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五五)檀彌離品第四十八(丹本為五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園之中。時拘薩羅國中有一長者,字曇摩貫質,豪貴大富,無有子息。禱祀國中一切神祇,求索有子,精誠感神,婦即懷妊。日月期滿,生一男兒,軀體端嚴,世所希有。召諸相師,占相吉凶。相師占之,知其有德,因為立字,名檀彌離。年既長大,其父命終,時波斯匿王即以父爵封之。受王封已,父時舍宅變成七寶,諸庫藏中悉皆盈滿,種種具有。
時王子流離被純熱病,至為困悴,諸醫處藥,須牛頭栴檀用塗其身,當得除愈。王即出令,唱語國中:「誰有牛頭栴檀?持詣王家市,當雇直與千兩金。」令語盡遍,無持來者。時有一人啟白王曰:「拘薩羅國檀彌離長者家內大有。」時王聞之,乘車馬輿,躬自往求。
到檀彌離長者門前,時守門人即入白之:「波斯匿王來在門外。」長者歡喜,即出奉迎,請王入宮。前見外門,純以白銀,門內有女,面首端正,世無有雙,踞銀床,紡銀縷,小女十人侍從左右。時王便問:「是汝婦耶?」答曰:「非也,是守門婢。」王續問之:「是小女輩復用何為?」彌離答言:「通白消息。」
次入中門,純紺琉璃,門內有女面貌端嚴,復勝於上,左右侍從轉倍前數。進入內門,純以黃金,門內有女,顏貌端正轉勝上者,坐金床,紡金縷,左右侍人復倍上數。王亦問之:「此女人者,是卿婦耶?」答言:「非也。」
入到舍內,見琉璃地清徹如水,屋間刻鏤種種獸形及水虫像,風吹動之,影現地中,弈弈動搖。王見疑怖,謂是實水,而問之言:「餘更無地,殿前作池?」彌離答言:「此非水也,是紺琉璃。」即脫手指七寶環玔,擲置于地,徑到彼際,礙壁乃住。王見歡喜,即共入內,昇七寶殿。彌離夫人在其殿上,所坐之床用紺琉璃,更有妙床,請王令坐。彌離夫人眼即淚出。王問之言:「何以淚出,不相喜耶?」夫人答言:「王來大善,但王衣服有微烟氣,令我淚出,非是相憎。」王便問言:「今汝家內不然火耶?」答言:「不也。」王問曰:「以何煮食?」答曰:「欲食之時,百味飯食自然在前。」王復問言:「冥暮之時,以何為明?」答言:「用摩尼珠。」即便閉戶及諸窓牖,出摩尼珠,明踰晝日。
時檀彌離跪白王言:「大王!何故勞屈尊神?」王告之曰:「我子流離被病困篤,須牛頭栴檀,故來索之。」彌離歡喜,將入諸藏,指示其物,七寶珍琦明淨曜日,栴檀積聚不可稱計,而語王言:「須者取之。」時王答言:「我須二兩。」便折與之,多少正足。即使侍從先送歸國。
時王敬念,而語之言:「汝當見佛。」彌離答言:「云何為佛?」王曰:「汝不聞乎?迦維羅衛淨飯王子厭老病死,出家學道,道成號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神足智慧,殊挺無比,人天中尊,故號為佛。」彌離聞已,深生敬心,而問王言:「今在何許?」王答之曰:「在王舍城竹園中止。」
王去之後,即往見佛,覩佛威顏,過踰國王所歎萬倍,心懷歡喜,頭面作禮,問訊起居。佛為說法,得須陀洹道,長跪合掌,求索出家。佛即聽許。「善來比丘!」鬚髮便墮,法衣著身,重為說法四諦真法——苦習盡道,心垢都盡,成阿羅漢。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合掌白佛,問世尊言:「檀彌離比丘有何功德,生於人中,受天福祿,不樂世樂,出家未久,即獲道果?」
佛語阿難:「善聽!當說。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時世有佛名毘婆尸,滅度之後,於像法中有五比丘共計盟要,求覓靜處,當共行道。見一林澤,泉水清美,淨潔可樂,時諸比丘俱共同聲勸語一人:『此去城遠,乞食勞苦,汝當為福,供養我等。』爾時一人即便許可,往至人間,勸諸檀越日為送食。四人身安,專精行道,九十日中便獲道果,即共同心語此比丘:『緣汝之故,我等安隱,本心所規,今已得之。欲求何願?恣汝求之。』時彼比丘心情歡喜,而作是言:『使我將來天上人中富貴自然,所願之物,不加功力皆悉而生,遭值聖師過踰仁等百千萬倍,聞法心淨,疾獲道果。』」
佛告阿難:「爾時比丘,今檀彌離是。緣其供給四比丘故,九十一劫生天人中,豪貴尊嚴,不處貧窮卑賤之家,今得見我,獲道度世。」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各自勸勵,精進修道,有得初果乃至四果,有發曠濟之心住不退者,各各喜悅,頂戴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