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大師先天二年八月三日滅度。七月八日,喚門人告別。大師先天元年於新州國恩寺造塔,至先天二年七月告別。大師言:「汝眾近前,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問,為汝破疑,當令迷者盡悟,使汝安樂。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眾僧聞已,涕淚悲泣。唯有神會不動,亦不悲泣。六祖言:「神會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餘者不得,數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憂阿誰?憂吾不知去處在?若不知去處,終不別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去處;若知去處,即不悲泣。性體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汝等盡坐,吾與汝一偈:〈真假動靜偈〉,汝等盡誦取,見此偈意,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僧眾禮拜,請大師留偈,敬心受持。偈曰:
大师于先天二年八月三日圆寂。七月八日,他召集弟子们告别。大师在先天元年于新州国恩寺建造佛塔,到先天二年七月时告别众人。大师说:你们走近些,我到八月就要离开世间了。你们若有疑问尽早提出,我为你们破除疑惑,使迷惑的人都得到开悟,让你们安心快乐。我若离世后,就没人教导你们了。法海等僧人听后,悲伤哭泣。只有神会神色如常,既不悲伤也不哭泣。六祖说:神会这个小和尚,却能以平等心对待善恶毁誉,不为所动。其他人却做不到,这些年在山中究竟修了什么道?你们现在悲伤哭泣,是在为谁忧愁?是担心我不知道往生何处吗?若我不知道去处,最终不会与你们分别。你们悲伤哭泣,正说明不知道我的去处;若知道去处,就不会哭泣了。自性本体本无生灭,亦无来去。你们都坐下,我给你们一首《真假动静偈》,你们都要诵记,领会此偈真意,就与我的心意相通。依此修行,不会偏离宗旨。僧众顶礼,恭请大师留下偈语,诚心奉持。偈文如下: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無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見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若悟作此見, 則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者,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却執生死智。
前頭人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禮勸善。
此教本無諍, 若諍失道意。
執迷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一切现象皆非真实,不可执着所见为真。
若将所见当作真实,此见本身即非真实。
若能体认本具真心,远离虚妄即是心真。
自心若不离虚妄,何处可寻真实?
众生心念本自流动,草木瓦石本无动摇。
若强修不动之行,便同草木失去灵明。
若见真实不动性,动静之中本无二致——
顽石般的不动非真不动,无情之物不生佛性。
善能辨别诸法相状,第一义谛本来寂然。
若悟此中真义,即是真如妙用现前。
告诫诸位求道人,用心修行莫懈怠。
莫入大乘解脱门,反执生死妄想见。
若遇见解相契者,便可共论佛法真义;
倘若因缘不相应,合掌令生向善心。
此法本来离争论,诤讼即失菩提心。
固执诤论修行法,自性沉沦生死海。
CBETA 编码:T200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