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六一)堅誓師子品第五十四(丹本為六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爾時提婆達多恒懷惡心向於世尊,欲害如來,自稱為佛,教阿闍世害父為王,「新佛新王治理天下,不亦快乎?」王子信用,便殺其父,自立為王。是時世人咸懷惡心,於諸比丘惡不欲見。時諸比丘入城乞食,人民忿恚,咸不與語。空鉢而出,還到山中,白世尊言:「提婆達多作不善事,使諸四輩各興惡心向於沙門。」爾時世尊告阿難言:「若有眾生起於惡心向諸沙門著染衣人,當知是人則便惡心向於過去諸佛、辟支佛、阿羅漢,向於未來諸佛、辟支佛、阿羅漢,現在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以發惡心向於三世諸賢聖故,便獲無量罪業果報。所以者何?染色之服皆是三世賢聖標式,其有眾生剃除鬚髮、著染衣者,當知是人不久當得解脫一切諸苦,獲無漏智,為諸眾生作大救護。若有眾生能發信心向於出家著染衣人,獲福難量。」
佛告阿難:「我由往昔於諸出家著染衣人深生信心,敬戴之故,致得成佛。」
阿難白佛言:「世尊!往昔深心敬染衣人,其事云何?願樂欲聞。」佛告阿難:「善聽!當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阿難:「古昔無量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大國王,名曰提毘,總領八萬四千諸小國王。世無佛法,有辟支佛在於山間林中坐禪行道,飛騰變化,福度眾生。時諸野獸咸來親附。有一師子,名號𨃓迦羅毘(晉言堅誓),軀體金色,光相明顯,煥然明烈,食果噉草,不害群生。
「是時獵師剃頭、著袈裟,內佩弓箭,行於澤中,見有師子,甚懷歡喜,而心念言:『我今大利,得見此獸,可殺取皮,以用上王,足得脫貧。』是時師子適值睡眠,獵師便以毒箭射之。師子驚覺,即欲馳害,見著袈裟,便自念言:『如此之人,在世不久必得解脫,離諸苦厄。所以者何?此染衣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聖人標相,我若害之,則為惡心趣向三世諸賢聖人。』如是思惟,害意還息。箭毒病兩行,命在不久,便說偈言:
「『耶羅羅 婆奢沙 娑呵』
「說此語時,天地大動,無雲而雨。諸天惋惕,即以天眼下觀世間,見於獵師殺菩薩師子,於虛空中雨諸天花供養其屍。是時獵師剝師子皮,持至于家,以奉國王提毘,求索賞募。時王念言:『經書有云:「若有畜獸身金色相,必是菩薩大士之人。」我今云何資賞此人?若與賞者,便為共此殺害無異。』是時獵師素窮求哀,國王矜愍,與少財物,問獵師言:『師子死時,有何瑞應?』答言:『口說八字,天地普動,無雲而雨,天降諸花。』爾時國王聞是語已,悲喜交集,信心益猛,即召諸臣、耆舊、智人令解是義。時諸人眾都不能解。
「空林澤中,有一仙人,字奢摩,字義俱閑。仙人聰明,哲達貫練。使還白王,王即請來。仙人于時具為大王解說其義:『耶羅羅其義:唯剃頭著染衣,當於生死疾得解脫。婆奢沙云:剃頭著染衣者,皆是賢聖之相,近於涅槃。娑呵云:剃頭著染衣者,當為一切諸天世人所見敬仰。』
「於時仙人解是語已,提毘歡喜,即召八萬四千小王悉集一處,作七寶高車,張師子皮,表示一切悉共敬戴,燒香散花,而以供養,極盡忠心,後復打金作棺,盛師子皮,以用起塔。爾時人民緣是善心,壽終之後,皆得生天。」
佛告阿難及四部眾:「爾時師子由發善心向染衣人,十億萬劫作轉輪聖王,給足眾生,廣殖福業,致得成佛。爾時號𨃓迦毘羅者,豈異人乎?今我身是也;時國王提毘緣供養師子皮故,十萬億劫天上人中尊貴第一,修諸善本,今彌勒菩薩是;時仙人者,今舍利弗是;時獵師者,今提婆達多是。」
爾時四眾從佛聞說過去因緣,心懷歡喜,深自惋悼,悲歎而言:「我等愚癡!不識明哲,生起惡心。唯願如來憐愍愚癡,聽悔前罪!」世尊弘慈,因為說法四諦微妙,隨其宿緣,皆獲諸果,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者,有發無上正真道意者。是時阿難、四部之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