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業瓔珞經疏
本業瓔珞經疏
□□□□□□□□□说。具备五种□□□□□□□□□□□□□虽有名称。未必符合实相。因此需要辨明三种□□□□□□□□□□有□故。证成有果 第三说明十力。如同转轮圣王具备□□□□□□□□□□有果的缘故。接着阐明十力。难有十力。能照见通达未□□□□□□□□□□能说能授。虽有十力无畏降伏魔怨□□□□□□□□□□第五说明如来能转法轮断除众生烦恼增长□□□□□□□□□□重者。问:为何不直接宣说四十二贤圣。而游化于频沙□□□□□□□□□□令众生产生信心。使心有所依托。因此假借方所。再者有三种住——天住、梵住、圣住。六欲天的住法是谓天住。梵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的住法。是谓梵住。诸佛、辟支佛、阿罗汉的住法。名为圣住。在此三住法中。安住圣住法。因怜悯众生故。住于频沙王国。再者布施、持戒、善心三事名为天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名为梵住。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名为圣住法。此外尚有四种住——天住、梵住、圣住、佛住。前三种如前所述。佛住者。佛安住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智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法门。如是等种种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其中安住故名佛住。今言重游者有二种游。一者七处往返故称重游。二者重说前七会中四十二人故称为重。频沙王国者。名为善胜国。于十六大国中。此国行善最为殊胜。故称善胜。道场树下者。以法性虚空清净行法为道故。言道场树下。成正觉处者。原本被无明音声所障而沉眠。今破除无明相尽皆朗照无遗故。言成正觉处。故经云:如来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音藏世间开示演说。复坐如故者。先前坐于真宝莲华狮子之座。今重来此座故称复坐。昔始得佛者。真性之理是无始法故称为昔。今解悟穷尽理体成就大觉道果。始于无始一有常有。是谓始得佛。光影甚明者。实性真照名为光影甚明。今又放四十二光者。舒展般若智光普照众生。为显明四十二贤圣故。放四十二光。每一光明皆具百万阿僧祇功德者。显明法身之光。应现丈六身。以无量种妙好庄严法身。又解悟万德殊胜妙能之行故。称阿僧祇功德。庄严佛身者。以德行妆饰真体。是谓庄严妙好身。弥满法界者。心体真实寂灭故。称弥满法界。妙绝众相故。言湛若虚空。凝神照寂者。无种种动乱故称凝神。真慧澄明故名为照寂。乐常住性者。体性无诸苦厄名乐。不从因缘生起名常住性。穷化体神者。穷尽万物化育至极称穷化。体神者。深察群机。幽微难测故言体神。大用无方者。真实妙德。功用周遍法界。是谓殊胜妙能。法王者。道统大千世界。名为法王。娑婆世界之首。为诸法之主。随顺群机。以大悲济度众生。故言于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理体非因缘生成故言自然。行起归于空性。名为百千宝莲华狮子之座。佛德齐等故言皆尔。行持超越彼此故言道德相好如一。身意清净者。业行无有瑕秽故言身意清净。福行普具者。功德智慧体性无缺故言普具。能通达深奥理体故言光明所彻金刚宝藏。显明理体示现众生。是为化导无穷。照见十方刹土者。观照世间无所遗漏故称照见刹土。去来现在者。明鉴三世无滞无著故言无复障碍。随应群机施予利益故言化及一切。度化法门与人三世悉皆平等者。计度过去未来现在。圆明独达一切佛等者。承前所述。过去诸佛所坐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