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下
佛陀告诉阿难:凡是往生到那个佛国的众生,都能安住于必定证悟的修行阶位。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国土中没有邪见群体和动摇不定的修行者,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数般的诸佛如来都共同赞叹无量寿佛不可思议的威德神力与功德。一切众生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后生起信心欢喜,哪怕只生起一念净信,诚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立即获得往生并安住于不退转的修行境地,只有犯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除外。
佛告诉阿难:十方世界的天界和人间的众生,如果真心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众生,舍弃家庭和欲望出家为僧,发起觉悟之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广修各种功德并发愿往生净土。这些众生在寿命将尽时,无量寿佛会与圣众显现在他们面前,随即跟随佛陀往生净土,从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获得不退转的果位,智慧通达,勇猛精进,神通自在。所以阿难啊,若有众生想在今生见到无量寿佛,就应当发起无上觉悟之心,勤修功德,发愿往生净土。
佛对阿难说:那些中辈往生者,十方世界的天界众生和人间百姓,如果有人诚心发愿往生极乐净土,虽然不能出家为僧广修功德,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多少做些善事,比如持守斋戒、建造佛塔佛像、供养僧人、悬挂经幡点亮明灯、散布鲜花焚烧名香,将这些功德回向发愿往生净土。此人临终时,阿弥陀佛会化身显现——身放光明相好庄严,与真佛无异——带领圣众出现在他面前,此人便跟随化佛往生极乐净土,获得不退转的果位,其功德智慧仅次于上辈往生者。
佛对阿难说:下辈往生的人,十方世界的天界众生和世间人民,若有至诚心求生极乐净土,即使不能广修功德,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专心一意称念无量寿佛名号,哪怕只有十声,发愿往生净土。如果有人听闻深妙佛法心生欢喜深信不疑,哪怕临终只念一声佛号,以至诚心发愿往生。此人命终时能梦见阿弥陀佛,同样得以往生,其功德智慧仅次于中辈往生者。
佛对阿难说: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没有极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诸佛如来没有不赞叹他的。在东方像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里,无量无数的菩萨众都前往无量寿佛所在之处恭敬供养,和诸位菩萨、声闻大众一起听受经典教法,宣扬传播佛的教化;南方、西方、北方、四个角落以及上方、下方也都是这样。
当时,世尊用偈颂说道:
东方有无数佛国,多如恒河沙, 那里的菩萨们,都去朝见无量觉佛; 南方、西方、北方和四维上下, 各方菩萨也都前往朝拜无量觉佛。 所有菩萨都带着天上的妙花, 珍贵的香料和无价的衣服,供养无量觉佛; 他们奏响天乐,发出和雅的声音, 歌颂赞叹至高无上的佛,供养无量觉佛。 他们通达神通智慧,深入佛法门径, 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无与伦比。 智慧之光普照世间,驱散生死黑暗, 恭敬地绕佛三圈,顶礼无上至尊。 看到那庄严清净的国土,微妙不可思议, 于是发下大愿,希望自己的国土也能如此。 无量觉佛即时面露微笑,容光焕发, 口中放出无数光芒,照亮十方世界。 光芒回转环绕身体,三圈后从头顶进入, 一切天人和众生,都欢喜踊跃。 观世音菩萨整理衣冠,顶礼发问: 世尊为何微笑?恳请您说明缘由。 佛的声音如雷震,八音和畅美妙: 我将为菩萨们授记,请你们仔细听。 十方来的菩萨们,我都知道他们的心愿, 他们立志追求庄严净土,必将成佛; 明白一切法如梦幻泡影, 满足种种妙愿,必能成就这样的佛土。 知道诸法如电光幻影,究竟菩萨道, 具足功德根本,必将成佛; 通达一切法门,明白万法皆空无我, 专心追求净土,必能成就这样的国土。 诸佛告诉菩萨们:让他们去朝见安养佛, 听闻佛法欢喜奉行,很快到达清净之地。 到了那庄严净土,便能迅速获得神通, 必将在无量觉佛前受记,成就佛果。 由于佛的本愿力,听闻佛名愿往生者, 都能到达那佛国,自然得不退转。 菩萨们发下大愿,愿自己的国土同样庄严, 普度一切众生,名声传遍十方。 恭敬侍奉无数如来,飞行教化各方国土, 满怀欢喜地回到安养国。 若人没有善根,不能听闻此经; 持戒清净的人,才能听闻正法。 曾见过世尊的人,才能相信此事, 谦恭听闻奉行,欢喜踊跃。 傲慢懈怠的人,难以相信此法; 前世见过诸佛的人,才乐于听闻此教。 声闻或菩萨,都无法测度佛的智慧, 就像天生的盲人,想要引导他人。 如来的智慧如海,深广无底, 声闻缘觉不能测知,只有佛能明了。 即使所有人具足一切道行, 清净智慧如虚空,亿劫思惟佛智, 竭尽全力讲说,穷尽寿命也不能明白。 佛的智慧无边无际,如此才能得清净, 人身难得,佛世难遇。 人有信心智慧很难,听闻后要精进追求, 闻法不忘,恭敬得大福报, 就是我的善亲友,因此要发心。 即使世界充满大火,也要听闻佛法, 必将成就佛道,普度生死众生。
佛陀告诉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将达到一生补处的果位——除非他们发下本愿要为众生而留在世间——这些菩萨用宏大的誓愿和功德庄严自身,普遍想要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阿难,那个佛国中的声闻众圣者身上光明能照一寻远,而菩萨的光明能照耀百由旬之遥。其中有两位菩萨最为尊贵殊胜,他们的威德神力与光明能遍照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向佛问道:那两位菩萨的名号是什么?
佛说:一位名叫观世音,另一位名叫大势至。这两位菩萨在此国土修习菩萨行,命终之后转生到那尊佛的国土。阿难!凡是往生到那里的众生,都具备三十二种庄严相貌,智慧圆满,深入理解一切佛法,通达精微奥妙,神通自在无碍,六根清净敏锐。其中根器较钝的能成就两种忍辱,根器锐利的则能证得无数无生法忍。这些菩萨直至成佛都不会再堕入恶道,神通自在,常能忆念过去世,除非为了度化他方五浊恶世的众生,才会示现与那些众生相同的形态,如同我在此土所示现的一样。
佛对阿难说: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凭借佛的威德神力,吃一顿饭的工夫就能前往十方无数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他们心里想什么,鲜花、妙香、歌舞、音乐、宝伞、经幡等无量供养器具就自然显现,立刻出现在面前。这些供品珍贵奇妙,世间少有。菩萨们转而将这些供品散向诸佛、菩萨与声闻大众,供品在虚空中化作花盖,光彩明亮,香气弥漫。那些方圆四百里的花盖,逐渐变大,最终覆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依次消失。众菩萨都欢喜踊跃,在虚空中一起演奏天乐,用美妙的音声歌颂赞叹佛陀功德,听闻佛法后心生无量欢喜。供养诸佛完毕,在还没用斋前,他们便轻盈飞起,瞬间返回自己的国土。
佛对阿难说:无量寿佛为众声闻和菩萨大众宣讲佛法时,所有人都会聚集在七宝讲堂,广泛传播教义,深入讲解精妙法门,大家无不心生欢喜,领悟佛法而得道。这时四面八方自然吹起清风,拂过宝树发出五种音声,无数美妙天花随风飘散各处,如此自然的供养持续不断。所有天人都带着天上的千百种鲜花妙香、万般伎乐来供养佛陀及诸位菩萨、声闻大众,遍洒花香、演奏音乐,前后往来井然有序。此时此刻,法会上的欢欣喜悦难以言喻。
佛陀告诉阿难:往生到那个佛国的菩萨们,他们所宣讲的始终是正确佛法,顺应智慧没有违背和失误。对于国土上的一切事物,他们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贪恋执着的心,行动往来内心毫无牵挂,自由自在没有偏好取舍,不分彼此,不起争执。对一切众生怀着大慈悲的利他之心、温和调柔没有愤怒怨恨、远离烦恼清净无染永不疲倦、平等心、殊胜心、深远心、安定心、爱法乐法喜法的心、断除烦恼远离恶道的心,完全实践菩萨的一切修行,圆满成就无量功德,获得甚深禅定与各种神通智慧,专心修习七觉支和佛法,肉眼清澈明辨一切、天眼通彻无边无际、法眼能彻见一切修行道路、慧眼照见真理到达彼岸、佛眼圆满觉悟诸法实相。以无碍智慧为众生讲解佛法,平等观察三界本质空寂,立志追求佛法具备一切辩才,消除众生的烦恼苦难。他们从如来法身中生,了悟诸法真如,善知烦恼生灭,善用音声教化。不贪恋世俗言论,乐于探讨佛法真谛,修行一切善根,立志弘扬佛道。明白一切法本来寂静,肉身与烦恼二种残余彻底灭尽。听闻深奥佛法心不怀疑恐惧,常能践行大慈悲。智慧深远微妙涵盖一切,最终成就一乘佛法到达彼岸。破除疑惑之网,智慧从心中自然流露,对佛陀教法全面掌握毫无遗漏。智慧如大海般深邃、禅定如山王般稳固,智慧光明清净超越日月,纯净无染的佛法圆满具足。
就像雪山,映照一切功德同样清净; 就像大地,对干净污秽、好坏没有分别心; 就像净水,能洗除尘劳和一切污垢; 就像火王,能烧尽所有烦恼的柴薪; 就像大风,能自由穿行世界毫无阻碍; 就像虚空,对一切存在都不执著; 就像莲花,在世间不被污染; 就像大车,能运载众生脱离生死; 就像浓云,能震动法雷唤醒未觉者; 就像大雨,能降下甘露滋润众生; 像金刚山,一切魔障外道无法动摇; 像梵天王,在一切善法中最为尊贵; 像尼拘陀树,能普遍荫庇一切; 像优昙钵花,稀有难得遇见; 像金翅鸟,能威震降服外道; 像群游的鸟,心中没有积藏; 像牛王,没有谁能胜过; 像象王,善于调伏自身; 像狮子王,无所畏惧。
心胸宽广如同虚空,因为大慈平等;消除嫉妒之心,从不争强好胜。一心追求佛法,永不满足;常愿广泛说法,永不疲倦。弘扬佛法、树立法幢、智慧如日普照、驱除愚痴黑暗、修行六和敬、常行法布施,意志坚定勇猛精进,内心永不退缩。是世间的明灯、最殊胜的福田,常以平等心教导众生无有憎爱。只乐于正道,不起其他喜怒,拔除众生欲望之刺使众生安稳,功德超胜无人不敬,消除贪嗔痴三毒障碍,自在运用各种神通。具备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等种种通达明了之力,如法调伏众生的力量,这些力量全部具足。身相庄严美好,功德与辩才圆满具足,无人能及。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受诸佛共同称赞。圆满菩萨各项波罗蜜,修习空、无相、无愿三昧,通达不生不灭种种禅定法门,超越声闻缘觉境界。
阿难!那些菩萨成就了如此无量的功德,我只是为你简略地说明;如果要详细述说,即使经历百千万劫也无法说尽。
佛对弥勒菩萨及诸天、人等说:无量寿佛国的声闻与菩萨,其功德智慧无法用言语称述。再者,那国土如此微妙安乐清净,为何不竭力行善,忆念大道的自然无为,安住于无上无下的平等境界,彻悟无边无际的真理?你们各自应当勤勉精进,努力自求,必定能超越轮回,往生安乐净土。横超五恶道,恶道自然关闭;上升佛道永无穷尽,往生极乐虽易却少人成就。彼佛国绝不违逆众生,随顺自然因缘牵引,何不放下世间俗务,精勤修行求得无上大道?如此便能获得永恒生命,无量寿乐永无止境。
然而世间人情淡薄,人们整日争夺无关紧要之事。在这充满深重苦难的世界上,人们劳碌奔波只为养活自己。无论尊贵卑贱、贫穷富裕,无论男女老少都忧虑钱财,有无钱财同样焦虑,愁思程度毫无差别。人们惶恐不安,愁苦交加,心中杂念堆积,被妄念驱使,没有一刻安宁——有田地就忧虑田地,有宅院就忧虑宅院,对牛马牲畜、奴婢仆从、金银财物、衣服饮食、日用器具也都要忧心忡忡——重重顾虑不断叹息,忧愁恐惧难以排解,总担心遭遇意外灾祸:洪水烈火、盗贼仇家、债主逼迫,致使家财焚毁漂没、遭劫被夺,最终消散殆尽。这种忧患如毒虫啃噬内心,永无解脱之时。郁结的愤懑化作心中挥之不去的苦恼,人们固执己见不肯放下,直至生命终结、形骸崩坏,最终抛下一切独自离去,没有任何事物能跟随自己。
尊贵富豪同样有这些苦恼,他们忧虑恐惧的事情数不胜数,如此辛勤劳苦,积聚各种病痛与烦恼。贫穷低贱的人常常困顿匮乏,没有田地就忧愁想得到田地,没有宅院就忧愁想得到宅院,没有牛马牲畜、奴婢仆役、钱财衣物、粮食器具等也忧愁想拥有。刚得到一样又缺少另一样,有了这个又缺那个,总想和别人一样齐备;刚想凑齐全套,转眼又散失殆尽。这样的忧患痛苦让他们不断追逐索取,不能及时得到时便空自思虑,身心俱疲,坐卧不宁,忧心忡忡,如此辛勤劳苦,也积聚各种病痛与烦恼。有人为此终生不得安宁甚至短命夭亡,却不肯行善积德、修习正道,待到寿终命尽独自逝去时,将前往善恶轮回的哪条道路,世人皆无从知晓。
世间的人们,无论是父子、兄弟、夫妇、家人,还是内外亲属,都应当相互尊敬爱护,不要彼此憎恨嫉妒;财物互通有无,不可贪婪吝啬;言语神色要常保温和,不要互相违逆冲突。若因一时争执心生怨恨,今生虽只是微小的嫌隙,来世便会加剧形成深仇大恨。为何如此?因为世间种种纠葛互相侵害,虽不即刻显现恶果,但内心积藏的怨毒与愤怒,会在精神层面自然形成业力纠缠,注定要在来世彼此遭遇、互相报复。
人活在世间情欲之中,本是独自降生、独自离世,独往独来。当走向苦乐不同的归宿时,唯有自身承受,无人可以替代。善恶业力引发的果报各不相同,生前造作的业力如同严阵以待,必将独自面对。远赴他处轮回之时,无人能见其中因果,善恶报应自会追随所造之业。茫茫生死长夜中,各走殊途,重逢无期,要想再度相遇实在难上加难。
为何不放下种种俗务,趁各自身强体健之时,奋力勤修善行,精进求度脱轮回?如此方能获得永恒的生命。若不舍弃修行,还要等待什么?究竟想追求怎样的快乐呢?
世人如此,他们不相信行善能得善果、修道能得道果,也不相信人死后会再生、布施能获福报。对于善恶报应之事,他们一概不信,认为这些都不是真的,根本不存在。正因为这样,他们只相信亲眼所见,彼此观察,前后之人都持相同看法。他们继承父辈的教导,祖辈父辈向来不修善行、不懂道德,自身愚昧、心神昏暗,内心闭塞、意念不通。对于生死轮回、善恶报应之道,他们自己无法看见,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吉凶祸福,人们争相造作,却无人觉得奇怪。生死轮回本是常理,代代相传,时而父亲哀悼儿子,时而儿子哀悼父亲,兄弟、夫妇彼此哭泣,上下颠倒,没有恒常的根基,一切终将逝去,无法长存。即便用佛法开导他们,信受的人也很少,因此众生在生死中流转不息,没有休止。
这样的人,愚昧无知,鲁莽行事,不信佛法教义,心中没有长远打算,只图一时快活;沉迷于情爱欲望,不明白道德真谛;在嗔怒中迷失,贪婪地追逐钱财美色。如此修行无法得道,必将堕入恶道受苦,生死轮回永无止境,实在悲哀令人痛心。有时家人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生死相隔彼此哀伤,因眷恋、思念、忧心而纠缠不清,终日牵挂难舍难分,年复一年无法解脱。即使听闻佛法教诲仍心智不开,贪恋恩爱难以超脱情欲束缚。他们心智昏昧闭塞,被愚痴障蔽,既不能深入思考谨慎抉择,也不能端正心念、专心修行、看破世事,就这样虚度光阴直至寿命终结,终究不能得道,实在无可奈何。
世人大多沉迷纷扰,皆因贪恋欲望。迷惑于道者众多,觉悟者稀少。世间匆忙无常,无甚可依。无论尊卑上下、贫富贵贱,人人劳碌奔波,心怀恶念。邪气幽暗,妄生事端。违背天地法则,不合人心所向,此等恶行并非外力所致,皆是自招而来。放纵其行,待其罪孽满盈,即便阳寿未尽,也会立即遭夺。死后堕入恶道,历经多世怨恨痛苦,辗转轮回其中。千百亿劫不得解脱,痛苦难以言表,实在令人悲悯。
佛陀对弥勒菩萨及诸天众人说道:我现在告诉你们世间真相,人们因为这些缘故,始终无法证得大道。你们应当深入思惟,远离种种恶行,选择善法精勤实践。要知道爱欲荣华终难持久,终将离散并无真正快乐。趁我尚在世间,你们应当勇猛修行,若有发愿往生安乐国土者,必能获得通达智慧、殊胜功德;切莫放纵贪欲,导致违背经戒落后于人。倘若对经文尚有疑惑,可随时向我提问,我自当为你们解说。
弥勒菩萨恭敬跪拜说道:佛陀威德神圣庄严,所说教法精妙殊胜,听闻佛经者当专心领悟。世人境况确如佛陀所言,如今佛陀慈悲开示无上正道,令众生耳目清明永得解脱,听闻佛陀教诲无不心生欢喜。诸天众生、世间百姓乃至微细生命,皆蒙慈恩解脱烦恼痛苦。佛陀言教奥妙殊胜,智慧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因缘,无不透彻明了。今日我等得以解脱,全因佛陀往昔修行时精进苦修所感。佛陀恩德普覆众生,福德巍巍无量,智慧光明通达真空妙境;开启涅槃之门,总持教法调伏众生,威德感化十方无尽世界。佛陀乃法中之王,尊贵超胜一切圣者,普为一切天人大众导师,随顺众生心愿皆令成就佛道。今得值遇佛陀,又闻无量寿佛圣号,无不欢欣鼓舞,心开意解。
佛告诉弥勒:你说得对。如果有人怀着慈悲恭敬心对待佛,确实是大善行。世间要经历漫长岁月才会再有佛出现,如今我在此世间成佛,宣讲佛法,弘扬正道,破除一切疑惑;拔除贪爱欲望的根本,阻断所有恶业的源头。我自在行走于三界不受任何阻碍,总摄一切智慧法门的精要,执持佛法纲纪清晰明了,为五道众生开示解脱之道,救度尚未得度的生命,指引他们走向超越生死、直达涅槃的正途。
弥勒,你应当知道,你从无数劫以来修持菩萨行,想要救度众生,已经很久远了。从你证得道果到进入涅槃,时间久远得无法计算。你和十方诸天、人民以及一切四众弟子,在漫长的劫数中辗转轮回于五道,经历的忧患、恐惧和劳苦无法详尽述说,直到今世仍然生死不断。如今你得以遇见佛陀,听闻经法,又能听到无量寿佛的名号。这真是极大的快乐,实在是殊胜之事。我为你的喜悦感到欣慰。
你现在也应该厌离生死、老病、痛苦、污秽、不净这些毫无乐趣的事,应当自己下定决心。端正身心行为,多行善事;修正自身,清洁内在,洗除心中污垢;言行忠诚信实,表里如一;人能自救,也能救度他人;以清明之心求取誓愿,积累善业根本。虽一生短暂勤苦,但死后将往生无量寿佛的国土,享受无边快乐,永远与道德智慧相融,彻底拔除生死根源,不再有贪嗔痴三毒和苦恼的祸患。想要寿命长达一劫、百劫、千亿万劫,都能自在如愿,自然达到仅次于涅槃的境界。你们各自应当精进追求心中所愿,不要疑惑后悔自招过失,以致往生到边地七宝宫殿中,五百岁内遭受困厄。
弥勒对佛陀说:我接受佛陀的深刻教诲,专心精进修学,依照教诲奉行,不敢有所怀疑。
佛对弥勒说:你们能在这个世界端正心念,不做各种恶事,是非常崇高的德行,十方世界无人能及。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佛国的天人众生自然行善,很少作恶,容易教化。如今我在此世间成佛,身处五恶、五痛、五烧的剧烈苦难中,教导众生舍弃五恶、远离五痛、脱离五烧;调伏他们的心念,使他们奉行五善,从而获得福德,成就脱离生死、长享安乐、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说:什么是五恶?什么是五痛?什么是五烧?如何消除五恶、奉行五善,从而获得福德,超越生死,达到长寿涅槃的境界?
第一种恶行:诸天、人类及一切生灵,皆有作恶倾向。强者欺凌弱者,彼此残害杀戮,互相吞食。众生不知行善,一味作恶违逆正道,日后必受报应,自然趋向恶果。神明记录罪业,绝不宽恕。因此世间有贫穷、下贱、乞丐、孤儿、聋盲、哑巴、愚痴、凶恶之徒,乃至体弱癫狂之人。而尊贵、豪富、聪慧、通达者,皆因前世慈悲孝亲、行善积德所致。世间本有常理王法,罪人却无视牢狱之灾,作恶招祸遭受惩罚,欲求解脱而难得赦免。此等现世报应,死后更为惨烈,堕入幽冥转世投胎。犹如酷刑加身,故有三恶道无量痛苦,改换身形另受业报。寿命或长或短,魂灵自然趋向相应境界。独自承受业报,与同业众生共生,冤冤相报无止无休。罪业未尽不得解脱,轮回其中永无出期,痛苦不堪难以言表。天地之间因果自然,虽不立刻显现,善恶报应终将降临。此乃一大恶、一大痛、一大烧,众生皆受如此煎熬。
就像大火焚烧人的身体,如果人能在其中专心控制心意、端正行为,独自行善、不作恶业,就能独自超脱,获得福德,脱离世间轮回,升天或进入涅槃境界。这是一件大善事。
佛陀说:第二种恶行是,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家人、夫妇——全无道义,不守规矩。奢侈放荡、骄纵任性,只顾自己快活,随心所欲,互相欺骗。心口不一、言不由衷、谄媚不忠、花言巧语、嫉妒贤能、诽谤善人,诬陷无辜。君主昏庸、任用奸臣;臣子放肆、诡计多端,揣摩上意、见风使舵。在位者不正,反被欺瞒,冤枉忠良,违背天理。臣欺君、子欺父,兄弟夫妇、亲朋好友互相蒙骗,个个心怀贪念、嗔恨、愚痴,只顾自己、贪得无厌,无论尊卑上下都一般心思。家破人亡也不顾后果,连累亲族一同遭殃。有时家人、朋友、乡邻、市井愚民、粗野之人也参与其中,互相侵害,结下仇怨。富人吝啬不肯布施,贪财守物费心劳神,到头来一无所有,孤身来去无人相伴。善恶祸福追随终生,有的享福、有的受苦,到那时才后悔,又有什么用?世间人民愚昧无知,见善生厌不思追随,专做恶事违法乱纪,常怀偷盗之心贪求他人财物,耗尽又来索取。心术不正,怕人察觉,不思后果,事发才悔。现世就有王法牢狱,按罪量刑遭受惩罚。只因前世不信因果、不修善根,今生又造恶业,天神记下他们的罪状,死后灵魂堕入恶道,自然遭受三途无尽痛苦。轮回其中,历劫难出,难得解脱,痛苦难言。这就是第二大恶、第二痛、第二烧,如此煎熬。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有人能在其中专注控制心念、端正行为,独自行善、不作恶业,便能独自超脱,获得福德,度脱世间,升天乃至涅槃。这是第二大善。
佛陀说:"这三种恶行,是指世间众生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天地之间,生命短暂无常。世间有贤明尊贵的长者富豪,也有贫贱弱小的愚昧之人,更有心怀邪念的恶人。他们常沉迷淫欲,邪念填胸,情欲纠缠坐立不安,贪得无厌只想不劳而获。用淫邪目光窥视美色,嫌弃自己的妻子在外偷情,挥霍家财违法乱纪,结党聚众互相攻伐,抢劫杀戮强取豪夺。不思正业专行恶事,偷盗财物图谋不轨,仗势欺人供养妻妾,放纵欲望极尽享乐。甚至不分尊卑冒犯亲属,使家族内外深受其害,更无视国家法律禁令。这些恶行被天地鬼神所见,日月神明都记录在案,所以自然要堕入三恶道受无量痛苦。在恶道中轮回辗转,历经多劫永无出头之日,难得解脱痛苦难言。这就是三大恶、三大痛、三大烧,众生如此受苦不息。"
就像大火烧灼人身时,人若能在此刻专注控制心念、端正行为,独自践行善法、不作恶业,便能独自超脱,获得福德,超越世间,上升天界,乃至涅槃境界,这就是三种大善。
佛陀说:第四种恶行是,世间之人不愿修善,反而互相教唆共同作恶。搬弄是非、恶语伤人、虚言欺骗、花言巧语、谗言害人、挑拨争斗,憎恨嫉妒善人、败坏贤明之士,并在旁幸灾乐祸。不孝顺父母、轻慢师长,对朋友不讲信用,难得真诚老实。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有道,横行霸道欺压他人,不能自知,作恶不知羞耻,自以为强健要人敬畏,不敬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行善,难以教化。刚愎自用以为能长久如此,毫无忧惧,常怀骄慢。这些恶行,天神都记录在案,若前世稍有福德,暂得小善扶持庇护;今生为恶则福德尽灭,诸善神鬼皆远离之,孤身独处无所依靠。寿命终时诸恶汇聚,自然逼迫共相摧夺。其罪业名册记录在神明处,灾祸牵引当往恶道,罪报自然无从逃脱。只得前行堕入火镬,身心粉碎、精神痛苦,那时后悔怎来得及?天道自然报应,毫厘不差,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劫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苦难言,这就是第四大恶、第四大痛、第四大烧,如此勤苦煎熬。
比如大火焚烧人的身体,有人能在其中专一控制心意、端正行为,独自行善、不作恶事,自身得以解脱,获得福德超脱世间、升天涅槃的果报,这就是第四大善。
佛陀说:第五种恶行是,世间之人懒惰懈怠,不肯行善修身立业,致使家中亲人饥寒交迫。父母教诲时,他们怒目相向,言语冲撞违逆,如同仇人,不如没有这样的子女。他们索取给予毫无节制,众人共同厌恶,背弃恩德违背道义,毫无报答之心。陷入贫穷困苦无法自拔时,便巧取豪夺放纵游荡,屡次不劳而获以自给。沉湎酒食贪图美味,饮食毫无节制,肆意放纵粗鲁冲撞,不明事理却强行压制他人。见到他人行善便心生憎恨嫉妒,毫无道义礼节,无所顾忌。刚愎自用不听劝诫,对六亲眷属所需漠不关心。不思父母恩德,不念师友情义,心中常怀恶念,口中常出恶言,身体常行恶事,未曾有过一丝善行。不信古圣先贤及诸佛经典,不信修行可超脱世间,不信死后神识轮回,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甚至企图杀害得道者,破坏僧团和睦,谋害父母兄弟亲属,憎恶六亲希望他们死去。
世间之人的心思都是如此,愚昧无知却自以为聪明,既不知生从何来,也不知死后去向。他们缺乏仁爱之心,违背天理,作恶多端,却还妄想着侥幸获得长生不老,最终仍难逃一死。慈悲之人教导他们向善,为他们揭示生死轮回与善恶报应的自然法则,但他们却不肯相信;苦口婆心地劝导对他们毫无益处,因为他们的心被蒙蔽,无法领悟。等到寿命将尽时,才后悔莫及,恐惧交加,不在生前及时行善,直到穷途末路才懊悔,但那时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天地之间,五道轮回分明可见,广阔深远,无边无际,善恶报应、祸福相随,每个人都要独自承受自己的业果,无人能够替代。
根据业力的自然法则,行为必然招致相应的果报,灾祸会紧随其后,无法逃脱。善人做善事,会从快乐进入更大的快乐,从光明进入更光明的境界;恶人做恶事,会从痛苦陷入更深的痛苦,从黑暗堕入更黑暗的深渊。谁能真正明白这些道理呢?只有佛陀才能完全知晓。佛陀开示教导,但真正相信奉行的人很少,因此生死轮回不止,恶道众生不断。世人的苦难难以尽述,所以自然有三恶道的无量痛苦。众生在其中辗转轮回,历经无数劫难也无法脱离,难以获得解脱,痛苦无法言表。这就是五大恶、五痛、五烧的报应,如此惨烈。
就像大火焚烧人的身体,如果人能在此刻集中意志、端正身心、保持正念,言行一致、所作所为真诚无伪,所言如实、心口如一,独自行善、不作众恶,此人便能独自超脱,获得福德,超越世间,升天得涅槃之道。这就是五大善行。
佛对弥勒说:我告诉你们,这世间的五种恶行带来如此痛苦,五种苦报、五种煎熬相互滋生。人们只造作种种恶业,不修习善法根基,自然都会堕入恶道。有的人现世就遭受灾祸病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些都是罪业招感,让大众亲眼所见。命终之后随业力堕入三恶道,无量痛苦如同烈火自相煎熬。长久之后冤家债主互相纠缠,从小恶积累终成大罪。这都是因为贪恋财物美色,不能布施修慧;被愚痴欲望驱使,随心妄想;烦恼束缚无法解脱,只顾争夺私利不知反省。富贵荣华虽能一时快意,却不能忍辱修善。权势不久便会衰败,生前劳累死后更苦。天道运行自有其律,法网恢恢上下相应。惶惶不安终将堕入恶道。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实在可悲可叹!
佛对弥勒说:世间就是如此,佛都为之哀悯。佛以威神之力摧灭种种恶行,使众生都能趋向善道,舍弃邪念,奉持经典戒律、接受并践行佛法,不违背也不缺失,最终得以超脱生死,证得涅槃之道。
佛说:你们现在这些天界与人间的众生,以及后世的人们,得到佛经的教诲后应当认真思考。能在其中端正心念、规范行为,君主行善、教化臣民,互相告诫各自严守本分,尊敬圣贤、崇尚善行、心怀仁爱。对佛的教导不敢违背,应当追求超脱轮回、断除生死苦难的根源,永远脱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无穷忧患与痛苦。你们要在此广种福德根基,布施恩惠与智慧,不要触犯戒律,践行忍辱、精进、专注、智慧,并相互教导劝化。
积德行善,端正心念,持守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过在无量寿佛国行善百年。为什么呢?因为彼佛国土无为自然,众善汇聚,没有丝毫恶业;在此世间修善十日十夜,又胜过其他佛国行善千年。为什么呢?其他佛国行善者多、作恶者少,福德自然具足,没有造恶的因缘。唯有此娑婆世界恶业充斥,全无自然福报,众生辛劳追逐欲望,互相欺骗伤害,心神疲惫形体困顿,终日饮苦食毒,如此匆忙劳碌从未停息。我怜悯你们这些天界人间的众生,苦心教导劝化令修善行,随众生根器开示引导,传授经典法义,众人无不领受奉行,依照各自意愿皆能证得圣道。佛陀所经行之处,无论都城村落无不蒙受教化,天下和睦安宁,日月光明朗照,风雨适时而至,灾祸瘟疫不起,国家富足百姓安乐,兵戈战乱无所施用,尊崇德行倡导仁爱,人人践行礼让之道。
佛说:我怜悯你们这些天界和人间的众生,胜过父母挂念子女。如今我在这个世间成佛,降伏教化五种恶行,消除五种痛苦,断除五种煎熬,用善法对治恶行,拔除生死轮回的苦难,使众生获得五种福德,升入无为的安乐境界。我离世之后,佛法将逐渐衰微,人们又会变得虚伪谄媚,再度造作种种恶业,五种煎熬、五种痛苦仍会如先前一样出现,日后愈演愈烈难以尽述,我只是为你们简略说明而已。
佛对弥勒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思考这些道理,互相教导劝诫,要依照佛经中的教法去做,不要违犯。
这时,弥勒菩萨恭敬合掌对佛陀说:您说得非常好。世间众生确实如此,如来以平等慈悲怜悯之心普度一切众生。我们领受佛陀的深切教诲,绝不敢违背遗忘。
佛对阿难说:你起身整理好衣服,双手合十恭敬顶礼无量寿佛。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如来,常常共同称颂赞叹这位佛陀,毫无执着毫无障碍。
这时,阿难整理好衣服,端正身体面向西方,恭敬地合掌,五体投地向无量寿佛行礼。说道:世尊!希望见到那位佛的安乐国土以及诸位菩萨和声闻大众。
说完这话后,无量寿佛立刻放出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及一切万物,全都呈现同一颜色。就像劫末洪水充满世界时,万物沉没不见,唯见浩瀚大水弥漫;那佛光也是如此,声闻、菩萨的一切光明全被遮蔽,唯有佛的光明辉煌显耀。
那时,阿难立刻看见无量寿佛,威德庄严如同须弥山王,超越一切世界之上,身相光明无不遍照。法会中四众弟子同时都看见了,他们看见的这个世界也是如此景象。
那时,佛陀告诉阿难和慈氏菩萨说:你们可曾看见那国土中,从地面向上直到净居天界,所有微妙庄严清净自然之物,是否都看得清楚?
阿难回答说:是的,已经看到了。
你可曾听闻无量寿佛以宏大音声遍告一切世界度化众生?
阿难回答说:确实如此,我已经听闻。
那个国家的人民乘坐百千由旬大的七宝宫殿,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到达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你看见了吗?
回答说:已经见到了。
那个国家的人民中有胎生的,你看见了吗?
回答说:已经见到了。
胎生者居住的宫殿,有的方圆一百由旬,有的方圆五百由旬。他们各自在其中享受种种快乐,如同忉利天一般,这一切都是自然化现。
那时,弥勒菩萨恭敬地向佛陀请教:世尊,为什么那个国土的众生有胎生和化生这两种出生方式呢?
佛告诉慈氏菩萨:如果有众生怀着疑惑心修行各种功德,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但不能真正理解佛的智慧、不可思议的智慧、无法称量的智慧、大乘广大的智慧、无与伦比的最殊胜智慧,对这些智慧心存怀疑;虽然如此,他们仍然相信因果报应,继续行善积德,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些众生往生后会住在宫殿中,五百年间不能见佛、不能听闻佛法、不能见到菩萨和声闻圣众,因此在极乐世界称这种情况为胎生。如果有众生深信佛的智慧乃至最殊胜的智慧,修行功德并以信心回向,这些众生将在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结跏趺坐,片刻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功德都能像菩萨一样圆满具足。
此外,弥勒!他方世界的大菩萨发心想要拜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佛及诸位菩萨和声闻圣众。这些菩萨命终后得以往生无量寿国,在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弥勒你应当知道,这些化生者因智慧超胜的缘故。而那些胎生者都缺乏智慧,在五百年中常常见不到佛、听不到经法、见不到菩萨和诸声闻圣众,无法供养佛陀、不了解菩萨的修行法则、不能修习功德,应当知道这些人在过去世中缺乏智慧,是由于疑惑所导致的。
佛告诉弥勒:比如转轮圣王另有宫殿,用七种宝物装饰,铺设床帐,悬挂各种绸幡。如果有小王子得罪了圣王,就把他们关进那座宫殿,用金锁链拴住,供给饮食、衣服、被褥、鲜花、香料、歌舞音乐,像转轮王一样什么都不缺。你觉得怎样?这些小王子会喜欢那里吗?
回答说:不是的,只是以种种方法寻求诸大力量,想要自己努力解脱。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这些众生也是如此。因为对佛的智慧心存疑惑而投生到边地宫殿,虽然不会遭受任何惩罚甚至一刹那的恶报,但在五百年间见不到佛法僧三宝,无法供养三宝修习善根。他们以此为苦,虽有其他福乐也不喜爱那处地方。如果这些众生能认识到自己的根本过错,深刻忏悔自责祈求离开那里,就能如愿前往无量寿佛的处所虔诚供养,也能周游无量无数如来面前广修功德。弥勒你要知道,若菩萨心存疑惑,就会丧失极大利益。所以应当坚定信仰诸佛的无上智慧。
弥勒菩萨向佛陀问道:世尊,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不退转菩萨会往生到那个佛国?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在这个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将会往生到那个佛国。每一位菩萨都已供养过无数诸佛,他们的修行次第如同你弥勒一样;其他修行较浅的菩萨以及积累少许功德的人更是多得无法计算,他们都将往生彼国。
佛陀告诉弥勒:不仅我佛国的菩萨们会往生到那个国土,其他佛国的菩萨们也是如此。第一尊佛名叫远照,他那里有一百八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二尊佛名叫宝藏,他那里有九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三尊佛名叫无量音,他那里有二百二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四尊佛名叫甘露味,他那里有二百五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五尊佛名叫龙胜,他那里有十四亿菩萨都将往生。第六尊佛名叫胜力,他那里有一万四千菩萨都将往生。第七尊佛名叫师子,他那里有五百亿菩萨都将往生。第八尊佛名叫离垢光,他那里有八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九尊佛名叫德首,他那里有六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十尊佛名叫妙德山,他那里有六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十一尊佛名叫人王,他那里有十亿菩萨都将往生。第十二尊佛名叫无上华,他那里有无数不可计量的菩萨众——他们都不退转,智慧勇猛,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能在七天之内掌握百千亿劫大菩萨所修持的坚固法门——这些菩萨都将往生。第十三尊佛名叫无畏,他那里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无数小菩萨和比丘等不可计量者都将往生。
佛告诉弥勒:不仅这十四个佛国中的菩萨们会往生,十方世界无数佛国的往生者也是如此,数量多得无法计算。我若只说十方诸佛的名号,以及往生彼国的菩萨、比丘,昼夜不停说一劫也说不完。现在为你简单说说罢了。
佛对弥勒菩萨说:如果有人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心生欢喜,哪怕只有一念的信心,要知道这个人已经获得极大的利益,具足了无上的功德。因此,弥勒啊!即使有熊熊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也应当穿越过去。听闻这部经典法门,欢喜信受,依教奉行,读诵受持,如法修行。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菩萨想听闻这部经典却无缘得遇。如果有众生听闻此经,他们在无上佛道上永远不会退转,所以应当一心信受、持诵、宣说、修行。我现在为一切众生宣讲这部经典法门,让你们亲眼见到无量寿佛和他的国土中的一切庄严,凡是应当追求的都能如愿以偿,不要在我涅槃之后再产生怀疑。将来末法时代,其他经典都将消失,我以慈悲心特别让这部经留存世间一百年,那时若有众生遇到此经,随他们的心愿都能得到度脱。
佛对弥勒说:如来出现在世间,难以遇到、难以见到;诸佛的经法道理,难以获得、难以听闻;菩萨的殊胜法门和各种波罗蜜,能够听闻也很困难;遇到善知识,听闻佛法后能依教奉行,这也很难;如果听闻这部经典,能够相信、欢喜、接受并持守,这是难中之难,没有什么比这更难的了。因此,我的教法,是这样修、这样讲、这样教导的,你们应当深信顺从,按照佛法去实践修行。
那时,世尊讲说这部经法时,无数众生都生起了追求无上正觉的心愿,一万两千那由他数量的人获得了清净法眼,二十二亿天界和人间众生证得阿那含果位,八十万比丘断尽烦恼、心意解脱,四十亿菩萨达到不退转的境界,他们以宏大誓愿的功德庄严自身,在未来世必将成就正觉。当时,三千大千世界发生六种震动,灿烂光芒普照十方国土,千百种美妙音乐自然响起,无数殊妙天花纷纷飘落。
佛陀讲完经后,弥勒菩萨和从十方世界来的各位菩萨们,长老阿难,各位大弟子们,以及在场所有大众,听了佛陀的教导,全都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