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戒德香經
佛說戒德香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佛遊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賢者阿難閑居獨思:「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華香,是三品香唯隨風香不能逆風,寧有雅香隨風逆風者乎?」賢者阿難獨處思惟此義所歸,不知所趣,即從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下,長跪叉手而白佛言:「我獨處思惟,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華香,此三品香唯能隨風不能逆風,寧有雅香隨風逆風者乎?」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贤者阿难独自静坐思考:世间有三种香,第一种是根香,第二种是枝香,第三种是花香。这三种香只能顺风飘散,不能逆风传送。难道有一种妙香既能顺风又能逆风吗?贤者阿难独自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想不明白,于是起身前往佛陀的住所,恭敬地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对佛陀说:我刚才独自思考,世间有三种香,第一种是根香,第二种是枝香,第三种是花香。这三种香只能顺风飘散,不能逆风传送。难道有一种妙香既能顺风又能逆风吗?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誠如汝問,有香真正隨風逆風。」
佛陀对阿难说:很好!很好!正如你所问,确实有一种香无论顺风逆风都能散发香气。
阿難白佛:「願聞其香。」
阿难对佛说:我想了解香的奥秘。
佛言:「若於郡國縣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嫉妬、恚、癡,孝順父母,奉事三尊,仁慈道德威儀禮節,東方無數沙門梵志歌頌其德,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沙門梵志咸歌其德:『某郡國土縣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奉行十善敬事三寶,孝順仁慈道德恩義不失禮節。』是香名曰隨風逆風靡不周照,十方宣德一切蒙賴。」
佛陀说:如果在一个地方的城镇乡村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十种善业,身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中不说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心中没有嫉妒、嗔恨、愚痴,孝顺父母,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心怀仁慈,遵守道德规范,注重威仪礼节,那么东方无数的修行者和婆罗门都会称赞他的德行,南方、西方、北方以及四方上下的修行者和婆罗门都会歌颂他的美德:某地城镇乡村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奉行十善,恭敬三宝,孝顺仁慈,持守道德恩义,不失礼节。这种美名如同香气,无论顺风逆风都能遍布四方,十方世界都能听闻他的美德,一切众生都因此受益。
佛時頌曰:
佛陀当时诵偈言:
「雖有美香花, 不能逆風熏,
不息名栴檀, 眾雨一切香。
志性能和雅, 爾乃逆風香,
正士名丈夫, 普熏于十方。
木蜜及栴檀, 青蓮諸雨香,
一切此眾香, 戒香最無上。
是等清淨者, 所行無放逸,
不知魔徑路, 不見所歸趣。
此道至永安, 此道最無上,
所獲斷穢源, 降伏絕魔網。
用上佛道堂, 昇無窮之慧,
以此宣經義, 除去一切弊。」
虽有芬芳的花朵,却不能逆风散发香气;
唯有不息的旃檀香,能普熏一切众香。
心志温和而雅正,方能逆风飘香,
真正的贤士被称为大丈夫,其德馨遍布十方。
木蜜与旃檀,青莲等种种妙香,
在这一切香气之中,持戒之香最为无上。
这些清净修行者,行为严谨不放逸,
不知魔道邪径,亦不见轮回归趣。
此道通向永恒安宁,此道至高无上,
能断除污秽根源,彻底降伏魔网。
以此登上佛道殿堂,升起无尽智慧,
通过宣说经典真义,消除一切弊患。
佛告阿難:「是香所布,不礙須彌山川天地,不礙四種地水火風,通達八極上下亦然,無窮之界咸歌其德。一身不殺生,世世長壽,其命無橫。不盜竊者,世世富饒又不妄遺財寶常存,施為道根。不婬色者,人不犯妻,所在化生蓮華之中。不妄言者,口氣香好言輒信之。不兩舌者,家常和合無有別離。不惡口者,其舌常好言辭辯通。不綺語者,人聞其言莫不諮受宣用為珍。不嫉妬者,世世所生眾人所敬。不瞋恚者,世世端正人見歡喜。除愚癡者,所生智慧靡不諮請,捨于邪見常住正道,從行所得各自然生,故當棄邪從其真妙。」
佛对阿难说:这香气遍布之处,不阻碍须弥山、大地山川与虚空,不阻碍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通达八方上下,乃至无尽世界都称颂其功德。不杀生之人,生生世世寿命长久,不会遭遇横死。不偷盗之人,生生世世财物丰足,所积财富不会无故散失,布施能成就道业根基。不邪淫之人,他人不会侵犯其妻室,所生之处皆化现于莲花之中。不说妄语之人,口气清香,所言令人信服。不挑拨离间之人,家宅和睦,永不分离。不出恶言之人,舌根清净,言辞通达无碍。不说绮语之人,众人闻其言教皆愿受持,视为珍宝。不嫉妒之人,生生世世受大众敬重。不嗔恨之人,生生世世相貌庄严,人见欢喜。远离愚痴之人,所生之处具足智慧,众人皆来请教;舍弃邪见安住正法者,一切善果自然显现。因此应当舍弃邪道,遵循这真实微妙的佛法。
佛說如是。時,諸比丘聞之歡喜,作禮而去。
佛陀这样说完后,众比丘听闻法义心生欢喜,恭敬行礼后离去。
佛說戒德香經
CBETA 编码:T011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