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圖
三界圖無色界無明慢貪修無明慢貪疑戒禁見取邪見道無明慢貪疑見取邪見滅無明慢貪疑見取邪見集無明慢貪疑戒禁見取邪見邊見身見苦色界無明慢貪修無明慢貪疑戒禁見取邪見道無明慢貪疑見取邪見滅無明慢貪疑見取邪見集無明慢貪疑戒禁見取邪見邊見身見苦欲界無明慢瞋貪修無明慢瞋貪疑戒禁見取邪見道無明慢瞋貪疑見取邪見滅無明慢瞋貪疑見取邪見集無明慢瞋貪疑戒禁見取邪見邊見身見苦
欲界見斷煩惱三十二修斷煩惱有四。
在欲界中,需要断除的烦恼有三十二种因见解产生的烦恼,另有四种因修行才能断除的烦恼。
色界見斷二十八修斷有三。
色界的烦恼,有二十八种是只要看清真相就能断除的,还有三种是需要通过修行慢慢断掉的。
無色界亦然。三界共計有九十八。
无色界也是这样。三界总共有九十八种烦恼。
謂彼四諦十六門差別違立名安諦。十六門者。即四諦下各四行相。苦諦四者謂即非常苦空無我。集諦四者因集生緣。滅諦四者滅淨妙離。道諦四者道如行出。釋云。有生滅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能生法故因。有多種故集。恒資產故生。各別助故緣。諸蘊盡故滅。三相息故淨。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
所谓四谛的十六种不同观察角度,就叫做安立谛。这十六种观法是指:苦集灭道每个真理下各有四种认知方式。
苦谛的四种认知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一切现象生灭变化所以是无常;本质上的逼迫所以是苦;违背我们对"我所拥有"的执着所以是空;违背我们对"自我"的执着所以是无我。
集谛的四种认知是:因、集、生、缘。能够产生后果所以是因;多种条件聚集所以是集;持续滋养生长所以是生;各自辅助成就所以是缘。
灭谛的四种认知是:灭、净、妙、离。所有身心现象息灭所以是灭;贪嗔痴三相止息所以是净;再没有种种烦恼所以是妙;彻底脱离苦难所以是离。
道谛的四种认知是:道、如、行、出。通往解脱的道路所以是道;符合真理实相所以是如;正确实践方向所以是行;能够超越轮回所以是出。
苦諦有四智。一苦法忍。二苦法智。三苦類忍。四苦類智。對治身見等十種煩惱。餘三諦亦然。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對治邪見等七使。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對治滅諦煩惱。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對治道諦煩惱。修斷者。於四諦上各各比忍比智。對治欲界貪瞋慢無明四箇煩惱。
关于苦谛的智慧有四种:一是苦法忍,二是苦法智,三是苦类忍,四是苦类智。这些智慧能对治身见等十种烦恼。其他三谛也是这样——集谛有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对治邪见等七种烦恼;灭谛有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对治灭谛相关的烦恼;道谛有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对治道谛相关的烦恼。
通过修行断除烦恼时,需要在四谛上依次修习比忍和比智,这样才能对治欲界中的贪欲、嗔恨、傲慢和无明这四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