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無相?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是以無相為體,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生念。莫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斷即無,別處受生。學道者用心,莫不識法意。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自見迷,又謗經法。是以立無念為宗。即緣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念從此而生。然此教門立無念為宗,世人離見,不起於念,若無有念,無念亦不立。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離二相諸塵勞;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維摩經》云:『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自古以来,顿悟渐修都以无念为宗旨,无相为本体,无住为基础。什么叫无相?无相就是在现象中不执着现象。什么叫无念?无念就是在念头中不执着念头。什么叫无住?无住是人的本性,每一个念头都不停留,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从不间断。如果一念断绝,法身就会离开色身。在每一个念头中,对一切事物都不执着。如果一个念头停留,所有念头都会停留,这叫束缚。对一切事物念念不停留,就没有束缚,所以以无住为基础。善知识!对外远离一切现象,就是无相。只要能远离现象,自性本体就清净。所以以无相为本体,在一切境界中不沾染,就叫无念。在自己的念头上远离境界,不在事物上产生念头。不要什么都不想,把念头全部消除,一个念头断绝了,就会在别处投生。学道的人要用心,不要误解佛法。自己错了还可以原谅,再去误导别人就不对,自己看不清迷惑,还诽谤佛法。所以以无念为宗旨。因为迷惑的人在境界上有念头,念头就会产生错误见解,一切烦恼妄想从此而生。但这个法门以无念为宗旨,世人远离错误见解,不产生念头,如果没有念头,无念也就不存在。无是没有什么?念是念什么?无是远离二相和各种烦恼;念是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的体,念是真如的用。自性生起念头,虽然能见闻觉知,但不沾染任何境界,始终自在。《维摩经》说:对外能清楚分辨一切现象,内心安住于真理不动摇。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