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注解
自古圣贤的经典,都是用来教化众生的。而能普遍度化一切众生——无论智慧愚钝、圣贤凡夫,还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经典,没有比《金刚经》更殊胜的。此经以无念为宗旨,以离相为要义,以断除贪妄为功夫,以清净涅槃为终极。实乃长夜明灯,苦海慈航。自从由西域传入中国,上至王侯士绅,下至牧童樵夫,无不家家供奉,虔诚礼拜。其受尊崇的程度,远超四书六经。然而人们虽然衣冠整洁,焚香礼拜,敲着木鱼诵经,口中念诵的却不是心里明白的;眼睛看见的,也不是心意领会的。如同走进暗室,一无所见;又像身处蛮邦,言语不通。这样怎能生起坚固信心,开启般若智慧,到达无上菩提的彼岸呢?我的学生黄正元(福建总兵,号泰一),怜悯世人只会诵经不解经义,请我作直白讲解。我惶恐道:此经乃佛陀心灯,奥妙难测。我何等浅薄,岂敢以管窥之见妄议高深?但黄君再三恳请,推辞不得。于是摘录前贤论述加以调整,结合个人见解贯通文义。前有注解逐字逐句阐明,后有讲解分条缕析旨趣。或顺承下卷,层次分明;或呼应前文,毫无遗漏。务求语句流畅,脉络清晰。使诵读者既能对照经文,又能理解义理。仿佛亲临祇树给孤独园,目睹佛陀与须菩提往复问答。从前如在暗室者,此刻处处光明;昔日似处蛮邦者,如今句句通达。这真是莫大快事。佛经谈空,儒经说实。用解释儒经的方法来阐释佛经,自然理路通畅。后学之人一见便知,容易依循。若对经文章节间的问答呼应置之不理,反堆砌禅门机锋作为注解,就像捉镜中花、捞水中月,终究不可得。想来佛陀传经的本怀,绝非如此。此刻刊行流通,必有人因研读经义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黄君的功德,当与佛土共久长,岂是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所能比拟!
大清乾隆元年二月,纯阳子沐手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