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頌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圖頌(并)序
夫諸佛真源。眾生本有。因迷也沈淪三界。因悟也頓出四生。所以有諸佛而可成。有眾生而可作。是故先賢悲憫。廣設多途。理出偏圓。教興頓漸。從麤及細。自淺至深。末後目瞬青蓮。引得頭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間。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鳥道而無蹤跡。得其事也。滯句迷言。若靈龜而曳尾。
诸佛的真实本源,众生原本具足。因为迷惑,才沉沦于三界;因为觉悟,便能顿超四生。所以有诸佛可以成就,有众生可以度化。因此先贤心怀悲悯,广设多种法门。义理有偏圆之分,教法有顿渐之别。从粗浅到精微,由浅显入深奥。最后世尊拈起青莲,引得迦叶尊者微笑。正法眼藏从此传扬,遍及天上人间、此土他方。若通达其理,便能超越常规,如飞鸟行空无迹可寻;若执着事相,就会滞碍于文字,似灵龟拖尾徒留痕迹。
間有清居禪師。觀眾生之根器。應病施方。作牧牛以為圖。隨機設教。初從漸白。顯力量之未充。次至純真。表根機之漸照。乃至人牛不見故。標心法雙亡。其理也。已盡根源。其法也。尚存莎笠。遂使淺根疑悞。中下紛紜。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喚作墮常見。今觀則公禪師。擬前賢之模範。出自己之胷襟。十頌佳篇。交光相映。初從失處。終至還源。善應群機。如救飢渴。慈遠是以探尋妙義。採拾玄微。如水母以尋飡。依海蝦而為目。初自尋牛。終至入鄽。強起波瀾。橫生頭角。尚無心而可覓。何有牛而可尋。泊至入。是何魔魅。況是祖禰不了。殃及兒孫。不揆荒唐。試為提唱。
从前有位清居禅师,观察众生的根器,针对不同病症开药方,绘制牧牛图来随机施教。最初从牛色灰白开始,显示修行力量尚未充足;接着到牛色纯白,表明根机逐渐明朗;直到人与牛都消失不见,表示心念与法相双双泯灭。道理上已穷尽根源,方法上仍保留莎笠道具。这使得根基浅薄者产生疑惑,中下根器者众说纷纭:有人怀疑堕入虚无,有人指认落入常见。如今观看则公禅师效法前贤典范,抒发自己见解,十首佳作交相辉映。从最初迷失,到最后回归本源,善于应对各类根机,如救饥渴。慈远因而探寻奥义,采集玄微,像水母觅食般依靠海虾作眼睛。从寻牛起始,到入市井终结,强行掀起波澜,横生枝节。本就无心可觅,哪有牛可寻?及至入廛,简直是妖魔作祟。何况祖师未彻悟,祸及儿孙。不顾内容荒诞,试着为之阐释。
CBETA 编码:X126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