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比丘應:「唯然。」佛言:「聽說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從佛聽。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佛陀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回应:是的。佛陀说:要明白守住自己和不守住自己。比丘们便合掌恭敬地听佛陀开示。
佛告比丘:「幾因緣不自守?若眼根不閉守,若眼墮色識意便泆,已意泆便更苦,已更苦便不得定意,已不得定意便不知至誠,如有已不知便不見如有,已不知已不見如有,便不捨結亦不度疑,已不捨結不度疑,便屬他因緣,異知已異知,便苦不安隱。如是說,耳亦爾、鼻亦爾、口亦爾、身亦爾、意亦爾,如是行名為不自守。」
佛对比丘说:有几种因缘会导致不能守护自心?如果眼根不守护,眼睛沉迷于外相,意识就会放逸;意识放逸就会更加痛苦;更加痛苦就无法安定心意;无法安定心意就不能了知真实;不能了知真实就无法照见实相;既不能了知又不能照见实相,就不能断除烦恼、超越疑惑;不能断除烦恼、超越疑惑,就会被外境左右;被外境左右,就会陷入痛苦不得安宁。这样的情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都是如此。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不能守护自心。
佛復告比丘:「幾因緣自守?若眼根自守,止眼識不墮色意便不泆,已意不泆便更樂,已更樂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諦,如有知諦如有見,已諦如知諦如見,便捨結亦度疑,便不信不至誠,便慧智,便意樂安隱,六根亦如是說,如是名為自守。所說自守不自守如是。」
佛又对比丘们说:
什么是守护自己的方法?如果守护眼根,止住眼识不陷入外境,心意就不会放逸。心意不放逸就能生起愉悦,有了愉悦就能得定。得定后就能如实知见,如实知见后就能断除烦恼、超越疑惑。不再相信虚妄,生出智慧,内心安乐安稳。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如此守护。这就叫作自我守护。关于守护与不守护的道理就是这样。
佛說如是。皆歡喜受。
佛陀这样宣说。众人皆欢喜领受。
佛說不自守意經
CBETA 编码:T010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