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
(一九)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會經第十五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在釋翅提國迦維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盡是羅漢,復有十方諸神妙天皆來集會,禮敬如來及比丘僧。
那时,佛陀在释翅提国的迦维林中,与五百位大比丘在一起,他们都是阿罗汉。还有十方各处的众多天神也都来集会,向如来和比丘僧众行礼致敬。
時,四淨居天即於天上各自念言:「今者,世尊在釋翅提迦維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盡得阿羅漢,復有十方諸神妙天皆來集會,禮敬如來及比丘僧。我等今者亦可往共詣世尊所,各當以偈稱讚如來。」
那时,四位净居天的天人各自在天上心想:此刻世尊正住在释迦族的迦维罗卫林中,与五百位大比丘在一起,这些比丘都已证得阿罗汉果。还有十方世界的神妙天众也都前来集会,向如来及比丘僧众礼敬。我们现在也应当前往世尊那里,各自用偈颂来赞叹如来。
時,四淨居天猶如力士屈伸臂頃,於彼天沒,至釋翅提迦維林中。爾時,四淨居天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这时,四位净居天的天人如同力士弯曲手臂般迅疾,从天界隐没,瞬间到达释迦族迦毗罗卫国的树林中。四位净居天抵达后,恭敬地以头顶触佛陀双足行礼,随后退立一旁。其中一位净居天即刻在佛前以偈颂赞叹道:
「今日大眾會,諸天神普集;
皆為法故來,欲禮無上眾。」
今日大众集会,诸天神普皆聚集;
皆为佛法而来,欲礼无上圣众。
說此偈已,退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说完这首偈颂后,他退到一旁站立。这时,一位净居天又诵出偈言:
「比丘見眾穢,端心自防護;
欲如海吞流,智者護諸根。」
比丘看见种种污秽,端正心念自我防护;
欲望如同大海吞没河流,智者守护所有感官。
說是偈已,退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说完这首偈颂后,退到一旁站立。这时,一位净居天又诵出偈言:
「斷刺平愛坑,及填無明壍;
獨遊清淨場,如善象調御。」
斩断贪欲之刺,填平愚痴沟壑;
独步清净道场,如调御良象。
說此偈已,退一面立。時,一淨居天復作頌曰:
说完这首偈颂后,退到一旁站立。这时,一位净居天又诵出偈颂:
「諸歸依佛者,終不墮惡趣;
捨此人中形,受天清淨身。」
归依佛陀者,永不堕恶道;
舍弃凡夫身,得生天界净妙身。
爾時,四淨居天說此偈已,世尊印可,即禮佛足,遶佛三匝,忽然不現。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今者諸天大集,今者諸天大集,十方諸神妙天無不來此禮覲如來及比丘僧。諸比丘!過去諸如來、至真、等正覺亦有諸天大集,如我今日;當來諸如來、至真、等正覺亦有諸天大集,如我今日。諸比丘!今者諸天大集,十方諸神妙天無不來此禮覲如來及比丘僧,亦當稱彼名號,為其說偈。比丘當知:
那时,四大净居天说完这首偈颂后,世尊认可了他们的说法。诸天向佛足顶礼,绕佛三圈,忽然隐没不见。他们离开不久,佛陀告诉众比丘:今日诸天大会聚集,今日诸天大会聚集,十方一切神妙天众都来此处礼拜如来及比丘僧。诸位比丘,过去诸佛如来、至真、等正觉也有诸天大会聚集,如同今日一般;未来诸佛如来、至真、等正觉也将有诸天大会聚集,如同今日一般。诸位比丘,今日诸天大会聚集,十方一切神妙天众都来此处礼拜如来及比丘僧,也应当称念他们的名号,为他们宣说偈颂。比丘们应当知道:
「諸依地山谷,隱藏見可畏;
身著純白衣,潔淨無垢穢。
天人聞此已,皆歸於梵天;
今我稱其名,次第無錯謬。
諸天眾今來,比丘汝當知;
世間凡人智,百中不見一。
何由乃能見,鬼神七萬眾?
若見十萬鬼,猶不見一邊;
何況諸鬼神,周遍於天下。」
那些依靠山地和山谷,隐藏起来显得可怖的;
身披纯白衣裳,洁净没有污垢的。
天神们听到这些,都归顺于梵天;
如今我称颂他们的名字,次序没有错乱。
众多天神现在到来,比丘你应当知道;
世间凡人的智慧,一百个中见不到一个。
如何能够看见,七万鬼神众?
即使看见十万鬼,仍看不到其中一边;
何况所有鬼神,遍布于天下。
地神有七千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時,有雪山神將六千鬼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有一舍羅神將三千鬼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此萬六千鬼神悅叉若干種,皆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稱,懷歡喜心來到比丘眾林中。
地神率领七千夜叉,种类繁多,都具备神通、相貌、形色和名号,怀着欢喜心来到比丘们居住的树林中。当时,雪山神带领六千鬼夜叉,种类繁多,都具备神通、相貌、形色和名号,怀着欢喜心来到比丘们居住的树林中。还有一位舍罗神带领三千鬼夜叉,种类繁多,都具备神通、相貌、形色和名号,怀着欢喜心来到比丘们居住的树林中。这一万六千鬼神夜叉,种类繁多,都具备神通、相貌、形色和名号,怀着欢喜心来到比丘们居住的树林中。
復有毘波蜜神,住在馬國,將五百鬼,皆有神足、威德。復有金毘羅神,住王舍城毘富羅山,將無數鬼神恭敬圍遶。復有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乾沓惒神,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盡字因陀羅,皆有大神力。南方毗樓勒天王,領諸龍王,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亦字因陀羅,有大神力。西方毗樓博叉天王,領諸鳩槃茶鬼,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亦字因陀羅,有大神力。北方天王名毗沙門,領諸悅叉鬼,有大威德,有九十一子,亦字因陀羅,有大神力。此四天王護持世者,有大威德,身放光明,來詣迦維林中。
还有毗波蜜神,住在马国,率领五百鬼众,都有神通威德。又有金毗罗神,住在王舍城毗富罗山,被无数鬼神恭敬围绕。还有东方提头赖吒天王,统领乾沓和神,威德广大,有九十一个儿子,名字都叫因陀罗,都具大神通力。南方毗楼勒天王,统领众龙王,威德广大,有九十一个儿子,名字也叫因陀罗,具大神通力。西方毗楼博叉天王,统领鸠槃茶鬼众,威德广大,有九十一个儿子,名字同样叫因陀罗,具大神通力。北方天王名叫毗沙门,统领夜叉鬼众,威德广大,有九十一个儿子,名字亦为因陀罗,具大神通力。这四位护世天王威德巍巍,身放光明,一同来到迦维林中。
爾時,世尊欲降其幻偽虛妄之心,故結呪曰:
那时,世尊为了降伏众生的虚妄之心,便说出这个咒语:
「摩拘樓羅摩拘樓羅毗樓羅毗樓羅陀那加摩世致 迦尼延豆 尼延豆 波那攎嗚呼奴奴主 提婆蘇暮 摩頭羅支多羅斯那 乾沓波 那羅主 闍尼沙 尸呵 無蓮陀羅 鼻波蜜多羅 樹塵陀羅 那閭尼呵斗浮樓 輸支婆迹婆」
摩拘楼罗 摩拘楼罗 毗楼罗 毗楼罗 陀那加摩世致 迦尼延豆 尼延豆 波那攎呜呼奴奴主 提婆苏暮 摩头罗支多罗斯那 乾沓波 那罗主 阇尼沙 尸呵 无莲陀罗 鼻波蜜多罗 树尘陀罗 那闾尼呵斗浮楼 输支婆迹婆
如是,諸王乾沓婆及羅剎皆有神足、形貌、色像,懷歡喜心來詣比丘眾林中。爾時,世尊復結呪曰:
就这样,各位乾闼婆王和罗刹都具备神通变化的能力,拥有庄严的相貌与威仪,他们怀着欢喜之心来到比丘们居住的树林中。这时,世尊又诵出了真言:
「阿醯 那陀瑟 那頭 毗舍離沙呵 帶叉蛇 婆提 提頭賴吒 帝婆沙呵 若利耶加毘羅攝波那伽 阿陀伽摩 天提伽 伊羅婆陀摩呵那伽 毘摩那伽多陀伽陀餘 那伽羅闍 婆呵沙呵 叉奇提 婆提羅帝婆提羅帝毘枚大迹閦 毘呵四 婆嚀 阿婆婆四 質多羅 速和尼那 求四多 阿婆由 那伽羅除 阿四 修跋羅 薩帝奴 阿伽 佛陀灑 失羅嚀 婆耶憂羅頭婆延樓 素槃㝹佛頭 舍羅㝹伽類樓」
阿醯那陀瑟 那頭毗舍離沙呵 帶叉蛇婆提 提頭賴吒帝婆沙呵 若利耶加毘羅攝波那伽 阿陀伽摩天提伽 伊羅婆陀摩呵那伽 毗摩那伽多陀伽陀餘 那伽羅闍婆呵沙呵 叉奇提婆提羅帝婆提羅帝毗枚大迹閦 毗呵四婆嚀 阿婆婆四質多羅 速和尼那求四多 阿婆由那伽羅除 阿四修跋羅 薩帝奴阿伽 佛陀灑失羅嚀 婆耶憂羅頭婆延樓 素槃㝹佛頭 舍羅㝹伽類樓
爾時,世尊為阿修羅而結呪曰:
这时,世尊为阿修罗念诵咒语说:
「祇陀 跋闍 呵諦 三物第 阿修羅 阿失陀 婆延地 婆三婆四 伊弟阿陀 提婆摩 天地 伽黎妙 摩呵祕摩 阿修羅 陀那祕羅陀 鞞摩質兜樓 修質諦麗 婆羅呵黎 無夷連那婆 舍黎阿細 跋黎 弗多羅那 薩鞞 鞞樓耶那那迷 薩那迷諦婆黎 細如 羅耶跋兜樓 伊呵菴婆羅迷 三摩由伊 陀那 跋陀若 比丘那 三彌涕 泥拔」
只陀 跋阇 呵谛 三物第 阿修罗 阿失陀 婆延地 婆三婆四 伊弟阿陀 提婆摩 天地 伽黎妙 摩呵秘摩 阿修罗 陀那秘罗陀 鞞摩质兜楼 修质谛丽 婆罗呵黎 无夷连那婆 舍黎阿细 跋黎 弗多罗那 萨鞞 鞞楼耶那那迷 萨那迷谛婆黎 细如 罗耶跋兜楼 伊呵庵婆罗迷 三摩由伊 陀那 跋陀若 比丘那 三弥涕 泥拔
爾時,世尊復為諸天而結呪曰:
那时,世尊又为众天神诵出咒语:
「阿浮 提婆 萆犁醯陛 提豫 婆由 多陀㝹跋樓㝹婆樓尼 世帝蘇彌 耶舍阿頭 彌多羅婆伽羅那移婆 阿邏提婆 摩天梯與 陀舍提舍 伽予薩鞞 那難多羅婆跋那 伊地槃大讎地 槃那槃大 耶舍卑㝹暮陀婆那阿醯揵大 比丘那 婆朱弟 婆尼 鞞弩 提步 舍伽利阿醯地 勇迷 那剎帝隷富羅息幾大 阿陀蔓陀羅 婆羅鞞栴大蘇 婆尼捎 提婆 阿陀陀 富羅翅支大 蘇黎耶蘇婆尼捎 提婆 阿陀 蘇提耶 富羅翅大 摩伽陀 婆蘇因 圖攎阿頭 釋拘 富羅大攎叔伽 伽羅摩 羅那阿大 鞞摩尼婆 嗚婆提 奇呵 波羅無呵 鞞婆羅微阿尼 薩陀摩多 阿呵黎 彌沙阿尼鉢讎歎奴阿攎余提舍阿醯跋沙 賒摩 摩呵賒摩 摩沙阿 摩䟽多摩 乞陀波頭灑阿陀摩波頭灑阿 醯阿羅夜 提婆 阿陀 黎陀夜 婆私波羅 摩訶波羅阿陀 提婆摩天 梯夜 差摩 兜率陀 夜摩 伽沙尼阿尼 藍鞞藍婆折帝 樹提 那摩伊灑 念摩羅提 阿陀醯 波羅念彌大 阿醯提婆提婆 闍蘭提 阿奇 尸吁波摩阿栗吒攎耶 嗚摩 浮浮 尼婆私遮婆 陀暮 阿周陀 阿尼 輸豆檀耶阿頭阿邏 毘沙門伊灑」
阿浮提婆 卑犁醯陛 提豫婆由 多陀尼跋楼尼婆楼尼 世帝苏弥 耶舍阿头 弥多罗婆伽罗那移婆 阿逻提婆 摩天梯与 陀舍提舍 伽予萨鞞 那难多罗婆跋那 伊地盘大仇地 盘那盘大 耶舍卑尼暮陀婆那阿醯健大 比丘那 婆朱弟 婆尼 鞞弩 提步 舍伽利阿醯地 勇迷 那刹帝隶富罗息几大 阿陀蔓陀罗 婆罗鞞旃大苏 婆尼捎 提婆 阿陀陀 富罗翅支大 苏黎耶苏婆尼捎 提婆 阿陀 苏提耶 富罗翅大 摩伽陀 婆苏因 图卢阿头 释拘 富罗大卢叔伽 伽罗摩 罗那阿大 鞞摩尼婆 呜婆提 奇呵 波罗无呵 鞞婆罗微阿尼 萨陀摩多 阿呵黎 弥沙阿尼钵仇叹奴阿卢余提舍阿醯跋沙 赊摩 摩呵赊摩 摩沙阿 摩疏多摩 乞陀波头洒阿陀摩波头洒阿 醯阿罗夜 提婆 阿陀 黎陀夜 婆私波罗 摩诃波罗阿陀 提婆摩天 梯夜 差摩 兜率陀 夜摩 伽沙尼阿尼 蓝鞞蓝婆折帝 树提 那摩伊洒 念摩罗提 阿陀醯 波罗念弥大 阿醯提婆提婆 阇兰提 阿奇 尸吁波摩阿栗吒卢耶 呜摩 浮浮 尼婆私遮婆 陀暮 阿周陀 阿尼 输豆檀耶阿头阿逻 毗沙门伊洒
此是六十種天。爾時,世尊復為六十八五通婆羅門而結呪曰:
这是六十种天神。当时,世尊又为六十八位具足五通的婆罗门诵出咒语:
「羅耶梨沙耶何醯犍大婆尼 伽毘羅跋兜鞞地闍阿頭差暮薩提 鴦祇鞞地牟尼阿頭閉𤛆耶差伽 尸梨沙婆呵若阿頭梵摩提婆提那婆鞞地牟尼阿頭 拘薩梨伊尼攎摩闍邏 鴦祇邏野般闍阿樓嗚猿頭 摩訶羅野阿拘提樓杙阿頭 六閉俱薩梨阿樓伽陵倚伽夷羅檀醯罪否符野福都盧梨灑先陀步 阿頭提那伽否婆呵移伽耶羅野多陀阿伽度 婆羅蔓陀迦牧羅野阿頭 因陀羅樓迷迦符陀攎暮摩伽醯阿勅傷俱卑予阿頭醯蘭若伽否鞞梨味余梨多他阿伽度 阿醯婆好羅子彌都盧多陀阿伽度 婆斯佛離首陀羅羅予多陀阿伽度 伊梨耶差摩訶羅予先阿步多陀阿伽度 般闍婆予婆梨地翅阿羅予多陀阿伽度 鬱阿蘭摩訶羅予便被婆梨摩梨輸婆醯大 那摩阿槃地苦摩梨羅予阿具斯利陀那婆地阿頭 翅鞞羅予尸伊昵彌昵摩呵羅予復婆樓多陀阿伽度 跋陀婆利摩呵羅予俱薩梨摩提輸尸漢提苫婆梨羅予修陀羅樓多他阿伽度 阿呵因頭樓阿頭摩羅予余蘇利與他鞞地提步阿呵鞞利四阿頭 恒阿耶樓婆羅目遮耶暮阿夷阿頭一摩耶舍枇那婆 差摩羅予何梨揵度余枇度鉢支余是數波那路摩蘇羅予耶賜多由醯蘭若蘇槃那祕愁度致夜數羅舍 波羅鞞陀鬱陀婆呵婆灑婆呵婆婆謀娑呵沙貪覆賒大賒法闍沙麗羅陀 那摩般枝多哆羅乾沓婆 沙呵婆薩多提蘇鞞羅予阿醯揵比丘三彌地婆尼地婆尼」
罗耶梨沙耶何酰键大婆尼 伽毗罗跋兜鞞地阇阿头差暮萨提 鸯祇鞞地牟尼阿头闭𤛆耶差伽 尸梨沙婆呵若阿头梵摩提婆提那婆鞞地牟尼阿头 拘萨梨伊尼卢摩阇逻 鸯祇逻野般阇阿楼呜猿头 摩诃罗野阿拘提楼杙阿头 六闭俱萨梨阿楼伽陵倚伽夷罗檀酰罪否符野福都卢梨洒先陀步 阿头提那伽否婆呵移伽耶罗野多陀阿伽度 婆罗蔓陀迦牧罗野阿头 因陀罗楼迷迦符陀卢暮摩伽酰阿敕伤俱卑予阿头酰兰若伽否鞞梨味余梨多他阿伽度 阿酰婆好罗子弥都卢多陀阿伽度 婆斯佛离首陀罗罗予多陀阿伽度 伊梨耶差摩诃罗予先阿步多陀阿伽度 般阇婆予婆梨地翅阿罗予多陀阿伽度 郁阿兰摩诃罗予便被婆梨摩梨输婆酰大 那摩阿槃地苦摩梨罗予阿具斯利陀那婆地阿头 翅鞞罗予尸伊昵弥昵摩呵罗予复婆楼多陀阿伽度 跋陀婆利摩呵罗予俱萨梨摩提输尸汉提苫婆梨罗予修陀罗楼多他阿伽度 阿呵因头楼阿头摩罗予余苏利与他鞞地提步阿呵鞞利四阿头 恒阿耶楼婆罗目遮耶暮阿夷阿头一摩耶舍枇那婆 差摩罗予何梨揵度余枇度钵支余是数波那路摩苏罗予耶赐多由酰兰若苏槃那秘愁度致夜数罗舍 波罗鞞陀郁陀婆呵婆洒婆呵婆婆谋娑呵沙贪覆赊大赊法阇沙丽罗陀 那摩般枝多哆罗乾沓婆 沙呵婆萨多提苏鞞罗予阿酰键比丘三弥地婆尼地婆尼
爾時,復有千五通婆羅門,如來亦為結呪。時,此世界第一梵王及諸梵天皆有神通,有一梵童子名曰提舍,有大神力。復有十方餘梵天王,各與眷屬圍遶而來。復越千世界,有大梵王見諸大眾在世尊所,尋與眷屬圍遶而來。
那时,还有一千五百位拥有五种神通的婆罗门,如来也为他们传授咒语。当时,这个世界的第一位梵天王及众多梵天都具有神通,有一位名叫提舍的梵童子,拥有大威神力。又有十方其他梵天王,各自率领眷属围绕而来。再越过一千个世界,有一位大梵王看见大众聚集在世尊之处,随即带着眷属围绕而来。
爾時,魔王見諸大眾在世尊所,懷毒害心,即自念言:「我當將諸鬼兵往壞彼眾,圍遶盡取,不令有遺。」時,即召四兵,以手拍車,聲如霹靂,諸有見者無不驚怖,放大風雨、雷電、霹靂,向迦維林圍繞大眾。
这时,魔王看见众多信徒聚集在佛陀身边,心中生出恶念。他想:我要率领鬼兵去破坏他们的集会,把他们全部包围消灭,一个不留。于是他召集四支军队,用手拍打战车,发出霹雳般的巨响,看到的人都惊恐万分。他掀起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向迦维罗卫树林包围过来,企图摧毁众人。
佛告諸比丘樂此眾者:「汝等當知,今日魔眾懷惡而來。」於是頌曰:
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喜好聚集在此的众人:你们应当知道,今日魔众怀着恶意而来。于是说偈道:
「汝今當敬順,建立於佛法;
當滅此魔眾,如象壞花藂。
專念無放逸,具足於淨戒;
定意自念惟,善護其志意。
若於正法中,能不放逸者;
則度老死地,永盡諸苦本。
諸弟子聞已,當勤加精進;
超度於眾欲,一毛不傾動。
此眾為最勝,有大智名聞;
弟子皆勇猛,為眾之所敬。」
你现在应当恭敬顺从,建立佛法;
应当消灭这些魔众,如同大象踏碎花丛。
专心忆念不放逸,具足清净戒律;
安定心意自思惟,善护自己的心志。
若能在正法中,做到不放逸;
便能超越老死之地,永断一切苦根。
诸位弟子听闻后,应当勤奋精进;
超越种种欲望,毫不动摇。
此僧团最为殊胜,有大智慧与名声;
弟子们都勇猛精进,为大众所敬重。
爾時,諸天、神、鬼、五通仙人皆集迦維園中,見魔所為,怪未曾有。佛說此法時,八萬四千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諸天、龍、鬼、神、阿修羅、迦樓羅、真陀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那时,众多天神、地祇、鬼众和具有五种神通的仙人们都聚集在迦维园中,目睹魔王所作所为,感到前所未见的奇异景象。佛陀宣讲此法时,八万四千天神远离尘垢,获得了清净法眼。诸天、龙族、鬼神、阿修罗、金翅鸟、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八部众,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的有情众生听闻佛陀宣说后,都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
CBETA 编码:T00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