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

第二初江王宮(釋迦如來)

葬頭河曲,於初江邊,官廳相連,承所渡前大河,即是葬頭。見渡亡人,名奈河津。所渡有三:一、山水瀨,二、江深淵,三、有橋渡。官前有大樹,名衣領樹,影住二鬼:一名奪衣婆,二名懸衣翁。婆鬼警盜業,折兩手指;翁鬼惡無義,逼頭足一所。尋初開男,負其女人,牛頭銕棒,挾二人肩,追渡疾瀨,悉集樹下。婆鬼脫衣,翁鬼懸枝,顯罪低昂,與後王廳。爾時,天尊說是偈言:
葬头河弯弯曲曲,在初江岸边,官府厅堂相连,承接前方要渡过的大河,那就是葬头河。负责渡送亡者的地方,叫作奈河渡口。渡河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山水急流处,二是江水深渊处,三是有桥可渡。官府前有棵大树,名叫衣领树,树下住着两个鬼:一个叫夺衣婆,一个叫悬衣翁。夺衣婆专门惩治偷盗恶业,会折断人两根手指;悬衣翁憎恨无情无义之人,会把人头脚绑在一起。刚来时,男人背着女人,牛头鬼拿着铁棒,架在两人肩上,催促他们快速渡过急流,最后都聚集在树下。夺衣婆扒下亡者衣服,悬衣翁把衣服挂在树枝上,以此显示罪过的轻重,再送到后面的阎王殿。这时,天尊说了这样的偈语:
二七亡人渡奈河, 千群萬隊涉江波。
引路牛頭肩挾棒, 催行馬頭腰擎叉。
苦牛食牛牛頭來, 乘馬苦馬馬頭多。
無衣寒苦逼自身, 翁鬼惡眼出利牙。
亡者二七渡奈河,千军万马涉江波。 牛头持棒引前路,马首举叉催行速。 苦牛食牛牛头至,乘马虐马马首多。 衣单寒苦侵肌骨,恶鬼瞋目露獠牙。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