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婬經
佛說伏婬經
我听到的是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居士阿那邠祁来到世尊所在之处,顶礼世尊双足后,退坐一旁。阿那邠祁居士退坐一旁后,向世尊请教:世尊,世间有多少种制伏淫欲的方法可以了知?
居士啊,世间存在十种淫欲的束缚。哪十种呢?居士,第一种淫欲束缚是指有人不依正法行淫,不依正法追求淫欲,既不能使自己身心安宁,也不能使父母、妻儿、仆役、沙门婆罗门得到安宁,不能利益众生,不能行善积德往生天界。居士啊,这就是第一种淫欲束缚。
再者,居士,或有修行者克制淫欲,不以正当方式求取淫欲之事,若以不正当方式求得淫欲后,只顾自身安乐、供养父母妻儿、招待宾客奴仆,却不布施沙门婆罗门,这样虽行善得善报,投生善处。居士,此即为一种克制淫欲的方式。
再者,居士!或有修行者降伏淫欲,不以正当方式谋取他人财物,不以非法手段求取后,便能安顿自身、父母妻儿、仆役奴婢,又能布施修行者与婆罗门,行善得善报,转生善趣。如是,居士!这便是降伏淫欲的一种表现。
再者,居士!有一种降伏贪欲的方式:如法求取财物。当他如法获得财物后,不用于自身享乐,不供给父母,不供给妻儿,不供给奴婢,也不布施沙门婆罗门,而是用来行善,以此善业获得善身,往生善处。居士,这就是一种降伏贪欲的方法。
再者,居士!有人能克制淫欲,如法求取财物。他如法求得财物后,不仅自身安乐,还能供养父母、妻儿、奴婢,却不布施给沙门婆罗门。这样的人因行善而得善报,将投生善处。居士!这就是第一种克制淫欲的情形。
再者,居士!有人能降伏贪欲,如法求取财物。他如法求取财物后,不仅使自己身心安乐,还能供养父母、妻儿、奴婢,布施沙门婆罗门,以此善行获得善报,转生善处。居士!这就是降伏贪欲的一种表现。
再者,居士!有一种克制欲望的方式:如法求取财物而不侵犯他人,如法求取财物而不损害自身,既不贪图自身享乐,也不为父母、妻子、奴婢谋求,更不布施给沙门婆罗门,只为行善得善报,使来世生于善处。居士!这就是一种克制欲望的方式。
再者,居士!有一种降伏贪欲的方式:如法求财而不侵害他人,如法求财而不损害自身,能使自身及父母、妻儿、奴婢获得安乐,虽不布施沙门婆罗门,但因行善而感得善报,投生善趣。居士!这就是一种降伏贪欲的方法。
再者,居士啊!或有一种降伏贪欲的方法:如法求取财物不侵扰他人,如法求取财物不损害自己,自身获得安乐,并能供养父母、妻子、奴婢,布施沙门婆罗门,行善得善报,转生善处。若有人得到钱财后,对其深深贪著,极度迷恋,看不见灾祸变化,也不知舍弃,一味贪婪享用。如是,居士!这就是一种降伏贪欲的方法。
再者,居士!有一种降伏贪欲的方法:如法求取钱财不侵害他人,如法求取钱财不损害自身,能使自己身心安稳,并能供养父母、妻儿、奴婢,布施沙门婆罗门,行善得善报,转生善处。此人获得钱财后,既不沾染也不执着,不以此为乐,不沉溺其中,明白这是无常变幻之物,能够舍离贪着而善用。如是,居士!这就是一种降伏贪欲的方法。
居士啊!倘若有人压制淫欲,却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后,既不能使自身安乐,也不能让父母、妻儿、奴婢得到安乐,更不布施沙门婆罗门,以求善报转生善处。居士啊!这就是所谓的压制淫欲。我要说这种压制淫欲的方式是邪恶的。
这位居士啊,若有人克制贪欲,不以非法手段获取钱财,不以非法获取的钱财来安顿自身及父母妻儿奴婢,也不布施给沙门婆罗门,以求善报得善身往生善处。这位居士啊,这样的克制贪欲,这样的克制贪欲,虽是微小的进步,但终究是微小的进步。
这位居士啊,如果有人能够降伏淫欲,如法求取钱财而不侵害他人,如法求取钱财而不侵害自己,自己获得安乐之身,又能供养父母、妻子、奴婢,布施沙门婆罗门,行善得善报,转生善处。他得到的钱财不贪染、不执著、不囤积、不耽乐,知道这是无常变幻之物,舍弃执着而享用。正是如此。居士啊,降伏淫欲最为殊胜、最为微妙、最为上等、最为美好、无上殊胜。就好比居士,有牛乳,从乳出酪,从酪出醍醐,从醍醐出酥,从酥出酪酥,这是最殊胜、最微妙、无上之说。同样地,居士,这些降伏淫欲的修行,是最殊胜、最微妙、极妙最上、无上无上的。偈颂说:
非法聚敛钱财, 如法布施如法行; 既不施舍又不享, 也不为福而施予, 二者皆为吝啬垢, 恶行以此贪欲生。
如法求取钱财时, 欲为福德而施舍, 既能布施亦自享, 更能广种诸福德, 二者皆离吝啬垢, 皆能降伏此贪欲。
若能以智慧而行, 随所行处伏贪欲, 了知无常知足者, 知足而食心安住。 若能以智慧而行, 最胜妙法伏贪欲。
佛这样说,居士阿那邠祁听闻世尊的教诲,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