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自誓三昧經
佛說自誓三昧經(獨證品第四出比丘淨行中)
我听到的是这样:
那时佛陀在摩竭提国梵志精舍的大树林中,住在名为"显扬独证"的道场。这里是他最初成佛时大放光明的地方,自然涌现出珍宝装饰的莲花宝座。有三万两千位大比丘众,都是已达阿罗汉的圣者,烦恼已断尽,心念专注统摄诸根,自在通达三世境界,神通无碍。他们如同大龙般功德圆满,圣慧具足,透彻众生本源。其中有贤者舍利弗、大目犍连等尊者;还有无数菩萨,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善巧修行,遍游诸佛宝藏,超越一切魔障,如同恒河沙数般无量世界广行六度,随时救度众生令得安乐,超越一切名相教法。以上首菩萨光世音、慈氏等为代表。
这时如来进入神通寂静的化证三昧,感应到恒河沙数诸佛世界。在佛座前忽然自然涌出莲花宝座,从地升起,莲花清香澄澈遍传十方。此千叶莲花每片叶上都有一位化现的菩萨,肃立空中排列有序,各自从所在处五体投地礼拜,向右绕行七圈,恭敬立于佛前,同发洪音赞叹这罕见景象:"殊胜啊世尊!我们在各自佛国都见到化现的灵瑞宝树,此树初生时光明照耀恒沙诸佛世界。宝树发出清净宏音,哀悯雅正慈悲柔和,透彻众生心扉。闻者心生欢喜具足平等心,发起大乘修行实践六度无极,三十七道品完整具足诸佛功德。"
佛说:“善实啊,这些菩萨们欢欣奉行诸佛的智慧教导从不厌倦,他们的禅定境界通达无碍,法身清净如虚空,智慧光明广大圆满——这一切功德都是同一法音的庄严显现,值得普天同庆。”这时释迦牟尼佛接过这些宝花,欣然微笑,口中放出光明普照十方如恒河沙数的诸佛世界。他将这些宝花遍撒无量诸佛,又以慈光遍照恒河沙数世界。一切众生蒙受佛光加持,都获得智慧观照的能力,通达宿世因缘。光明辗转相照,下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恶道,上至八难之处、天界人间,所有众生都沐浴慈光获得解脱。成千上万的众生同心同德,普遍发起无上菩提心。这光明最后回绕佛身三圈,渐渐隐没在如来顶髻之中。
那时,像恒河沙粒一样多的诸佛全都互相看见,诸佛以威神力让所有众生都能见到佛陀。这种神奇景象显现完毕后,一切又恢复如常。
这时在座的菩萨中有一位名叫贤儒,立即在佛前用诗偈赞叹道:
太了不起啊佛陀的教化,您怜悯一切众生, 经过无数劫的时间,不断积累功德善行。 每一个功德善行,都包含千百种善业, 百种福报成就一种相好,我愿礼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
太了不起啊佛陀的教化,慈悲智慧没有边际, 您指引的道路清净尊贵,释迦导师是天人中的至尊。 伟大智慧至高无上,如同法船渡脱众生, 圣洁智慧清净无量,我愿礼敬无上尊者。
太了不起啊佛陀的教化,慈悲光芒滋润恒河沙数众生, 愚痴黑暗全部消除,迷妄醒悟转浊为清。 智慧恩泽应机施教,善巧接引各类众生, 用法桥普度一切众生,我愿礼敬三界至尊。
于是佛陀告诉须菩提:“诸佛展现微笑有三个原因。哪三个呢?第一,因为佛陀的智慧深远微妙,能透彻明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通达一切众生的本源。无论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修行者,都各自具足本有的修行根基和信心。有些菩萨发下宏大誓愿,披上慈悲的铠甲,为承担众生的解脱重任,断除轮回趋向解脱,成为世间的渡人桥梁。他们专心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法门,从不舍弃任何众生。这些菩萨在修行道路上日益精进,以无相之心行布施,持戒忍辱守护善行,禅定时心不散乱,智慧清明且永不退转。须菩提啊,佛陀的法眼清清楚楚看见这些菩萨,每一位都得到佛陀的授记;不仅是现在佛为他们授记,十方世界一切现在佛也都为他们授记。这是第一个原因。”
再有啊,善知识!如果有菩萨修行到了不退转的至高境界,积累功德根本,具足无漏智慧,供养过恒河沙数那么多的无量诸佛,每一位佛都为他授记成佛,每一次授记都更加明了,清净庄严佛国净土,平等润泽一切众生,让大家共同修行同一法门,感召诸佛和贤圣大德降临,在生死流转的四大急流中化作大法船,枯竭六欲苦海,干涸十二因缘之门,入五道度化众生,清净五眼智慧,安住于兜率天宫凝神静修,召集诸位菩萨和得道之士,净化三界行为,宣讲不退转法门。十方世界现在所有的佛,都在四众弟子面前共同赞叹这样的菩萨,称扬他的功德,说这位菩萨即将降生人间成佛,不久之后十方众生都能获得解脱。这就是两种殊胜的因缘。
再者,各位有智慧的朋友!如果有一位菩萨在兜率天宫完成天界的寿命后,准备降生人间,他就会进入一种叫做“究竟广现”的深定状态。这时,净居天的天人们会观察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看看哪些国土城镇广阔、众生心地柔和,看看那些王族、修行人、长者、居士中,在哪一个城镇、哪一个地方,在百亿范围之内,有道德清净、性情淳厚、仁慈宽厚的人家,转轮圣王也正好降生在印度地区。天人们商议选定降生的地点后,各路天人就会护卫着菩萨,示现入住王宫,有侍女伺候、卫士守护,然后示现学习世俗学问,又看清了生老病死的无常真相。净居天的天子们会鼓励他出家,进山精进修行,坐在菩提树下,剃发发誓,现出比丘的样子,依照往昔佛法,以法为师,净居天人为证。在一夜之间透彻证悟,降伏魔众眷属,完成所有成佛的事业。灵瑞的菩提树普遍出现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世界,每一位如来都在自己的国土上,对天龙八部大众称赞这位在树下成就的菩萨的功德。各方如来都会派遣自己佛土的菩萨前来,献上鲜花表示敬意,赞扬大乘佛法。就是这样,各位有智慧的朋友!现在十方所有的佛都知道这件事,有善根福报的众生也都聚集在道场中。这就是三个因缘。
这些前来听法的菩萨们,都是与如来往世有缘的人。借着这次说法因缘,他们都将会证得无生法忍——有的会成为住于正性定聚的童真菩萨,有的将成为明了生死实相的修行者,还有的将趣向阿惟颜(一生补处)的圣位。因此如来为他们——授记,所授佛果明确而圆满。善男子啊,你应当明白:佛陀从不虚妄笑语。
就在佛陀说完这些话的时候,七十亿那术位菩萨证得了童真不退之位,六十亿那术位菩萨断尽生死烦恼,三十亿那术位菩萨获得阿惟颜不退转地,百千比丘成就阿罗汉果,九十亿那术人踏上修行正道,三界诸天众生都获得了佛法光明。
这时圣师说出偈颂道:
法界一切皆空,色身清净真实, 总持法门度脱无极,三昧境界无有因缘。 佛界亦非空无,智慧清净亦非实有, 悲悯世间示现微笑,正信之士应当速受。
这时,法会中有位名叫明见光贤的菩萨从座位上起身。他整理好衣服,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十恭敬地对佛陀说:"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恳请佛陀用您无边的智慧,为我解答心中的疑惑。"
世尊赞许地说:「问得好!你尽管提问,现在我就为你详细解说其中的核心要义。」
光明贤菩萨问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走上修行之路的菩萨?怎样才能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于是佛陀告诉菩萨:“善男子,请认真听,用心思考。诸佛出家修行的关键,在于发起坚定信念,端坐静思通达微妙真理。专心致志修行必定有所感应——净居天子、大梵天王和帝释天便会显现老、病、死、无常四种幻相,由此证得离欲解脱之道。
当修行者心生山林修行的念头时,四大天王便来侍奉左右。来到菩提树下,忆念往昔诸佛出家之法,以正法为师,以天界为证,信念坚固,自然具足六度、四无量心、四恩、四禅等功德,通达善巧方便与三十七道品。从发心以来不舍弃任何众生,顿时豁然开悟。
帝释天献上剃刀,菩萨左手持发右手执刀,心中默念:‘断除烦恼习气,种植无执著根苗,截断轮回之流,通达涅槃本源。从初发心便志在出家,坚定信念永不退转。’刀未及发,发髻自然脱落,肉髻显现光明。
菩萨心想:‘过去诸佛出家剃度,应有袈裟法服。’此念方起,净居天子即刻取来色界天自然化现的袈裟奉上:‘愿菩萨接受此法衣。’菩萨披衣在身,威仪具足。此时十方诸佛同时显现,各以袈裟相赠。诸佛威神力故,所有袈裟合成一件,名为萨披佛头震越衣(此衣现存梵天界)。
六年静坐圆满宿缘,第六年深夜证得戒体。何为戒证?即安住山林修持净戒,超越生死不惜身命,平等对待万物不求名利,观诸法空寂常行清净,实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广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
超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熄灭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舍弃旧习气。观色非实色,亦非无色;声非实声,亦非无声;香非实香,亦非无香;味非实味,亦非无味;乐非实乐,亦非无乐。心意识融通七觉支,净化所缘境界。
心无住着,意无分别,识无执着。知一切法本是一如,破除一切妄想分别,如如不动。空寂为本,舍弃虚名,超越六入,无种种性,不随众流,远离刑罚概念。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超越三界执着。
无识无边,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身业过失,无口业过患,无意业杂念。不染世务,不执计度,无缘无住。无戒相可得,无持犯分别,无成败得失。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戒、诸佛戒律。
无瑕无垢,无持戒相,无嗔无恼,安住清净,直达解脱彼岸。
菩萨在菩提树下初坐修行时,通过持守清净戒律证悟真理,舍弃了欲望的根源,放下了散乱的心念。不再生起任何执着之想:不动摇的念头、不细微的念头、不执着"我"的念头、不执着"他"的念头、不执着"中间"的念头;不执着彼此分别,不执着内外区别;没有修道之想,没有世俗之想,没有寂灭之想;连"无想"的概念也空寂,超越一切思维分别,彻底解脱有限与无限的执着。
这位修行者啊!在树下禅坐的菩萨当下证得清净根本,圆满一千八百种戒行。当戒行圆满之时,金刚宝座从大地涌现,第六重天魔宫剧烈震动,三界诸天都离开本位,一同来到菩提树下恭敬侍奉。恒河沙数世界同时响起宏大法音:"树下菩萨将于今夜证悟。"一切众生都亲耳听闻、亲眼见证。这位修行者啊!这就是菩萨通过圆满戒行成就无上智慧,具足三明六通、三十七道品、十八种殊胜功德、十种智慧力量、四种无畏境界,一切功德圆满具足。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以功德力降伏魔障,智慧光明普照恒沙世界,众生蒙受慈光加持皆得安宁,同时发起追求无上真理的菩提心。
佛陀说完这些话时,八百位比丘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三万天人都获得了看清真理的法眼,三千在家信徒达到了阿那含果位,所有贤明正直的修行者都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在场的每一位都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
这时,世尊告诉贤善长者:"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在拘睒弥国居住。那时天魔带着他的部下突然来到僧团中,他们穿着与众比丘相同的衣服混入人群,故意挑起争端互相诽谤,两面挑拨离间。那些尚未证道的比丘们不能明辨真相,心生嗔怒纷纷离散,只有证得罗汉果位的圣者独自前往山林修行。贤善啊,那时夏季安居已过,到了岁末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的前夕,明星升起之时,我只让阿难敲响集合的犍椎,铺好坐具,单独与他共度自恣日。这时净居天子从空中对佛说:'世尊,如今比丘们都已四散,您为何独自一人过自恣日?'佛陀告诉天子:'当初我出家时你作见证,我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你作见证,今日我结夏安居你亦作见证。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如来成就正觉时,从成佛到涅槃,你都以三证明体具足。要知道啊天子,如来虽已具足无上智慧神通,独步三界仍需要见证,何况世间求道之人怎能没有师长指引?'佛陀又告诉净居天子:'末法时代有许多志向高洁的人,道心坚定不慕世俗,隐修山林,真正具足出离世俗的坚定志愿。若找不到可以依止的师长,应当遵循大迦叶的出家法则:远离欲望就以舍弃欲望为证,超脱俗世就以放下世俗为证,不慕虚名就以舍弃名誉为证,超越形相就以忘却形色为证,不求内外就以放下执取为证。天子啊,大迦叶以这五种自证方式,自剃须发披上袈裟,以自然清净法为师,感得十方诸佛慈悲加持,仰仗佛陀出家之法的威神,称念净居天子为证,三证分明,从而成就比丘德行,专心修行十二头陀苦行,每个修行都坚固不动不起证想。当时迦叶在树下即具足五神通,最后见佛时六通圆满。天子应当知道,末法时代的比丘要善思维这个法门,不可骄傲自满追求名声、破坏僧团以求供养,也不可因为懂得这个法门就背离僧众不依师长。若认为没有比丘堪作师长而修习此法,须知有僧团时就应当求僧众为证。佛、法、僧三宝,其功德与如来平等无别。因此如来特别说明,持戒清净的比丘僧团是最尊贵的。天子当知,比丘僧团中必有三乘圣者。"说这些话时,净居天子及天龙八部等众生,听闻经文皆心生欢喜,顶礼佛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