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寺考
莊嚴寺 塔寺 謝鎮西寺 興嚴寺
莊嚴寺.晉穆帝永和四年鎮西將軍謝尚捨宅所造也。亦號塔寺。其地南直竹格港.臨秦淮。(陳云.即今之竹竿巷.格竿.港巷。音之轉耳。)逮宋大明中.路太后置莊嚴寺.嫌其同名.改此寺為謝鎮西寺.或稱謝寺。歷代高僧.有曇無讖.慧次.僧寶.僧智.僧宗.皆止於此。陳宣帝太建元年寺焚。後五年.豫州刺史程文秀脩復.勑改名曰興嚴。有寺塔記石刻及井檻銘.至宋紹興中猶存.徙其寺於真武廟北也。
【考證】建康實錄引塔寺記.今興嚴寺.即謝尚宅也。南直竹格港.臨秦淮。在今縣城東南一里二百步。尚嘗夢其父告之曰.西南有氣至.衝人必死。行當其鋒家無一全。汝宜修福建塔寺.可以禳之。若未暇立寺可杖頭刻作塔形。見有氣來則擬之。尚悟懼.遂刻小塔於杖頭.恆置左右。後果有異黑氣.遙見西南.從天而下。始如車輪.漸彌大。直衝尚家.尚以杖頭指之.氣便回散.閤門獲全。氣所經處.數里無復孑遺。遂於永和四年.捨宅造寺.名莊嚴寺。宋大明中.路太后於宣陽門外太社西藥圃造莊嚴寺.改此為謝鎮西寺。至陳太建元年.寺為延火所燒。五年.豫州刺史程文秀更加修復。孝宣帝勑改名興嚴寺.至今也。
○景定建康志.今宮城西北興嚴寺前有溝.迤邐至閃駕橋(原注.今鴿子橋.)清化寺東.乃古運瀆。
○宋河西曇無讖傳.常遊止塔寺.以居士自卑。初出觀世音彌勒二觀經各一卷。(案原作彌勒觀音二經.據傳改。)丹陽尹孟覬見而善之。
○齊京師謝寺釋慧次傳.次於大明中出都.止謝寺.每講席一鋪.輒道俗奔赴。時謝寺又有僧寶.僧智.並一代英哲.為時論所宗。
○梁謝寺釋智宗傳.宗姓周.建康人.出家止謝寺.博學多聞.尤長轉讀。
○景定志.石刻有興嚴寺塔記。又辱井記云.江𡩋興嚴寺井石檻銘.均莫知誰作也。
○至正金陵新志.興嚴寺於紹興中徙今真武廟北。
CBETA 编码:B008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