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五六)象護品第四十九(丹本為五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摩竭國中有一長者,生一男兒,相貌具足,甚可愛敬。其生之日,藏中自然出一金象。父母歡喜,便請相師為其立字。時諸相師見兒福德,問其父母:「此兒生日,有何瑞應?」即答之言:「有一金象,與兒俱生。」因瑞立字,名曰象護。兒漸長大,象亦隨大;既能行步,象亦行步,出入進止,常不相離;若意不用,便住在內。象大小便,唯出好金。
其象護者常與五百諸長者子共行遊戲,各各自說家內奇事。或有說言:「我家舍宅床榻坐席悉是七寶。」或有自說:「我家屋舍及與園林亦是眾寶。」復有說言:「吾家庫藏妙寶恒滿。」如是之比,種種眾多。是時象護復自說言:「我初生日,家內自然生一金象。我年長大,堪任行來,象亦如是,於我無違。我恒騎之,東西遊觀,遲疾隨意,甚適人情。其大小便純是好金。」時王子阿闍貰亦在其中,聞象護所說,便作是念:「若我為王,當奪取之。」既得作王,便召象護,教使將象共詣王所。
時象護父語其子曰:「阿闍貰王兇暴無道,貪求慳悋,自父尚虐,何況餘人?今者喚卿,將貪卿象,儻能被奪。」其子答曰:「我此象者,無人能劫。」父子即時共乘見王。
時守門人即入白王:「象護父子乘象在門。」王告之曰:「聽乘象入。」時守門者還出具告,象護父子乘象徑前,既達宮內,爾乃下象,為王跪拜,問訊安否。王大歡喜,命令就座,賜與飲食,粗略談語。須臾之頃,辭王欲去,王告象護:「留象在此,莫將出也。」
象護欣然,奉教留之,空步出宮。未久之間,象沒於地,踊出門外,象護還得,乘之歸家。經由少時,便自念曰:「國王無道,刑罰非理,因此象故,或能見害。今佛在世,澤潤群生,不如離家,遵修梵行。」即白父母,求索入道,二親聽許,便辭而去。
乘其金象,往至祇洹。既見世尊,稽首作禮,陳說本志。佛尋許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在身,便成沙門,佛便為說四諦要法,神心超悟,便逮羅漢。每與諸比丘林間樹下思惟修道,其金象者恒在目前。
舍衛國人聞有金象,競集觀之,怱閙不靜,妨廢行道。時諸比丘以意白佛,佛告象護:「因此象故,致有煩憒,卿今可疾遣之令去。」象護白佛:「久欲遣之,然不肯去。」佛復告曰:「汝可語之:『我今生分已盡,更不用汝。』如是至三,象當滅矣。」爾時象護奉世尊教,向象三說:「吾不須汝。」是時金象即入地中。
時諸比丘咸共奇怪,白世尊言:「象護比丘本修何德,於何福田種此善根,乃獲斯報巍巍如是?」
佛告阿難及諸比丘:「若有眾生於三寶福田之中種少少之善,得無極果。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時彼世人壽二萬歲,彼佛教化周訖,遷神泥洹,分布靈骨,多起塔廟。時有一塔,中有菩薩本從兜率天所乘象來下入母胎時像。彼時象身有少剝破,時有一人值行繞塔,見象身破,便自念言:『此是菩薩所乘之象,今者損壞,我當治之。』取埿用補,雌黃污塗,因立誓願:『使我將來恒處尊貴,財用無乏。』彼人壽終,生於天上,盡天之命,下生人間,常生尊豪富樂之家,顏貌端正,與世有異,恒有金象,隨時侍衛。」
佛告阿難:「欲知爾時治象人者,今象護是。由於彼世治象之故,從是以來,天上人中封受自然;緣其敬心,奉三尊故,今遭值我,稟受妙化,心垢都盡,逮阿羅漢。」
慧命阿難及諸眾會聞佛所說,莫不開解,各得其所,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有發無上正真道意者,有證不退位者,莫不歡喜,敬戴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