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
僧人问出家人做什么。回答说修行。修行以什么为根本。回答说德行是根本。僧人说。太过分了。你的固执。利根者靠智慧进入。钝根者靠福报修持。出家人取智慧就足够了。德行有什么用。我说。古人说过。德行是根本。又说。士人要达到远大目标先要有器量和见识。何况无上菩提的微妙之道怎能用不合适的容器来承受呢。狮子乳不是琉璃瓶就会破裂。举起万钧重的鼎却用一叶小舟来承载。不翻船淹死的很少。现在出家人稍微有点才能就钻研训诂从事文字工作像儒生一样。更进一步就搜罗古德的机缘追逐声响捕捉形迹。被明眼人耻笑。听他们的言论超越佛祖之前。考察他们的行为落在凡庸之后。末法时代的弊病到了极点。我为此忧虑。汇集古人的善行。摘录其中重要的。用十个门类来编排。哪十个。远离世俗污浊叫做僧。所以清净朴素放在第一位。清净而不严肃。是狂士的清高。约束身口意是诸佛的教导。所以接着是严正。严正由师长的训导而成。师长是人的模范。所以接着是尊师。父母生养之后才有师长的教诲。遗忘父母是忘本。戒律虽有万行以孝为宗旨。所以接着是孝亲。忠孝道理没有两样。知道有父母不知道有君主。是自私。君主有福庆我才能在山林泉石间逍遥自在。君恩没有比这更大的。所以接着是忠君。对上级尽忠而对下级缺乏恩惠。那么兼济天下之道就有欠缺。所以接着是慈物。慈悲接近于爱。爱产生执着。是出世的障碍。所以接着是高尚。高尚不是洁身自好远走高飞而舍弃众生。是要积累深厚而影响久远。所以接着是迟重。迟重而安坐无为。是不行的。所以接着是艰苦。劳而无功就会因苦难而退缩。因果不虚。所以最后用感应结束。十种品行修习德行就完备了。就是承受佛法的容器。土地肥沃然后播下良种。心地纯厚然后至理名言才能进入。无上菩提或许可以期望。不然的话。不过是一个鄙陋的人。人道尚且不全怎么知道佛道。即使利根多慧。而智慧越多障碍越重。将有什么用。僧人说。我佛法一尘不立。十种品行怎么施行。我说。五蕴纷纭。四大堆积。怎么说无尘。僧人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我给他一巴掌说。学人言语的多如麻粟。不算数再说。僧人无言以对。愤怒地站起来。我笑着说。遮面的尘埃。你为什么不擦。慎重啊。不要登高不自低处起。不要妄谈般若自取灾祸。不要沉醉于虚名。修养德行。竭尽精诚。致力于道。用力到极点而心自然通达。然后才知道不排斥万行不受一尘。终日不空终日不有。这才叫做真智慧。希望你用心探究。我没有得道同时德行浅薄。现在写这本书。只是为了挽救时弊报答佛恩罢了。明达的人如果不因人废言。希望能辗转告诉那些参禅的人。
万历十三年冬月 杭州僧人 袾宏 记
CBETA 编码:X162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