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新雕大藏校正別錄
此經宋本第十二幅已下有其三節之文文断義絕難取解處右幅十四行云云何名為菩薩乘人雖淨持戒於聲聞乘不名淨戒優婆離菩薩乘人於(之下便云)恒河沙劫受五欲樂遊戲自在受諸樂已未曾捐捨發菩提心(乃至)第十四幅初四行云優婆離如來先說欲難捨離為小犯(之下便云)菩薩乘人清淨持戒於聲聞乘不名清淨菩薩乘人於無量劫堪任受身(乃至)第十五幅十九行優婆離云何菩薩乘人持深入戒聲聞乘人持次第戒菩薩乘人於(之下便云)瞋恨易得離名為大犯是為三節文断處也。
今檢他本則宋本錯將後節聲聞乘人持次第戒菩薩乘人於(之下)恒河沙劫受五欲樂(乃至)欲難捨離為小犯(等)四百八十七字之文安於初節菩薩乘人於(之下)却將初節云何名為(之下)菩薩乘人清淨持戒(乃至)聲聞乘人持次第戒菩薩乘人於(等)五百一十七字之文安於欲難捨離為小犯(之下)致令如是三節文断不唯如此前後倒錯其第二節菩薩乘人清淨持戒於聲聞人不名清淨優婆離菩薩乘人於等二十四字者是錯重寫焉今依二本削其重而序其亂者又為看舊宋藏經者略錄正文于左。
正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