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行道六成就法
明行道六成就法敘
佛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一切妄心。如果心中没有这些妄念,又何必用这些法门呢?这话说得真对啊!众生因为一念迷失觉性,所以千万种妄念纷纷显现。贪嗔痴三毒打开了投生四道的门径,十种烦恼牵引出轮回六道的路径;色声香味触五尘遮蔽了本有的智慧,六种思虑蒙蔽了妙观察的境界——使得本自圆满的心性失去光明朗照,平等真心变成了爱憎分别的妄念。
于是众生在七种生命形态里轮回不止,在九种存在状态中流转不休;就像在起火的房子里奔波找不到安宁,在苦海中漂流没有尽头。这样的痛苦,有谁能拯救超拔呢?唯有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怀着大慈悲心怜悯众生,为了这个缘故才出现于世。他观察众生根机施设教法,针对病症给予药方,用大无畏的戒定慧方便法门救度众生脱离苦难,展现无比威德的法报化三身权巧接引,善巧引导获得安乐。
教法分为大小二乘,法门开出显密二宗。普遍利益法界一切众生,随各自根器证得果位,契合因缘获得解脱。虽然法门无量,但都以定慧为根本;虽然妙行广大,但都以止观为基础。在显密各法中,要找能够圆满成就定慧、融通止观,堪称万能妙药的,恐怕只有这西藏传承的“明行道六成就法”了。
这个法门简明而精要,精细而周密,条理清晰,次第分明。依此修行,必定获得真实受用。但学习这个法门的人要特别注意:“明行道”这三个字,就是究明本心的法要。“明”是心的相状,“行”是心的作用,“道”是心的本体——合起来就是体、相、用三大妙义。体是法身,相是般若,用是解脱;这三德秘藏之身,都是本心所显现。若能通过止观成就定慧,凭借定慧明了本心;本心既已明了,功德相好自然圆满。其关键就在于按这六法次第修习成就。
况且这本源一心,佛与众生本来同体。已经悟证的就是大觉佛陀,自暴自弃的便成了迷茫众生。如果能猛然醒悟,突破重围,既看破又超越,就能转识成智,返妄归真,化烦恼为菩提,转生死成涅槃。真俗二谛融会贯通,圣贤五行圆满具足,以方便利益众生,可圆满菩提大愿;善传佛祖心印,用以延续智慧灯焰。
伟大啊!明行道六成就法的奥妙,确实是显密教法的重要珍宝。此法在西藏极为秘密,汉传密部此前尤未听闻。何其幸运,妙定居士得到英文译本,重新译成中文,发大心愿公开流通。这不仅能令修习密法者快速证得本尊身,也正是续佛慧命、报答佛恩的殊胜因缘。
但法门中的观想幽深玄妙,事理渊博精深,应当以菩提正念细细熟悉,怀着大悲心量精进修持。收摄六根清净三业,显发一心净化七支。切忌节外生枝私心妄用,或多疑少信一曝十寒。否则不仅与佛法不相应,世间事业也都难以成功。
至于修习此法,由浅入深,由深入妙,由妙入玄,由玄入化——豁然开启金刚正眼,看破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当下即是佛,圆满无欠缺。何妨宣扬教典却超越文字相,化导群迷却超越言说相,上求下化却超越心缘相。乃至呼气时不染众缘,吸气时不住五蕴。如此则佛法界不可得,众生相不可得,梦幻境不可得,中阴身更不可得,连不可得也不可得。
在这不可得亦不可得之中,正好安身立命自利利他。其实最初又何必这么多纠缠呢?如果还做不到这样,就必须安心实践,努力实践,勉力精进地实践,以求找回迷失的本心而已。谨以一首偈颂赞曰:
瑜伽修行光明道,六种成就最殊胜。 不立知见真妙谛,何须拈花多余笑。
丙子年结夏安居时,荆沙章华寺隐者本一禅师的法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