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方廣如來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婆伽梵住靈鷲山寶蓋鹿母宅,於栴檀藏大樓閣中成等正覺。十年之後,當熱時際,與大苾芻眾千人俱,有學、無學、聲聞、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皆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獲得正智,猶如大龍所作已辦,捨棄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到於彼岸——所謂具壽大迦葉波、具壽漚樓頻䗍迦葉波、具壽那提迦葉波、具壽伽耶迦葉波、具壽大迦旃延、具壽俱郗羅、具壽薄俱羅、具壽離波多、具壽須菩提、具壽滿慈子、具壽語自在、具壽舍利子、具壽大目揵連、具壽憍陳如、具壽烏陀夷、具壽羅呼羅、具壽難陀、具壽鄔波難陀、具壽阿難陀,與如是等上首苾芻一千人俱。
那时,世尊住在灵鹫山宝盖鹿母的精舍,在檀香木建造的楼阁中证得无上正觉。十年后的炎热时节,与一千位大比丘共同居住,其中有学道者、无学者、声闻、阿罗汉——他们已断尽烦恼,不再受束缚,获得自在,心解脱、慧解脱,证得正智,如同大龙完成使命,放下重担获得利益,断除一切结缚到达彼岸——这些尊者包括:大迦叶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大迦旃延尊者、俱郗罗尊者、薄俱罗尊者、离波多尊者、须菩提尊者、满慈子尊者、语自在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犍连尊者、憍陈如尊者、乌陀夷尊者、罗睺罗尊者、难陀尊者、优波难陀尊者、阿难陀尊者,与这些上首比丘共一千人一同居住。
復有六十殑伽河沙數菩薩摩訶薩俱,從種種佛剎而來集會——皆是一生補處,得大神通、力、無所畏,已曾承事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諸佛,悉皆能轉不退法輪;若有無量阿僧祇世界有情纔稱名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所謂法慧菩薩、師子慧菩薩、虎慧菩薩、義慧菩薩、勝慧菩薩、月光菩薩、寶月光菩薩、滿月光菩薩、大勇健菩薩、無量勇健菩薩、無邊勇健菩薩、三世勇健菩薩、得大勢菩薩、觀自在菩薩、香象菩薩、香悅菩薩、香悅吉祥菩薩、吉祥藏菩薩、計都菩薩、大幢菩薩、無垢幢菩薩、無上幢菩薩、極解寶剎菩薩、無垢寶剎菩薩、歡喜王菩薩、常歡喜菩薩、虛空庫菩薩、迷盧菩薩、大迷盧菩薩、蘇迷盧菩薩、功德寶光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持地菩薩、除一切有情病菩薩、歡喜意菩薩、憂悲意菩薩、無憂菩薩、光藏菩薩、栴檀菩薩、於此無爭菩薩、無量雷音菩薩、起菩提行菩薩、不空見菩薩、一切法自在菩薩、慈氏菩薩、曼殊室利童真菩薩,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六十殑伽沙數菩薩摩訶薩俱。
还有六十恒河沙数量的菩萨大菩萨们,共同从各种佛国前来集会——他们都是候补成佛者,获得大神通、大力、无所畏惧,曾经侍奉过无量百千万亿诸佛,都能转动不退转的法轮;若有无量无数世界的众生仅仅称念他们的名号,都能在无上正等正觉中得不退转——他们分别是:法慧菩萨、师子慧菩萨、虎慧菩萨、义慧菩萨、胜慧菩萨、月光菩萨、宝月光菩萨、满月光菩萨、大勇健菩萨、无量勇健菩萨、无边勇健菩萨、三世勇健菩萨、得大势菩萨、观自在菩萨、香象菩萨、香悦菩萨、香悦吉祥菩萨、吉祥藏菩萨、计都菩萨、大幢菩萨、无垢幢菩萨、无上幢菩萨、极解宝刹菩萨、无垢宝刹菩萨、欢喜王菩萨、常欢喜菩萨、虚空库菩萨、迷卢菩萨、大迷卢菩萨、苏迷卢菩萨、功德宝光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持地菩萨、除一切有情病菩萨、欢喜意菩萨、忧悲意菩萨、无忧菩萨、光藏菩萨、栴檀菩萨、于此无争菩萨、无量雷音菩萨、起菩提行菩萨、不空见菩萨、一切法自在菩萨、慈氏菩萨、文殊师利童真菩萨,这些菩萨作为上首,共有六十恒河沙数量的菩萨大菩萨在场。
復有無量世界中,無量阿僧祇天、龍、藥叉、揵達嚩、阿蘇羅、孽嚕茶、緊那羅、摩呼羅伽,人非人等皆來集會;復有國王、大臣、寮佐、長者、居士及諸人眾皆來集會。
还有无量世界之中,无数阿僧祇的天众、龙众、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以及人非人等全都前来集会;又有各国的国王、大臣、官员、长者、居士以及众多百姓也都前来集会。
爾時世尊,與百千眾前後圍遶恭敬供養。爾時世尊於栴檀藏大樓閣中,食時之後入佛神力,故從栴檀藏忽然涌出俱胝那庾多百千蓮花,一一蓮花有俱胝那庾多百千葉,量如車輪色香具足。是諸蓮花上昇虛空,遍覆一切諸佛剎土,共相合成如寶宮殿,安住虛空。彼一切俱胝那庾多百千蓮花皆悉開敷,於一一花中皆有如來結跏趺坐,具三十二大丈夫相、放百千光。是時以佛威神力故,諸蓮花葉忽然痿瘁,形色臭穢而可厭惡,皆不悅意;於花胎中諸如來等,各放無量百千光明,普現一切諸佛剎土,皆悉端嚴。
那时,世尊被千百万人前后围绕,恭敬供养。世尊在用檀香木建造的宏伟楼阁中,用膳后凭借佛的神通力,从檀香藏中忽然涌现出无数亿朵莲花。每一朵莲花都有无数亿片花瓣,大小如同车轮,色彩鲜艳,香气浓郁。这些莲花升上虚空,遍布覆盖所有佛国净土,相互连接形成如同珍宝宫殿般的景象,悬停在虚空中。所有无数亿朵莲花同时绽放,每一朵花中都有一位如来结跏趺坐,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放射出千百道光芒。
这时,凭借佛陀的威神力,所有莲花花瓣突然枯萎,颜色灰暗,气味难闻,看起来令人厌恶,毫无愉悦之感;而在花蕊中的诸位如来,各自放出无量千百道光明,普遍照耀一切佛国净土,使各处都显得庄严美好。
爾時一切菩薩及四部眾皆悉驚愕,生奇特想,怪未曾有。以佛世尊現作如是神通之事,大眾見斯,咸懷疑惑,作是念言:「何因緣現俱胝那庾多百千蓮花,於須臾頃形色變壞,甚可厭惡無復悅意;於蓮花中現如來相,結跏趺坐放百千光明,如是光明令人愛樂?」
那时所有菩萨和四众弟子都感到震惊,生出奇特的想法,觉得前所未见。因为佛陀世尊显现如此神奇的变化,大众看到后都心怀疑惑,这样想道:为何在须臾之间显现无数千百朵莲花,形色迅速衰败,变得令人厌恶不再欢喜;而在这些莲花中又显现如来形相,结跏趺坐放射千百种光明,这些光明却让人心生喜爱?
爾時金剛慧菩薩摩訶薩,及諸大眾皆悉雲集於栴檀藏大樓閣中,恭敬而坐。
那时金刚慧大菩萨与其他众多修行者都聚集在栴檀藏大楼阁中,恭敬地坐着。
爾時世尊告金剛慧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今應可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法要。」
那时世尊告诉金刚慧大菩萨说:善男子,你现在应当向如来、应供、正等觉请问甚深法义。
爾時金剛慧菩薩摩訶薩承佛聖旨,普為一切天人世間、菩薩摩訶薩及四部眾懷疑惑故,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一切世界現於俱胝那庾多百千蓮花,一切於花胎中皆有如來結跏趺坐放百千光;是諸蓮花忽然之間,形色可惡而令生厭,於彼花中俱胝那庾多百千如來,合掌而住儼然不動?」
那时金刚慧大菩萨秉承佛陀的旨意,为了一切天界人间的菩萨大菩萨及四众弟子中怀有疑问的人,向佛陀禀告说:世尊!是什么因缘让一切世界显现出无数百千朵莲花,每朵莲花花蕊中都有如来结跏趺坐放射百千光明;这些莲花忽然之间变得形貌丑陋令人厌弃,在那些莲花中的无数百千如来,却依然合掌安住端然不动?
爾時金剛慧菩薩摩訶薩以伽他問曰:
那时金刚慧大菩萨用偈颂问道:
「我曾不見如來相,而作神通之變化,
現佛無量千俱胝,住蓮花胎寂不動。
放千光明而影現,悉皆映蔽諸佛剎,
奇特於法而遊戲,彼諸佛等悉端嚴。
猶如妙寶而顯現,於惡色蓮花中坐,
是蓮花葉皆可惡,云何作是大神通?
我曾見佛如恒沙,見彼殊勝神通事,
我未曾見如是相,如今遊戲之顯著。
唯願天中尊說示,何因何緣而顯現?
唯願世利作哀愍,為除一切諸疑惑。」
我从未见过如来展现如此相好,却能作出神通变化, 显现无量千亿佛身,安住莲花胎藏寂静不动。 放出千道光明映现,悉能遮蔽诸佛国土, 以殊胜法门自在游戏,那些佛身皆庄严无比。
犹如珍宝显现在世,却安坐于丑陋莲花中, 这莲花叶皆令人厌恶,为何能作如此大神通? 我曾见过恒河沙数佛,目睹诸多殊胜神通事, 却未曾见过这般景象,如今游戏神通如此显著。
恳请天中至尊开示,因何缘由显现此相? 唯愿世间救主垂慈,为除众生一切疑惑。
爾時世尊告金剛慧等上首菩薩,及一切眾菩薩言:「諸善男子!有《大方廣如來藏經》甚深法要,如來欲說,是故先現如是色相。汝等善聽,極善聽,作意思惟!」
那时世尊告诉金刚慧等为首的菩萨,以及所有菩萨们说:善男子们!有一部《大方广如来藏经》,其中含有甚深微妙的法义。如来现在要为大家宣说这部经,所以先显现这样的瑞相。你们要专心谛听,好好思惟其中的义理!
爾時金剛慧菩薩等一切菩薩摩訶薩言:「善哉!世尊!願樂欲聞。」
这时金刚慧菩萨等所有大菩萨们说:善哉!世尊!我们欢喜聆听。
佛言:「諸善男子!如此如來變化蓮花,忽然之間成惡色相,臭穢可惡令不愛樂,如是花中而現佛形,結跏趺坐放百千光明,相好端嚴人所樂見。如是知已,有多天、龍、藥叉、健達嚩、阿蘇羅、𧃯路茶、緊那羅、摩呼羅伽、人、非人等,禮拜供養。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應、正等覺,以佛自己智慧光明,眼見一切有情欲、瞋、癡、貪、無明、煩惱。彼善男子、善女人,為於煩惱之所凌沒,於胎藏中有俱胝百千諸佛,悉皆如我。如來智眼,觀察彼等有佛法體,結跏趺坐寂不動搖,於一切煩惱染污之中,如來法藏本無搖動,諸有趣見所不能染。是故我今作如是言:彼等一切如來如我無異。善男子!如是如來以佛智眼,見一切有情如來藏。善男子!譬如以天妙眼,見於如是惡色惡香,諸蓮花葉纏裹逼迫,是以天眼見彼花中,佛真實體結跏趺坐。既知是已,欲見如來,應須除去臭穢惡業,為令顯於佛形相故。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以佛眼,觀察一切有情如來藏,令彼有情欲、瞋、癡、貪、無明、煩惱藏,悉除遣故而為說法;由聞法故則正修行,即得清淨如來實體。善男子!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界、一切有情如來藏常恒不變。
佛说:诸位善男子!就像这如来化现的莲花,忽然间变成丑陋颜色,散发恶臭令人厌恶,然而花中却显现佛的身影,结跏趺坐放射无量光明,相貌庄严令人欢喜。见此情景,众多天神、龙族、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类及非人等,都前来礼拜供养。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以佛陀的智慧光明之眼,照见一切众生心中的贪欲、嗔恨、愚痴、执著、无明烦恼。那些善男子、善女人虽被烦恼覆盖,但在他们本具的佛性中,有无数诸佛都与我无二。如来以智慧眼观察,见他们本具的佛性结跏趺坐寂静不动,在一切烦恼染污中,如来法性原本如如不动,任何轮回妄见都不能染污。因此我现在这样说: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都与我无别。善男子!如来正是以佛智之眼,照见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善男子!譬如用天眼通,看见被丑陋恶臭的莲花瓣重重包裹时,仍能洞见花中真实不虚的佛身结跏趺坐。明白这个道理后,想要见如来真容,就应当先去除污秽恶业,为显现佛陀庄严相好之故。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以佛眼观察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为众生开示法要,除去他们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众生闻法后如理修行,就能清净显现如来真实体性。善男子!无论如来是否出现于世,一切众生的法性、法界、如来藏永远常住不变。
「復次,善男子!若諸有情可厭煩惱藏纏,為彼除害煩惱藏故、淨如來智故,如來、應、正等覺為於菩薩而說法要,作如是事令彼勝解。既勝解已,於法堅持,則於一切煩惱、隨煩惱而得解脫。當於是時,如來、應、正等覺於其世間而得其數,是能作於如來佛事。」
再者,善男子!如果有众生被烦恼所缠缚而心生厌离,为帮助他们消除烦恼障碍、清净如来智慧,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便为菩萨宣说佛法要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菩萨们生起殊胜的理解。当他们获得正确理解后,就能坚持正法,从而从一切烦恼和随烦恼中解脱出来。到了这个时候,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便能在这世间教化相应数量的众生,这就是如来所作的佛事。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如彼蓮花可厭惡,并其胎葉及鬚蘂,
譬如天眼而觀見,是如來藏無所染。
若能除去萎花葉,於中即見如來身,
復不被諸煩惱染,則於世間成正覺。
今我悉見諸有情,內有如來微妙體,
除彼千俱胝煩惱,令厭惡如萎蓮花。
我為彼等而除遣,我智者常說妙法,
佛常思彼諸有情,悉皆願成如來體。
我以佛眼而觀見,一切有情住佛位,
是故我常說妙法,令得三身具佛智。
如同那莲花虽显枯萎,连同花苞叶片与花蕊, 以天眼观照便知见,如来藏性本无染着。 若能去除凋谢花瓣,其中即现如来真身, 不为烦恼尘垢所染,便能在世间证正觉。 如今我观一切众生,内具如来微妙本体, 须除千万重烦恼障,使其厌离如败莲花。 我为此等众生消除,智者恒常说微妙法, 佛陀常念诸众生,皆愿成就如来体性。 我以佛眼如实观见,一切众生住佛果位, 因此我常说妙法,令获三身圆满佛智。
「復次,善男子!譬如蜜房懸於大樹,其狀團圓,有百千蜂遮護其蜜,求蜜丈夫以巧方便,駈逐其蜂而取其蜜,隨蜜所用。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猶如蜜房,為俱胝百千煩惱、隨煩惱之所藏護,以佛智見能知此已,則成正覺。善男子!如是蜜房,智者丈夫既知其蜜,亦復了知於俱胝百千眾煩惱蜂之所守護;如是一切有情,以如來智見知已成佛,於彼為俱胝百千煩惱、隨煩惱之所遮覆。善男子!如來以巧方便力為害蜂者,教諸有情駈逐欲、瞋、癡、慢、憍、覆、忿、怒、嫉、慳、煩惱、隨煩惱故,如是說法,令諸有情不為煩惱之所染污,無復逼惱亦不附近。善男子!云何此等有情,我以如來智見為淨除故,於諸世間而作佛事?善男子!以清淨眼見諸有情如是清淨。」
再者,善男子!就像蜂巢悬挂在大树上,形状浑圆,有无数蜜蜂守护着蜂蜜。采蜜之人运用巧妙方法驱散蜂群取得蜂蜜,随其所用。正是如此!善男子!一切众生如同蜂巢,被无量烦恼与随烦恼所遮蔽守护。佛陀以智慧之眼洞见此理,便证得正觉。
善男子!这蜂巢中的蜂蜜,智者既知其甜美,也明白有无数烦恼之蜂在守护;同样,如来以智慧之眼观照一切众生已成佛性,却被无量烦恼与随烦恼所覆盖。
善男子!如来运用善巧方便力,如同驱蜂者,教导众生驱除贪欲、嗔恨、愚痴、傲慢、骄慢、覆藏、忿怒、嫉妒、吝啬等烦恼及随烦恼。如此说法,使众生不被烦恼污染,不再受其逼迫侵扰。
善男子!为何我要以如来智慧之眼为这些众生净除烦恼,在世间行佛事呢?善男子!因为以清净法眼观照,见到一切众生本具如此清净佛性。
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那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猶如蜜房狀團圓,眾蜂護而所隱覆,
求蜜丈夫而見已,悉皆駈逐於眾蜂。
我見有情在三有,亦如蜜房無有異,
俱胝眾生煩惱蜂,彼煩惱中如來住。
我佛常為淨除故,害彼煩惱如逐蜂,
以巧方便為說法,令害俱胝眾煩惱。
云何成佛作佛事?常於世間如蜜器,
猶如辯才說好蜜,令證如來淨法身。
就像蜂巢圆圆满满,众蜂守护把它遮掩, 采蜜之人看见后,便将群蜂尽数驱散。
我见众生在轮回,如同蜂巢无二般, 千万烦恼如蜂群,如来却在烦恼中安。
佛陀常为除障故,驱除烦恼如逐蜂, 善巧方便说妙法,令灭无数烦恼种。
如何成佛作佛事?常在世间如蜜器, 犹如辩才说蜜甜,令证如来清净体。
「復次,善男子!譬如稻、麥、粟、豆,所有精實為糠所裹,若不去糠不堪食用。善男子!求食之人若男若女,以其杵臼,舂去其糠而充於食。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應供、正遍知以如來眼觀見一切有情具如來體,為煩惱皮之所苞裹,若能悟解則成正覺,堅固安住自然之智。善男子!彼如來藏處在一切煩惱之中,如來為彼有情除煩惱皮,令其清淨而成於佛,為說於法,常作是念:『何時有情𤿫去一切煩惱藏皮,得成如來出現於世?』」
此外,善男子!就像稻谷、麦子、小米、豆子,它们的精华被糠皮包裹着,如果不除去糠皮就不能食用。善男子!想要获得食物的人,不论男女,都会用杵臼捣去糠皮,将纯净的粮食作为食物。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应供、正遍知用如来的智慧之眼,看见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本性,只是被烦恼的外壳所包裹。如果能觉悟这个真理,就能成就正觉,安住于坚固的自然智慧之中。善男子!那如来本性就存在于一切烦恼之中,如来为那些众生除去烦恼的外壳,使他们清净成就佛果,为他们说法,常常这样想:什么时候众生能剥除一切烦恼的外壳,成就如来,出现在世间?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稻穀與粟糜,大小麥等及於豆,
彼等為糠之所裹,是不堪任於所食。
若能舂杵去於糠,於食種種而堪用,
精實處糠而不堪,不壞有情為作利。
我常觀見諸有情,以煩惱裹如來智,
我為除糠說妙法,願令速悟證菩提。
與我等法諸有情,住百煩惱而藏裹,
為令淨除我說法,何時速成諸佛身?
比如稻谷和小米,大麦小麦以及豆子, 它们都被糠皮包裹,这样无法直接食用。
若能舂捣去除糠皮,各种粮食都可食用, 精华被糠皮裹着就没用,不伤害众生才能利益他们。
我常看见众生们,用烦恼包裹如来智慧, 我为去除烦恼说妙法,希望他们快速觉悟证菩提。
和我同法的众生们,被百种烦恼包裹隐藏, 为了净化他们我说法,何时能速成诸佛身?
「復次,善男子!譬如臭穢諸惡積聚,或有丈夫懷挾金磚於傍而過,忽然悞落墜于穢中;而是金寶沈沒臭穢,或經十年,或二十年,或五十年,或百千年處於糞穢,是其本體不壞不染,亦不於人能作利益。善男子!有天眼者,見彼金磚在於臭穢,告餘人言:『丈夫!汝往於彼糞穢之中,有金勝寶。』其人聞已,則便取之,得已淨洗,隨金所用。善男子!臭穢積聚者,是名種種煩惱及隨煩惱;彼金磚者,是名不壞法;有天眼者,則是如來、應、正遍知。善男子!一切有情如來法性真實勝寶,沒於煩惱臭穢之中,是故如來、應、正等覺,為於有情除諸煩惱臭穢不淨,而說妙法當令成佛,出現世間而作佛事。」
再者,善男子!好比各种污秽恶物堆积之处,有人怀揣金砖从旁经过,不慎失手落入秽物中;这金宝虽沉没于臭秽之中,无论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百千年,金砖的本性始终不会毁坏染污,只是暂时不能利益他人。善男子!具有天眼者看见秽物中的金砖,便告诉他人:『快去那污秽处,内有珍贵金宝。』此人听闻后取出金砖,洗净后便能随意使用。善男子!这污秽堆积处喻为种种烦恼及随烦恼;那金砖喻为不坏法性;具天眼者即是如来、应供、正等觉。善男子!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法性真实胜宝,沉没于烦恼秽垢中。因此如来、应供、正等觉为众生除灭烦恼污秽,宣说妙法令其成佛,出现于世广作佛事。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有人懷金磚,忽然悞落於糞穢,
彼處穢中多歲年,雖經久遠而不壞。
有天眼者而觀見,告餘人言:『此有金,
汝取應洗隨意用。』如我所見諸有情,
沒煩惱穢流長夜,知彼煩惱為客塵,
自性清淨方便說,令證清淨如來智。
好比有人带着金砖,不慎掉入粪秽之中, 那金砖在污秽中多年,虽经久远却不损坏。 有位天眼通的人看见,告诉别人说:这里有金, 你们取出洗净随意用。如我所见一切众生, 沉溺烦恼秽中流转长夜,我知烦恼本是客尘, 为方便说自性清净,令其证得如来清净智。
「復次,善男子!譬如貧窮丈夫,宅內地中有大伏藏,縱廣正等一俱盧舍,滿中盛金;其金下深七丈大量,以地覆故,其大金藏曾不有言語彼丈夫:『丈夫!我在於此,名大伏藏。』彼貧丈夫心懷窮匱,愁憂苦惱,日夜思惟,於上往來,都不知覺,不聞不見彼大伏藏在於地中。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住於執取作意舍中,而有如來智慧、力、無所畏諸佛法藏,於色、聲、香、味、觸耽著受苦;由此不聞大法寶藏,況有所獲?若滅彼五欲,則得清淨。
再者,善男子!好比一个贫穷的人,他家地下埋藏着巨大的宝藏,方圆一俱卢舍那么大,里面装满黄金;黄金埋藏在地下七丈深的地方。由于被泥土覆盖,这个大金藏从来没有对那个穷人说:喂,你听着,我就在这里,名叫大伏藏。那个穷人心中充满困苦,忧愁烦恼,日夜思虑,在上面走来走去,却全然不知,不见不闻那个大宝藏就在地下。正是如此啊,善男子!一切众生住在执着妄想的房屋中,却本具如来智慧、十力、四无所畏等诸佛法藏,只因沉迷色、声、香、味、触五欲而受苦;因此不能听闻这大法宝藏,更谈不上获得。若能灭除这五欲,便能获得清净。
「復次,善男子!如來出興於世,於菩薩大眾之中,開示大法種種寶藏;彼勝解已,則便穿掘,入菩薩住。如來、應供、正遍知,為世間法藏,見一切有情未曾有因相,是故譬喻說大法藏,為大施主,無礙辯才、無量智慧,力、無所畏、不共佛法藏。如是,善男子!如來以清淨眼,見一切有情具如來藏,是以為於菩薩宣說妙法。」
再者,善男子!如来出现于世,在菩萨大众中开示种种珍贵教法;他们领悟后就能深入修持,进入菩萨境界。如来、应供、正遍知,是世间教法的宝库,洞见一切众生本具的殊胜因缘,因此用譬喻演说广大教法,作为大施主,具有无碍辩才、无量智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如来功德。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以清净法眼,照见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本性,所以为菩萨宣说微妙法义。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貧人家伏藏,金寶充滿在於中,
是彼不動不思惟,亦不自言是某物。
彼人雖復為主宰,受於貧乏而不知,
彼亦不說向餘人,而受貧窮住苦惱。
如是我以佛眼觀,一切有情處窮匱,
身中而有大伏藏,住諸佛體不動搖。
見彼體為菩薩說:汝等穿斯大智藏,
獲得離貧作世尊,能施無上之法財。
我皆所說而勝解,一切有情有伏藏;
若能勝解而精勤,速疾證於最勝覺。
如同贫穷人家中有宝藏, 金银财宝充满其中藏, 宝藏安然不动亦不思, 更不自言此物属何人。
主人虽为财宝之主宰, 却受贫穷困苦不自知, 亦不将此告知于他人, 甘受贫苦长久住忧恼。
我以佛眼如实观世间, 一切众生皆处贫困中, 殊不知身怀无价宝, 本具佛性恒常不动摇。
我为菩萨开示此真相: 汝当发掘自身智慧藏, 永离贫乏得成无上尊, 广施妙法如无尽宝藏。
我今如实宣说此真理, 一切众生皆具此宝藏; 若能信解勤修不懈怠, 速证无上正等正觉果。
「復次,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羅子、贍部果子、阿摩羅果子,由其子芽展轉相生成不壞法,若遇地緣種植,於其久後成大樹王。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以如來眼,見一切有情欲、瞋、癡、貪、無明、煩惱乃至皮膚邊際,彼欲、瞋、癡、無明、煩惱藏中有如來藏性,以此名為有性;若能止息名為清涼,則名涅槃。若能淨除無明煩惱,是有情界是則名為大智聚體,彼之有情名大智聚。若佛出現於天世間說微妙法,若見此者則名如來。善男子!若彼見如來、應、正等覺,令諸菩薩摩訶薩咸皆悟解如來智慧,令顯現故。」
再者,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罗子、瞻部果子、阿摩罗果子,这些种子发芽生长,彼此相连形成坚固的生命力,若遇到适宜的土壤种植,经过漫长岁月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以如来智慧之眼,看见一切众生心中的贪欲、嗔恨、愚痴、无明烦恼乃至最细微的执着,在这些烦恼覆盖之中都蕴含着如来本性,因此称为本具佛性;若能止息这些烦恼就名为清凉,也就是涅槃境界。若能彻底清除无明烦恼,这个众生界就可称为大智慧聚集之体,这些众生名为大智慧聚。当佛陀出现于天界人间演说微妙法义,若能见证此理就名为如来。善男子!若有众生得见如来、应供、正等觉,能使诸位大菩萨都领悟如来智慧,令其显现的缘故。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藤子之中樹,藤芽一切而可得,
於根贍部咸皆有,由其種植復得生。
如是我見悉無餘,一切有情喻藤子,
無漏最勝佛眼觀,是中備有如來體。
不壞是藏名有情,於中有智而不異,
安住在定處寂靜,亦不動搖無所得。
為彼淨故我說法,云何此等成正覺?
猶如種子成大樹,當為世間之所依。
就像藤蔓缠绕树木,藤芽处处都能生长, 南瞻部洲的土壤中,只要播种就能发芽。 我以无漏佛眼观察,一切众生如同藤种, 其中都具足如来本性。 众生本具不坏佛性,智慧与佛无二无别, 安住寂静禅定之中,如如不动无所求取。 我为净化众生心性而说法,如何令他们成就佛果? 如同种子长成大树,终将成为世间依靠。
「復次,善男子!譬如貧人,以一切寶作如來像,長可肘量。是貧丈夫欲將寶像經過險路,恐其盜劫,即取臭穢故破弊帛以纏其像,不令人測。善男子!是貧丈夫在於曠野忽然命終,如來寶像在於臭穢弊惡帛中,棄擲于地,流轉曠野;行路之人往來過去,踐踏跳驀,不知中有如來形像。由彼裹在臭穢帛中,棄之在地,而皆厭惡,豈生佛想?是時居住曠野諸天以天眼見,即告行路餘人而言:『汝等丈夫!此穢帛中有如來像,應當速解,一切世間宜應禮敬。』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以如來眼,見一切有情如彼臭穢故帛煩惱,長於生死險道曠野之所流轉,受於無量傍生之身。彼一切有情煩惱臭穢故弊帛中,有如來體如我無異;如來為解煩惱穢帛所纏裹故,為諸菩薩而說妙法:云何得淨如來智見,去離煩惱,得一切世間之所禮敬,猶如於我。」
再者,善男子!好比有个穷人用各种珍宝造了一尊如来像,高一肘左右。这穷人带着宝像经过险路时,担心被强盗劫夺,就用又臭又脏的破布把佛像裹起来,不让人发现。善男子!这穷人在荒野突然死去,如来宝像就被裹在发臭的脏布里,丢在地上,在荒野中辗转;来往行人从上面踩踏跨过,不知道里面有如来圣像。因为佛像被臭布包裹丢在地上,人们都嫌恶它,怎会想到里面有佛呢?这时住在荒野的天神用天眼看见,就对路过的众人说:你们啊!这脏布里裹着如来圣像,应当赶快解开,一切世间众生都该礼敬。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用佛眼观照,看见一切众生就像那裹在臭布里的佛像,被烦恼缠缚,长久流转于生死险道的荒野中,受无数畜生之身。一切众生虽然被烦恼的臭布包裹,但体内都有与如来无异的佛性;如来为了让众生解开烦恼的裹布,为菩萨们宣说妙法:如何净化如来智慧之眼,远离烦恼,获得一切世间的礼敬,就像礼敬我一样。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穢帛令厭惡,纏裹彼之如來體,
寶像穢帛之所纏,棄於曠野險惡處。
諸天天眼而見已,即告行路餘人言:
『寶像在彼臭帛中,應當速解而恭敬。』
我以天眼如是見,我觀一切諸有情,
被煩惱帛之所纏,極受憂惱生死苦。
我見煩惱穢帛中,結跏趺坐如來體,
安住寂然不傾動,皆無所有解脫者。
為見彼已而驚悟,汝等諦聽住勝覺,
一切有情法如是,於怖畏中常有佛。
即解彼已現佛身,彼時一切煩惱靜,
是故號名於如來,人天歡喜而供養。
就像用肮脏的布匹包裹着令人厌恶的东西, 却将如来圣体层层缠绕, 珍贵的佛像被污布所包, 被丢弃在荒郊野外的险恶处。
诸天用天眼看见后, 立即告诉路过的行人: "那污秽的布中藏着宝像, 应当赶快解开并恭敬供养。"
我用天眼如此观照, 看见一切有情众生, 都被烦恼的布帛缠绕, 饱受生死轮回的忧苦。
我看见在烦恼的污布中, 结跏趺坐着如来的真体, 安住寂静毫不动摇, 都已证得无所有解脱。
见此景象我顿时醒悟, 你们仔细听闻正觉之言: 一切有情本具佛性, 在恐惧中常有佛陀。
解开束缚显现佛身, 那时一切烦恼平息, 因此称为如来世尊, 人天欢喜共同供养。
「復次,善男子!或有孤獨女人,惡形臭穢容貌醜陋,如畢舍支,人所見者厭惡恐怖,止於下劣弊惡之家,偶然交通腹中懷姙,決定是為轉輪王胎;然彼女人雖復懷姙,亦曾無有如是思念,唯懷貧匱下劣之心,由心羸劣常作是念:『我形醜陋,寄於下劣弊惡之家而過時日,亦不足知是何人類生於我腹。』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無主無依,生三有中,寄於下劣弊惡之舍,為生死苦之所逼迫。然一一有情有如來界、具如來藏,是彼有情不覺不知。善男子!如來不令一切有情而自欺誑,佛為說法:『善男子!汝等莫自欺誑,發大堅固精進之心,汝等身中皆有佛體,於其後時畢成正覺。汝今已入於菩薩數,即非凡夫;久後亦墮於如來數,即非菩薩。』」
再者,善男子!或有孤独妇人,相貌丑陋身形恶臭,如同罗刹鬼,众人见之皆生厌恶恐惧,寄居在低贱贫苦之家,偶然怀孕腹中怀胎,此胎必是转轮圣王;然而此女虽怀圣胎,却从未起过殊胜念头,只怀着贫贱卑微之心,因心志薄弱常作此想:我容貌丑陋,寄居在卑贱之家度日,也不知腹中所怀是何等人种。正是如此!善男子!一切众生无主无依,轮回三界之中,寄居于污浊陋舍,被生死苦难所逼迫。然而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德性、含藏佛性,这些众生却不能觉知。善男子!如来不愿众生自我蒙蔽,故而宣说妙法:善男子!你们切莫自欺,当发坚固勇猛之心,你们体内皆有佛性,将来必定成就正觉。如今你们已入菩萨之列,便非凡夫;久后终将归于如来之数,亦非菩萨。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婦人無依主,形容醜惡令厭怖,
寄於弊惡下劣家,或時而有王胎孕。
彼懷如是之胎孕,決定是為轉輪王,
其王威德七寶圍,統領四洲為主宰。
彼愚醜女曾不知,於已腹中有如是,
在於賤貧弊惡舍,懷貧窮苦心憂惱。
我見一切諸有情,無主受於窮迫苦,
在於三界中耽樂,身中法藏如胎藏。
如是見已告菩薩,一切有情具法性,
胎中世利有光明,應生恭敬勿欺誑。
發堅精進以修持,不久自身成作佛,
不久當坐菩提場,解脫無量俱胝眾。
如同无依无靠的妇人,容貌丑陋令人厌恶恐惧, 寄居在破败低劣的人家,却意外怀上转轮圣王的胎。 她怀着这样的胎孕,注定要生下统治天下的转轮王, 这位国王威德具足,拥有七宝庄严,统领四大洲。 那愚昧丑陋的女子却不知道,自己腹中竟怀有这般尊贵的圣胎, 仍住在贫贱破旧的房屋里,怀着贫苦忧愁的心。
我看见一切众生,无依无靠遭受穷苦逼迫, 虽身处三界沉迷享乐,却都具足如来法藏。 见此情景便告诉菩萨:一切众生本具佛性, 如同胎藏中蕴藏世间珍宝光明,应当恭敬不可轻慢。 发起坚定精进修行,不久自身就能成佛, 很快将坐菩提道场,救度无量无数众生。
「復次,善男子!譬如以蠟作模,或作馬形、象形、男形、女形,泥裹其上而用火炙,銷鍊真金鑄於模內,候其冷已,是其工匠將歸舍宅;其模外為黑泥覆弊,形狀燋惡,內有金像,或工匠及工匠弟子,知其模冷,即壞其泥,既淨持已,於須臾頃,是金寶像則便清淨。如是,如是!善男子!如來以如來眼觀見一切有情如金像模,外為煩惱泥所覆裹,於內虛沖滿有佛法無漏智寶。善男子!我今觀見一切有情悉皆如是,在菩薩眾而說妙法,若菩薩摩訶薩若得寂靜清涼,如來為彼有情,以金剛器仗淨其法眼,除其煩惱及隨煩惱,為淨如來智寶藏故。善男子!如來猶如持寶像者,善男子而破彼色及隨煩惱,令得解脫,是名如來。善男子!如來、應、正等覺,見一切有情如來藏,為無邊俱胝煩惱藏中之所沈沒,為彼有情破煩惱藏,於佛智見安立無上正等菩提。」
再者,善男子!譬如用蜡制成模具,或作马形、象形、男形、女形,外面裹上泥土用火烘烤,将熔化的真金注入模内,等待冷却后,工匠便将模具带回住处;模具外表被黑泥覆盖,形状焦黑难看,里面却藏有金像,当工匠及其弟子确认模具冷却,便敲碎外层泥壳,清理干净后,霎时间那尊金宝造像就显现出清净本相。正是如此!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观见一切众生如同金像模具,外表被烦恼淤泥包裹,内在却充盈着佛法无漏智宝。善男子!我现今观见一切众生皆是如此,故在菩萨众中宣说妙法。若有菩萨摩诃萨证得寂静清凉,如来便为这些众生,用金刚法器净化其法眼,消除其根本烦恼与随烦恼,为令如来智宝藏清净显现。善男子!如来犹如持宝像的匠人,善男子啊,如来破除众生色身束缚及随烦恼,令得解脱,这便称为如来。善男子!如来、应供、正等觉者,观见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虽沉没在无边俱胝烦恼藏中,仍为这些众生破除烦恼藏,于佛智见中安立无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譬如外色泥作模,於內空虛無所有,
銷鍊真金滿鑄瀉,其數或百或一千。
工匠之人知冷已,則破其泥現於像,
泥除則淨其寶像,匠意琱琢皆成就。
我見一切諸有情,猶如金像在泥模,
煩惱於外而蓋覆,如來之智處於內。
若得寂靜及清涼,前際清淨智菩薩,
以法器仗而捶擊,煩惱由斯悉摧壞。
所有如來之佛子,猶如金像令可愛,
常得天世人供養,圓滿身相具十力。
我見一切諸有情,如是清淨成善逝,
成就善逝成佛眼,滿足無上薩婆若。」
如同用泥土塑造外模,里面空无一物, 将真金熔炼后浇铸其中,数量成百上千。 工匠等待冷却之后,便打破泥模显现佛像, 除去泥土即见清净宝像,精心雕琢皆得圆满。 我观一切众生,犹如金像藏于泥模, 烦恼在外遮蔽,如来智慧安住其内。 若能获得寂静清凉,过去清净智菩萨, 用法器击打,烦恼由此悉皆摧毁。 一切如来佛子,如同金像令人喜爱, 常受天人供养,圆满身相具足十力。 我见一切众生,如此清净终成善逝, 成就善逝佛眼,圆满无上一切智。
佛告金剛慧菩薩言:「善男子!若在家出家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如來藏經典法要,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得福無量。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餘菩薩,為於積集如來智故,精勤供養一切如來,於一一世界,成就如是色三摩地;由此色三摩地威力,過恒河沙諸佛世界,過恒沙數俱胝那庾多現在諸佛,於一一佛所供養承事,并及菩薩、聲聞、僧眾。如是乃至過五十恒河沙諸佛世尊,當於和暢安樂之時,各送百千珍妙樓閣,一一量高十踰繕那,縱廣正等一踰繕那,如是一切以寶成天妙香器,散種種花,成辦種種受用之具,日日如是乃至千劫。金剛慧!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發菩提心於此《如來藏經》,取其一喻,或在於身,或在經卷。金剛慧!以此福業與前福業,如來安立百分、迦羅分、千分、百千分、俱胝分、俱胝百分、俱胝千分、俱胝百千分、俱胝那庾多百千分,不及於此迦羅一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金剛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無上菩提者,於彼諸佛世尊并及菩薩、聲聞、大眾,取曼陀羅花百千斛,日日供養,復滿千劫。金剛慧!若餘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發菩提心聞此如來藏經法要,乃至合掌禮敬作隨喜語。金剛慧!以此勝福善根,與前善根獻花功德,如來安立比前功德,百分、迦羅分、千分、無數分,不如一分。」
佛陀告诉金刚慧菩萨说:善男子,若有在家或出家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读诵、书写这部如来藏经典法要,并为他人广为宣说,将获得无量福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其他菩萨,为积聚如来智慧而精勤供养一切如来,在每一个世界成就这样的色三摩地;凭借这种禅定威力,能超越恒河沙数佛世界,供养恒河沙数俱胝那庾多现在诸佛,并在每一位佛前供养承事佛菩萨及僧众。甚至超越五十恒河沙诸佛世尊,在安乐祥和之时,每位佛都送来百千珍妙楼阁,每座高十由旬,长宽各一由旬,所有楼阁都用珍宝和天妙香器装饰,散种种香花,备办种种受用物品,日日如此持续千劫。
金刚慧,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菩提心,对这部《如来藏经》中任一比喻,或随身携带,或书写经卷。金刚慧,这样的福德与前面所说的供养福德相比,如来判定前者不及后者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分之一、俱胝分之一、俱胝百千分之一、俱胝那庾多百千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都不能及。
金刚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无上菩提,向诸佛世尊及菩萨、声闻大众供养百千斛曼陀罗花,日日如此持续千劫。金刚慧,若有其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菩提心,听闻此如来藏经法要,哪怕只是合掌礼敬随喜赞叹。金刚慧,这样的殊胜福德善根,与前面献花功德相比,如来判定前者不如后者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无数分之一。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或有樂求菩提者,聞此經典而受持,
乃至書寫於經卷,若能恭敬於一偈,
應聽彼福而無量,發生無量福德藏。
得聞如來之藏經,若能求勝菩提行,
以神通力住上乘,供養恭敬人中尊,
并及十方聲聞眾,乃至滿足於千劫,
多千劫數如恒沙,超於彼數不思議。
一一世間行無量,純以寶作妙樓閣,
其量高十踰繕那,縱廣有一踰繕那,
塗香燒香而供養,於中七寶微妙座,
以妙繒綵敷其上,及餘妙座皆敷設,
其數猶如恒河沙,一一供養於諸佛,
一一送彼如來所,所有剎中諸如來,
其數猶如恒河沙,悉皆供養而承事。
若有智者聞此經,取於一喻而正行,
若能受持及讀誦,此福超過前福聚。
有情歸依於此經,疾證於彼無上覺,
此如來藏相應法,若智菩薩能思惟,
一切有情勝法性,速疾覺悟自然智。」
若有发心求菩提者,听闻此经能受持, 乃至书写成经卷,若能恭敬一偈颂, 当知此人福德广,成就无量福德藏。 得闻如来藏妙法,若能勤修菩提行, 具足神通住大乘,供养人中大导师, 及与十方声闻众,历经千劫勤供养, 如恒河沙无量劫,超越此数难思议。 遍行世间无量处,纯以珍宝建楼阁, 高达十逾缮那量,长宽各一逾缮那, 涂香烧香作供养,内设七宝微妙座, 敷以缯彩庄严具,其余宝座亦如是, 数量犹如恒河沙,一一供养诸如来, 一一送往佛刹土,十方世界诸佛陀, 数量犹如恒河沙,悉皆供养奉事之。 若有智者闻此经,依一譬喻如实行, 若能受持并读诵,此福胜过前功德。 众生归依此经典,速证无上正等觉, 此如来藏相应法,菩萨智者善思惟, 一切众生本具性,速悟自然大智慧。
佛告金剛慧:「以此得知,如是法門,於諸菩薩摩訶薩成多利益,能引薩婆若智。金剛慧!我念過去無量無數廣大不思議無量不可說劫,從此已後,當於是時有佛,名常放光明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調御士、無上丈夫、天人師、佛、婆伽梵。金剛慧!以何因緣彼佛世尊名常放光明?金剛慧!彼佛世尊常放光明如來、應、正等覺為菩薩時,在母胎中,以身光明透徹于外,普照東方十佛剎土微塵等百千世界;如是照已,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十佛剎微塵等百千世界普皆照曜。金剛慧!彼諸世界,由於菩薩在母胎中身光普照,而是光明令人適悅發生歡喜。金剛慧!由彼菩薩身光照故,微塵數百千世界,是中有情為光照觸,獲大威德色相具足,具念、具慧、具行、具智、具於辯才。是彼諸世界中一切有情,墮于地獄、傍生、閻魔羅界、阿蘇羅趣者,由彼菩薩身光明照,光纔觸已,一切皆捨惡趣之身,生於人天。是彼諸世界所有人天,由於菩薩身光照觸,皆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獲五神通。是彼諸世界所有不退轉菩薩,以彼菩薩身光照觸,光纔觸已,悉皆成就無生法忍,各各獲得名五百功德轉陀羅尼。如是微塵百千世界,由彼菩薩身光明照成吠瑠璃,黃金為繩以界八道,一切寶樹八行布列,花果莊嚴色香殊異;是諸寶樹香風搖擊,從其樹出和雅悅意、微妙之聲,所謂佛聲、法聲、僧聲、菩薩聲、菩提聲,根、力、覺分、解脫、等持、等至之聲。由寶樹聲,彼微塵數百千界中一切有情,悉皆獲得法喜禪悅。是諸世界中所有一切有情,遠離地獄、傍生、閻魔羅界、阿蘇羅趣。是彼菩薩在母腹中,光明如月合掌而住,晝夜六時常放光明,乃至誕生。金剛慧!是彼菩薩,亦初生已便成正覺。彼佛世尊既成佛已,而於身中常放光明,乃至般涅槃時常放光明。彼佛世尊般涅槃後,所有舍利置於塔中常放光明。金剛慧!以是因緣,彼時人天號彼世尊,名為常放光明如來。
佛告诉金刚慧菩萨:由此可知,这样的法门对诸位大菩萨有很大利益,能引导他们获得一切智慧。金刚慧!我忆念过去无量无数广大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劫数,从那时以后,将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名为常放光明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金刚慧!为何那位佛陀世尊名为常放光明?金刚慧!那位常放光明如来在因地作菩萨时,住于母胎之中,身上放出的光明透彻显现于外,普遍照耀东方十佛刹微尘数的百千世界;如此照耀之后,乃至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各方,各十佛刹微尘数的百千世界都普遍照耀。金刚慧!那些世界由于菩萨在母胎中身光普照,这光明令人舒适愉悦心生欢喜。金刚慧!由于那位菩萨身光照射的缘故,微尘数的百千世界中,被光明照触的有情众生都获得大威德和圆满色相,具足正念、智慧、修行、辩才。那些世界中一切堕在地狱、畜生、饿鬼道的有情众生,被菩萨身光照触后,立即舍弃恶道之身,转生人天。那些世界所有的人天众生,由于菩萨身光照触,都对无上菩提心不退转,获得五种神通。那些世界中所有不退转的菩萨,被菩萨身光照触后,立即证得无生法忍,各自获得名为五百功德转的陀罗尼。这些微尘数的百千世界因菩萨光明照耀,都变成琉璃宝地,黄金为绳划分八条道路,各种宝树八行排列,花果庄严色彩芬芳;宝树被香风吹拂,发出和雅悦意的微妙音声,如佛声、法声、僧声、菩萨声、菩提声,以及五根、五力、七觉支、解脱、禅定等法音。由于宝树发出的法音,那些微尘数百千世界中的一切有情都获得法喜禅悦。那些世界中所有有情都远离地狱、畜生、饿鬼道。那位菩萨在母胎中时,光明如月合掌安住,昼夜六时常放光明,直到诞生。金刚慧!那位菩萨刚出生时就成就正觉。那位世尊成佛后,身上常放光明,直到涅槃时都常放光明。那位世尊涅槃后,舍利置于塔中也常放光明。金刚慧!因此缘故,当时人天大众都称那位世尊为常放光明如来。
「復次,金剛慧!彼佛世尊常放光明如來住世之時,有一菩薩名無量光,與二十俱胝菩薩以為眷屬。是時無量光菩薩,於彼常放光明如來、應、正等覺,已曾問此如來藏法門。金剛慧!是彼常放光明如來、應、正遍知,於五百劫不起于座,廣宣說此《如來藏經》。以種種句於法了別,無礙辯才百千譬喻,哀愍攝受彼菩薩故,是故廣演此如來藏甚深法要,於彼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俱胝百千世界中,菩薩以小功力而皆警覺。金剛慧!彼中菩薩聞此《如來藏經》,乃至得聞此經名號,一切漸次善根成熟;已成熟已,各於異國而成正覺,除四菩薩摩訶薩不取菩提。金剛慧!勿生異念,當彼之時,無量光菩薩豈異人乎?即汝身是。何以故?汝金剛慧於彼往昔為菩薩時,名無量光。金剛慧!彼佛世時,其四菩薩不取菩提者,所謂曼殊室利菩薩、得大勢菩薩、觀自在菩薩,則汝金剛慧是為第四。金剛慧!如是大利益如來藏法要,菩薩摩訶薩由聞此故,佛智成就。」
金刚慧,还有一事你应当知晓:常放光明如来住世时,有位名为无量光的菩萨,带领着二十亿菩萨眷属。那时无量光菩萨曾向常放光明如来、应供、正等觉请问这如来藏法门。金刚慧,那位常放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连续五百劫未曾离座,广为宣说这部《如来藏经》。他以种种妙语诠释法义,运用无碍辩才举百千譬喻,为慈悲摄受那些菩萨而广演如来藏甚深法要。当时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的千百世界中,菩萨们仅凭微小修行之力皆得警醒。
金刚慧,那些菩萨听闻此《如来藏经》,甚至仅仅听闻经名,一切善根都渐次成熟;善根成熟后,各自在他方国土成就正觉,唯有四位大菩萨不取菩提果位。金刚慧,切勿起疑——那时的无量光菩萨不是别人,正是现在的你。为何这么说?你金刚慧往昔行菩萨道时,名为无量光。金刚慧,当时四位不取菩提的大菩萨,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大势至菩萨、观自在菩萨,而你金刚慧正是第四位。金刚慧,这如来藏法门具有如此大利益,大菩萨们通过听闻此法,方能成就佛智。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那时,世尊诵出偈颂说:
「昔常放光明世尊,過去之世無量劫,
以身常放大光明,照曜俱胝百千界。
初成無上正覺已,彼時無量光菩薩,
問彼世尊此法王,如是經典彼時說?
當彼佛時聞此經,從於彼佛而聞已,
悉皆獲得勝菩提,唯除於此四菩薩。
得大勢及觀自在,曼殊室利為第三,
第四即汝金剛慧,當於是時聞此經。
昔時無量光菩薩,即是於汝金剛慧,
當於彼時為佛子。我曾於先行勝行,
聞此妙經之名號,從師子憧如來所,
恭敬合掌聞此經,我昔由此善根業,
速得最勝菩提位,是故智者持此經。」
从前有位常放光明佛,在无量劫前的过去世中, 他的身体常放广大光明,照耀百千万亿世界。 当他成就无上正觉时,当时有位无量光菩萨, 向这位法王世尊请问,这部经典是否那时宣说? 那时听闻此经的人们,从那位佛陀听闻之后, 全都证得殊胜菩提,只有四位菩萨除外: 大势至菩萨和观自在,文殊师利菩萨是第三, 第四位就是金刚慧你,你们当时也听闻此经。 往昔的无量光菩萨,其实就是金刚慧你, 那时你已是佛弟子。我曾在过去修胜行, 听闻这部妙经名号,从师子幢如来座前, 恭敬合掌听闻此经,我因这善根福德力, 迅速证得最胜菩提,所以智者应受持此经。
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慧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被於業障之所纏縛,得聞此《如來藏經》,受持讀誦,為他敷演;由彼聞此經典,讀誦受持、諷誦敷演、書寫經卷,以小勤勞,業障銷滅佛法現前。」
那时世尊又告诉金刚慧菩萨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被业障缠缚,能听闻这部《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由于他们听闻此经,读诵受持、背诵演说、书写经卷,以此微小精进,业障就会消除,佛法自然现前。
爾時具壽慶喜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纏縛業障,彼得幾佛世尊加持說法,獲得多聞,得與如是法要相應?」
那时尊者阿难向佛陀禀告说: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被业障缠缚,需要多少佛陀世尊加持说法,才能获得广闻多智,与这样的妙法相应?
佛言:「慶喜!若善男子、善女人,於百佛所得加持說法,或有二百,或三、四、五百,或千,或二千,或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千佛所加持說法;或有二百千,或有俱胝那庾多百千佛所,得說法聞持。慶喜!若有菩薩得此如來藏法,書寫經卷、讀誦受持、思惟其義、為他廣說,而彼菩薩應作是念:『我今獲得無上菩提。』其人應受人、天、阿蘇羅供養恭敬。」
佛说:庆喜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曾经在一百位佛那里获得加持说法,或者二百位,或者三四五百位,甚至一千、两千,或者三四五六七八九千位,乃至上万位佛那里得到加持说法;又或者二十万位,乃至无量百千万位佛那里听闻佛法并受持。庆喜啊,如果有菩萨能够获得这如来藏法门,抄写经卷、读诵受持、思考经义、为他人广泛宣说,这样的菩萨应当这样想:我现在已经获得无上菩提了。这样的人应当接受人、天、阿修罗等众生的供养和恭敬。
佛說是已唯然歡喜,爾時世尊復說伽他曰:
佛陀说完这些后,大家都心生欢喜。这时世尊又说了一首偈颂:
「菩薩聞此修多羅,作是思惟獲勝覺,
若有人手得此經,人天禮拜應恭敬。
諸佛世尊大導師,稱讚彼人人中最,
亦名最勝之法王。若經入于彼人手,
是人照曜如滿月,應受禮敬如世尊,
能持法炬為世雄,由入此經於彼手。」
菩萨听闻这部经典,如此思惟获得殊胜觉悟, 若有人手中持有此经,人天皆应恭敬礼拜。 诸佛世尊大导师,称赞此人最为尊贵, 可称最胜法王。若此经入于其手, 此人光明如满月,应受礼敬如同佛陀, 能持法灯为世间雄,皆因此经在其手中。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金剛慧菩薩摩訶薩等,并諸菩薩、諸大聲聞眾、人、天、阿蘇羅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那时世尊说完这部经后,金刚慧菩萨等大菩萨们,以及各位菩萨、大比丘众、人、天、阿修罗等,听闻佛陀所说的教法,都欢喜地依教奉行。

大方廣如來藏經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