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菩薩本業經
十地品第三
这时,忍世界的百亿天帝释都在忉利天的紫绀殿上变化出七宝狮子座,铺设交露帐幔,用彩色丝绳编织的席子铺设完毕后,各自叩首礼请佛陀。佛陀心知他们的意愿,立即分身显现,遍布所有天帝释的宫殿。每一尊佛陀都有众多菩萨随行,一切天帝无不欢喜。下方百亿小国的人也都相继见到佛陀,景象如初不曾减少。
当时,十方世界的菩萨又纷纷云集而来,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意菩萨、知意菩萨、审意菩萨、专意菩萨、重意菩萨、尽意菩萨等,各自从十方世界带领无数修行人一同前来,顶礼佛足后坐在一侧的莲花座上。法意菩萨随即端正坐姿,定心入于无量会见的禅定境界,完全见到十方无数诸佛各自伸出右手抚摸他的头顶,一齐说道:“善哉!法意!菩萨勇猛精进,方能证得此定。十方如来及释迦牟尼佛都已认可你成就的功德,修得微妙辩才,了悟空性无执之行,通达佛法要旨,精通诸佛语言,知晓众生心意。你的修行已经圆满,不久将成佛。现在请你宣说菩萨十住法门,令所有修行者普遍了知所应修持的次第。”
这时,法意菩萨获得佛陀的辩才智慧,明达真理,心念坚固无碍,从禅定中觉醒后说道:诸位善男子!若想证得佛果,需经历十种修行境界。过去未来一切成就者,皆由此途径达成,为诸佛所赞叹。此法门广大无边,现依佛陀教言完整宣说。何为十地?第一发心住,第二治地住,第三修行住,第四生贵住,第五具足住,第六正心住,第七不退住,第八童真住,第九法王子住,第十灌顶住。
什么是发心?菩萨修行有十个要点,最初见佛时生起十种功德:一、见佛陀相貌庄严;二、见佛身金色圆满具足;三、见佛神通自在显现;四、领受佛法深奥智慧;五、敬仰佛陀无上威仪;六、感知众生心意所念;七、听闻佛经教理分明;八、深信佛语真实不虚;九、观见生死轮回之苦;十、体悟佛法究竟安乐。由此逐渐开悟,便发起求道之心。
想要通达佛陀十力的智慧,应当修学十种法门:一、恭敬礼拜诸佛;二、善说菩萨功德;三、彻知生死根源;四、发愿广修福德;五、超越三界束缚;六、勤学诸佛功德;七、祈愿值遇诸佛;八、修习甚深禅定;九、悲悯罪苦众生;十、超越生死轮回。这便是最初发起菩提心的根本。
什么是修治心地?菩萨修行有十个步骤,按顺序学习:一是常念他人善行,二是保持清净心,三是培养柔和心念,四是安定心志,五是恒常布施,六是实践慈爱,七是利益众生,八是促进平等,九是视他人如自己,十是敬重他人如师长。还有十种修学:应当多诵经典,应当远离故乡,应当亲近明师,应当学习善言,应当知晓时机,应当精进修行,应当掌握要领,应当明白修行,应当不忘教诲,应当安定心志,这就是依次修治心地的法门。
什么是应行?菩萨安住于法,有十种修行方法,如经中所说:一是观无常,二是观生苦,三是观行为空,四是观无身,五是观无主,六是无贪,七是无执,八是无为,九是无欲,十是无求。还有十种修学:应念众生,应念国土,应念佛法,应念地大,应念水大,应念火大,应念风大,应念欲界,应念色界,应念无色界,心无贪恋,这就是分别应行的境界。
什么是生贵?菩萨法住有十件事,随顺佛的行持:一不退回邪道,二专心向佛,三思惟法义,四观察功德行,五见人如幻化,六见国土如梦境,七见祸福皆空,八见诸法如幻,九苦乐无差别,十了悟涅槃清净。还有十种修学:应知思念,过去佛意空,未来佛意空,现在佛意空,过去佛法净,未来佛法净,现在佛法净,过去佛本然,未来佛本然,现在佛本然,诸佛兴起平等,皆无差别,这就是平等生贵之地。
什么是修行成就?菩萨安住于佛法中,有十种利益众生的行为:一是为人提供方便,二是使人心安,三是救济天下人,四是对一切众生心怀慈爱,五是为众生苦难而悲伤,六是让人心生欢喜,七是保护关照人与物,八是劝导人遵循正道,九是展现清净境界,十是使人达到涅槃。还有十种修学:应当明白众生没有固定本质,没有固定类别,没有固定数量,没有造作,没有永恒不变,无法用思维理解,无法用言语称述,无法用尺度衡量,无法完全描述,一切皆空,这才是圣者修行成就的境界。
什么是修行成就?菩萨安住于佛法时,有十种境界能圆满度化众生: 一是听到赞叹佛或诽谤佛时心无分别; 二是听到称颂佛法或诋毁佛法时心无动摇; 三是听到菩萨行善或作恶时心无差别; 四是听到他人是非评价时心无波动; 五是面对众人或独处时心无增减; 六是听闻经典多或少时心无取舍; 七是经历苦难或安乐时心无执着; 八是遇到难化或易化众生时心无分别; 九是见佛法兴盛或衰微时心无增减; 十是身处有道或无道环境时心无动摇。
另有十种修学要义: 心不执着相,不贪受念想,不计较身体,无自我所有, 不固执己见,不主宰控制,不贪取领受,观一切如幻, 知诸法无成,证万法皆空——这便是究竟信解、修行成就的境界。
什么是不可退转的境界?菩萨安住于佛法时,有十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是不论佛在世或不在世都心志坚定;二是不论佛法存在或不存在都心志坚定;三是不论菩萨存在或不存在都心志坚定;四是不论追求成佛或不追求成佛都心志坚定;五是不论能否成佛都心志坚定;六是无论古代有无圣道都心志坚定;七是无论现在有无圣道都心志坚定;八是无论未来有无圣道都心志坚定;九是无论三途相同或不同都心志坚定;十是无论佛智有穷尽或无穷尽都心志坚定。还有十种修学方法:从细微智慧契入广大智慧,从广大智慧回归细微智慧;从一法通达众多经典,从众多经典融会一法;从众生现象了悟空性真谛,从空性真谛洞察众生现象;从有相思维进入寂静禅定,从寂静禅定生起有相思维;从少量清净观修培养广大清净观,从广大清净观回归少量清净观。这就是不断精进、永不退转的境界。
什么是了悟生命?菩萨安住于佛法,有十种智慧见解:一是知道一切众生投生何道,二是知道众生的习气束缚,三是知道人过去世的经历,四是知道人所行善恶的果报,五是知道人修持何种法门,六是知道人心的好恶倾向,七是知道人的意念变化多端,八是知道十方世界的清净与污浊,九是知道三恶道的无量智慧,十是知道根据实相恰当地说法。还有十种修行:学习法王的正行,学习法王的礼仪,学习法王的建立事业,学习法王的进退举止,学习法王的周旋应对,学习法王的威严气度,学习法王的坐卧起居,学习法王的教化号令,学习法王的礼敬他人,学习法王的巡行国土,这就是获得授记、了悟生命的境界。
佛陀说完这些后,大家都非常欢喜,向佛陀行礼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