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三九)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有五种种子。哪五种呢?就是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然脱落的种子、果实种子。这五种种子若没有断坏、没有腐烂、没有被风蚀,新鲜成熟且坚实,只有地界而没有水界,这些种子就不会生长壮大。如果这些种子新鲜成熟且坚实,没有断坏、没有被风蚀,只有水界而没有地界,这些种子也不会生长壮大。如果这些种子新鲜成熟且坚实,没有断坏、没有腐烂、没有被风蚀,同时具备地界和水界,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壮大。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啊!这五种种子,比喻执取五蕴的识;地界,比喻识的四种住处;水界,比喻贪爱喜乐四种执取攀缘使识安住。哪四种呢?在色中识安住,攀缘色,欢喜贪爱滋润,使识生长增广;在受、想、行中识安住,攀缘受、想、行,欢喜贪爱滋润,使识生长增广。比丘啊!识在其中或来或去,或住或灭,或生长增广。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縛斷;於行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比丘们啊!如果认为离开色、受、想、行这些蕴之外,还存在什么来去住生的东西,那只是虚妄言说,追问下去也不得究竟,只会徒增愚痴,因为这根本不是真理的境界。当对色界离贪后,就能断除对色法的执着束缚;断除这种束缚后,攀缘心也就断了;攀缘既断,识就无处安住,不再增长扩大。同样地,对受、想、行界离贪后,就能断除对行法的执着束缚;断除这种束缚后,攀缘心也就断了;攀缘既断,识就无处安住,不再增长扩大。不再增长就不造作;不造作就能安住;安住后就能知足;知足后就能解脱;解脱后就对世间一切无所取著;无所取著后就能自觉证得涅槃:'我的生死已尽,清净修行已立,应作之事已作,自知不再受后有。'我要说明:这种解脱的识不会去往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任何方位,它无有所往,唯见真实法性,趋向涅槃的寂灭、清凉、清净、真实境界。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
CBETA 编码:T009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