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六二)梵志施佛納衣得受記品第五十五(丹本為六十二)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带着侍者阿难进城乞食。佛陀身上穿的衣服有些破损,准备以此因缘度化众生。乞食结束后,正要返回住处。一位婆罗门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行礼,看到佛陀容貌光明、相好庄严,但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损,便生起布施之心。他节省家中的财物,得到了一些白布,拿来供养佛陀,说道:愿如来收下这块布,用来补衣服吧!佛陀立即接受了。婆罗门见佛陀接受供养,心中欢喜,更加踊跃。佛陀怜悯此人,便为他授记:你在未来二阿僧祇劫又百劫之后,将成就佛果,具足神通相好,十号圆满。佛陀授记完毕,婆罗门欢喜离去。
城中的豪贤、长者、居士们都生出这样的心意:为何世尊接受他们微薄的供养,却回报以广大的福果?这样想着,他们各自为如来准备上等细布,制成各种衣服,拿来供养佛陀。
阿难问佛陀:世尊过去做了什么善行,能让所有人都供养衣服?请佛陀为我们解说,让大家明白。佛陀告诉他:仔细听,专心记,我来为你讲述过去的因缘。阿难回答:是,我一定认真听。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时,有一位佛,名叫毗钵尸,出现在世上,和他的九万弟子一起。那时有位国王,名叫槃头。有一位大臣请佛和僧众供养三个月,佛同意了。大臣得到允许后,回家准备所需物品。这时槃头王也想供养佛和僧众,来到佛的住处,对佛说:希望如来和比丘僧能接受我三个月的供养。佛告诉槃头:我已经先接受了那位大臣的邀请。大人的规矩,不应该中途改变。
国王回到宫中,告诉大臣说:佛在我国,我想供养,听说你已经请了。现在可以让给我,等我供养完毕,你再请佛。大臣回答国王:如果大王能保证我的生命安全,又保证如来长久住在这里,还能让国家永远平安没有灾祸,如果能保证这些事,我就放弃,让大王先请。国王自己心想:这些事办不到。又改口说:你请一天,我请一天。大臣同意了。轮流设斋供养,各自满足了心愿。
那时有位大臣为如来置办了三衣,全都丰足齐备,又为九万比丘众制作七条衣,每人分得一领。阿难啊,要知道当时以这些衣服供养佛陀和僧众的大臣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前身。我生生世世广种福田从不满足,如今所有福报都自然获得,从未白费。
当时阿难等人听完这些话后,心中充满欢喜,勤奋修行,广种福田,怀着踊跃的心情,恭敬地接受并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