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有个童子从碓坊边经过,口中念诵着这首偈子。惠能一听,就知道作者尚未明心见性,但已领会其中大意。惠能问童子:刚才你念的是什么偈子?童子回答说:你不知道大师说生死事大,要传授衣钵,让弟子们各自作一首偈子呈上,若能领悟大意,就将衣法传授给他,立为第六代祖师。有位上座名叫神秀,忽然在南廊下写了一首无相偈,五祖让所有弟子都要诵念,说悟得此偈者就能见自本性;依此修行就能得到解脱。惠能说:我在这里踏碓八个多月,没去过法堂前,希望上人带我到南廊下,礼拜这首偈子,也愿诵念结来生缘,愿生佛国。童子就带惠能到南廊下,惠能向偈子行礼。因为不识字,请人读给他听。惠能听完,立即明白其中大意。惠能也作了一首偈子,又请了一位会写字的人,在西间墙壁上题写,呈现本心。不认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惠能的偈子说:
菩提原本没有树,
明镜也不是台,
佛性永远清净,
哪里会染尘埃?
还有一首偈颂说:
心如菩提树,
身似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
何处惹尘埃?
寺院里的僧众看到惠能作出这样的偈子,都感到惊讶奇怪。惠能便回到舂米房去了。五祖弘忍忽然来到廊下,看见惠能的偈子,立即明白其中深意。他担心其他人知道,就对众人说:这个偈子也还没有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