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集
廣州
○南海縣。麻奢鄉。陳公孺。性懷耿侃。喜客無倦。不尚奢美。惟好儉樸。晚年歸信法門。受持六齋。倐興剏立精舍之念。於康熙丙午年。捨宅後地。為寶象林。建瑞塔禪寺。誘諸子姪。而趣向佛乘。故令一方知崇三寶。遠惡修善。實藉公焉。癸丑歲。公年六十有六。感微疾數旬。至五月初五日。使人扶遊茘圃。以賞新茘。是夜寂然長逝矣。本寺僧眾。即為之修禮懺法。時有沙彌藏一。自東安石驎菴來。執大殿香燈職。午飯畢。趺坐殿後。俟茶上供。而頭忽垂至膝。同坐者。謂其瞌睡。以手觸之不動。方知已絕。呼人共舁上牀。移時乃甦。眾詰之。一曰。初見前殿門外。有數金甲神人。雄偉勇聳。列跪門前。天人雜沓。窒塞虗空。幢旛寶蓋。香華燈燭。樂音徧界。中有一人甚高大。極目望不至首。有二大旛。一題云娑羅樹王佛。一題云越三界菩薩。有二天童。各執一小旛。一題云。妙喜世界。一題云極樂天幢。復有一旛。遣藏一執。云。送山主往化樂天。一執之出門。方至橋首。見二長老在後喚云。你未得去。藏一聞之。即便回也。化樂。是欲界第五天也。余惜公入法門日淺。未知出世大道。由福報故。生化樂天。不然。即生第四兜率天。親承彌勒大士。聞深妙法。與給孤長者。把臂同遊龍華三會。證無生忍。寧不快哉(寶象林釋慧弓綠○龍華。謂彌勒佛。當來坐於龍花樹下。成等正覺。三會說法度人。故也。妙喜。是東方阿閦毗佛世界。極樂。是西方阿彌陀佛世界。阿閦毗。此云不動。阿彌陀此云無量壽。若據旛。則公當隨生一佛世界。或其人採語不真。亦未可知。以化樂。極樂。音相近也。若人誠心繪塑佛像。即生妙喜世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即生極樂世界。按上五旛。俱是接引徃生者。故有佛菩薩聖號。然造旛之法。須知有能嚴。所嚴。能嚴者。旛即供具。莊嚴供養於所供佛塔。或諸佛菩薩。不應安佛菩薩尊像。當作禽獸形。或書讚頌偈詞。其所嚴者。是所敬之尊。乃書佛菩薩聖號。即以香華燈燭。種種果食百珍。而供養之。按諸經律。令造旛者。皆是能嚴之旛。如昔給孤長者。既作塔已。欲以旛旗。并雜繪綵。而為供養。佛言。應作。彼不解旛式。佛言。聽作師子旛。犎牛旛。金趐鳥旛。及龍旛等。於上𦘕作彼之形像。又普廣經云。若四輩男女。臨終之時。若已命過。於其亡日。造作黃旛。懸著剎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旛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旛隨風轉。破碎都盡。成於微塵。旛一轉時。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然燈供養。照諸幽冥。苦痛眾生。𫎇此光明。得互相見。緣此福德。彼眾生。悉得休息)。
暂无译文
華嚴經云。人欲終時。自見中陰相。行惡業者。見三惡受苦。或見閻羅持諸兵仗。囚執將去。或聞苦聲。若行善者。見諸天宮殿。妓女莊嚴。遊戲快樂。如是等勝事。故永明壽禪師云。若心淨。即香臺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受質。皆是等倫之果也。
暂无译文
六道集卷一
音釋帝釋
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謂能為三十三天之主。昔為人時。姓憍尸迦。建立迦葉佛舍利塔。三十二人助修。共生忉利天。帝釋為主。總名三十三天也。身口七善業
暂无译文
身不殺盜邪婬。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十惡業十善業
暂无译文
十惡者。身三。殺盜婬。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癡。不作是事。名為十善。天台云。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樂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樂果故也。埏埴
暂无译文
上音羶。和土也。下音實。黏土也。老子曰。埏埴以為器。即打瓦也。帢
暂无译文
音掐。帽也。窘
暂无译文
羣字上聲。困也。轆轤
暂无译文
上音六。下音盧。井上汲水圓轉木也。鄗
暂无译文
豪上聲。邑名。在常山。漢光武。分鄗字為高邑。舁
暂无译文
音于。對舉也。由旬
暂无译文
有三別。大者六十里。中者四十里。下者三十里。八萬四千
暂无译文
問曰。教中常言八萬四千。何耶。答曰。此其大數也。亦人身中有八萬四千毛孔。心具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故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以對治之。問。又常言七七之期。何耶。答。人在胎時。七七日。形具五體死時。極至七七日。必定託生也。餘如後釋。小品般若
暂无译文
十卷。大品般若
暂无译文
三十卷。犎
暂无译文
音風。牛名。出罽賓國。形如槖駝。脊上高隆。二十五有
暂无译文
一四州。東西南北。二四惡趣。修羅。鬼。畜。地獄。三六欲天。四梵天王。五無想天。六五那含天。七四禪天。八四空天。然此二十五有。總在六道中。有生有死也。梵王。無想。那含。總在四禪天。由外道謂梵王。為生萬物之主。謂無想以無心為涅槃。五那含為真解脫。故此別立其名也。八部
暂无译文
一諸天。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四眾
暂无译文
出家二眾。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俱受五戒者。譴謫
暂无译文
上音牽去聲。下音窄。責罰。法喜禪悅食
暂无译文
以愛樂大法。得法資長道種。心生歡喜。不嗜世味。常持正念。是為法喜食。由得禪定自資。長養慧命。道品圓明。正念現前。心生喜樂不貪世味。是為禪悅食。郗
暂无译文
音希○昔陳鍼。是智者大師之兄。為梁晉安王中兵參軍。年四十。仙人張果相之曰。死在朞月。師令行方等懺。鍼見天堂門牌曰。陳鍼之堂。後十五年。當生於此。果後見鍼。驚問曰。君服何藥。答曰。但修懺耳。果曰。若非道力。安能超死。竟延十五年而終。武帝為郗氏禮懺。尚生忉利。而鍼躬修懺法。豈不天堂預置乎。十二緣生
暂无译文
亦名緣起。亦名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名三世因果。循環之法也。無明行二。是過去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名現在果。愛取有三。名現在因。生老死二。名未來果。詳如餘處。
暂无译文
CBETA 编码:X164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