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我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䗍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劫賓那、尊者大住、尊者大淨志、尊者摩訶周那、尊者滿願子、尊者離障閡、尊者流灌、尊者堅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樂、尊者善來、尊者羅云、尊者阿難,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中,与一万两千位大比丘在一起。他们都是证得大神通的大圣者,名字分别是: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阂、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这些都是上首弟子。
又與大乘眾菩薩俱,普賢菩薩、妙德菩薩、慈氏菩薩等,此賢劫中一切菩薩。
又有大乘众菩萨一同在场,包括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以及此贤劫中的所有菩萨。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
还有贤护等十六位大菩萨: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他们都遵循普贤大菩萨的德行,具备菩萨无量无边的行愿,安住于一切功德法门中,游化十方世界,以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深入佛法宝藏,到达究竟彼岸,在无量世界示现成就无上正觉。
處兜率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從右脇生,現行七步。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振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示現算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貫練群籍,遊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按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詣道場,吉祥感徵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加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釋梵祈勸請轉法輪,以佛遊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執法劍、建法幢、震法雷、曜法電、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魔宮殿,眾魔懾怖莫不歸伏。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嚴護法城,開闡法門;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入國分衛獲諸豐饍,貯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現欣笑,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顯現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等正覺,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殖眾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難量。遊諸佛國,普現道教,其所修行清淨無穢。
菩萨在兜率天弘扬佛法,后舍弃天宫降生人间,从母亲右胁诞生。刚出生便行走七步,周身光明普照十方无数佛土,大地震动。他高声宣告:我将在世间成为无上尊者,帝释天与梵天都将侍奉,天界众生与人间众生都会归依。少年时精通算术、文辞、射箭骑马等技艺,广学各种学问。在后花园习武比试,又在宫中享受声色之娱。目睹老人、病人与死者后,觉悟世间无常,于是舍弃王位财富,入山修行。他遣返随行的白马,摘下宝冠璎珞,脱下华服换上僧衣,剃除须发,在树下静坐。苦修六年后,为教化五浊恶世的众生,示现沐浴金河。天神压弯树枝助他出水,灵鸟相随前往道场,种种祥瑞显现。他接受吉祥草铺坐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放大光明警示魔众。魔王率众前来扰乱,被他以智慧降伏,最终证得无上正觉。帝释天与梵天劝请说法,于是他振动法音,击法鼓、吹法螺、执法剑、树法幢,如雷如电普降法雨,恒常以佛法觉悟众生,光明遍照无量世界。一切世界震动,魔宫动摇,群魔畏惧归降。他破除邪见之网,消除烦恼尘垢,摧毁欲望沟壑。护持正法,广开法门;洗涤污垢,彰显清净;光大佛法,传播正道。入城乞食得丰盛供养,广积功德,开示福田,为宣佛法现欢喜相,以法药救治众生三苦。展现无上菩提功德,为菩萨授记成佛,示现涅槃度脱无量众生。断尽烦恼,培植善根,具足难测微妙功德。游化诸佛国土,普遍开示佛法,所修所行清净无染。
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明了在意所為。此諸菩薩亦復如是,學一切法貫綜縷練,所住安諦靡不感化,無數佛土皆悉普現,未曾慢恣、愍傷眾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菩薩經典究暢要妙,名稱普至導御十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聖所立而皆已立,如來道化各能宣布,為諸菩薩而作大師。以甚深禪慧開導眾人,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明了諸國,供養諸佛。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善學無畏曉了幻法。壞裂魔網,解諸纏縛。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亦無所作、亦無所有,不起、不滅得平等法。具足成就無量總持百千三昧,諸根智慧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得佛華嚴三昧。宣揚演說一切經典,住深定門,悉覩現在無量諸佛,一念之頃無不周遍。濟諸劇難諸閑不閑,分別顯示真實之際,得諸如來辯才之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眾生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任。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眾生,演慈辯、授法眼、杜三趣、開善門,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猶如孝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之若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就像魔术师能变幻出各种形象,无论男女都能变化,因为技艺纯熟随心所欲。这些菩萨也是如此,通晓一切法门融会贯通,安住之处皆能感化众生,在无数佛国普遍示现,从不傲慢懈怠,始终怜悯众生。他们具足一切修行法门,深入研习菩萨经典通达奥义,美名遍传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共同护持。诸佛所证境界他们均已证得,佛陀所立教法他们皆能建立,能广宣如来教化为众菩萨之师。以甚深禅定智慧引导众生,通达诸法实相,了知众生根性,明察一切佛国,供养十方诸佛。化身示现快如闪电,善修无畏通晓幻化法门。破除魔障束缚,解脱烦恼缠缚。超越声闻缘觉境界,证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巧设立方便法门,开示三乘教法。随缘示现涅槃度生,实则无作无为,不生不灭住平等性。圆满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六根清净智慧广大,深入菩萨法藏,证得佛华严三昧。演说弘扬一切经典,安住甚深禅定,亲见十方现在诸佛,一念之间周遍法界。救度种种苦难众生,开显真实法义,获得如来辩才智慧。通晓一切语言音声,普度教化众生,超越世间所有法相。心常安住度世之道,对万物得大自在。主动作众生不请之友,肩负救度重任。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持佛种永不断绝。发起大悲悯念众生,以慈爱之辩授予法眼,阻断三恶道,开启善法门,主动施予无上妙法,如孝子敬爱父母。对待众生如同自己,所有善根皆达彼岸,具足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如是菩薩無量大士不可稱計,一時來會。
那时,有无数菩萨大士前来集会,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爾時,世尊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光顏巍巍。
那时,世尊面容安详愉悦,神态清净庄严,周身散发着无比殊胜的光明。
尊者阿難承佛聖旨,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光顏巍巍,如明鏡淨影暢表裏,威容顯耀超絕無量,未曾瞻覩殊妙如今。唯然,大聖!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導師行、今日世英住最勝道、今日天尊行如來德。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得無今佛念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爾?』」
尊敬的阿难尊者遵从佛陀的旨意,立即从座位上起身,袒露右肩,恭敬地跪着合掌对佛陀说:今天世尊面容安详愉悦,神态清净庄严,容貌光辉伟大,如同明镜般内外明澈,威仪光明超越一切,从未见过像今天这样殊胜美妙的景象。至高无上的圣者啊!我心中在想:今天世尊安住于不可思议的佛法中,今天大雄安住于诸佛所住的境界,今天世间慧眼安住于引导众生的行为,今天最殊胜者安住于无上大道,今天最尊贵者实践着如来的功德。过去、未来、现在的诸佛相互忆念,莫非现在佛陀正在忆念诸佛吗?为什么威德神力如此光明照耀呢?
於是世尊告阿難曰:「云何,阿難!諸天教汝來問佛耶?自以慧見問威顏乎?」
这时佛陀问阿难:阿难,是天人们让你来问我的吗?还是你自己用智慧观察后前来询问的?
阿難白佛:「無有諸天來教我者,自以所見問斯義耳。」
阿难对佛陀说:并没有天神前来教导我,是我自己根据所见询问这个问题的。
佛言:「善哉,阿難!所問甚快。發深智慧真妙辯才,愍念眾生問斯慧義。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普令群萌獲真法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今所問者多所饒益,開化一切諸天人民。
佛说:很好,阿难!你问得很好。你展现出深刻的智慧和真正的辩才,怀着对众生的怜悯提出这个问题。如来以无尽的大悲心怜悯三界众生,因此出现在世间,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利益。无量劫以来难得遇见,就像灵瑞花偶尔才开放。你今天的问题对众生有很大利益,能启发教化一切天界和人间的众生。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多所導御,慧見無礙,無能遏絕。以一喰之力,能住壽命億百千劫無數無量,復過於此。諸根悅豫不以毀損,姿色不變光顏無異。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阿难,你要知道如来证得的无上正觉智慧深不可测,能善巧引导教化众生,智慧洞见毫无障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断。如来只需一餐之力,就能维持寿命百千万亿劫之久,甚至超越这个时限。他的身体机能始终安适愉悦不受损减,容貌光采永不衰败。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的禅定智慧究竟通达无有极限,对一切万法都能自在无碍地运作。
「阿難諦聽,今為汝說。」
阿难,仔细听好,现在为你解说。
對曰:「唯然,願樂欲聞。」
回答说:正是如此,我们很乐意听闻。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須彌天冠、次名須彌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離垢、次名無著、次名龍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頂、次名不動地、次名琉璃妙華、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種、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脫華、次名莊嚴光明、次名海覺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離塵垢、次名捨厭意、次名寶炎、次名妙頂、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無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華、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華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癡冥、次名度蓋行、次名淨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鸞音、次名師子音、次名龍音、次名處世,如此諸佛皆悉已過。
佛陀告诉阿难:在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前,锭光如来出现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使他们都能证得道果而后涅槃。接着出现的如来名为光远、月光、栴檀香、善山王、须弥天冠、须弥等曜、月色、正念、离垢、无著、龙天、夜光、安明顶、不动地、琉璃妙华、琉璃金色、金藏、炎光、炎根、地种、月像、日音、解脱华、庄严光明、海觉神通、水光、大香、离尘垢、舍厌意、宝炎、妙顶、勇立、功德持慧、蔽日月光、日月琉璃光、无上琉璃光、最上首、菩提华、月明、日光、华色王、水月光、除痴冥、度盖行、净信、善宿、威神、法慧、鸾音、师子音、龙音、处世,这些如来都已示现涅槃。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合掌以頌讚曰:
那时,又有一位佛名为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时有一位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心中欢喜,随即发起无上正真道意,舍弃国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成为沙门,名为法藏,他才智高超,勇猛聪慧,超越常人。法藏来到世自在王如来面前,顶礼佛足,向右绕行三圈,长跪合掌以偈颂赞叹道:
「『光顏巍巍, 威神無極, 如是炎明,
無與等者。 日月摩尼, 珠光炎耀,
皆悉隱蔽, 猶如聚墨。 如來容顏,
超世無倫, 正覺大音, 響流十方。
戒聞精進, 三昧智慧, 威德無侶,
殊勝希有。 深諦善念, 諸佛法海,
窮深盡奧, 究其崖底。 無明、欲、怒,
世尊永無, 人雄師子, 神德無量。
功德廣大, 智慧深妙, 光明威相,
震動大千。 願我作佛, 齊聖法王,
過度生死, 靡不解脫。 布施、調意、
戒、忍、精進, 如是三昧, 智慧為上。
吾誓得佛, 普行此願, 一切恐懼,
為作大安。 假令有佛, 百千億萬,
無量大聖, 數如恒沙, 供養一切,
斯等諸佛, 不如求道, 堅正不却。
譬如恒沙, 諸佛世界, 復不可計,
無數剎土, 光明悉照, 遍此諸國,
如是精進, 威神難量。 令我作佛,
國土第一, 其眾奇妙, 道場超絕。
國如泥洹, 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
度脫一切。 十方來生, 心悅清淨,
已到我國, 快樂安隱。 幸佛信明,
是我真證, 發願於彼, 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 智慧無礙, 常令此尊,
知我心行。 假令身止, 諸苦毒中,
我行精進, 忍終不悔。』」
世尊容颜光明庄严,威神之力无边无际,如此炽盛光明,无可比拟。日月明珠的光辉,在佛光前黯然失色,如同墨聚。如来容貌超绝世间无与伦比,正觉的法音传遍十方。持戒多闻精进禅定智慧,威德无双殊胜稀有。深入真实善思诸佛深广法海,穷尽其中奥妙。世尊永离无明贪嗔,为人中雄狮具无量威德。功德广大智慧深远,光明威相震动大千世界。我愿成佛与圣法王齐等,济度众生超脱生死。布施调伏心意持戒忍辱精进,如是禅定以智慧为最上。我誓愿成佛普行此愿,为一切众生作大安乐。假使有百千亿万恒河沙数诸佛,供养一切如来,不如坚定求道不退转。譬如恒河沙数佛世界无量刹土,佛光普照一切国土,如是精进威神难测。愿我成佛国土最为第一,众生殊胜道场超绝。国土如涅槃般无与伦比,我当悲悯救度一切。十方众生来生我国,心得清净安乐无忧。祈请诸佛证明我心,发愿必当精进力行。十方世尊智慧无碍,愿常知我诚心所向。纵使身处众苦毒中,我亦精进终不退缩。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佛陀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这些偈颂后,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啊,我已发起追求无上正觉的愿心,恳请您为我详细开示经法。我将依教修行,建立清净庄严、无量殊胜的佛国净土。愿我能快速成就无上佛果,彻底拔除众生生死轮回的痛苦根源。
佛語阿難:「時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
佛对阿难说:那时世自在王佛告诉法藏比丘:你应当自己知道如何修行庄严佛土。
「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
比丘向佛禀告:此义理广大深远,非我所能领悟。唯愿世尊详细开示诸佛如来修习净土的法门。我听闻之后,必定依教奉行,圆满所愿。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当时,世自在王佛知道他志向高远宏大,就对法藏比丘说经:比如大海,一个人用斗去量,经过无数劫的时间,也能量到海底,得到珍宝。如果有人真心精进,不断求道,必定能成就果位,有什么愿望不能实现呢?
「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这时,世自在王佛就为法藏广泛讲解了二百一十亿个佛国世界中天人的善行恶业、国土的优劣美丑,根据他的心愿全都显现给他看。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覩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那时,比丘们听闻佛陀讲述庄严清净的国土,全都亲眼得见。他们发起超越一切的无上殊胜誓愿,内心安详宁静,志向无所执着,世间一切众生都无法企及。在整整五劫的岁月中,他们专注思维如何摄受庄严佛国的清净修行。
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
阿难向佛陀问道:那个佛国的寿命有多长?
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
佛说:这位佛的寿命有四十二劫。
「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那时,法藏比丘选取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清净修行。这样修行之后,他来到世自在王佛面前,恭敬地顶礼佛足,绕佛三圈,然后合掌站立,对佛说:世尊,我已经完成了庄严佛国净土的所有清净修行。
「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起悅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滿足無量大願。』
佛告诉比丘:你现在可以说,应当知道这是时候了。要使所有大众心生欢喜。菩萨听闻后,依此法修行,便能圆满成就无量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
比丘对佛陀说:恳请您垂听明察,如我所愿,我将详细说明。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的国土中还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些恶道,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寿命终结后若再堕入三恶道,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的天人和人民,如果不是全身都呈现真金色,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的天人和凡夫形体颜色有美丑差别,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众生不能全部知晓自己的前世,乃至最低限度也能知道百千亿那由他劫的事情,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和人若不能获得天眼,最低限度也能看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类,如果不能获得天耳通,乃至不能听闻并完全领受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的教法,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类不具备他心智通,乃至不能了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中众生的心念,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的天人和人类不能在一念之间以神通自在飞行,最低限度也能超越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类若生起贪恋执着身体的念头,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的天人和人类如果不能安住于正定聚必定达到涅槃,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光明可以衡量,甚至不能照耀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我就不证得无上正觉。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寿命可以被计算,哪怕只有百千亿那由他劫那么长,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声闻众若有人能计算其数量,甚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都成为缘觉,历经百千劫共同计算也能知其总数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脩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土中的众生寿命无量无边,除非他们发愿自行决定寿命长短。若不如此,我誓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类,乃至听到不善的名字,我就不证得正觉。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中无量诸佛若不都赞叹称颂我名号,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众生真心相信并愿意往生到我的国土,哪怕只念十声佛号,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只有犯下五逆罪和诽谤正法的人除外。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修种种功德,诚心发愿要往生我的国土,却在临终时,我没有带领大众围绕出现在他面前,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听闻我的名号,一心向往我的国土,积累各种善根功德,诚心回向发愿往生我的国土,若不能实现愿望,我便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类若不能全部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其他佛国的菩萨们来生我的国土,最终必定达到一生补处的位置——除非他们本愿自由教化众生,为了众生,披上大誓愿的铠甲,积累功德救度一切;游历诸佛国土修行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使他们建立无上正真之道;超越常规菩萨阶位的修行,当下修习普贤菩萨的德行——如果不能实现这些,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假如我成佛时,我国中的菩萨仰仗佛的神力供养诸佛,一顿饭的工夫不能到达无量无数亿那由他的诸佛国土,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的菩萨在其他佛前展现他们的功德,他们想要供养的物品如果不能如愿获得,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菩萨若不能演说一切智慧,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国中的菩萨不能得到金刚那罗延般坚固的身体,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一切人天和万物,庄严清净、光明美丽,形貌色彩殊胜独特,精妙绝伦,无法形容衡量。若有众生乃至获得天眼,能清楚分辨其名称数量的,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国中的菩萨哪怕功德再少,也能知晓并看见那高达四百万里的道场树,其光明色彩无量无边。若不能如此,我誓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国中的菩萨听闻读诵经典,解说经义而不能获得辩才智慧的,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土中的菩萨,他们的智慧和辩才如果可以衡量的话,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的国土清净无染,能完全映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如同明镜照见面容;若不能如此,我誓不成佛。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从大地以上直到虚空,所有的宫殿、楼阁、池水、花树——国土中一切万物——都由无量杂宝和千百种香共同合成,庄严美妙超越人天,香气遍熏十方世界,菩萨闻到都能修行佛道;若不能如此,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假如我成佛时,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众生,受到我的光明照耀身体,身心都能柔软安和,胜过人天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假如我成佛时,十方无量无数佛国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如果不能证得菩萨无生法忍和种种深妙总持,我誓不成佛。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若有女人听闻我的名号,心生欢喜深信,发起菩提心,厌恶女身,命终之后若再转为女身,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无量无数佛国中的菩萨们,听闻我的名号,命终之后能一直修行清净行直到成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所有天界和人间的众生听闻我的名号,都会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心生欢喜信仰乐于修行菩萨道,天人与世人都对我恭敬无比;若不能实现此愿,我誓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人和人类想要衣服,只要动念就能立刻得到,如同佛所赞叹的如法妙衣自然披在身上;如果有人还需要裁剪缝制、染色加工、洗涤晾晒,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和人类所享受的快乐比不上断尽烦恼的比丘,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的菩萨们想要见到十方无量庄严清净的佛土,立刻就能如愿,在宝树中全部清晰显现,如同明镜照见自己的面容;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直到成佛时,若还有身体器官残缺不全的,我就不取正觉。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闻我的名号,都能获得清净解脱的禅定,安住在这禅定中,哪怕只动一个念头的时间,也能供养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尊而不失禅定;若不能如此,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寿命终结后能生到尊贵之家;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踊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闻我的名号,欢喜踊跃,修行菩萨道,具足功德之本;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都能获得普等三昧,安住在这种定境中直至成佛,恒常见到无量无数的一切如来;若不能如此,我誓不成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假如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菩萨们都能随自己的心愿,想听什么法门自然就能听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不能立刻达到不退转的修行境界,我就不成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成佛时,其他国土的菩萨们听闻我的名号,不能立刻证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对于诸佛的教法不能即刻获得不退转的,我就不取正觉。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而說頌曰:
佛告诉阿难:那时,法藏比丘说完这些誓愿后,又用偈颂说道: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靡所聞, 誓不成等覺。
離欲深正念, 淨慧修梵行,
志求無上道, 為諸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 普照無際土,
消除三垢冥, 明濟眾厄難。
開彼智慧眼, 滅此昏盲闇,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功祚成滿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暉, 天光隱不現。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常於大眾中, 說法師子吼。
供養一切佛, 具足眾德本,
願慧悉成滿, 得為三界雄。
如佛無量智, 通達靡不遍,
願我功德力, 等此最勝尊。
斯願若剋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人, 當雨珍妙華。』」
我立下超越世间的宏愿,
必达至高无上的佛道,
此愿若未圆满,
誓不成正觉。
我历无量劫难,
若未成为大施主,
普济一切贫苦众生,
誓不成正觉。
直至成就佛道时,
名声响彻十方,
若未能究竟无闻,
誓不成正觉。
远离欲望,深入正念,
以清净智慧修习梵行,
志求无上菩提,
成为天人之师。
以神力显现大光明,
普照无边国土,
消除贪嗔痴三毒黑暗,
救拔众生苦难。
开启众生智慧之眼,
灭除愚痴昏昧,
关闭一切恶道之门,
通达善趣之路。
功德圆满具足时,
威德光明照耀十方,
日月光芒亦黯然,
诸天光明隐没不现。
为众生开启佛法宝藏,
广施功德珍宝,
常于大众之中,
如狮子吼般宣说妙法。
供养一切诸佛,
具足众德根本,
愿智慧皆圆满,
成为三界之尊。
如同佛陀无量智慧,
通达一切无有障碍,
愿我功德之力,
等同最胜世尊。
此愿若能成就,
大千世界当感动,
虚空诸天众,
应雨珍妙天花。
佛語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於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諦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这些偈颂后,当时整个大地出现六种震动,天上降下美妙的花朵飘散在他身上,空中自然响起音乐赞叹说:必定成就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圆满修成这些大愿,真实不虚,超越世间的深刻寂静之乐。
「阿難!法藏比丘於彼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之中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殖菩薩無量德行,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之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和顏軟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專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遠離麁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
阿难!法藏比丘在那尊佛所在之处,面对诸天、魔众、梵天、龙神等八部大众,发下宏大誓愿。立下此愿后,一心一意专注建设庄严美妙的净土。他所修成的佛国广阔无边,殊胜独特,永恒稳固,永不衰败、永不变异。在不可思议的漫长岁月中,他积累了无量菩萨德行,不生贪欲、嗔恨、伤害之念,不起贪欲、嗔恨、伤害之想,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等外境。他成就了忍辱之力,不计较种种苦难。少欲知足,远离贪染、嗔恚、愚痴,常处禅定,智慧通达无碍。没有虚伪谄媚之心,面容和善,言语柔和,主动关怀他人。勇猛精进,志愿永不疲倦,专求清净无染之法。以智慧利益众生,恭敬佛法僧三宝,侍奉师长;以广大庄严圆满种种修行,令众生成就功德。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之法,无造作、无生起,观一切法如幻如化。远离粗恶言语、自害、害他、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他、彼此兼利。舍弃国家、王位,断绝财富、色欲。自身践行六波罗蜜,也教导他人修行。
「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潔如優鉢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香,諸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人天,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在无数劫中积累功德善行,无论投生何处都能随心所愿,无量珍宝自然显现,教化度脱无数众生。令其安住于无上正觉之道,或示现为长者、居士、豪族、权贵,或现为刹帝利国王、转轮圣王,或作六欲天之主乃至大梵天王。恒常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事供养恭敬诸佛,如此功德不可计量。口中气息芬芳如青莲花,周身毛孔散发旃檀妙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貌端正庄严,身相圆满殊胜,手中常化现无尽珍宝,衣物饮食及殊妙香花,宝盖经幡等庄严供具。如是功德远超一切人天,于诸法皆得自在无碍。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
阿难向佛陀问道:法藏菩萨是已经成佛而涅槃了,还是尚未成佛,或是现在依然住世?
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佛告诉阿难:法藏菩萨现在已经成佛,正在西方,距离这里十万亿个佛土,那个佛的世界名叫安乐。
阿難又問:「其佛成道已來為經幾時?」
阿难又问:这位佛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佛言:「成佛已來凡歷十劫。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車𤦲、瑪瑙——合成為地,恢廓曠蕩不可限極。悉相雜廁,轉相入間,光赫焜耀,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又其國土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
佛说:我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十劫。我的佛国土地由七种珍宝自然形成——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共同构成大地,广阔无边没有界限。这些珍宝相互交融,彼此辉映,光芒闪耀,精妙绝伦,清净庄严超越十方一切世界中最珍贵的宝物,这些珍宝就像第六层天上的宝物一样。我的佛国没有须弥山和金刚围等一切山岳,也没有大海、小河、溪流、水井和山谷。凭借佛的神奇力量,想看什么就能看见什么。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苦难的轮回之处。更没有四季——春、秋、冬、夏——不冷也不热,永远温和舒适。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那时,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果那个国土没有须弥山,四天王和忉利天要依靠什么而安住呢?
佛語阿難:「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
佛对阿难说:从第三重天到色究竟天,这些天界都依靠什么而存在?
阿難白佛:「行業果報不可思議。」
阿难对佛陀说:行善作恶的因果报应真是深奥难测。
佛語阿難:「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之地,故能爾耳。」
佛告诉阿难:业力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也不可思议。众生因为功德善力安住于业行境界,所以才能如此。
阿難白佛:「我不疑此法,但為將來眾生欲除其疑惑,故問斯義。」
阿难对佛陀说:我不是对这个教法有疑问,而是为了未来众生能消除疑惑,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恒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佛陀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德光明最为尊贵殊胜,是其他诸佛光明都无法相比的。有的佛光明能照耀一百个佛世界,有的能照耀一千个佛世界,简而言之,能照耀东方如恒河沙数般的佛国净土,南方、西方、北方以及四维上下也是如此。有的佛光明只能照耀七尺范围,有的照耀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此递增乃至照耀整个佛国净土。因此,无量寿佛也被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踊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众生若遇此光明,三毒消除,身心柔软,欢喜踊跃,善心自然生起。若在恶道受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安歇,不再苦恼;命终之后,皆获解脱。
「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知。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咸共歎譽,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大眾所共歎譽稱其功德;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歎其光明亦如今也。」
无量寿佛的光明辉煌照耀十方诸佛国土,无人不知。不仅我现在称赞他的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及所有菩萨大众也都如此赞叹。若有众生听闻他光明威神的功德,日夜虔诚称颂不断,随其心愿得以往生他的国土,被众菩萨、声闻大众共同赞叹称颂其功德;等到他们成佛时,也会被十方诸佛菩萨赞叹其光明,就像现在一样。
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不能盡。」
佛说:我讲述无量寿佛的光明威严神圣、崇高殊胜微妙之处,即便用一劫的时间日夜不停地说,也说不完。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汝寧知乎?假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聲聞、緣覺,都共集會禪思一心,竭其智力於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其壽命長遠劫數,不能窮盡知其限極。聲聞、菩薩、天、人之眾,壽命長短亦復如是,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也。又聲聞、菩薩其數難量不可稱說,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对阿难说:无量寿佛的寿命长久得无法计算,你知道吗?假如十方世界无量众生都获得人身,全都修成声闻、缘觉,一起集会专心禅思,竭尽他们的智力,用百千万劫的时间共同推算,也算不出无量寿佛寿命的长远劫数,无法穷尽知道他的极限。声闻、菩萨、天、人众生的寿命长短也是这样,不是用算数比喻能知道的。还有声闻、菩萨的数量多得难以计量无法言说,他们的智慧透彻通达,威力自在,能在手掌中容纳一切世界。
佛語阿難:「彼佛初會,聲聞眾數不可稱計,菩薩亦然。能如大目揵連百千萬億無量無數,於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滅度悉共計挍,不能究了多少之數。譬如大海深廣無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於意云何?其所渧者於彼大海,何所為多?」
佛对阿难说:那位佛初次法会时,声闻弟子数量多得无法计算,菩萨众也是如此。即使让大目犍连这样神通第一的尊者,用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的时间,历经阿僧祇那由他劫直到涅槃,也无法算清这些圣众的数目。就像大海深广无边,如果有人将一根细毛分成百分,用其中一分沾取一滴水。你觉得这一滴水和整个大海相比,哪个更多?
阿難白佛:「彼所渧水比於大海多少之量,非巧歷算數、言辭譬類所能知也。」
阿难对佛陀说:那些水滴和大海相比,数量差距之大,不是精于计算的人能算得清、也不是任何比喻言语能说得明的。
佛語阿難:「如目連等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計彼初會聲聞菩薩,所知數者猶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佛告诉阿难:就像目连等人在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中计算初会时的声闻菩萨数量,他们所知道的仅如一滴水,不知道的却如大海般浩瀚。
「又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樹、銀樹、琉璃樹、頗梨樹、珊瑚樹、瑪瑙樹、車𤦲樹——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或有金樹,銀葉、華、果;或有銀樹,金葉、華、果;或琉璃樹,頗梨為葉,華、果亦然;或水精樹,琉璃為葉,華、果亦然;或珊瑚樹,瑪瑙為葉,華、果亦然;或瑪瑙樹,琉璃為葉,華、果亦然;或車𤦲樹,眾寶為葉,華、果亦然。或有寶樹,紫金為本、白銀為莖、琉璃為枝、水精為條、珊瑚為葉、瑪瑙為華、車𤦲為實;或有寶樹,白銀為本、琉璃為莖、水精為枝、珊瑚為條、瑪瑙為葉、車𤦲為華、紫金為實;或有寶樹,琉璃為本、水精為莖、珊瑚為枝、瑪瑙為條、車𤦲為葉、紫金為華、白銀為實;或有寶樹,水精為本、珊瑚為莖、瑪瑙為枝、車𤦲為條、紫金為葉、白銀為華、琉璃為實;或有寶樹,珊瑚為本、瑪瑙為莖、車𤦲為枝、紫金為條、白銀為葉、琉璃為華、水精為實;或有寶樹,瑪瑙為本、車𤦲為莖、紫金為枝、白銀為條、琉璃為葉、水精為華、珊瑚為實;或有寶樹,車𤦲為本、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琉璃為條、水精為葉、珊瑚為華、瑪瑙為實。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极乐国土遍布七宝所成的树——金树、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树。有的由两种宝、三种宝乃至七种宝共同合成。有的金树,长着银叶、银花、银果;有的银树,长着金叶、金花、金果;有的琉璃树,水晶为叶,花果亦然;有的水晶树,琉璃为叶,花果亦然;有的珊瑚树,玛瑙为叶,花果亦然;有的玛瑙树,琉璃为叶,花果亦然;有的砗磲树,众宝为叶,花果亦然。
有的宝树以紫金为根、白银为干、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花、砗磲为果;有的宝树以白银为根、琉璃为干、水晶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花、紫金为果;有的宝树以琉璃为根、水晶为干、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花、白银为果;有的宝树以水晶为根、珊瑚为干、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花、琉璃为果;有的宝树以珊瑚为根、玛瑙为干、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花、水晶为果;有的宝树以玛瑙为根、砗磲为干、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晶为花、珊瑚为果;有的宝树以砗磲为根、紫金为干、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晶为叶、珊瑚为花、玛瑙为果。
这些宝树行列整齐,枝干相对,叶片相向,花果相应,光彩绚烂不可尽视。清风吹拂时,发出五种微妙音声,自然和谐如天乐。
「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眾寶之王——而莊嚴之。周匝條間垂寶瓔珞,百千萬色種種異變,無量光炎照曜無極。珍妙寶網羅覆其上,一切莊嚴隨應而現。微風徐動出妙法音,普流十方一切佛國。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不遭苦患;目覩其色、耳聞其音、鼻知其香、舌甞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六根清徹無諸惱患。
无量寿佛的道场树,高达四百万里,树根周围有五千由旬,枝叶向四方伸展二十万里。整棵树由各种珍宝自然合成,并用月光摩尼和持海轮宝——众宝之王——来装饰。树枝间垂挂着宝珠璎珞,呈现出百千万种色彩和变化,放射出无量光芒照耀无尽世界。树上覆盖着珍奇宝网,一切庄严景象随缘显现。微风徐徐吹动,发出微妙的法音,传遍十方一切佛国。听到这声音的人能获得甚深法忍,安住不退转地直至成佛,不再遭受苦难;凡是亲眼看见树色、亲耳听闻法音、鼻嗅妙香、舌尝美味、身体感触光明、心缘法义的人,都能获得甚深法忍,安住不退转地直至成佛,六根清净没有烦恼痛苦。
「阿難!若彼國人天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
阿难,如果那个国家的天人和凡人见到这种树,就能获得三种法忍:第一是音声忍,第二是柔顺忍,第三是无生法忍。这都是无量寿佛威德神力的缘故,是他本来的誓愿、圆满的誓愿、清楚的誓愿、坚定的誓愿、彻底的誓愿所成就的。
佛告阿難:「世間帝王有百千音樂,自轉輪聖王乃至第六天上,伎樂音聲展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千億倍也。亦有自然萬種伎樂,又其樂聲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佛告诉阿难:世间帝王的千百种音乐,从转轮圣王到第六层天界的歌舞乐声,层层递胜千亿万倍;但第六层天界的万种乐音,比起无量寿国中七宝树的一种音色仍不及千亿分之一。那里还有自然化现的万种乐器,所有乐声无不是清净法音,清亮悠扬,微妙和雅,在十方世界的音声中最为第一。
「又,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莊嚴,自然化成,復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露,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味如甘露。黃金池者底白銀沙,白銀池者底黃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車𤦲池者底瑪瑙沙,瑪瑙池者底車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樹,華葉垂布,香氣普熏。天優鉢羅華、鉢曇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此外,讲堂、精舍、宫殿、楼阁都由七宝自然化成,装饰得庄严华丽,又用珍珠、明月摩尼等种种珍宝交织成璎珞网,覆盖在上面。内外左右有许多浴池,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三十,甚至百千由旬,长宽深浅都整齐匀称,池中充满清澈盈满的八功德水,清净芬芳,味道如同甘露。黄金池的底铺着白银沙,白银池的底铺着黄金沙,水晶池的底铺着琉璃沙,琉璃池的底铺着水晶沙,珊瑚池的底铺着琥珀沙,琥珀池的底铺着珊瑚沙,砗磲池的底铺着玛瑙沙,玛瑙池的底铺着砗磲沙,白玉池的底铺着紫金沙,紫金池的底铺着白玉沙,或者由两种、三种乃至七种宝物共同合成。池岸边有旃檀树,枝叶垂挂,香气弥漫。还有青莲花、红莲花、黄莲花、白莲花等各种莲花,色彩斑斓,光辉茂盛,遍布水面。
「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三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極樂。
那些菩萨和声闻众进入宝池时,想要水到脚踝,水就漫到脚踝;想水到膝盖,水就到膝盖;想水到腰间,水就到腰间;想水到颈部,水就到颈部;想让水沐浴全身,水就自然流遍全身;想让水退回,水就立刻退回。水温冷暖自然随心意调节,能舒畅心神、愉悦身体、洗涤心中污垢,池水清澈透明纯净如虚空。池底宝沙晶莹透彻,无论多深都能映照,微波轻转相互流淌,舒缓流动不快不慢。水波扬起无数自然妙音,众生各随其缘都能听闻:或闻佛说法声,或闻佛法声,或闻僧众声,或闻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闻如来十力无畏不共法声、神通智慧声、无造作声、不生不灭声、无生法忍声,乃至甘露灌顶等一切妙法声。听闻这些声音后,众生皆心生无量欢喜,自然契合清净离欲的寂灭真谛,契合三宝威德与不共法门,契合菩萨声闻所修圣道。此土没有三恶道苦难之名,唯有自然快乐之音,所以这佛国名为极乐。
「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淨色身、諸妙音聲、神通功德,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時,七寶應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車𤦲、瑪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眾鉢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阿难,那个佛国的往生者,都具备这样清净的身体、美妙的音声和神通功德。他们居住的宫殿、衣服、饮食以及各种用来装饰的奇妙花香,都像第六天自然生成的东西一样。想吃饭的时候,七宝做成的餐具自然出现在面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珍珠等各式钵器随意到来,百味饮食自然盛满。虽然有这些饮食,实际上并不需要真正进食,只要看到食物的色泽、闻到香气,心里想着吃,自然就饱足了,身心柔软舒适,不会贪着味道。用完之后这些饮食就自然消失,到下次需要时又会再次出现。
「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其諸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人、天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那个佛国清净安宁,微妙快乐,仅次于无为涅槃的境界。那里的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深,神通透彻。全都同属一类,形体没有差别,只是为了顺应其他地方的习俗,才有人、天的名称。相貌端正,世间罕见,容颜微妙,既非天人也非人类,都具有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窮乞人在帝王邊,形貌容狀寧可類乎?」
佛对阿难说:就像世间的穷苦乞丐站在帝王身边,他们的外貌神态能相比吗?
阿難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邊,羸陋醜惡無以為喻,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所以然者?貧窮乞人底極廝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飢寒困苦,人理殆盡。皆坐前世不殖德本,積財不施、富有益慳,但欲唐得、貪求無厭,不信修善、犯惡山積。如是壽終,財寶消散,苦身積聚為之憂惱,於己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怙,無德可恃,是故,死墮惡趣,受此長苦。罪畢得出生為下賤,愚鄙斯極示同人類。所以世間帝王人中獨尊,皆由宿世積德所致,慈惠博施,仁愛兼濟,履信修善,無所違諍。是以壽終,福應得昇善道,上生天上享茲福樂。積善餘慶今得為人,遇生王家自然尊貴,儀容端正眾所敬事,妙衣珍膳隨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阿难对佛陀说:假如这个人站在帝王身旁,他的瘦弱丑陋简直无法形容,相差百千万亿倍。为什么呢?因为贫穷乞丐地位极其低下,衣不蔽体,食仅果腹,饥寒交迫,几乎丧失了人的尊严。这都是由于前世没有积累福德,聚财不施舍,越富越吝啬,只想不劳而获,贪得无厌,不信行善,罪恶堆积如山。这样死后,财物散失,辛苦积攒反成烦恼,对自己毫无益处,徒为他人所有。没有善行可依靠,没有福德可依仗,因此死后堕入恶道,长久受苦。罪业受尽后投生为下贱之人,愚昧鄙陋到极点,虽外形似人。而世间帝王之所以能成为人中之尊,都是过去世积累功德所致:慈悲布施,仁爱济世,守信修善,与人无争。所以寿终之后,福报使他转生善道,上升天界享受福乐。行善的余庆使他今生投生王家,自然尊贵,相貌庄严众人敬重,华服美食随心享用。这都是前世福德所致,才能得到这样的果报。
佛告阿難:「汝言是也。計如帝王,雖人中尊貴,形色端正,比之轉輪聖王,甚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轉輪聖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忉利天王,又復醜惡不得相喻萬億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億倍不相類也。設第六天王比無量壽佛國菩薩、聲聞,光顏容色不相及逮,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佛对阿难说:你说得对。比如人间的帝王,虽然在人类中最尊贵,相貌端正,但与转轮圣王相比,就显得非常粗陋,就像乞丐站在帝王旁边一样。转轮圣王的威仪相貌庄严殊妙,堪称天下第一,但比起忉利天王,又显得丑陋不堪,相差何止万亿倍。假如将天帝与第六天王相比,更是相差百千亿倍,无法相提并论。若是第六天王与无量寿佛国的菩萨、声闻相比,其光明容颜的差距更是百千万亿倍都无法计算。
佛告阿難:「無量壽國其諸天人,衣服、飲食、華香、瓔珞、諸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宮殿、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隨意所欲,應念即至。又,以眾寶妙衣遍布其地,一切人天踐之而行。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絞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国中的天人和世人,他们的衣服、饮食、花香、璎珞、各种伞盖旗帜、美妙的音乐,所住的房屋、宫殿、楼阁,都随着他们的心意变化,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是单一珍宝所成,或是两种珍宝所成,乃至无数珍宝所成,只要心中一想,立刻就会出现。还有,各种珍贵的奇妙衣服铺满大地,所有天人和世人都踩在上面行走。无数珍宝织成的网覆盖整个佛土,这些网都用金线、珍珠、千百种珍宝、奇妙的珍品装饰得极其庄严,四周垂挂着宝铃,光彩闪耀,无比华丽。自然的德风轻轻吹起,这风温和舒适,不冷也不热;温暖清凉,柔和顺畅,不快也不慢;风吹过那些宝网和宝树,发出无数微妙的法音,传播出万种温和雅正的德香。闻到这香气的人,烦恼习气自然不起,风接触到他们的身体,都感到快乐,就像比丘证得了灭尽定一样。
「又,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隨舉足已還復如故。華用已訖地輒開裂,以次化沒清淨無遺,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反。
又有风吹散鲜花,遍布佛国净土。花瓣依颜色依次排列,丝毫不乱,柔软光洁,芬芳浓郁。脚踏其上会下陷四寸,抬脚时地面又恢复如初。鲜花用尽后,地面自然开裂,将花瓣依次化没,洁净无余。每到相应时节,便有风吹散鲜花,如此重复六遍。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葉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煒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又有无数珍宝莲花遍布整个世界,每一朵宝花都有千百亿片花瓣,花瓣散发出无量种颜色的光芒,青色花瓣放青光,白色花瓣放白光,黑、黄、红、紫各色花瓣也放射相应颜色的光彩,光辉灿烂,明亮得胜过日月。每一朵花中放射出三十六万道光芒;每一道光芒中显现出三十六万尊佛,佛身呈现紫金色,相貌庄严殊胜;每一尊佛又放出千百道光明,普遍为十方世界演说微妙佛法;这些佛各自安立无量众生于成佛的正道。
無量壽經卷上
CBETA 编码:T0360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