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金湯
佛法金湯序
或疑護大法。而以金湯命名。是自峻其城塹而拒之人也。恐儒者起而堅其執曰。我法能植五常。順萬有之自然。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亦足矣。何佛氏之是從也。老氏者流亦起而堅其執曰。我法卑讓不先。虛無窅冥。煉久飛昇。得以長存。亦至矣。何必佛氏之是從也。是愈固其鼎足之勢。故聖人存而不辨也。是則不然。凡所以有言者。為信者發為智者發。此二種人非必其即生我法之中。可自異而歸同者也。憍陳如舍利弗等。其初皆諸梵志師。卒為如來大弟子者。其智足移。而信可鼓也。如來非自狥我相必欲伸己之是也。理如是也。性如是也。佛之稱由外道眾生對峙。而得名也。若無眾生。即無佛也。猶儒者仁義禮智之教。對奸盜詐偽。而得名也。若無四惡即無四善也。儒道雖善。不了義法也。佛善且不貪著。何有于惡是了義法也。了則極盡而無餘。不處神識之界。不了則沉空而醉有。終歸輪轉之卿第道術有不了。人之性未有不可了者也。苟具有信智即處儒者之中而未嘗以宋儒之言為然也即奉道者之教。而未嘗即以莊老之言為至也。其終守其師說。而傲然不從者。未具信智之人也。鴻苞居士儒者也宋儒之言。其所幻而讀者也。彼豈不知儒而必排之。又豈不知佛而必欲遵信。崇奉之誠。深見其有所可。而有所不可也。餘雖未敢諛鴻苞居士。皆悟後之談。然其融通教乘稱性排答。發新知。而非為臆說。循舊論而不病耳飡。亦一代時教之宗工。護持佛法之太匠也。或具有信智者。得因是編獲其本心。歸命大覺則鴻苞居士之功。當不在張無盡楊大年諸尊宿軰下矣。其闡提人。雖佛神力。亦不能度。况我軰乎。當置之弗論。
萬曆壬寅春王正月補陀山西嵓谷沙門真一和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