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鎞
帝尧不能没有虞舜,周文王不能没有孔子,这是因为道统需要传承。迦叶不能没有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不能没有弥勒,同样是因为道统需要传承。所以在尧那里未能领悟的道,可以从舜那里听闻;在文王那里未能领会的道,可以从孔子那里听闻;在释迦牟尼那里未能觉悟的道,可以从弥勒那里明白。若要抛开弥勒去理解释迦牟尼,就如同拒绝孔子却要探究文王,舍弃虞舜却要分辨尧帝,这合乎道理吗?何况释迦牟尼所说的《金刚经》,最为精微奥妙不可思议,就连登地的大菩萨尚且难以参透,而需要向弥勒请教,博地凡夫为何却要违背其教义,凭个人见解妄加解释呢?言辞越新奇,真义就越隐晦;文采越华丽,宗旨就越模糊。纷争四起,门户林立,末法时代的弊端已到极点了。
云栖空大师深入研读佛经总集,透彻探究微妙教义,反复钻研各家学说,广泛综合众多典籍。依据《瑜伽师地论》,寻求通达弥勒菩萨的偈颂;又遵循弥勒教法,用以领悟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取其要义来解读经文,引其法语来印证理解。文辞不求华美,唯恐遮蔽真理;言语不求繁多,唯恐令人畏惮繁琐;分科不求过细,唯恐割裂文脉气势。愿使天下后世知晓:弥勒的偈颂与释尊的经典本无二致;空大师的注解完全源自弥勒的偈颂。通过注解理解偈颂,凭借偈颂领悟佛经,那么后世未明释尊经义者,可借弥勒教法得悟;已明弥勒教法者,正是善解释尊经义之人。违背真义者错,此解之错不在空师;契合真义者对,此解之对实归弥勒。呜呼!古今注解《金刚经》者不下千百部,唯我云栖大师《摸象记》独得弥勒未传心印。而空师身为佛门栋梁,亲承祖师教诲,受命注解此经。适逢大德凋零,歧路亡羊之际,广揞愧列禅修末席,随侍左右劝请。空师因而探玄择要,删繁就简,集诸家之精华,补《摸象记》之未备,心灯互映,如印印泥。至此方知释尊与弥勒无别,百千诸佛言中真意乃至言语难诠、思虑难至之妙谛,无不尽归大同。近可印证于云栖,远可印证于兜率,著者本怀,岂是徒然!
万历戊午年秋日,虎林洪瞻祖广揞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