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事例
选一处清净宽敞的房屋,布置成七堂。中央供奉阿弥陀佛圣像,悬挂各种华美幡幢,长明灯不灭,香火连绵七日不绝。仅以香与光作庄严供养,完全依照佛法仪轨,不摆设蔬果供品,也不使用赞诵乐器。堂内左右各设长桌一张,同样用香炉和供具庄严装饰。每张桌外侧各放置四把坐椅。中央朝佛像处设长桌一张,与左右两桌对齐,两侧留出一二尺宽通道方便进出。此桌供奉疏文一道、大香炉一座,花卉烛台等供具都要搭配得体。桌外放置四个蒲团。左右靠墙处若无禅床,则多设座位,便于随班次退坐。
同行净侣选定十二人,分为三班,每班四人。第一位负责引磬,记数佛号,以千声为度;第二位执掌小木鱼;后两位负责巡察,发现班中有昏沉或散乱者便提醒。中央面向佛像为第一班,靠西一位为班首,即主持七期者;右边面朝东为第二班,靠上一位为班首;左边面朝西为第三班,靠下一位为班首。佛前上下两长桌上各放置引磬和小木鱼一副,用毕即放回桌上。
所有七堂设施须在前一夜全部准备妥当。同修七期的僧俗众人也须提前一日集合,沐浴净身后,恭请主七法师指导分班定位,进行演练。每班绕佛百声后即归位换班,绕行途中突然敲响大木鱼六声,代替用斋信号。三班依规列队出堂,乃至斋堂中继续绕念,止鱼声接板声,结板声接佛号,返回堂中旋绕就坐——每处细节都要指点明白,让众人完全熟悉。因期中禁止言语,不便再作指导,故需预先练习。演练完毕后,众人至诚礼佛,祈求佛力加持,令七昼夜中所有修行圆满成就,不起内外魔障。事毕尽早休息,切勿过度疲劳。
第一天。清晨五更报时钟声响起,大家起身洗漱完毕,用过汤点后进入佛堂。堂主和七位法师敲响引磬,众人礼佛三拜,各自按位置站定。齐声唱诵《香赞》和《阿弥陀经》,诵经声应当平和舒缓。诵往生咒三遍后,起唱《赞佛偈》,随即开始称念佛号。
中班法师敲两下引磬,众人问讯后开始右绕经行。左右两班则端坐默念佛号。若昏沉散乱严重者,可微动唇齿默念,以免静坐时忘失佛号或陷入昏沉。心神清明者宜闭目静听,专心系念佛号,使心中佛号如串珠般清晰连贯,不杂不乱。
首班绕行结束,在下方位站定。引磬在"陀"字上敲响一声,次班即从座起身,从容出列于佛桌前排成一行。首班再敲一下引磬,待唱诵四五声佛号后,在"陀佛"二字上连敲两下止声,众人问讯后至右边空位就坐。次班接续念佛问讯,绕行方式与首班相同。
佛号唱毕,次班在上方位站定。三声引磬响,末班起座出列,在下方位接续绕行念佛,仪式与前相同。次班随后至左边空位就坐默念佛号。如此三班循环往复,从早至晚佛号不绝。每班称念一千声,默念两千声,绕行一千步,安坐两千数,使得身口不致疲乏,劳逸均衡。
绕行结束站立时,注意观察无小鱼纹的桌边位置再站立,这样上下次序永无错乱。除十二位主要行者外,不论僧俗人数多少,皆分三班排列:绕行时依次加入,静坐时退居后排。
斋堂里布置着三面环绕的座位,长桌相连,只有下方中间稍微空出通道供行堂进出。四面靠墙处都可以绕行。除了早午晚三餐外,上午另加一餐,只有两样素菜,两人共享。每次用斋完毕,会敲六下木梆。堂中听到梆声后,不论当时哪班正在绕行,都照常边绕行边念佛,走到疏桌旁时,班首将念珠放在桌上,敲两声引磬,合掌问讯。左右两班随即起立,齐声诵念。班首拿着引磬,从中间通道向佛绕行,仍从中间走出斋堂。
若是首班先行,其余两班依次跟随,必须等本班僧俗全部走完,下一班才能接续。若是中班先行,则末班跟随,首班殿后;若是末班先行,则首班跟随,次班殿后,次序不可混乱。到达斋堂后向右绕行一圈,等末位到齐,班首敲一声引磬,停鱼止佛。众人随所在位置就座,不必谦让推辞,也不得擅自离位。坐下随即用斋,不需问讯念诵。
旁边悬挂着一副板椎,提前让沙弥站在板椎旁,待小鱼停止后接板念佛,每念一声佛号击板两下。用斋时要一心系念佛号,片刻不得松懈。用餐完毕,班首在"南"字上敲一声引磬,沙弥随即在"陀佛"二字上连击两下结束板声。众人齐身离座,也不问讯,立即起立右绕返回佛堂,完全依照来时的次序。班首走到原本站立处,敲两声引磬问讯,将引磬放回桌上,拿起念珠继续绕佛。其余各班回归原位就坐。
左班面朝西站者,须顺时针绕到桌边,从末位进入,不可直接归位或逆向而行。凡是归位出班或有事进出,都应步履安详从容,不得匆忙疾走。入夜时分,供桌上会长燃明烛。此后每班约绕行两回,念满六千佛号。待下班接替绕行时,七主出位敲一声引磬,全堂起立齐声绕念,不再区分三班次序。约绕行十余圈后,七主在下方面佛而立,敲三声引磬,伴着小鱼一阵敲击止佛。众人皆面向佛号,同念发愿偈:"弟子众等,至心发愿。"
愿我临终时心神安定,保持清醒的念头,直接往生极乐世界。亲自拜见阿弥陀佛和诸位圣众,修习菩萨十地的境界,获得殊胜永恒的安乐。
在最后三个字时,缓敲引磬三声。随即礼佛三拜,回到座位准备休息。这时大家要特别注意守护身口意三业,保持正念入睡。不可做其他事、说闲话、起杂念,也不可礼敬其他佛、诵其他经咒。即便是终身不间断的日常功课,也要暂停,宁可七日期满后再补修。否则难免造成间断和夹杂,又怎能称为七日专心持名、一心不乱呢?
就寝后,待两炷官香即将燃尽时,香灯师需提前通知厨房准备洗漱用水和点心,并敲响报钟。之后六日进入佛堂礼佛后,直接开始赞佛偈,不诵经咒,其他流程与第一日相同。
念佛期间需安排两位护七师担任外护。凡有僧俗随喜参加者,不得随意进入佛堂。唯有专程来念佛者,可引导其入堂礼佛三拜后,随班次一同念佛,或安排至左右班后位。不得与众人行礼寒暄。若未满七日需提前离开,只需礼佛后退出,不必特意告别。
提前到达并发愿完整参加七日者,必须坚持全程,不同于随喜参与。若年高或有疾病体力不支,可私下告知护七师,由护七师写纸条转达主七者,允许其偶尔稍坐休息或提前就寝,应当给予特殊方便。
另设监直师一人,若发现有人违反规约,需记录姓名并依规处理,不可纵容。香灯师一人负责香烛灯火,烛暗则剪芯,香尽则更换。众人用斋时需留守佛堂,就寝时需根据香柱计时守夜,须由稳重者担任。若感疲乏,可与监直师轮换休息,不可误事。
行者两人负责茶水、洗漱等事务。上午供茶两次,下午不定次数,夜间再加一次。每次供茶后需清洗茶具,待念佛班次坐定后及时补供。凡众人所需的洗漱用水等事务,皆应尽心操办。护七师需随时督查管理,确保一切如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