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行品第一
那时,世尊为了让四众弟子都获得欢喜,宣讲这部般若波罗蜜经,使他们得到利益安乐。随即诵出偈颂:
菩萨为度世间众, 净除烦恼诸障垢, 安住清净信心地, 当修智慧到彼岸。
阎浮江河润万物, 花果药草皆滋荣, 龙王居于无热池, 龙威流注江河中。
如佛声闻诸弟子, 善巧说法利群生, 乐求圣行证果报, 皆因如来威德力。
佛说妙法开慧眼, 令众学佛依法行, 自证教他善方便, 此皆佛力非己能。
般若深妙不可测, 非心能知非菩提, 闻已不惊亦不怖, 菩萨行处证佛智。
色受想行识皆空, 无尘可染无住处, 不住诸法离分别, 无受无想证菩提。
菩萨若求出家智, 照见五蕴皆虚妄, 知此不著寂静求, 是名菩萨真实智。
云何智慧所得法? 照见诸法悉皆空, 不著不惊如实观, 自悟悟他菩萨行。
色受想行及识蕴, 众生执取迷不知, 菩萨照见蕴性空, 行无相化离言说。
无色受想行识等, 无行是名无相行, 若执有行难得智, 无相寂静三摩地。
菩萨安住自寂静, 过去诸佛皆授记, 身苦乐受不能及, 了知因果法自性。
若行诸法不可得, 如是行处即佛智, 知无所行而行之, 是名最上般若行。
诸法无有亦无得, 愚痴执相计有无, 有无二法皆非实, 超越此见真菩萨。
菩萨了知诸幻化, 五蕴亦然本虚妄, 寂静离相无分别, 是名最上般若行。
善友方便令觉悟, 闻佛妙法心不惊, 恶友同行及化他, 如漏坏器难久持。
云何名为真菩萨? 一切乐行皆无著, 求佛菩提离执求, 是故得名菩萨道。
云何名为摩诃萨? 彻证第一众生义, 断除众生诸邪见, 是故得名摩诃萨。
大施大慧大威德, 乘佛最上妙法乘, 发菩提心度众生, 是故得名摩诃萨。
幻化四足亿万数, 众人面前斩其首, 知诸世界皆如幻, 菩萨无畏得自在。
五蕴缠缚本虚妄, 知不实故不求脱, 行菩提心无所著, 是名最上菩萨行。
云何名为真菩萨? 乘大乘行度众生, 大乘体性如虚空, 菩萨安住真实乐。
大乘实相不可得, 乘涅槃往十方界, 行已不见如火灭, 是故名为入涅槃。
菩萨所行无所得, 三世清净离分别, 清净无畏离戏论, 是名最上般若行。
大智菩萨修行时, 发大慈悲为众生, 不起众生差别相, 是名最上般若行。
若生念言为众生, 修苦行时执苦相, 此有我相众生相, 非是最上般若行。
知自众生及诸法, 生灭无二无分别, 是名最上般若行。
乃至所说诸世界, 皆离生灭无常法, 最上无等甘露智, 是故名为般若慧。
菩萨如是妙修行, 了知方便无所求, 知法本性非实有, 是名最上般若行。
若不住色亦无受, 不住想行及识中, 安住正法离分别, 是名最上般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