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摩伽陀国的波沙山——那是过去诸佛经常降伏魔众的地方——在夏季安居期间,他与舍利弗在山顶经行,并说了一首偈:
专心聆听善法!光明遍照的深定三昧, 具足无上功德的圣者,即将应现于世。
此人演说微妙法义,令众生皆得圆满; 如饥渴者畅饮甘露,速证解脱之道。
这时,四众弟子平整道路、洒扫焚香,全都聚集而来,手持各种供具,供养如来及比丘僧众。他们凝望如来,如同孝子注视慈父;又似渴者思念饮水,敬爱忆念法父也是如此。众人同心,想请法王转正法轮,诸根寂然不动,心念相续不断,皆流向佛陀。此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等,各自从座而起,向右绕佛,五体投地,向佛流泪。
那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整理好衣衫,袒露右肩,深知佛陀心意,善于随顺教化。他效法佛陀这位法王转动正法之轮,作为佛陀的得力助手、护持佛法的大将,出于悲悯众生、愿令其解脱苦难束缚之心,恭敬向佛禀告:世尊!您方才在山顶诵偈赞叹那位具足无上智慧的圣者,此乃以往经典未曾宣说的殊胜之事。此刻法会大众皆心怀渴仰,泪落如雨,盼闻如来开示未来佛的究竟妙义——愿您宣说弥勒菩萨的名号功德、神通威力、净土庄严,众生当修何等善根、持何戒律、行何布施、入何禅定、具何智慧、得何等智力方能值遇弥勒?又应秉持何等心境修行八正道?
舍利弗提出这个问题时,成千上万的天子和无数梵天王,双手合十恭敬地同时发问,对佛陀说:世尊!愿让我们在未来之世,能见到人世间获得最大果报、三界中最明亮的眼睛——弥勒,为广大众生宣讲大慈悲之法。同时天龙八部等众也如此,恭敬合掌,劝请如来。
这时梵天王和众多梵天信徒,异口同声合掌赞叹,诵出偈颂:
礼敬圆满如月的佛陀,您具足十种神力;您是精进修行的统帅, 勇猛无畏。一切智慧的觉者,超越三界束缚; 成就通达三世的智慧,降服四种魔障。您的身体如同法器, 心似虚空般宽广;安住寂静不动,在存在与非存在之间; 在无与非无之中,彻底领悟空性真理。举世所赞叹的圣者, 我们同心一致,此刻虔诚皈依,祈请您转动法轮。
这时,世尊告诉舍利弗:现在我要为你们详细解说,你们要仔细听,好好思考!你们现在怀着至诚之心,想请教如来无上正觉的大智慧。如来明了一切,就像看掌中的庵摩勒果一样清楚。
佛陀告诉舍利弗:如果曾在过去七佛那里听闻佛名,并礼拜供养,凭借这个因缘,就能清净消除业障。再听闻弥勒菩萨大慈的根本愿力,便能获得清净心。你们现在应当一心合掌,皈依未来这位大慈悲者,我将为你们详细解说。弥勒佛国建立在清净持戒的基础上,没有虚伪谄曲,通过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智慧波罗蜜的修行,达到既不执取也不贪著的境界。以精微奥妙的十大愿力庄严国土,使一切众生生起柔和心,蒙受弥勒大慈摄受,往生彼国,调伏眼耳鼻舌身意诸根,随顺佛陀教化。
舍利弗!四大海的水面,各减少三千由旬,那时阎浮提大地长宽各有十千由旬,地面平坦洁净如同琉璃镜。那里生长着大适意花、悦可意花、极大香花、优昙钵花、大金叶花、七宝叶花、白银叶花,花蕊柔软如天缯;结出吉祥果,香味俱全,柔软似天绵。丛林中的树木开花,结出甘美果实,极其茂盛,胜过帝释天的欢喜园,这些树木高大显赫,高达三十里。城邑相连,鸡飞可及,都是由于现今佛陀种下大善根,修行慈心所得的果报,众生共同生在那个国度。他们智慧威德具足,五欲供养齐全,快乐安宁,也没有寒热风火等疾病,没有九种苦恼,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不会中途夭折,人身都高十六丈,天天享受极妙安乐,以深入禅定作为娱乐。只有三种病:一是饮食,二是排泄,三是衰老;女子要到五百岁才出嫁。
有一座大城名叫翅头末,长宽各一千二百由旬,高七由旬。整座城以七种珍宝庄严装饰,自然化现出七宝楼阁,端正庄严殊胜美妙,装饰清净。在窗户之间排列着众多宝女,手中都拿着珍珠罗网,以各种宝物装饰覆盖其上;密密悬挂的宝铃发出如天乐般的声音;七宝行树间,树木与渠泉都由七宝构成,流淌着不同颜色的水,相互辉映,交错缓缓流动,互不妨碍。河岸两边布满了纯净的金沙,街巷道陌宽达十二里,全都清净无染,犹如天园,打扫得十分洁净。
有一位大龙王,名叫多罗尸弃,福德与威力都圆满具足。他的龙池靠近城池,龙王的宫殿如同七宝楼阁,从外面就能看见。龙王常常在半夜化为人形,用吉祥瓶盛满芬芳的水,洒水湿润尘土。地面因此变得润泽,就像涂了油一样,行人往来时便不会扬起尘土。
那时世人的福德所感召,大街小巷处处矗立着明珠柱,其光明亮如日,四方各照亮八十由旬,纯正的黄金色泽,光芒照耀,昼夜无别,相比之下,灯烛之光犹如墨聚。时有香风吹拂明珠柱,洒下珍宝璎珞,众人皆可随意取用,穿戴者自然享受如三禅天的安乐。遍地都是金银、珍宝、摩尼珠等宝物,堆积成山,宝山放光普照全城,遇见的人们无不心生欢喜,发菩提心。
有一位大夜叉神,名叫跋陀婆罗赊塞迦,日夜守护着翅头末城和城中百姓。他保持城市清洁,如果有人排泄污物,地面会裂开将其吞没,然后重新合拢,并生长出红莲花来遮盖秽气。
那时世间之人若至年老体衰,便会自行前往山林树下,安然淡泊,忆念佛号直至命终,大多转生大梵天上及诸佛面前。
那个国土安宁祥和,没有盗贼抢劫偷窃的祸患,城镇村落都不用关城门,也没有衰败苦恼、水火灾难、战争兵祸以及各种饥荒毒害的灾难。人们常怀慈悲之心,恭敬和顺,调伏各种感官欲望,如同孩子敬爱父亲、母亲疼爱子女一般,言语谦逊。这都是由于弥勒菩萨以慈悲心教导众生,持守不杀生戒律、不食肉食的缘故。因此投生到那个国土的人,身心安宁,相貌端正,威仪具足,如同天界童子。
还有八万四千座众宝小城作为附属,翅头末城位于最中央。无论男女老幼相隔多远,在佛的神力加持下,都如近在咫尺般清晰相见,毫无障碍。夜光摩尼宝珠与如意珠花遍满世界,天空中飘落七宝花钵、红莲华、青莲华、黄莲华、白莲华、曼陀罗华、大曼陀罗华、曼殊沙华、大曼殊沙华,铺满大地;有时被风吹起,在空中盘旋飞舞。
那时,那个国家的城市、村落、园林、浴池、泉流、河沼中,自然涌现出具有八种功德的水;命命鸟、鹅、鸭、鸳鸯、孔雀、鹦鹉、翡翠、舍利、美音、鸠雕、罗耆婆阇婆、快见鸟等,发出美妙的鸣叫声;还有各种不同种类的奇妙音声之鸟,数量多得无法计算,在树林水池中游玩栖息。金色的无垢净光明花、无忧净慧日光明花、鲜白的七日香花、瞻卜六色香花,以及成百上千种水生陆生的花朵,青色花放青光、黄色花放黄光、赤色花放赤光、白色花放白光,香气纯净无可比拟,昼夜不断生长,永不枯萎。有如意果树,果实香美无比,遍布整个国土。香树在金光闪耀的宝山间生长,充满国土,散发令人愉悦的香气,普遍熏染一切。
那时,阎浮提洲常有美妙的香气,如同香山一般。河流清澈美好,水味甘甜能消除病患,雨水按时滋润大地。天上的园林自然成熟,生长着香气扑鼻的优质稻种。由于天神的力量,播种一次可收获七次,花费劳力很少,收获却非常多。庄稼茁壮茂盛,没有杂草秽物。众生因福德善业的果报,食物入口即化,具备百种滋味,香气美妙无可比拟,食用后体力充沛。
那时该国有一位转轮圣王,名叫穰佉。他统领四种军队——不以武力威慑治理四方天下——具足三十二种伟人相好。这位国王有一千个儿子,个个勇猛英俊,敌人自然降伏。王拥有七种珍宝:第一是金轮宝,千根辐条、轮毂、轮辋全都圆满具足。第二是白象宝,洁白如雪山,四肢粗壮踏地,庄严殊胜犹如山岳。第三是绀马宝,红鬃青身,蹄下生莲,四蹄镶有七宝。第四是神珠宝,璀璨光明,长两肘,能降下宝物甘霖,满足众生所愿。第五是玉女宝,容颜绝丽,身段柔软若无骨骼。第六是典财臣,口中能吐珍宝,足下能降宝物,双手能现财宝。第七是统兵臣,当需要调兵时,四种军队如云般从空中涌现。千位王子与七宝,连同国中百姓,彼此相视皆无恶意,慈爱如同母亲对待孩子。
那时,国王的一千个儿子各自取来珍宝,在正殿前建造了一座七宝台,高达三十层,方圆十三由旬。宝台有千头千轮,能自在游行。还有四大宝藏:伊钵多大藏在乾陀罗国,般轴迦大藏在弥缇罗国,宾伽罗大藏在须罗吒国,穰佉大藏在婆罗奈国的古仙山处。每座大藏周围各有四亿小藏围绕。这四大宝藏自然显现,放出大光明,长宽各一千由旬,堆满珍宝,各有四条大龙分别守护。这些大小宝藏自然涌出,形状如莲花。无数人前来观看,但那时珍宝无人看守,众人见了却不贪恋,将宝物丢在地上,如同瓦石草木土块一般。人们目睹此景,心生厌离,互相议论道:"正如佛陀所言,往昔众生为争夺这些珍宝,互相残害、偷盗、欺骗、妄语,使生死痛苦不断增长,最终堕入大地狱。"翅头末城上空悬挂着众宝罗网,装饰着宝铃,微风吹动时发出和雅音声,宛如钟磬鸣响,演说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教义。
那时,城中有一位大婆罗门主,名叫修梵摩,他的妻子名叫梵摩拔提,心性柔和温顺。弥勒菩萨投生为他们的孩子。他在母胎中犹如身处天宫,放出大光明,尘垢无法遮蔽,身体呈现紫金色,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坐在宝莲花上。众生见到他都心生欢喜,百看不厌,他的光明灿烂无比,令人无法直视,诸天世人都未曾见过如此景象。他的身力无量,每一处关节的力量都胜过一切大力龙象。毛孔中放出的不可思议光明,照耀无量世界,毫无障碍。日月星辰、水火珠宝的光芒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如同尘埃。他的身长是释迦牟尼佛的八十肘(三十二丈),胸宽二十五肘(十丈),面长十二肘半(五丈),鼻梁高挺笔直,与面部相称,身相圆满,端正无比,成就一切相好。每一种相有八万四千种好来庄严自身,如同金像。每一种好中,流出光明,照耀千由旬;他的肉眼清澈,黑白分明;常光环绕身体,照耀百由旬。日月星辰、珍珠玛瑙、七宝行树都在他的佛光中显得明亮闪耀,其他一切光明都黯然失色。佛身高大庄严,犹如黄金之山,见到他的人自然能脱离三恶道。
那时,弥勒仔细观察世间五欲的祸患,众生沉溺其中遭受痛苦,在生死长流中轮回不息,实在可怜可悯!他以此正念思维,观照苦、空、无常之理,不再贪恋世俗家庭,厌恶家庭的束缚压迫,如同身处牢狱一般。
那时,蠰佉王与大臣及国民们,手持七宝装饰的台座,上有千宝帐、千宝轩、千亿宝铃、千亿宝幡、千口宝器、千口宝瓮,恭敬献给弥勒。弥勒接受后,将这些宝物布施给婆罗门;婆罗门得到后,立即将其毁坏,各自瓜分。婆罗门们目睹弥勒能行大布施,心生极大惊奇。弥勒菩萨见此宝台顷刻间归于无常,明白一切有为法终将消逝,于是修习无常观,并赞叹过去诸佛所说清凉甘露般的无常偈颂:
一切现象皆无常,此即生灭之法;生灭息灭后,寂灭即是安乐。
说完这首偈子后,他出家修行,坐在金刚庄严的道场中,位于龙华菩提树下。树枝如同宝龙,绽放出无数珍宝般的花朵,每一片花瓣和叶子都呈现出七种宝物的颜色,每种颜色结出不同的果实,随众生心意而显现。这棵树的殊胜之处,天上人间无与伦比。树高五十由旬,枝叶向四方伸展,放射出巨大的光明。
那时,弥勒与八万四千婆罗门一起来到修行的地方。弥勒自己剃去头发,出家修行,清晨就出家了;就在那天初夜时分,他降伏了四种魔障,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随即说出一首偈语:
长久以来悲悯众生之苦,想要救拔却无从解脱; 如今证得菩提,豁然无碍无障。 亦了达众生本空,诸法实相真实不虚; 永断忧悲苦恼,慈悲亦不着相。 昔日为救度你们,舍弃国城头目, 妻子手足等身外之物,布施众生不可计数。 今日终获解脱,成就无上大寂灭; 当为你们宣说,广开甘露法门。 如此殊胜果报,皆因布施持戒智慧, 六种大忍修行而生,亦由大慈悲心, 无染功德所成就。
说完这首偈颂后,佛陀静默安住。当时诸天、龙王、鬼神王虽未显现身形,却降下天花供养佛陀。三千大千世界六次震动,佛陀身上放出的光明照耀无量世界,所有应得度化的众生都得以见到佛陀。
这时,天帝释提桓因、护世四天王、大梵天王和无数的天子,在花林园中以头顶礼佛足,双手合掌劝请佛陀转动法轮。
这时,弥勒佛默然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对梵王说道:我在漫长的黑夜中承受巨大苦难,修行六种度脱法门,直到今日佛法之海圆满,建立法幢、击打法鼓、吹奏法螺、降下法雨,现在正是为你们说法的时候。诸佛所转动的八圣道法轮,诸天世人无人能够转动;其法义平等直至无上境界,无为寂灭,为一切众生断除长夜之苦;这法门极为深奥,难以证得、难以进入、难以信受、难以理解,一切世间无人能够知晓、无人能够得见,它能洗净心中尘垢,成就万种清净梵行。
说这些话时,又有来自他方世界的无数百千万亿天子、天女、大梵天王乘坐天宫,手持天花妙香供养如来,围绕千百匝,五体投地合掌劝请;诸天伎乐不需击打自然鸣响。这时,诸位梵王异口同声,以偈颂说道:
说完这首偈颂后,他俯首行礼,再次合掌恭敬地三次恳请:唯愿世尊转动甚深微妙的法轮,为拔除众生的苦恼根源,使他们远离贪嗔痴三毒,破除堕入四恶道的恶业。
那时世尊为了诸位梵天王,便露出微笑放出五色光芒,默默应允。当时无数天子大众听闻佛陀许可,欢喜无量,全身充满喜悦;就像孝子刚刚失去慈父,父亲忽然复活那样欢喜。大众的欢喜也是如此。那时诸天众围绕世尊向右绕行无数圈,恭敬爱戴永不厌倦,然后退到一旁站立。
那时,众人心中都这样想:即使享受千亿年的五欲快乐,终究无法避免堕入三恶道的痛苦,妻子财产都不能解救。世间无常,生命难以长久,我们今天应在佛法中清净修行梵行。这样想过之后,又进一步思惟:即便经历无数劫享受五欲,如同无想天中寿命长达无量亿岁,与众多婇女一同娱乐,感受细滑触乐,最终仍会归于毁灭,堕入三恶道遭受无量痛苦。所得到的快乐短暂如幻,不值一提,进入地狱时,大火熊熊燃烧,百千万劫受无量苦,想要解脱却不可得。如此漫长的痛苦难以摆脱,今日得遇佛陀,应当勤勉精进。
当时穰佉王高声宣布:
纵使享尽天界乐,终将消散归无常。 顷刻堕入地狱火,炽燃苦痛不可量。 我等当速离尘俗,修行佛道证真常。
说完这些话后,穰佉王在八万四千大臣的恭敬围绕下,以及四大天王的护送下,来到转轮圣王所在的华林园龙华树下。他前往弥勒佛面前请求出家,向佛行礼。还没等他抬起头来,胡须和头发就自然脱落,袈裟披在身上,随即成为沙门。
那时,弥勒佛与穰佉王率领八万四千大臣、众比丘恭敬围绕,又有无数天龙八部护法跟随,一同进入翅头末城。当佛足踏上城门门槛时,娑婆世界发生六种震动,整个阎浮提大地化作金色。翅头末大城中央涌出金刚宝地,显现过去诸佛所坐的金刚宝座,众多七宝行树自然生长。天人在空中降下大宝花雨,龙王奏响种种伎乐,口中吐出莲花,毛孔喷洒花雨供养佛陀。佛陀在此座上初转法轮,开示四圣谛:此为苦——苦圣谛,此为集——集圣谛,此为灭——灭圣谛,此为道——道圣谛。又演说三十七道品等助成菩提之法,详解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等法门。
那时大地出现六种震动,这样的声音传遍三千大千世界,甚至更远无量无边的地方,向下直到阿鼻地狱,向上直达阿迦腻吒天。
那时,四大天王各自率领无数鬼神,高声宣布:佛日升起时,降下法雨甘露,世间慧眼今日初开,普令大地一切八部众生,与佛有缘者皆能听闻知晓。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乃至大梵天,各自在其统领之处高声宣告:佛陀如日现世,普降甘露法雨,世间慧眼今日初开,有缘众生皆得听闻知晓。
这时,各类龙王、八部众神,以及山神、树神、药草神、水神、风神、火神、地神、城池神、屋宅神等,全都欢欣鼓舞,高声赞叹。
还有八万四千位婆罗门,聪慧明达,也跟随大王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另有一位名叫须达那的长者,就是如今的须达长者,也与八万四千人一同出家。还有梨师达多、富兰那兄弟二人,同样带领八万四千人出家修行。又有两位大臣:一位名叫梵檀末利,另一位名叫须曼那——这两人深受国王器重——也与八万四千人一起在佛法中出家学道。转轮王的女儿名叫舍弥婆帝,就是现在的毗舍佉母亲,她也带着八万四千名宫女一同出家。穰佉太子名叫天金色,即如今的提婆婆那长者的儿子,也与八万四千人共同出家。弥勒佛的亲属婆罗门之子名叫须摩提,天资聪颖,就是现在郁多罗善贤比丘尼的儿子,他也带领六万人,在佛法中一同出家修行。穰佉王的一千个儿子中,只留一人继承王位,其余九百九十九人,也带着八万四千人,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像这样无量无数的众生,目睹世间苦难,五蕴炽盛,都在弥勒佛的教法中一同出家修行。
那时,弥勒佛怀着大慈心对众人说:你们现在不是为了享受生天的快乐,也不是为了今世的快乐,才来到我这里,而是为了追求涅槃的永恒快乐。这些人都在佛法中种下了善根。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五浊恶世,用各种方式教导你们,无奈你们难以度化,只能为你们种下来世的因缘。如今你们得以见我,我现在接纳这些人。
他们或许因为读诵、研习、修持经律论三藏,为他人讲解、赞叹佛法义理,不生嫉妒心,教导他人受持修行,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布施衣食、持戒修慧,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以歌舞、幡盖、花香灯明供养佛,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布施僧众日常饮食、建造僧房、四事供养,持守八戒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对苦难众生生起深切慈悲,代其受苦,使其得乐,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持戒忍辱、修清净慈心,以此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举办僧众集会、四方无碍的斋讲法会、供养饮食,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持戒多闻、修习禅定和无漏智慧,以此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建造佛塔供养舍利,忆念佛的法身,以此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解救那些遭遇厄难、贫穷孤独、被人奴役、受王法制裁、面临刑戮、造作八难业、受大苦恼的人,使其解脱,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或许因为调解那些因恩爱别离、朋党争斗而受极大苦恼的人,以善巧方便使其和合,积累功德而投生我这里。
说完这些话后,弥勒佛称赞释迦牟尼佛道:好啊,好啊!您能在五浊恶世中教化如此众多的恶业众生,使他们修习善根,来生我的净土。这时,弥勒佛连续三次这样称赞释迦牟尼佛,并说偈颂道:
忍辱勇猛的伟大导师,能在充满五浊的恶世中, 教导调伏顽劣众生,使他们修行得见佛陀。 承担众生苦难重担,如今进入永恒安乐的无为境界, 引导弟子们来到我这里。我现今为你们宣说四圣谛, 亦讲授三十七菩提分法,庄严涅槃的十二因缘; 你们应当观照无为法,进入空寂无生的究竟境界。
说完这首偈语后,又继续赞叹道:那时众生处于苦难险恶的世间,能做难行之事;在贪欲、嗔恚、愚痴迷惑的短命人中,能持戒修行,积累功德,实在稀有难得。当时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懂正法,互相伤害,临近刀兵劫难;深陷五欲,嫉妒谄媚,心术不正,毫无慈悲,彼此杀害,啖肉饮血;不敬师长,不识善友,不知报恩;生在五浊恶世,不知惭愧;昼夜六时不断造恶,不知满足,专行不善,五逆罪业如鱼鳞密布;贪求无厌,九族亲友不能相助。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以大善巧,深厚慈悲,能在苦恼众生中,和颜悦色,以智慧方便,说真实语,开示我等未来,度脱汝等。如是导师明利智慧,世间稀有,极难值遇,深切怜悯恶世众生,为除苦恼,令得安稳,证入第一义甚深法性。释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为汝等故,修行难行苦行,布施头颅,割截耳鼻手足肢体,受诸苦恼,为成就八圣道,令众生平等解脱,利益汝等。
那时,弥勒佛如此开导安慰无量众生,使他们心生欢喜。那时的人们,身心皆与佛法相应,口中常宣说正法,其中充满福德深厚、智慧明达之人,受到天人的恭敬与虔诚信仰。
当时,大导师为了让众生了知往昔经历的苦恼,又这样想道:五欲是不清净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于是为他们开示,除去忧愁悲戚,明白苦乐都是无常,并宣说:色、受、想、行、识皆是苦、空、无常、无我。
在说这些话时,九十六亿人不再执著诸法,烦恼断尽,心意解脱,证得阿罗汉果,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脱。三十六万天子、二十万天女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天龙八部中有证得须陀洹果者,有种下辟支佛道因缘者,有发起无上菩提心者,数量极多,不可称计。
那时,弥勒佛与九十六亿大比丘众,还有穰佉王和他的八万四千大臣、比丘眷属围绕,如同月亮天子被众星宿随从,一起离开翅头末城,返回花林园的重阁讲堂。当时,阎浮提的城邑村落,小王、长者以及各种姓的人,都聚集到龙华树下的花林园中。
那时,世尊再次宣说四谛与十二因缘,九十四亿人证得阿罗汉果;他方世界的诸天及天龙八部众六十四亿恒河沙数之人,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安住于不退转地。
第三次法会上,九十二亿人证得阿罗汉果位;三十四亿天众、龙众及八部护法神发起无上菩提心。
那时,弥勒佛宣说四圣谛的深妙法门,度化天界与人间的众生后,带领诸位声闻弟子、天龙八部等一切大众,进入城中乞食。无数净居天的天人,恭敬地跟随佛进入翅头未城。入城时,佛显现十八种神通:身下涌出清水,如摩尼宝珠般化成光台,照耀十方世界;身上放出火焰,似须弥山流淌紫金光芒;显现广大身形充满虚空,又化作琉璃般透明;时而将巨大身形缩至芥子般微小,继而隐没不见;在十方世界随意涌现与消失,使一切众生皆能目睹佛身。通过种种神通变化与无量示现,令有缘众生皆获得解脱。
释提桓因的三十二位辅臣与欲界诸天众,梵天王和色界诸天众,连同天子天女们,解下天界的璎珞和天衣撒向佛陀上方,这时诸天衣化作花盖;天界的乐伎乐器不奏自鸣,歌颂佛陀的功德;密集的天花和旃檀等种种妙香供养佛陀;街道巷陌竖立起众多幢幡,焚烧各种名贵香料,香烟如云缭绕。世尊入城时,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合掌恭敬,以偈颂赞叹佛陀:
正等觉者两足尊,人天世间无等伦, 十力世尊甚稀有,无上最胜良福田, 供养之人升天界,来世解脱住涅槃, 顶礼无上大精进,顶礼慈心大导师。
东方天王提头赖吒、南方天王毗楼勒叉、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天王毗沙门王,各自率领部众恭敬合掌,以清净之心赞叹佛陀。
三界无与伦比,大悲自然庄严, 彻悟最上真理。不见众生自性, 亦无诸法形相,同入空寂本性, 安住无有之境。虽行勇猛精进, 无为不留痕迹。我今恭敬顶礼, 慈心大导师。众生不见佛陀, 长夜轮回生死,堕落三恶道中, 或为女人之身。今佛出现世间, 拔苦施予安乐,三恶道已减少。 女人无有谄曲,皆得烦恼止息。 具足大涅槃乐,大悲救济苦者, 为施乐故出世。往昔行菩萨道, 常施一切安乐,不杀不恼众生, 忍心如大地广。我今恭敬顶礼, 忍辱大导师;我今恭敬顶礼, 慈悲大丈夫。自脱生死之苦, 能拔众生危难;如火中生莲花, 世间无有能比。
那时,世尊依次乞食后,带领众比丘回到原处,进入甚深禅定,七天七夜身心寂静不动。弥勒佛的弟子们肤色如天光般清净,相貌普遍庄严,对生老病死心生厌离,广学多闻、护持佛法、修习禅定,已能脱离种种欲望,犹如雏鸟破壳而出。
这时,释提桓因和欲界的众位天子,心中充满欢喜,踊跃赞叹,又用偈语说道:
世间众生皈依的大导师,智慧之眼清净明澈照见十方; 智慧之力功德超越诸天,名号与实德圆满利益众生。 愿为我们这些愚蒙众生,带领众弟子前往那座山; 供养无烦恼的释迦之师,头陀修行第一的大弟子。 我们应当得以瞻仰佛容,听闻佛所传的遗教正法; 忏悔前世浊恶劫的罪业,使不善恶业得以清净。
那时,弥勒佛与娑婆世界前世刚强的众生以及诸位大弟子一起前往耆阇崛山。到达山下后,从容缓慢地步行,登上狼迹山。到达山顶后,抬起大脚趾踩在山根上,这时大地出现十八种震动。登上山顶后,弥勒用双手向两边分开山体,就像转轮圣王打开大城门一样。
这时,梵天王手捧天香油浇灌在摩诃迦叶头顶。油灌身后,他敲响大鼓,吹响法螺。摩诃迦叶当即从灭尽定中觉醒,整理好衣衫,袒露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敬长跪,捧着释迦牟尼佛的僧衣,交给弥勒并说道:导师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在涅槃之际将此袈裟托付于我,嘱我转交给世尊。
这时,众人纷纷对佛陀说:为何今天这山顶上有个身形矮小、相貌丑陋的人头虫,穿着出家人的衣服,竟能向世尊行礼致敬?
这时,弥勒佛告诫诸位大弟子不要轻视这个人,并说了一首偈颂:
孔雀虽艳丽,终为鹰鹫食; 白象力无穷,幼狮却能噬, 如啖微尘土;巨龙身巍峨, 难敌金翅袭;人身虽伟岸, 白皙貌端庄,七宝瓶盛秽, 满盈污浊物。彼虽形短小, 慧光胜真金;烦恼久销尽, 生死苦已断,护法驻世间。 常修头陀行,天人中至尊, 苦行无等伦。两足尊牟尼, 遣至吾住处,汝等应至心, 合掌恭敬礼。
说完这首偈语后,佛陀告诉众比丘:释迦牟尼世尊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时,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中,有位头陀行第一的修行者。他身现金色光明,舍弃金肤的妻子出家修道,昼夜精进如同头顶着火般急切。这位大德恒常慈悲怜悯贫苦下贱的众生,以福德济度他们,为护持正法久住世间。诸位当知,这位大德就是摩诃迦叶。佛陀话音方落,在场所有大众都向尊者恭敬礼拜。
当时,弥勒拿着释迦牟尼佛的僧衣,盖住右手时只能遮住两根手指,再盖左手也仅能遮住两根手指。众人感到惊奇,感叹道:先佛身形矮小,这都是因为众生贪婪污浊、傲慢自大所导致的。弥勒对摩诃迦叶说:你可以展现神通变化,并宣说过去诸佛的所有经法。
这时,大迦叶腾身跃入虚空,展现十八种神通变化:时而显现巨大身躯充满虚空,忽又缩如芥子般微小,再由小变大;上身涌出清水,下身喷射火焰;行走地面如涉水般轻盈,踏水而行如履平地;坐卧虚空而身形不坠;东方跃起西方隐没,西方升起东方消失,南方腾跃北方隐匿,北方涌现南方消退,边缘跃现中央隐去,中央升起边缘消散,向上腾跃向下隐没,向下升起向上消失;在虚空中幻化出琉璃洞窟;凭借佛陀威神力加持,以清净梵音宣说释迦牟尼佛十二部经典。与会大众听闻后,皆惊叹前所未见。八十亿人断尽烦恼尘垢,于诸法中心无所住,证得阿罗汉果;无量天人发起菩提心。迦叶绕佛三匝,从虚空降下,向佛陀顶礼说道: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辞别佛陀后,返回耆阇崛山原本住处;周身涌出火焰,入于无余涅槃。弟子们收敛其舍利,在山顶建造宝塔。
弥勒佛赞叹道:大迦叶比丘是释迦牟尼佛在大众中经常称赞的头陀行者第一人,他精通禅定解脱三昧。此人虽具大神力却不生傲慢,能使众生获得大欢喜,常怜悯贫贱困苦的众生。
弥勒佛赞叹大迦叶的遗骨说:真好啊!有大神通大德行!释迦狮子的大弟子大迦叶!能在那样恶劣的世道中修持自心。
那时,摩诃迦叶的遗骨开口说出偈言:
头陀是宝藏,持戒是甘露。 能行头陀者,必达不死地。 持戒得生天,亦获涅槃乐。
说完这首偈颂后,他像琉璃般清澈的水一样,重新回到了塔中。
那时,讲法的地方宽八十由旬,长一百由旬;在场的人们,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离得近还是远,每个人都看见佛陀在自己面前单独为他讲法。
弥勒佛在世六万亿年,因怜悯众生,使众生获得法眼;佛涅槃后,诸天世人火化佛身,转轮圣王收取舍利,在四方天下各建八万四千座佛塔;正法留存世间六万年,像法留存两万年。你们应当勤奋修行,发清净心,广行善业,这样必定能亲眼见到世间明灯弥勒佛的真身。
佛说完后,尊者舍利弗和尊者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佛行礼,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对佛说:世尊,这部经应当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当如何奉行持守?
佛陀告诉阿难:你要好好记住并广为天人详细解说,切勿成为最后断绝此法的人。此法要点名为"一切众生断除五逆种子,净除业障、报障、烦恼障,修习慈心与弥勒同行经",要这样受持;又名"一切众生得闻弥勒佛名必免五浊恶世不堕恶道经",要这样受持;又名"破除恶口业障心如莲花决定见弥勒佛经",要这样受持;又名"慈心不杀不食肉经",要这样受持;又名"释迦牟尼佛以衣为信经",要这样受持;又名"若有闻佛名决定得免八难经",要这样受持;又名"弥勒成佛经",要这样受持。
佛陀告诉舍利弗:在我涅槃之后,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以及天龙八部鬼神等众生,若能听闻此经,受持读诵、虔诚礼拜、恭敬供养,尊重讲经法师,就能破除一切业障、报障、烦恼障,将来得以面见弥勒菩萨及贤劫千佛,三种菩提道果随愿成就,永离女身之累,以正信出家修行,获得究竟解脱。
说完这些话后,当时在场的众人听完佛陀的讲解,都感到非常欢喜,向佛陀行礼后便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