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都法乘
余嘗憾釋氏文苑自宏明集外無薈萃以成巨觀者佛教真諦本不在語言文字况于章句贅調抑尤糟粕雖然處此情器世間一切意義舍言文固無所附麗觀感擘味胥必假是為涂徑而破邪顯正藏往察來為用尤著故三藏十六部之結集非得已也末流崇偽競浮販文添為生活于真諦固全沒交涉然披沙揀金其價自在吾人今日幸稍具知與力于古德碩學單詞片句以訖臣著鴻篇存護流通以其傳之永廣抑亦非異人責歟周永年所輯吳都法乘向無刊本此鈔稿凡三十卷有潢川吳氏收藏圖印盖乾隆以前物流轉於荒山破剎中有年矣者以成和尚及李印泉居士之回緣獲現于世殊非偶然磧砂全藏印行既畢使同人回歡喜踴躍以從事於此凡八閱月告蕆于是吳中梵剎文獻得廣播于凡民之心目處此大道晦盲之際其功德將不可思議即編中諸人無專集者其文字賴是而傳以世法論發潛闡幽力豈下于掩骼埋胔橫流滿地寰宇荊榛血肉摶噬戾氣盈溢吾徒方生死顯晦不知所可顧猶得于刼灰之隙奏此區區之績或亦得竊比於風雨鷄鳴之一細響也歟春和景明百昌蘇茁天時人事或有異于一陽之復然固未可券也摩挲此冊念吳中山水清響猶存蘖菴蒼雪或有繼而起者三生石在請事斯語
我曾遗憾佛教文献除了《宏明集》外,没有汇集而成的巨著。佛教真谛本不在语言文字,何况那些琐碎章句更属糟粕。然而身处这有情器世间,一切意义若离开言文便无从依托。体察感悟、辨析玩味,都需以此为途径。破邪显正、鉴往知来,作用尤为显著。因此三藏十六部的结集实属必要。后世崇尚虚伪,争相浮华,贩卖文字谋生,与真谛全无关联。但沙里淘金,其价值自在。今人稍具学识能力,对古德硕学的只言片语乃至皇皇巨著,保存流通使其传之久远,岂非分内之责?周永年所辑《吴都法乘》向无刊本,此抄稿共三十卷,钤有潢川吴氏收藏印,当是乾隆以前旧物,流落荒山破寺多年。今承以成和尚与李印泉居士之缘得以面世,实非偶然。《碛砂藏》全藏印行完毕后,同仁欢欣踊跃续为此事,历时八月告竣。自此吴中寺院文献得广传于民众心目。当此大道晦暗之时,其功德不可思量。集中诸人若无专集者,其文字借此得传。以世俗眼光论,阐发幽微之功,岂亚于掩埋骸骨?当此洪流遍地、荆棘满目、血肉相残、戾气充斥之际,我等生死显晦尚不可知,犹能于劫灰间隙完成此微末之事,或可比作风雨鸡鸣中的一丝细响吧。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天时人事或许异于阳气初复之时,但终未可期。摩挲此卷,想吴中山水清音犹在,蘖庵苍雪或有继起者。三生石在,愿共勉之。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四月遐菴居士葉恭綽序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居士叶恭绰号遐庵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