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菩薩本業經
佛說菩薩本業經一卷
我听到的是这样:
那时佛陀在摩竭陀的道场中,刚刚成就佛果,光明无比,自然显现莲花宝狮子座,过去一切诸佛都是这样坐的,德行威仪和庄严相貌完全相同,身心清净,福德修行圆满具足,智慧光明透彻照耀一切众生世界,过去未来现在都没有任何障碍,成就佛道而出现于世,一切平等无别。当时在场的菩萨们,都是即将成佛的一生补处菩萨,神通妙用通达无碍,遍及十方世界,引导利益众生,开启佛法宝藏,显示涅槃要义,全都契合众生根机,具备宿命智慧德能,善巧方便权宜施教,循序渐进教化众生,透彻理解内外一切法义,始终坚定不移,平等对待一切佛土,不起分别,称颂佛陀名号功德不可穷尽,对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情况无不透彻了解,他们都赞叹说:佛陀顾念我们,建立宏大誓愿,能完全显现诸佛世界的一切好坏差别,那些最殊胜的佛国净土,佛陀游化居住的地方,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光明神通自在无碍,教导开示天人众生,阐明佛法真义,佛陀的根本修行,十地十智,十种修行十种回向,十种法藏十种大愿,十种光明十种禅定,十种显现十种印可,断除我们的缺点疑惑和虚妄,完全为我们显现佛陀的修行、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神通、佛陀的威力和佛陀的禅定,无量变化随顺时机,四无所畏无所隐藏,十八不共法永不间断,一切敏锐智慧,至高无上的道德,所有妙法完全开显。
往东无边远处,有香林佛国,佛名为入精进,菩萨名为敬首;
往南无边远处,有乐林佛国,佛名为不舍乐,菩萨名为觉首;
往西无边远处,有华林佛国,佛名为习精进,菩萨名为宝首;
往北无边远处,有道林佛国,佛名为行精进,菩萨名为慧首;
往东北无边远处,有青莲佛国,佛名为悲精进,菩萨名为德首;
往东南无边远处,有金林佛国,佛名为尽精进,菩萨名为目首;
往西南无边远处,有宝林佛国,佛名为上精进,菩萨名为明首;
往西北无边远处,有金刚佛国,佛名为一乘度,菩萨名为法首;
往下无边远处,有水精佛国,佛名为梵精进,菩萨名为智首;
往上无边远处,有欲林佛国,佛名为至精进,菩萨名为贤首。
贤首菩萨等皆是彼方最上首者,各与无量上善之人同来,顶礼佛足,退坐于莲华座上。时敬首菩萨承佛威神,赞叹道:善哉!今日圣众云集,实为希有。观诸菩萨所居佛国,皆悉清净;所披法服,皆具如来戒德;所修妙行,皆成觉道根基;所演经法,皆蒙佛力加持。随诸国土或净或秽,普度众生无有穷极,分身应化周遍十方。于此佛土中,有百千万亿差别世界,众生贤愚美丑、寿夭长短、语言各异,皆得闻佛功德,各随其俗立佛名号:或称佛为大圣人,或称大沙门,或尊众祐,或号神人,或赞勇智,或敬世尊,或称能儒,或谓昇仙,或呼天师,或尊最胜。如是十方无量众生所称佛号虽亿万不同,皆是如来初发心时,广宣妙法所教化之弟子。
这时,佛陀从足底放出相轮光明,普照佛界所有小国土。所谓一小国土,就是一座须弥山,日月环绕照耀四方天下:东面是弗于逮,南面是阎浮提,西面是拘耶尼,北面是郁单越。四周环绕大海,外围以铁墙围绕,上方有二十八重天。这样的范围称为一小国土。十方世界共有百亿这样的小国土。
那时显现出百亿座须弥山,百亿个日月,以及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直至二十八层无色天,每一层天都有百亿之数。这是一方佛刹,名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化现百亿分身,遍布其中。当时的天人与众生,看见无数小国中的诸佛菩萨,仿佛近在眼前相见。
願行品第二
智首菩萨问敬首菩萨说:原本修行什么方法,才能成就佛的圣道?身口意清净,不记他人过失,也使天下人找不到他的缺点。仁爱慈悲至极,内心智慧明澈,远超声闻缘觉之上。一切邪魔外道不能动摇他。相貌端正庄严,无人能比。出身尊贵家族,深知敬重佛法。坚守志愿坚强,常行四无量心。才能高超敏捷,精进勇猛刚健。修习众多功德根本,践行各种波罗蜜。所作所为无量无边,恒常生于福地。所言为人信受,降伏心念端正心意,收摄念头入于禅定。明了空、无想、无愿之法。通达地水火风四大,色受想行识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十二因缘生起之理。七觉支无障碍,具足如来十力智慧。广泛深入各种法门,救济危难解除困厄。被帝释梵天所恭敬。破除黑暗如同明灯,照亮天下如同日月。度化众生如同船师。贤德超越三界而为上首。想要成就这样的道果,应当如何修行?
敬首回答说:善哉佛子!你的志向崇高远大,怀着极大的慈悲怜悯之心,哀悯十方众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成就佛道,应当先端正自身,言行一致,口中诵读经典,心中思考可行之法,改正过去的过失,修行未来的善行,不背离佛道的真意,积累功德和善行,布施恩惠而不疲倦,这样你所询问的一切都能得到。作为菩萨,必须真实地接受和学习佛法教导,不得增减,以誓言约束自己,心怀安定世间的愿望,持守戒律,践行誓愿,以此建立德行的根本。
在家持戒时,愿众生放下贪欲,领悟空性。 孝养父母时,愿众生护持一切,终成佛道。 教导妻儿时,愿众生脱离爱欲牢狱,不再贪恋。 享受五欲时,愿众生心入清净,无所执著。 歌舞娱乐时,愿众生得闻法乐,安住欢喜。 佩戴璎珞时,愿众生卸下重担,舍弃浮华。 见诸美女时,愿众生断除色欲,远离淫态。 登上楼阁时,愿众生升法堂中,受持佛经。 身处房中时,愿众生觉察不净,厌离尘欲。 布施财物时,愿众生广种福田,远离悭贪。 厌倦家居时,愿众生速得解脱,身心自在。 离家修行时,愿众生永离苦恼,依正得安。 入佛寺庙时,愿众生亲近佛法,无有障碍。 拜见师长时,愿众生趣入正道,满其所愿。 忏悔罪业时,愿众生坚定道心,永不退转。 脱去俗衣时,愿众生勤修道德,精进不怠。 披着袈裟时,愿众生法服庄严,心无染污。 剃除须发时,愿众生舍离装饰,永断劳尘。 出家为僧时,愿众生奉行佛意,教化世间。 受持戒律时,愿众生得方便智,广度无极。 持守戒法时,愿众生遵佛教诲,不犯律仪。 礼敬和尚时,愿众生得禅定意,思维解脱。 亲近师长时,愿众生承佛圣教,永不忘失。 皈依佛陀时,愿众生体悟大道,发无上心。 皈依正法时,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皈依僧伽时,愿众生依止圣众,正道得度。 开启门户时,愿众生开显佛法,直趣涅槃。 关闭门户时,愿众生闭塞恶道,罪业灭尽。 进入静室时,愿众生安住寂静,修习止观。 铺设床座时,愿众生入大乘道,济世安民。 端身静坐时,愿众生坐菩提树,心无所倚。 与众共处时,愿众生成就戒定慧,通达真谛。 调息修定时,愿众生舍离俗家,无世间念。 摄心守意时,愿众生心不放逸,远离杂念。 清晨起床时,愿众生觉知无常,发起精进。 踏地下床时,愿众生追随佛迹,心不动摇。 穿着下裳时,愿众生素知惭愧,护持道心。 系上衣带时,愿众生束带修善,志不懈怠。 穿着中衣时,愿众生恭敬谨慎,远离懈怠。 披上法衣时,愿众生效法圣贤,勤修道业。 如厕方便时,愿众生涤除污秽,永断三毒。 临水盥洗时,愿众生意性柔和,清净庄严。 净水浣濯时,愿众生以法自净,远离恶态。 手持杨枝时,愿众生持诵法句,除尽尘垢。 洗漱口齿时,愿众生净化心性,如佛清净。 盥洗双手时,愿众生得柔软掌,受持经法。 清洁颜面时,愿众生常向清净,心无瑕疵。 迈步出门时,愿众生如佛所愿,超越三界。 行进道路时,愿众生趣向佛道,永不退转。 行走平路时,愿众生游心法界,精进不息。 登上高坡时,愿众生乐求上道,无疑无惑。 走下斜坡时,愿众生深入微妙,广博法海。 行经弯路时,愿众生舍离邪曲,正直无伪。 行走直路时,愿众生得中正智,言无谄媚。 见风扬尘时,愿众生明经修行,心不散乱。 见雨洒尘时,愿众生慈心降伏,妄念不起。 树下乘凉时,愿众生安住道心,经久不疲。 步入林泽时,愿众生学为世范,以德化人。 遥望高山时,愿众生生大志愿,积德无厌。 见荆棘丛时,愿众生灭除三毒,无害他心。 见繁茂树时,愿众生以道为荫,入深禅定。 见花开盛时,愿众生具足相好,庄严佛身。 见硕果实时,愿众生菩提道成,得无上果。 见溪流涧时,愿众生入佛智海,通达正流。 见池沼水时,愿众生功德圆满,智慧充盈。 见清泉涌时,愿众生深入佛智,问答无穷。 望江海阔时,愿众生入佛藏海,得无尽法。 见人汲井时,愿众生心开受法,得一真味。 过桥渡河时,愿众生广建法桥,济度不息。 见修园圃时,愿众生耘除秽恶,不生欲根。 见稻田谷时,愿众生广植福慧,免诸灾患。 见美园林时,愿众生圆满持法,道业具足。 见村落舍时,愿众生安住仁智,道心坚固。 见学堂处时,愿众生讲诵经法,日益精进。 见众人聚时,愿众生功德圆满,度众成佛。 见人独处时,愿众生恬淡无为,研学圣典。 遇见僧众时,愿众生多闻持戒,诲人不倦。 见外道者时,愿众生舍邪归正,入八正道。 遇修仙者时,愿众生意行圆满,所愿皆成。 入城郭时,愿众生持戒清净,心无缺失。 望宫阙时,愿众生智慧明达,众善普修。 遇见帝王时,愿众生奉行圣教,如法修行。 见王子时,愿众生绍隆佛种,化导群生。 见大臣时,愿众生明达事理,利济天下。 见官吏时,愿众生忠正仁善,无有害心。 见披甲者时,愿众生披精进铠,不忘初心。 见愚钝者时,愿众生勇猛行道,成就无畏。 见忧愁者时,愿众生永离恐怖,心无忧恼。 见欢喜者时,愿众生舍离俗乐,觉悟无常。 见劳苦者时,愿众生得涅槃道,永脱苦难。 见安乐者时,愿众生安隐如佛,清净无患。 见病苦者时,愿众生知身性空,不受诸痛。 见健壮者时,愿众生得金刚身,永不衰朽。 见丑陋者时,愿众生舍离丑行,庄严善法。 见端正者时,愿众生意行质直,乐求佛法。 见报恩者时,愿众生念佛功德,行菩萨道。 见负恩者时,愿众生降伏恶心,弃诸恶业。 见贪欲者时,愿众生法施众生,离悭贪心。 持锡杖行时,愿众生依止正法,广施德化。 托钵受食时,愿众生知足能施,修六和敬。 入村乞食时,愿众生如法而求,不起妄念。 到人家门时,愿众生入总持门,洞达诸法。 入人室堂时,愿众生升佛法堂,深行妙道。 人不施食时,愿众生得般若智,无望无惜。 主人未供时,愿众生离三恶道,无饥渴想。 得空钵时,愿众生悟诸法空,离欲清净。 得满钵时,愿众生满足道品,成就佛法。 捧持钵饭时,愿众生为法供养,志求大道。 与廉者坐时,愿众生廉洁知耻,言行真实。 与贪者坐时,愿众生舍离贪鄙,心无强颜。 得美食时,愿众生知足少欲,心无贪著。 得粗食时,愿众生知身如幻,不择好恶。 举食入口时,愿众生得佛法味,悟诸经义。 尝诸味时,愿众生味同法味,化成甘露。 食毕之时,愿众生德行圆满,具十力智。 讲经说法时,愿众生心开意解,闻法即悟。 诵咒回向时,愿众生通达佛经,十二部藏。 法会散席时,愿众生究竟成就,得三甘露。 欲入水浴时,愿众生三业清净,等同三途。 沐浴身体时,愿众生涤除心垢,彻见生死。 盛暑炎热时,愿众生得清凉定,灭诸苦恼。 严寒冰冻时,愿众生心离爱欲,永断情想。 诵经读偈时,愿众生广解经义,永不忘失。 得见佛陀时,愿众生常随佛学,行七觉分。 见佛像时,愿众生普见十方,慧眼无碍。 礼拜佛陀时,愿众生得佛大道,无见顶相。 礼毕起身时,愿众生如佛所愿,尊贵无上。 绕塔开始时,愿众生广修福慧,畅达佛道。 绕塔三匝时,愿众生一心向道,四喜不断。 唱诵经典时,愿众生念佛法恩,如法供养。 赞佛功德时,愿众生光明威神,同佛法身。 暮时洗足时,愿众生得四神足,遍行十方。 夜寝安歇时,愿众生远离无明,永断五盖。 睡醒之时,愿众生得佛十八不共妙法。 此为菩萨日常所发大愿,普爱十方,广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