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八德經
我听到的是这样: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无胜国。当时在河边,每逢十五日,照例要为比丘们诵说戒律。佛陀静坐不语,久久未开口。阿难整理好衣衫,恭敬跪拜禀告:比丘们已安坐,都渴望聆听清净戒法。世尊依然沉默。阿难第三次启请:夜已过半,请宣说戒经吧。
这时世尊才说道:比丘众中有人心存污秽,心术不正行为乖违,言语与正法相悖,违背比丘戒律。戒律威德神圣庄严,不是那些卑劣之人所能持守的。清净与污浊不能共存,所以我才不说戒。
尊者目连一心入定,以清净道眼观察,完全看清那人心中有应当舍弃的行为。目连就对他说:起来!这不是你这凡夫该坐的地方。那人不肯起来,目连就拉着他的手臂把他拖出去说:你没有高尚德行,心怀六种邪见,怎敢用污秽臭浊的身体坐在天香宝座上?你是被舍弃之人,不是真正的修行者。目连说完就回到自己清净的座位上。
佛对目连说:你为何如此愚钝,好的比喻想不出,非要拉着胳膊才肯走。佛对众比丘说:静心听我讲法。诸比丘回答:遵命受教。
观察那浩瀚大海,具备八种殊胜功德。第一功德:海的宽广无有边际,深度不可测量,渐入渐深,毫无阻碍。第二功德:海潮涨落从不失时。第三功德:大海容纳一切珍宝,唯独不纳腐臭尸体,海神之风会将死尸吹送岸上。第四功德:海中蕴藏无数奇珍,黄金白银、琉璃水晶、珊瑚玛瑙、明月宝珠,种种珍奇应有尽有。第五功德:天下五大河流——西流的恒河、南流的邪云河、东流的沙陆河与阿夷越河、北流的墨河,最终都汇入大海,舍弃原名同归大海。第六功德:纵使五河万流倾注,天降大雨,自开天辟地以来,海水始终不增不减。第七功德:海中孕育众多巨鱼,第一鱼身长四千里,第二鱼八千里,第三鱼一万二千里,第四鱼一万六千里,第五鱼二万里,第六鱼二万四千里,第七鱼二万八千里。第八功德:海水咸味均等,岸边与中心毫无差别。因此,威德光明的神龙皆心生欢喜,乐于栖居其中。
我的经典妙义无穷,诵读不尽,道理日日加深。梵天魔王、帝释天王都无法测度其深广,犹如大海浩瀚难测。这是第一功德。我的弟子们互相督促,诵经坐禅,严守礼仪规范,从不懈怠,如同海潮从不误时。这是第二功德。我的法门清净无染,志在淡泊,只求衣食供养,不积蓄多余财物;若有僧人行为污浊,便依法摈除,不许住在寺院,犹如大海虽广不容腐臭尸体。这是第三功德。我的教法经典义理完备,僧人静修思维,涤除心中贪欲、嗔恚、嫉妒、愚痴等污垢,如同打磨铜镜,尘垢尽除后光明普照。修行者静坐思维:一想生死根源便能彻知;二观天地万物如幻,有聚必散;三常怀慈悲,怜悯世人愚昧颠倒;四深入思维,既能了知过去,又能照见未来众生命终去向。我视清净心性为至宝,僧人除却污秽得清净时心生欢喜,犹如商人喜爱海中珍宝。这是第四功德。我的教法广大包容,王族、婆罗门、君子、贱民来出家皆舍本姓,以道相亲,智愚共进,情同兄弟,如同百川汇海。这是第六功德。我的教法精微妙,上根之人修证可得四种圣果。阿罗汉道心清净如宝珠,能分身变化,寿命无量,不老不病,犹如海中的神龙。因此僧人乐修此道。我的经典义味胜过甘露,仙圣未曾闻,诸天希得见,古今万物无不记载,无论边际中央皆归正道,如海水遍咸。因此僧人乐习经典。凡见我经者,心意皆趋向涅槃。大海有八德,我的经典也是如此。
阿难再次起身,恭敬行礼说道:天快亮了,请讲重要戒律。
佛陀说:从现在开始,我不再宣讲戒律经典。若有人不遵守戒律,恐怕会招致天神的雷霆震怒,因为这个缘故,我不再宣说戒律。从今以后,你们应当互相督促检点,在每月十五日集会诵戒。
比丘们起身,向佛陀行礼。
根据这段经文,肯定不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像是后汉时期的佛经。我怀疑这是竺法兰翻译的,属于失传的版本,藏经中错误地归为鸠摩罗什译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