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四七)兒誤殺父品第四十(丹本為四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老翁早失其婦,獨與兒居,困無財寶,覺世非常,念欲出家,即往佛所,求索入道。時佛怜愍,即聽出家。於時其父便作比丘,時兒年小,即為沙彌,恒共其父入村乞食,暮還所止。時有一村,最為邊遠,至彼乞食,逼暮當還。其父年老,行步遲緩,其兒恐懼,畏諸毒獸,急扶其父,推之進路,執之不固,推父倒地,應時其父當手而死。
父死之後,獨至佛所。時諸比丘問沙彌言:「汝朝與師至村乞食,今為所在?」沙彌答言:「我向與師至彼乞食,日暮還時,師行小遲,我時恐怖,故急推之,推之手急,撲師著地,我師於時即死道中。」時諸比丘呵責沙彌:「汝大惡人殺父殺師!」即以白佛。
佛告之曰:「此師雖死,不以惡意。」即問沙彌:「汝殺師不?」沙彌答言:「我實排之,不以惡意而殺父也。」佛可其語。「如是,沙彌!我知汝心無有惡意。過去世時,亦復如是,無有惡意,而相殺害。」
時諸比丘聞佛語已,即共白佛:「不審,世尊!過去世時,斯人父子有何因緣而便相殺?」
佛言:「諦聽!吾當說之。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父子二人共住一處。時父病極,於時睡臥,多有虻蠅數來惱觸,父即令兒遮逐其蠅,望得安眠以解疲勞。時兒急遮,蠅遂數來,數來不止,兒便瞋恚,即持大杖,伺蠅當殺。時諸虻蠅競來父額,以杖打之,即殺其父。當於爾時亦非惡意。比丘!當知爾時父者,此沙彌是;時兒以杖打父額者,今彼死比丘是。由於爾時無有惡心,以杖打父殺之,不以惡意,今還相報,亦非故殺。」於時沙彌漸漸修學,勤加不懈,遂得羅漢。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心悉信解,歡喜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