那含果,如是世尊悉皆了知。又復世尊!善知補特伽羅,如理修行,非久漏盡,證解脫法,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法,世尊一一皆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四種胎藏,一者不知入胎,亦復不知住出;二者有知入胎,不知住出;三者有知入住,不知出胎;四者有入住出皆悉了知。如是四種,知有差別,唯佛世尊,一一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諸補特伽羅,隨所斷障而證聖果。如是等法,佛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了知有人已具信根、戒行清淨、智慧具足、真實無妄、無我無懈、無諸幻惑,亦無散亂、亦不貪欲,不以邪道引示眾生,常行正念。如是等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爾時,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世間所有愚癡凡夫,貪諸欲樂,勞苦己身,求無義利。諸佛如來,於此不然,唯樂利他,非求自樂,善了心法,見法寂靜,住安樂句,無欲無苦,得四禪定。是故世尊,若有上根善男子等,當如是見,當如是聞,當如是覺,當如是知,是即名為真上根者。」
爾時,會中有一尊者,名曰龍護,手執寶拂,侍立佛側。時,尊者龍護白佛言:「世尊!我見諸邪外道尼乾子等,於佛世尊,先不起信,唯於邪道,競說勝能。是故我今建立表剎宣示於世,咸使聞知佛勝功德,我佛世尊,是大丈夫,最尊最上,無有等者。」
这时,法会中有一位尊者名叫龙护,手拿宝拂,站在佛的身边。尊者龙护对佛说:世尊!我看到那些外道尼干子等人,对佛世尊一开始就不信,只在邪道上争着说自己厉害。所以我现在要建一座塔来告诉世人,让大家都知道佛的殊胜功德。我佛世尊是大丈夫,最尊最上,没有人能比得上。
爾時,世尊告尊者龍護言:「汝莫作是說,莫宣示他人佛勝功德,我今不欲如是稱揚。」於是尊者龍護讚世尊言:「善哉!善哉!是真正等正覺。」
这时,世尊对尊者龙护说:你不要这样说,不要向他人宣扬佛的殊胜功德,我现在不想听到这样的称赞。于是尊者龙护赞叹世尊说:好啊!好啊!这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
爾時,佛告尊者舍利弗:「汝當善以如是正法,廣為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沙門婆羅門,流布宣說,乃至諸魔外道尼乾子等,所有邪見不信佛者,聞此正法,令起深信,歸向於佛,而生正見,了知正法。」又復告言:「汝舍利弗!應當如是流布宣說。」
那时,佛陀告诉尊者舍利弗说:你要好好地将这样的正法,广泛地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各位沙门、婆罗门宣扬解说,甚至对那些持邪见不信佛的诸魔外道尼乾子等人,让他们听闻这正法后,生起深切的信心,归向佛陀,产生正见,明白正法。佛陀又告诉他说:舍利弗!你应当这样宣扬解说。
爾時,世尊謂尊者舍利弗:「言已。」默然而住。於是尊者舍利弗,承佛威力,說是法已,禮佛而退。
这时,世尊对尊者舍利弗说:讲完。便保持沉默。于是尊者舍利弗,仰仗佛陀的威德神力,说完此法,向佛行礼后退下。
時,諸會眾,得聞正法,歡喜作禮,信受奉行。
当时,在场众人听闻了正确的佛法,心中欢喜,恭敬行礼,接受教导并付诸实践。
佛說信佛功德經
CBETA 编码:T0018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