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水喻經
佛說鹹水喻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水喻七事,諦聽諦思念之,我當說。」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聞教。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水的比喻,有七种情况,要仔细听,认真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比丘们回答:“好的,世尊!”于是,比丘们恭敬地聆听佛陀的教导。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水喻七事?若人沒於水;從水出頭復還沒水;或出頭遍觀四方;或出頭不復沒水;或有人欲行出水;或有人欲至彼岸;或有人已至彼岸,淨志得立彼岸。
世尊说:比丘们,为什么用水比喻七种情况?有人沉入水中;有人从水中探出头又沉下去;有人探出头环顾四方;有人探出头不再沉下去;有人想要走出水面;有人想要到达对岸;有人已经到达彼岸,心地清净,安住彼岸。
「彼云何人沒溺於水?或有一人以不善法盡纏裹身,純罪熟,至地獄一劫受罪不可療治,是謂此人常沒溺於水,是謂初入水沒溺。
什么样的人会沉没于水中?有一种人,全身被不善之法紧紧缠绕,罪业深重,将在地狱中承受一劫之久的苦报,无法挽救,这就是常沉没于水中的人,这是最初沉没于水的情形。
「彼云何人出頭還沒入水?或有一人作是沒溺,有信於善法,懷慙愧,求其方便,於諸善法皆懷慙愧,彼出於水還沒溺水,是謂二人沒溺於水。
「彼云何人出水遍觀四方?或有一人出水,彼有信於善法,有慙愧心,有勇猛意,於諸不善法皆有慙愧。彼出水上,不復沒溺於水。此諸賢,是謂三人喻彼出水。
「彼云何人出水住?或有一人作是出水,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精進,於諸善法皆懷慙愧,彼於三結使盡,成須陀洹而不退轉,必當還所獲,是謂四人喻彼出水住。
「彼云何人出水欲至彼岸?或有一人作如是出水,彼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勇猛意,於諸善法悉懷慙愧,彼盡三結使,貪欲、瞋恚、愚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間而盡苦本,是謂彼人喻彼水欲至彼岸。
「云何彼人已至彼岸?或有一人便出水,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勇猛意,於諸善法皆懷慙愧,彼便盡五下分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復來至此間,是謂六人喻彼出水已至彼岸。
「彼云何人已至彼岸,淨志得立彼岸?或有一人而出水上,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勇猛意,於諸善法皆懷慙愧;或有一人盡有漏成無漏,念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疾得證通,而自娛樂盡生死源。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母胎。是謂彼人喻彼水已立彼出岸。
「如是,比丘!此七人,我今與汝等說七人喻水。諸世尊與諸聲聞所應當說,有大慈,欲使獲安隱,皆使得度,所謂閑居處、樹下、空處露坐,汝等坐禪勿有懈怠;今不精勤後備有悔。是謂我所教勅。」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