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難提釋經
我听到的是这样:
有一次,佛陀来到俱舍梨国,在一棵名叫尼拘类的树下。当时,许多比丘聚集在迦梨讲堂的树林中,围坐在一起为佛陀缝制衣服。因为佛陀即将结束夏安居,夏安居结束后,佛陀亲自说:“三个月安居期满,衣服做好后,我将前往人多的地方。”
难提释听说许多比丘聚集在迦梨讲堂的树林中,为佛陀缝制衣服,并且佛陀即将结束夏安居,亲口说:“三个月安居期满,衣服做好后,我将前往人多的地方。”难提释听到这些话后,便来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顶礼,然后坐在一旁。坐下后,难提释对佛陀说:
“我听说许多比丘聚集在迦梨讲堂的树林中,为佛陀缝制衣服,而佛陀即将结束夏安居,并说:‘三个月安居期满,衣服做好后,我将前往人多的地方。’我听到这话后,心里忧愁,吃饭也尝不出滋味,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分辨力,所听闻的善法也不再忆念,对世间的事务也不再执着。为什么呢?因为要很久以后才能再见到佛陀和清净修行的比丘了。”
难提释说完后,佛陀告诉难提释:
“难提!无论你是否见到我的身体,无论你是否见到清净修行的比丘,你都应当始终修行内心的五种法。哪五种?第一,心要始终保持信心,舍弃不信之心。第二,要始终清净修行,舍弃不清净的行为。第三,要乐于布施,舍弃吝啬贪婪。第四,要始终保持智慧,舍弃愚痴。第五,要勤于听闻正法,不要不愿听闻。难提!这就是内心的五种修行。此外,还要保持六种忆念。哪六种?第一,忆念佛;第二,忆念法;第三,忆念比丘僧;第四,忆念戒律;第五,忆念布施;第六,忆念天界。”
难提!若有智慧的弟子忆念佛的种种功德,佛具备这些特质:他是如来、是无著者、是正等觉者、是明行足、是善逝、是无量者、是无上者、是调御丈夫、是法王、是天人师、是觉者。无论天、人、魔、梵天、沙门或婆罗门,他都以自身智慧证知生死已尽,清净修行已达究竟,所作皆办,自知此生之后不再受后有。难提!这时有智慧的弟子心中不执著贪欲、不执著嗔恚、不执著愚痴,便能心向正直;弟子心既正直,便能得义、得法、见法、心生大欢喜;因欢喜而生安乐,由安乐而身见灭;身见灭后便得安稳;既得安稳便得禅定,由定生如实知见,了知此是苦谛、此是集谛、此是灭谛、此是导向苦灭的道谛。难提!若有智慧的弟子在邪见中能正念思维,有怨恨心便能舍弃,有所执著即不取著。这便是智慧弟子乐行圣道,常念如来功德。
难提!如果智慧的弟子忆念佛所说的法德,就能获得极大的安稳,可以亲见,可以随时传授,能够通过智慧加以修习,能够获得解脱,能够获得满足,可以依靠佛法脱离所处的困境。难提!这时智慧的弟子心中不再执着贪欲、不再执着嗔恚、不再执着愚痴,就能保持正直的念头;智慧的弟子心已正直,心正直就能获得义理、获得佛法、见到佛法、心生极大的喜悦;心生喜悦就能产生安乐,安乐能使身体得到休息;身体休息后心就能获得安稳,心安稳就能得定;得定后就能如实知见,这就是苦谛,这就是集谛,这就是灭谛,这就是通向苦灭的道谛。难提!如果智慧的弟子在邪见中能保持正直的念头,有怨恨心就能舍弃,心有执着就能不受其扰。这就是智慧弟子乐于修道的表现,就是常常忆念佛的法德。
难提!若有智慧的弟子忆念比丘众的功德,知道佛的弟子众清净、有定力、得解脱、具足解脱的智慧见解、有修行、有所证得,是世间的福田,即使少量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报。若僧众中有须陀洹,便确信须陀洹果的存在;若众中有斯陀含,便确信斯陀含果的存在;若众中有阿那含,便确信阿那含果的存在;若众中有阿罗汉,便确信阿罗汉果的存在。这些都是男子中的四双八辈贤圣,是人中的第一等刚强者,可为人师表,应受恭敬,是三界中最尊贵的人!难提!这时有智慧的弟子心中不执著贪欲、不执著嗔恚、不执著愚痴,心便正直;心已正直,便能领悟义理、通达正法、亲见法性、生起极大的欢喜;欢喜心生起安乐,安乐令身心寂静;身心寂静便得安宁;由安宁得定,由定而如实知见: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导向苦灭的道谛。难提!有智慧的弟子在邪见中能保持正念,有怨恨心便能舍弃,心有所执著便能放下,这就是有智慧的弟子乐于修道,常念比丘众的功德。
难提!若有智慧的弟子忆念戒的功德,知道佛所制定的戒律不可违犯、不可轻视、不可毁损、不可戏弄、不可试探,智者由戒得定,由定而远离爱染,心不执著世间,如同石头碎裂永不复合。难提!这时有智慧的弟子心中不执著贪欲、不执著嗔恚、不执著愚痴,心便正直;心已正直,便能领悟义理、通达正法、亲见法性、生起极大的欢喜;欢喜心生起安乐,安乐令身心寂静;身心寂静便得安宁;由安宁得定,由定而如实知见: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导向苦灭的道谛。难提!有智慧的弟子在邪见中能保持正念,有怨恨心便能舍弃,心有所执著便能放下,这就是有智慧的弟子乐于修道,常念戒的功德。
难提!若有智慧的弟子忆念布施的功德,庆幸自己生而为人,能从悭贪中自我解脱,心中没有嫉妒,常乐于布施并深信布施的果报,即使少量布施也将获得无量福报,由布施可达无为。难提!这时有智慧的弟子心中不执著贪欲、不执著嗔恚、不执著愚痴,心便正直;心已正直,便能领悟义理、通达正法、亲见法性、生起极大的欢喜;欢喜心生起安乐,安乐令身心寂静;身心寂静便得安宁;由安宁得定,由定而如实知见: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导向苦灭的道谛。难提!有智慧的弟子在邪见中能保持正念,有怨恨心便能舍弃,心有所执著便能放下,这就是有智慧的弟子乐于修道,常念布施的功德。
难提!若有智慧的弟子忆念诸天功德,第一天是照头摩赖,第二天是忉利,第三天是艳,第四天是兜术,第五天是泥慢罗提,第六天是般泥迷陀惒舍惒提。无论是通过信仰、清净、听闻、布施还是智慧,修行相应善业皆可生此六天。我亦能行五种法:信仰、持戒、听闻、布施、智慧,依此因缘得生天上。难提!此时智慧弟子心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便是正直心;心既正直,便能得义、得法、见法、生大欢喜;欢喜故生安乐,安乐故身见消融;身见灭已心得安稳,安稳故得禅定;由禅定如实知见:此是苦谛、此是集谛、此是灭谛、此是趣向苦灭之道谛。难提!智慧弟子若处邪见而正念现前,有怨恨心即时舍离,有所执着即不取受,此即智慧弟子乐修道迹,恒常忆念诸天功德。
佛陀如此宣说。难提释听闻后心生大欢喜,恭敬领受,常以殷重之心修持此六念法门,起坐之间皆以至诚顶礼,以额触佛足而行礼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