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胞胎經
佛說胞胎經
我听到的是这样: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那时,贤者难陀正在静坐思考,他起身前往佛陀的住处,与五百位比丘一起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他们向佛陀顶礼叩拜后,恭敬地退到一旁坐下。
佛陀告诉难陀和各位比丘:“现在为你们讲解这部经,开头的教法很好,中间的教法很好,最终的教法也很好。经中阐释的义理非常微妙圆满,能帮助人们清净修行。我要为你们解说,人是如何因父母因缘,在母胎中孕育成形的。请仔细聆听,并好好思惟其中的道理!”
世尊,好的!贤者难陀恭敬地接受了教导,专心聆听。
佛陀告诉难陀:“为什么母亲有时不能受胎呢?当父母生起情欲时,虽然因缘和合,但母亲若心念清净,而受孕的神识前来时,母亲没有排出卵子,或是父亲排出精液而母亲没有相应配合;有时父亲清净而母亲不洁净,有时母亲洁净而父亲不洁净;有时母亲正值生理期,就不能受胎。
还有种种情况:有的精卵遇冷受损,有的受声音惊扰而败坏,有的发育不全,有的像药渣,有的像果核空心。有的像荜茇籽般细小,有的像未成熟的果子,有的像鸟的眼睛,有的像懿沙籽,有的像舍竭籽,有的像祝伽籽,有的像瞳孔,有的像树叶,有的黏结如污垢。有的位置过深或过浅,有的缺乏孕育环境,有的受声响惊扰,有的坚硬如珠,有的被虫蛀蚀,有的偏左或偏右,有的过于稀薄,有的过于急促,有的阴阳不调——应当居左的反偏右,有的像破水瓶般泄漏,有的像干瘪的果子,有的像空壳,有的有多重缺陷,有的寒气过重,有的热性过强。有时父母尊贵而来投胎的神识卑微,有时神识尊贵而父母卑微,因此无法相应结合。只有双方业行相当、心念相合,同样尊贵或同样卑微,心意一致才能入胎。
为什么不能受胎?只要没有前面说的各种错乱不调的情况,彼此心意相投、业行相配,地位相当,又有宿世的缘分应当成为母子,投胎的神识恰遇合适的父母,本可成为子女。但若神识怀有二心,念头与父母不一致,这样就无法和合,不能入胎。”
佛陀告诉阿难:“人如何进入母胎呢?福报浅薄的人会这样想:‘现在有冷风大雨,还有许多人要来捶打伤害我,我得躲进茂密的草丛里,或者钻进树叶堆、草堆中,或者躲进溪涧深谷,或者爬上高峻的山崖,让他们找不到我,这样就能避开冷风、大雨和人群。’于是他就投胎入胎了。而福报深厚的人则会想:‘现在有冷风大雨和这么多人,我应当走进房屋,登上高大的讲堂,在平坦的楼阁里坐上床榻。’”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众生的神识投胎入母腹时,随着各自业力不同,产生的念头和境遇也千差万别。”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神识进入母胎后就会形成胚胎。这个胚胎的形成,既需要父母不净的精卵结合,又必须依赖父母的滋养,各种因缘和合才能孕育成胎。所以说,这个胚胎既不是父母本身,但也不能脱离父母而单独存在。阿难,好比用奶瓶装乳汁,把鲜奶倒进容器里,在合适的条件下,鲜奶可能变成乳酪。但如果只有鲜奶本身,没有其他条件配合,就不会变成乳酪;乳酪虽然不是直接从鲜奶变来,但也不能离开鲜奶单独形成,必须是各种因缘和合才能制成乳酪。同样道理,阿难,我们的身体不是直接由父母的不净物构成,但也不能脱离父母而单独形成,正是以父母为缘,才得以结成胚胎。”
佛陀告诉阿难:“就像新鲜蔬菜会生出小虫,虫子不是从蔬菜里长出来,但也不能离开蔬菜,是借着蔬菜这个因缘,各种条件聚合自然生出虫子。阿难,人的身体也是这样——不是直接从父母的不净物产生,但也不能离开父母的不净物,是借着父母这个因缘形成胞胎。
好比小麦里生虫,虫子不是从小麦里长出来,但也不离开小麦,是借着小麦这个因缘自然生虫。阿难,人的身体也是这样——不是直接从父母的不净物产生,但也不能离开父母的不净物,是借着父母这个因缘形成胞胎,才能长出各种器官和地、水、火、风四大元素。
又像从波达果里生虫,虫子不是从果肉里长出来,但也不离开果子,是借着果子这个因缘自然生出。阿难,人的身体也是这样——不是直接从父母的不净物产生,但也不能离开父母的不净物,是借着父母这个因缘形成胞胎,才能长出各种器官和四大元素。
再如奶酪里生虫,虫子不是从奶酪里长出来,但也不离开奶酪,是借着奶酪这个因缘自然生虫。阿难,人的身体也是这样——不是直接从父母的不净物产生,但也不能离开父母的不净物,是借着父母这个因缘形成胞胎,才能长出各种器官和四大元素。
借着父母这个因缘,才有了地大(坚硬的骨骼)、水大(湿润的体液)、火大(身体的温度)、风大(呼吸的气息)。阿难,如果单靠父母形成的胞胎只有地大没有水大,就会像陶器或皮肤那样干硬开裂;如果只有水大没有地大,就会像油或水一样稀薄无法成形。
阿难,水大需要依靠地大才不会溃散,地大需要依靠水大才能相连。如果胞胎只有地大和水大而没有火大,就会像盛夏五月的腐肉那样腐烂发臭;如果只有地火水三大而没有风大,身体就无法生长壮大。
阿难,真正的原因是:有神识投胎住入胞胎,根据业力的善恶,才真正成就了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完整组合——地大形成骨架,水大分化体液,火大维持温度,风大推动成长,这样生命才得以圆满成就。”
佛陀告诉阿难:「就像莲藕生长在池塘里,本来清净完好,花苞紧闭还未开放,经风吹拂后花朵绽放,逐渐长大成熟。同样的道理啊,阿难!众生的神识存在于内在,因为过去造作的善恶业力,形成了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地元素构成骨架,水元素维持滋润,火元素提供温度,风元素推动生长。就这样渐渐发育成型,并不是单纯依靠父母胞胎的因缘,而是众生神识带着业力过来投胎。既不是单靠父母的福报,也不完全是父亲的精血或母亲的卵子,而是多种因缘和合的结果。不是无缘无故偶然形成,也不是单靠某一种条件,更不是由外在力量主宰,而是父母精卵结合时,与来投胎的神识意愿相契合,这才成功形成了胚胎胞胎。」
阿难,就好比五谷草木的种子完整饱满,没有腐烂也没有虫蛀,被播种在精心耕作、土壤肥沃的土地里,就会生长得茂盛美好。阿难,你怎么看?难道是种子独自生长,不依靠土地和水分,就能自然长出根茎枝叶花果吗?
阿难尊者回答佛陀说:“不是这样的,天上天下最尊贵的圣者!”
佛陀说:“正是如此,阿难!佛的化身并非通过父母交合受孕而成,也不仅仅是父母的遗传,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各种因缘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与种种因缘和合显现,才形成了佛的清净胎身。”
阿难,就好比一个有明亮眼睛的人,拿着水晶珠或取火镜对着正午的烈日,用干牛粪、艾草或布片承接阳光,立刻就会冒出火焰形成光焰。你要知道:这火既不是从太阳来,也不是从水晶珠、取火镜或艾草本身产生,但又离不开这些条件。阿难啊,正是因为各种因缘条件具足相遇,不多不少恰恰好,火才能生起。
胎儿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既不是从父母单独产生,也不能离开父母存在,还要借助父母的不净精血,才能形成胞胎,由此发展出形体、感受、思想、生死意识,获得姓名身份。因为以形体为基础形成生命,所以称之为"名色"。
阿难,对于这种依赖因缘而生起的现象,我从不赞叹其轮回往来的生死循环。
佛陀告诉阿难:“就像一小块疮疤腐烂发臭的地方,人们尚且不愿靠近,何况是大面积的溃烂呢?小小的破洞污秽尚且令人厌恶,何况是千疮百孔呢?正是如此啊,阿难!短暂地陷在生死轮回里,都不是我所赞许的,更何况长期沉溺其中。为什么呢?所有生死轮回中的种种苦难,实在令人疲惫痛苦,谁会真正喜欢投入母胎那个污秽的处所呢?”
佛陀告诉阿难:“当生命最初进入母胎的第七天时,胎体是如何自然形成的呢?最初胚胎尚未成形时,其状态正是如此。第一个七日间,胎体保持稳定不增不减,逐渐产生温热,开始形成坚固部分成为地元素,柔软湿润部分成为水元素,温热部分成为火元素,内部流通的气息成为风元素。
到了第二个七日,名为‘展转’的风缓缓升起,吹向母体左肋或右肋,将胎质凝聚成胞衣,就像乳酪表面凝结的脂膜。此时精质逐渐坚固,同样在七日内成熟转化:其中坚固部分成为地元素,柔软湿润部分成为水元素,温热部分成为火元素,运行其间的气息成为风元素。”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三个七天里,胎儿在母亲腹中,有一种叫做'声门'的风生起吹动,让胎儿的形态逐渐凝固坚实。这种凝固的状态像什么呢?就像手指上长的息肉那样,由精微物质转化而成。再经过七天发育成熟,其中坚硬的部分成为地大,柔软湿润的部分成为水大,温暖的部分成为火大,内部流动运转的部分就成为风大。」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四个七天里,胎儿内部生起一股名为‘饮食’的风,这股风在胎中吹动,让胚胎逐渐变得坚固。这种坚固是什么样子呢?就像某些有血的生物怀着的名叫‘不注’的幼崽,它们的骨头尚未成形,但已具备一定的坚实度。胚胎停留这七天继续转化成熟,其中坚硬的部分形成地元素,柔软湿润的部分成为水元素,温暖的部分化为火元素,内部流动的气息则形成风元素。”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五个七天里,胎儿在母亲腹中孕育,这时有名为'导御'的风生起,吹动坚固的精元形成身体雏形,分化出五个关键部位:两个膝盖、两个肩膀和一颗头颅。就像春天天空降下雨水,雨水从空中落下,滋养树木的枝叶生长,胎儿也是如此。在母亲的子宫里,自然化现出这五个重要部位:双膝、双肩和头颅。」
佛告诉阿难:「在第六个星期的时候,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自然地有一种叫做'水'的气流吹动胎儿,让他的身体发生变化,形成四个对应的部位:两个膝盖和两个手肘。」
佛陀告诉阿难:“到了第七周的时候,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会自然生起一种叫做‘回转’的风。这股风推动着胎儿,让他的身体出现四个重要变化:两只手和两条腿的形态渐渐长成,变得柔软而娇嫩。就像干燥的泡沫轻轻舒展那样,胎儿在母胎中也是这样自然地发育,双手和双足的形态就这样清晰显现出来了。”
佛祖告诉阿难尊者:「胎儿在母腹中成长到第八周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叫做'退转'的气流。这股气吹拂胎体,显现出二十个成形的部位——十个脚趾和十个手指。就像天上的雨水从空中落下,滋养树木的枝桠使它生长茂盛。这时胚胎在母腹中形成二十块关键的肉质组织,正是手脚二十个指头的雏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在母亲腹中的第九个七天里,胎儿周身会自然生起一股生命能量,逐渐形成九个窍孔: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还有身下的两个排泄孔。”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中的第十七天,胎胞内部会自然生起一股名为'痤短'的风。这股风吹拂胎儿时,会引发突然的剧烈收缩,使胎体变得非常坚硬。接下来的七个白天和七个夜晚,又会自然生起名为'普门'的风,这股风会重新调整胎儿的形体,虽然仍然保持坚固状态,但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声音功能。」
佛告诉阿难:「在第十一个七天时,胎儿在母亲腹中,自然有一股名为'理坏'的风运作,吹拂胎体、调整成形,将分散的部分整合安正。这时母亲会感到坐卧不安,心绪烦躁,举动迟缓,时而喜欢说笑、歌舞,容易流泪。就像这样——当胎儿在母胎中逐渐成形时,会喜欢伸展手脚。
当胎儿转向成位时,所有分散部分聚合建立,此时有名为'柱转'的风向上推至头顶,使其头朝下倒转,就像铁匠用风囊从上方鼓风翻转器物一般。阿难啊,这柱转风上冲到胎儿颈项,在脖颈处盘旋往复,打开咽喉通道和身中的脐带连接处,使周身孔窍通达,就这样逐步调理发育,最终成就完整身形。」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十二个七日里,胎儿在母腹胞衣中,自然生起一股名为‘肤面’的风,吹拂胎体形成了肠胃的左右形状。就像莲花根茎扎在地里,肠道的形成也是这样依托着身体。这时形成十八处如经线沟壑般的空窍。到了第七日,自然生起一股名为‘弃毛’的风,催生出舌头、睁开双眼,形成全身百节令其完备,丝毫不差地依托着身体长出一万一千个关节。”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十三个七天,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会感觉到身体虚弱,又觉得饥渴。母亲吃喝的东西进入孩子体内,孩子在胎中就是靠着母亲的饮食,才能长大养育自己的身体。」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十四个七天里,胎儿在母亲肚子里,自然生出一种叫做'经缕门'的气流。这股气吹拂着胚胎,长出九万条筋脉——两万两千五百条长在身体前侧,两万两千五百条长在背部,两万两千五百条长在左肋,两万两千五百条长在右肋。」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十五周的时候,胎儿在母亲子宫里,自然生起一股叫做红莲花的和风(也叫波昙风),吹拂胎儿的身体使其形成二十条主脉。其中五条脉延伸到身体前侧,五条延伸到后背,五条在左肋,五条在右肋。这些脉路中呈现出无数不可计量的绚丽色彩,每种色彩都有专属名称和显现形态:有的叫力势脉,有的叫住立脉,有的叫坚强脉。
脉中色彩变幻万千:有的从青色转为白色,白色转为赤红,赤红又返白;有的白色化为黄色,有的呈现青白交融的缥色,还有酥油色、乳酪色。这些色彩交织着生熟能量的变化,形成温热交替的奇妙景象。
二十条主脉各分出四十条支脉,共形成八百条脉路——身前分布二百条,后背二百条,左肋二百条,右肋二百条。这些脉路蕴藏着两种生命能量、两种根本力量与两种活力源泉。」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人体有八百条主要脉络,每一条主脉又各有一万条细微分支,总共形成八万条脉络。其中两万条分布在胸腹部,两万条在背部,两万条在左侧,两万条在右侧。这些八万条脉络中,存在着无数不可计数的微小孔道。这些孔道按照次序排列:首先有一个主孔,接着两个次孔,然后三个,直至七个孔道。就像莲花茎中有许多孔洞,依次形成一孔、二孔、三孔直至七孔。正是如此啊,阿难!这八万条脉络也是如此,存在着无数不可计量的根须状孔道,从一到二,再到三,直至七重结构。”佛陀继续开示阿难:“所有这些脉络与皮肤毛孔相互依存、彼此关联。”
佛陀告诉阿难:“在怀胎的第十六个七天,胎儿在母腹中自然产生一种叫做‘无量’的风。这股风吹拂胎儿的身体,调整所有骨节到正确位置,开通双眼、双耳、鼻孔、嘴巴和脖颈,同时安定心神,让饮食流通没有阻碍。所有出入口都能正常进出流动,顺应身体需求不出差错,完整运作毫无滞碍。就像陶匠和徒弟调好黏土,制作坯形时捶拍端正,修补上下确保完整,然后安放妥当。正是这样啊,阿难!由于业力福报的因缘,自然有风调整形体,开通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咽喉和脖颈,开发心识根本,使饮食流通无碍,所有孔窍都能顺畅地接纳和排出。”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十七个七天时,胎儿在母亲腹中,自然生出一种叫‘耗牛面’的风。这股风吹拂胎儿的身体,打开他的眼睛,让眼睛变得清净明亮;同时使两只耳朵、鼻子和嘴巴都变得洁净光亮,没有任何瑕疵。阿难,这就好比磨镜师傅的徒弟,拿起一面脏镜子,仔细刮擦打磨,用油使其光亮,去除所有污垢,让镜子内外透彻明亮。同样道理,阿难,由于过去造作的善恶业力,自然形成的风就会打开胎儿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让这些器官都变得清净通畅、明亮无瑕。”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十八个七天里,胎儿在母亲腹中,所有不完美的地方都变得清净。就像月亮周围的云彩,或是人的宫殿,有一种叫做‘大坚强’的风,这风力量极大,旋转着吹动宫殿,带着它游走,使它自然清净、毫无瑕疵。胎儿也是这样,母亲腹中的生命精华,被这种风吹拂,自然变得纯净光明、圆满具足。”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中的第十九个七天,胚胎就具备了四种感知能力——眼能观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其实早在胚胎初期,就已经具备了三种根本功能:身体触觉的能力、意识感知的能力,以及维持生命的气息。”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亲腹中的第二十七天,胎儿体内自然产生一种名为‘䩕风’的气流。这股气流吹拂婴儿的左足形成骨节,又在右足吹出骨骼:膝盖处长出四根骨头,膝盖骨处形成两根,颈项处有三根,背部有十八根,两肋各有十八根,手掌有十三根指骨。左右脚各有二十根骨头,肘部有四根,髋部有两根,肩膀有两根,颈部有十八根,耳廓有三根,口腔牙齿有三十二根,头部有四根。
阿难啊,就像木匠或画师制作木偶时,先准备好木材,把各个关节拼接起来,用绳子连接关键部位,再装上控制机关,用绳索牵引后,就形成了栩栩如生的人形。同样道理,胎儿是随着业力的造化,由自然产生的气流吹拂成形,逐渐形成骨骼相貌,凭借因缘和合而成就。在这二十七天里,胎儿体内还会生出二百根细微的骨头,这些细骨与肌肉相互交织融合。”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中的第二十一个七天,胎儿在母亲腹中,自然有一种叫做‘所有’的风,吹拂胎儿的身体使其长出肌肉。阿难,就像技艺精湛的陶匠制作精美的瓦罐、坛子、盆碗,让它们完整成形那样。阿难,这‘所有’之风吹拂胎儿身体生出肌肉,也是同样的道理。”
佛陀告诉阿难:“胎儿在母亲子宫里长到第二十二周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叫做‘度恶’的风;这股风吹拂胎儿的身体,使他能够发出声音。”
佛陀告诉阿难:「在第二十三个七天,胎儿在母亲子宫里,自然地有一种叫做'针孔清净'的风,吹拂孩子的身体,让他的皮肤渐渐生长完备。」
佛祖告诉阿难:“在母亲腹中的第二十四个七天里,胎儿体内自然生起一股叫做‘坚持’的风。这股风推动着胎儿的身体发育,舒展皮肤,让全身各部分匀称生长。”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中的第二十五个七天,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这时自然有一股叫做‘闻在持’的风,吹拂胎儿的身体,把全身的皮肤都调理得光滑细腻。」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中的第二十六个七天,胎儿在母亲腹中自然有微风吹拂身体。如果前世造过恶业种下祸根,比如犯过十不善业,或是吝啬贪心舍不得布施钱财,不肯听从先贤师长的教诲,那么本该清秀长大的会变得矮小,本该健壮的会变得瘦弱,本该清秀的会变得粗陋,本该丰足的会变得匮乏,本该匮乏的反而丰足,本该洁净的会变得污浊,本该污浊的反而洁净,本该强健的反而孱弱,不愿强势的反成凶暴,想求的得不到,不愿要的偏来临,本该是黑肤的变成黄肤,本该黄肤的反而变成黑肤。」
佛陀告诉阿难:“这些众生过去世种下的恶因,如今自然感得恶果。有的成为盲人、聋子、哑巴或心智愚钝;有的身上长出疮疤,天生没有眼睛,嘴巴不能说话;各种感知能力都被封闭,或是跛脚、秃头、佝偻。这些都是自己以往造作的业力自然显现的结果,甚至被父母厌恶,背离了正法真义。为什么呢?阿难啊,这正是过去生中种种违背正法的行为所招致的果报。”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这个人前世修行种种善德,不做各种恶事,所有善行都自然汇聚,比如实践十种善行,乐于布施没有吝啬之心,遵从古圣先贤和师长的教导,那么他身体各个部位都会长得恰到好处:该修长的地方自然修长,该洁净的地方自然洁净,该粗壮的地方就粗壮得体,该细致的地方就多处细致,该多清净就多处清净,该少瑕疵就少瑕疵,该光滑的地方自然光滑,该坚韧处就少些脆弱,该强健处就成就强健,喜好妙音就得好音声,喜爱璎珞就得宝璎珞,该深色的地方就深得均匀,该言谈得体就言语得当。就是这样,阿难!随着过去世所积累的功德,种种善行自然显现,成为众生乐于见到的端庄整洁、相貌第一的样貌。他身体、言语、心意所追求、所作为、所祈愿的,都能如愿以偿。为什么呢?正因为如此,阿难!过去世所种下的善因,今生自然就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男孩投胎,他会朝向母亲的右侧,盘腿而坐,两只手掌朝外贴着脸,面向母亲的身体,处在肠胃之间,被五种束缚缠绕就像装在皮袋里。如果是女孩,就在母亲左侧盘腿而坐,手掌遮着脸,同样处在肠胃之间,被五种束缚缠绕如同在皮袋中。如果母亲吃得太饱,胎儿就会不舒服;吃得太少,胎儿也会不舒服。吃太多油腻,胎儿不舒服;完全不吃油腥,胎儿也不舒服。温度太热或太冷,饮食过甜过酸、过粗过细,或者饮食不规律、分量不均衡,胎儿都会不安。如果父母房事过度,胎儿会不安;受风寒侵袭,胎儿也会不安。如果母亲过度奔波劳累,或是攀爬树木,胎儿都会感到不安。”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胎儿在母亲腹中,经历种种煎熬烦恼,承受无数痛苦磨难,竟是这般艰难。世间人总以为母胎是安稳之处。若知道真相如此,更何况地狱饿鬼畜生这些更痛苦的去处?种种苦难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有谁还会愿意待在母胎之中呢?”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亲腹中的第二十八周,胎儿在子宫里会生起八种意念:乘马车驰骋的念头、观赏园林的念头、登临楼阁的念头、四处游览的念头、安卧床榻的念头、渡过河流的念头、汲取清泉的念头、沐浴池水的念头。」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中的第二十九周,这时自然产生一种名为髓中间的风,它洁净胎儿的皮肤,让肤色根据过去的业力显现:过去造作黑业的会呈现黑色,身体如漆;过去造作非黑非白业的,就呈现不黑不白的肤色,全身均匀一致;过去业力缺乏光润的,全身就暗淡无光;过去造作白业的,面貌和全身就洁白端正;过去造作黄业的,面貌和全身就呈现黄色。阿难啊,世间人有这六种肤色,都是随着过去所种的因,自然显现的结果。」
佛告诉阿难:"在母亲肚子里的第三十七天,胎儿体内会自然产生一股风,吹动孩子的身体让他长出毛发。由于过去业力的影响,有些孩子会长出乌黑浓密、特别美好的毛发;也有些孩子会长出枯黄稀疏、让人不喜的毛发。"
佛陀告诉阿难:"第三十一个七天,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继续发育,整个身体变得更完整、更长大了。"
第三十二周时,胎儿在母亲子宫里已经发育完整,什么都不缺了。到第三十三周、三十四周、三十五周、三十六周,孩子的身体完全长成,骨骼结实,但在子宫里并不觉得舒适。
佛告诉阿难:「在母亲腹中的第三十七周,胎儿在胞衣里自然产生这样的念头:好像被困在罗网中,渴望走出去。对所处的环境生起不清净的想法、污秽的想法、如同牢狱的想法、幽暗不明的想法,完全不觉得快乐。」
佛陀告诉阿难:「在母胎里的第三十八个七天,胎儿会自然感受到一种叫做'趋向'的风力。这股风会转动胎儿身体,让他调整到出生的位置——双手向下,准备出生。根据前世因果,风力会把胎儿变成头朝下、脚朝上的姿势对准产道。
如果前世造过恶业,临出生时手脚就会蜷缩倒退,让母亲陷入痛苦,甚至可能母子丧命,母亲会遭受无尽的懊恼和剧痛。如果前世行善积德且本该长寿,胎儿就会顺利出生不会难产,母亲也不会因此遭遇痛苦和灾难。在这三十八个七天期间,胎儿会经历极大的痛苦和忧患,母亲也会忧愁不安。」
佛陀告诉阿难:“生死轮回的痛苦实在深重。人无论是生为男身或女身,初降人世时的剧痛难以言喻。这实在不是令人愉悦的事!充满懊恼与辛酸。当用衣物接触婴儿身体,或用被褥安置其卧处,无论置于床榻或地面,无论覆盖或被露,无论暑热或寒冷,都会因此遭受难以形容的剧烈苦痛。阿难啊,就好比用牛皮悬挂在墙上,牛皮会生出虫子反噬自身;若将牛皮放置在树木、草丛、水边或悬于空中,所倚靠之处都会自生蛀虫反过来侵蚀牛皮。婴儿初生时被人用手托起,已承载着不可计量的苦痛与懊恼,再以衣物接触肌肤时更添煎熬。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又要承受饥渴寒热之苦。母亲总是细心呵护,自己睡在潮湿处而将干燥处让给孩子,养育照料、清洗污秽——这正是先圣所说的法则:哺乳养育之恩,莫过于父母慈恩。”
佛陀告诉阿难:“这样辛苦的过程,谁会愿意待在母亲的胎胞里呢?婴儿出生不久,用食物喂养身体,身体就生出八万种虫子,遍布全身啃食孩子的身体。头发里的虫子叫‘舌舐’,它们依附在发根处啃食头发。这些虫子在《修行道地经》中有记载:第一种叫舌舐,第二种叫重舐,还有三种在头顶的虫子,叫做坚固、伤损、毁害。”
佛陀告诉阿难:“人的身体就是这样充满苦恼。有八万种虫子日夜啃噬着身体,让人虚弱无力、精神疲惫,使身体生病或发冷发热,种种病痛折磨数都数不清。人会烦躁痛苦到极点:饿极了要行动,行动累了要停歇,停下时又觉得困顿。若是生病了,还得求医问药来治病。在母胎时就已痛苦难言,出生为人后,最长也不过百岁——寿命或长或短。这一百年里,要经历一百个春天、一百个夏天、一百个秋天、一百个冬天;百年中总共经历一千二百个月,每季各占三个月。
百年光阴可分为白天与黑夜,总共经历两万四千一百五十天,每个季节各占六百一十五天。这一百年里,人大约要吃七万两千顿饭:春夏秋冬每季各吃一万八千顿。这其中包括:匆忙来不及吃的时候、生气不想吃的时候、缺粮没得吃的时候、忙碌没空吃的时候、醉酒忘吃的时候、持斋不食的时候——所有这些都算在七万两千顿饭之中。
阿难啊!这样勤苦煎熬,谁还愿意待在母胎里呢?种种痛苦匆匆而来不得安宁,被各种因缘束缚着:或是眼痛、耳鼻口舌齿痛,或是腿脚咽喉不适、腰背手臂关节疼痛,还有各种风湿寒热、疥疮痔瘘、恶疮脓肿、黄疸咳嗽、癫狂聋哑痴呆、肿瘤佝偻全身酸痛、腹胀腹泻身体浮肿。
阿难你看: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只要有一个失调就会生百病。风过多就生百病,热过多就生百病,寒过多就生百病,饮食过多也生百病。当风寒热三事交汇,四百零四种病就会同时发作,何况其他数不清的病痛?有人被砍手脚耳鼻,有人被斩首,有人被捆锁鞭打关押受刑;有人害怕人或非人,畏惧地狱饿鬼畜生道的苦难;有人遭受荒野蚊虫跳�蜂蝎叮咬之苦,害怕虎狼狮子毒蛇的威胁——这样的苦难说也说不完。
人总是追求太多,种下勤苦的根源,得不到就忧愁。心中所愿不能实现时痛苦,得到之后又要守护操劳。有所获得后贪心却不满足,终日被尘劳烦恼所困扰,处处都是障碍。”
佛陀告诉阿难:「简单来说:身心五蕴都是苦,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产生的种种感受念头,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人因为这些就会产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心理,内心躁动不得安宁,要看清这些现象的本质。就像车轮不会永远停在同一个地方,无论是躺在床上、坐在地上、唱歌跳舞或说笑玩乐,都要看到其中包含的苦。即便是日常的行走坐卧,也要明白这些都是苦,世间的烦恼痛苦数不胜数,没有一样是真正令人自在的。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安乐的,心念起伏不定不得安宁,就算不躺在床上,也要知道这些都是辛苦的。」
阿难说:“不要产生这种想法。”
佛陀告诉阿难:“若只注重外在威仪而不修正内心,便会招致无量苦痛。人们却总在心里自我安慰,认为这样是安稳无苦的。阿难啊,你要明白:生死轮回中真正的苦难有两种——一是自身承受的苦,二是带给他人的苦。看清这两点后,你应当自我反省:‘我虽已出家修行,究竟要如何获得真实智慧,才能证得安稳无碍的果报?’你所受用的饮食、衣物、卧具、医药等供养,都要让施主们因此获得广大福报,成就无比光明普照的功德。”
佛陀告诉阿难:“你应当这样学习。阿难,你认为如何?物质现象是恒常不变的,还是无常变化的?”
阿难回答说:“这些都是无常变化的啊,世尊!”
如果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这难道不是痛苦的吗?
阿难对佛陀说:“天中天,您承受的痛苦实在太深重了!”
再者,一切无常之事终将消散,万物皆不长久。真正修行的弟子听闻这个道理,难道还会产生“这是我的、这是我、这属于我”这样的执着念头吗?
阿难回答佛陀说:“不是这样的,天人之尊!”
颜色、感受、念头、生死流转、意识知觉,这些究竟是永恒不变的,还是无常变化的?
回答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
佛问:“如果一切都是无常的、痛苦的,那么贤明的修行者听到这些道理后,还会执着于‘我’、‘我的’这种念头吗?”
世尊,不是这样的!
阿难,你要明白:所有一切物质现象,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内在的、外在的、粗糙的、细微的、精妙的或有瑕疵的;不管是远的还是近的——这些都不是"我",不属于"我",也不是"我"本身。有智慧的人看透了这一点,难道不是平等无分别地看待一切吗?
阿难,如果修行圣道的人能够看透物质现象、感受、思想、行为、意识的虚妄不实,从而生起厌离之心,那么他就能脱离烦恼尘垢。脱离尘垢就得度解脱。如果立志追求解脱,通过智慧证得解脱,就能超越生死轮回。这样的修行者已经圆满实践清净之道,完成了应做的修行,在此生此世就达到了解脱的彼岸。
佛讲说这部经的时候,贤者阿难顿时通达了佛法真谛,五百位比丘断尽烦恼、心开意解。阿难的五百弟子以及一切天众、龙神,听闻此经都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