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眾僧既聞,識大師意,更不敢諍,依法修行。一時禮拜,即知大師不久住世。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師!大師去後,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竪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傳,汝不信,吾與誦先代〈五祖傳衣付法頌〉。若據第一祖達摩頌意,即不合傳衣。聽吾與汝誦。」頌曰:
众僧听闻之后,明白了大师的意思,不敢再争执,依照佛法修行。大家一齐向大师礼拜,知道大师不久将离世。上座法海上前问道:“大师!大师离去后,衣钵和法脉应当传给谁?”大师回答:“法脉已经交付完毕,你不必再问。我灭度后二十余年,邪说将会扰乱,迷惑我佛门宗旨。那时会有人挺身而出,不顾生命安危,匡正佛教是非,确立正法宗旨,此人就是我的正法传人。衣钵不应再传,若你不信,我为你念诵先代五祖的《传衣付法颂》。根据初祖达摩颂文的本意,衣钵本不该传下。听我为你诵来。”颂文如下:
「第一祖達摩和尚頌曰:
第一代祖师达摩和尚这样颂道:
「吾本來東土, 傳教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菓自然成。
我本从东方来,
传法度众生,
一花开五瓣,
果熟自然成。
「第二祖惠可和尚頌曰:
第二祖惠可和尚这样颂道:
「本來緣有地, 從地種花生,
當本元無地, 花從何處生?
原本因有地,
从地种花生,
本无地存在,
花从何处生?
「第三祖僧璨和尚頌曰:
第三祖僧璨和尚这样颂道:
「花種須因地, 地上種花生,
花種無生性, 於地亦無生。
花种需要土地,
在土地上种花生长,
花种本身无生性,
土地也无生性。
「第四祖道信和尚頌曰:
第四祖道信和尚这样颂道:
「花種有生性, 因地種花生,
先緣不和合, 一切盡無生。
花种本具生机,依地而得生长;
若离因缘和合,万法皆无生起。
「第五祖弘忍和尚頌曰:
第五代祖师弘忍和尚这样颂道:
「有情來下種, 無情花即生,
無情又無種, 心地亦無生。
众生播下因缘种,
无情草木自然生。
若无情识无种性,
心田亦无生灭名。
「第六祖惠能和尚頌曰:
第六代祖师惠能和尚作偈颂说:
「心地含情種, 法雨即花生,
自悟花情種, 菩提菓自成。」
心田蕴藏情意种,
法雨滋润花自生,
自悟此花情意种,
菩提果实自然成。
CBETA 编码:T200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