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序
唐釋慧忠撰
夫法性無邊,豈藉心之所度;真如非相,詎假言之所詮。是故眾生浩浩無窮,法海茫茫何極。若也廣尋文義,猶如鏡裏求形,更乃息念觀空,又似日中逃影。茲經喻如大地,何物不從地之所生,諸佛唯指一心,何法不因心之所立。但了心地,故號總持,悟法無生,名為妙覺。一念超越,豈在繁論者爾。
法性无边无际,岂是心所能测度;真如无形无相,哪需言语来诠释。故而众生无量无边,法海浩瀚无涯。若只广寻文句义理,犹如向镜中求取形影;若是止息念头观空,又似在烈日下逃避影子。此经犹如大地,万物无不从地而生;诸佛唯指一心,万法无不由心而立。只要明了心地,便称总持;觉悟诸法无生,名为妙觉。一念之间超越无碍,何须繁琐论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是空性,度脱一切苦难灾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啊!物质现象与空性没有差别,空性与物质现象也没有差别。物质现象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物质现象。感受、思想、行为、意识,也都是如此。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舍利子啊!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显现,没有生起也没有消亡,没有染污也没有清净,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因此,在空性之中没有色相;没有受、想、行、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没有眼识界,乃至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灭尽,乃至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灭尽;没有苦、集、灭、道;没有智慧,也没有证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正因无所执取,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心中没有挂碍;因为没有挂碍,就没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最终达到涅槃。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由此可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消除一切苦难,真实不虚。因此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說咒曰:
这时世尊宣说咒语道:
「揭帝 揭帝般羅揭帝般羅僧揭帝菩提莎婆訶」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