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松筆記

No. 1287-A千松筆記序

觀釋迦老子四十九年利生之談。把一片肝腸。打迭得乾乾淨淨。以應萬機。那有許多齷齪。塞人腸肚。教人成佛。四十九年中。止用一片圓融無礙不思議清淨心為辯才。示人安身立命處。猶龍神現於雲端。往來神變。雲行雨施。善能觀者。見龍真體。不善觀者。謂紙墨文字。故如來文非文也。如來語非語也。轉變神化。言言真體。語語流輝。故云四十九年未甞曾說一字。纔見世尊肝腸潔淨。令人直下會取。不受人瞞。具眼者那肯食人糟粕。檢人涕吐。如雲門纔見釋迦指天指地。便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死。與狗子吃。就把世尊底。掀開用出自家面目。那肯食人殘羮剩飯。所以悟有非常。纔能超世。也須是個人使得。未徹玄宗。浪言見諦。將欲昧人。實以自昧。咨其胸臆。徒滑唇吻。不能了明出佛之機。言不越心。心不越語。心言豈是兩法。懸崖撒手。未肯承當。直下知歸。自然透脫。學者漫自隨文逐義。舉世呌囂。徵逐不醒。如吸狂泉。不知佛祖垂言。直示本體。盡徹纖疑。縱橫如意。可窺心佛之宗。入利津而不染。唯從自己胸襟流出。以應世間。智刃纔揮。纖疑頓斷。為世間之道亦可為。出世間之道亦可把。世間法與出世間法。融作一團。和作一塊。作世間法亦可。作出世間法亦可。離世間法。無出世間法可得。離出世間法。無世間法可得。然雖如是。亦可於世間法內。檢出出世間法。於出世間法內。檢出世間法。纔不溷亂。亦不儱侗。方為具眼。踏翻聖賢窠臼。掀開佛祖家風。可以入魔。可以入佛。不被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縛。灑灑脫脫。纔成個解脫道人。玉既琢而韞璞。劍已淬而含輝。是以念念中。見一切眾生成佛。佛有成否。亦非佛矣。心有古今。亦非心矣。是故釋迦老子。一生活計。不厭之談。示於眾生。不可於說字上。更下註脚。為心佛可也。No. 1287
观察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化众生的言说。他将一片赤诚之心。收拾得干干净净。以应对万千机宜。哪有许多污浊。堵塞人的心肠。教人成佛。四十九年中。只用一片圆融无碍不可思议清净心作为辩才。向人指示安身立命之处。犹如龙神显现云端。往来变幻。行云布雨。善于观察者。得见龙的真实体性。不善观察者。只谓纸墨文字。所以如来的文字并非文字。如来的语言并非语言。变化神通。句句显露真体。字字流溢光辉。因此说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唯有见到世尊心肠洁净。才能令人当下领会。不受他人欺瞒。具眼之人岂肯食人糟粕。捡拾他人唾涕。如云门禅师一见释迦指天指地。便道。我若当时见到。一棒打死。喂与狗吃。这便是掀开世尊的表相。显露出自家面目。岂肯食人残羹剩饭。所以悟境非凡。才能超脱世间。也须是个大丈夫方能运用。未彻悟玄旨。妄言见谛。想要蒙蔽他人。实则自欺。审察其心胸。徒然耍弄唇舌。不能明了成佛之机。言语不越心量。心量不越言语。心与言语岂是两法。悬崖撒手。不肯承当。当下知归。自然透脱。学人徒然随文解义。举世喧嚣。追逐不醒。如饮狂泉。不知佛祖垂示言教。直指本体。彻底消尽细微疑惑。纵横自在。可窥见心佛宗旨。入利欲之津而不染。唯从自己胸襟流出。以应对世间。智慧之剑才挥。细微疑惑顿断。做世间法也可。做出世间法也行。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融成一团。和作一块。行世间法也可。行出世间法也可。离开世间法。别无出世间法可得。离开出世间法。别无世间法可得。虽然如此。也可于世间法内。拣选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法内。拣选出世间法。方不混乱。也不笼统。才称得上具眼。踏翻圣贤窠臼。掀开佛祖家风。可以入魔。可以入佛。不被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束缚。洒洒落落。方成个解脱道人。玉既经琢磨而内含光华。剑已淬火而暗藏锋芒。因此念念之中。见一切众生成佛。佛有成与不成吗。若有成与不成。也就不是佛了。心有古今之分吗。若有古今之分。也就不是心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事业。不厌其烦的言教。开示众生。不可在"说"字上。更添注解。说是心佛也可以。

千松筆記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