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選輯(晉書、宋書、梁書、魏書、隋書、舊唐書、元史、明史)
扶南国位于日南郡以南,西面环海的大海湾中,距离日南郡约七千里,在林邑国西南方向三千余里。都城离海五百里。境内有条大江宽达十里,向西北方向流淌,最终向东汇入大海。该国疆域方圆三千余里,地势低洼平坦,气候风俗与林邑国大致相同。当地盛产金银铜锡、沉香木、象牙、孔雀翠羽和五彩鹦鹉。
往南三千多里有个顿逊国,位于海角之上,国土方圆千里,王城离海岸十里。国内分封五位诸侯王,都归扶南国管辖。顿逊东境与交州接壤,西境毗邻天竺、安息等境外诸国,商旅往来贸易频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顿逊国深入海内千余里,周边海域广阔无边,船舶从未能直接穿越。该国市场东西商贾云集,每日流动人口超过万人。奇珍异宝应有尽有。当地还生长着酒树,果实类似安石榴,采集其花汁贮存在陶瓮中,数日便能发酵成酒。
在顿逊国之外的大海岛屿上,有个毗骞国,距离扶南八千里。相传那里的国王身高一丈二尺,脖子长三尺,自古以来长生不老,没人知道他活了多少年。国王神通广大,国民的善恶行为以及未来之事,他全都知晓,因此没人敢欺骗他。南方人称他为长颈王。该国风俗是住房屋、穿衣服、吃粳米。当地人的语言与扶南略有差异。山中有金矿,金子裸露在岩石表面,开采不受限制。该国刑法是将罪人带到国王面前分食其肉。国内不准商人停留,有擅自前来的也会被杀吃掉,因此商队不敢前往。国王常住在楼阁里,不食荤腥,不供奉鬼神。他的子孙和普通人一样会生老病死,唯独国王永生不死。扶南王多次派使者带着书信往来交流,毗骞王常回赠扶南王五十个纯金餐具,形状像圆盘或瓦罐,称为多罗,容量五升;还有碗状器皿,容量一升。国王能书写天竺文字,写满三千字,内容讲述前世因缘,与佛经道理相通,也阐述行善积德之事。
据传扶南国东界即大海,海中有大岛,岛上有诸薄国,国东有马五洲。再向东航行千余里,可达自然大洲。洲上有树木生于火中,附近居民剥取树皮,纺织成布,最多只能织出几尺长的手巾,质地与焦麻相似但颜色偏青黑;若有污渍,投入火中即可恢复洁净。此布亦可作灯芯,燃烧不尽。
扶南国的风俗原本是赤身裸体,身上刺纹披发,不穿衣裳。以女子为王,名叫柳叶。她年轻健壮,像男子一样。该国南边有个小国,有个侍奉鬼神的人叫混填,梦见神灵赐给他弓箭,他乘坐商船出海,混填清晨起来就到庙里,在神树下得到弓箭,于是按照梦中指引乘船出海,来到扶南国边境。柳叶的部众看见船到,想抢夺,混填就拉开弓射他们的船,箭穿过一面船板,射中侍从,柳叶非常害怕,率领部众投降混填。混填于是教柳叶用布遮住身体,不再裸露形体,随后治理这个国家,娶柳叶为妻,生下的儿子分封治理七个城邑。后来国王混盘况用诡计和武力离间各城邑,使他们互相猜疑,然后发兵吞并,并派子孙分别治理各城邑,称为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