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薄伽梵住廣嚴城菴羅衛林,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皆為一切眾望所識,大神通業修已成辦,諸佛威德常所加持,善護法城能攝正法,以大師子吼聲敷演,美音遐振周遍十方,為諸眾生不請善友,紹三寶種能使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永離一切障及蓋纏,念、定、總持無不圓滿,建立無障解脫智門,逮得一切無斷殊勝念慧等持陀羅尼辯;皆獲第一布施、調伏寂靜尸羅、安忍、正勤、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妙願、力、智波羅蜜多,成無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隨轉不退法輪,咸得無相妙印所印,善知有情諸根勝劣,一切大眾所不能伏,而能調御得無所畏;已積無盡福智資糧,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高遠踰於帝釋,意樂堅固猶若金剛;於諸佛法得不壞信、流法寶光、澍甘露雨,於眾言音微妙第一,於深法義廣大緣起;已斷二邊見習相續,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不可稱量過稱量境;集法寶慧為大導師,正直審諦柔和微密,妙達諸法難見難知;甚深實義隨入一切,有趣無趣意樂所歸,獲無等等佛智灌頂,近力無畏不共佛法;已除所有怖畏惡趣,復超一切險穢深坑,永棄緣起金剛刀仗,常思示現諸有趣生;為大醫王善知方術,應病與藥,愈疾施安;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設經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讚其功德亦不能盡——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神變王菩薩、法自在菩薩、法幢菩薩、光幢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峯菩薩、辯峯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延頸菩薩、常喜根菩薩、常喜王菩薩、無屈辯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吉祥菩薩、寶施菩薩、帝網菩薩、光網菩薩、無障靜慮菩薩、慧峯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天菩薩、現神變王菩薩、峯相等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雲雷音菩薩、山相擊王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捨善軛菩薩、妙慧菩薩、妙生菩薩、蓮花勝藏菩薩、三摩地王菩薩、蓮花嚴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勝魔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珠寶蓋菩薩,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
那时,世尊住在广严城的庵罗卫林中,与八千位大比丘众、三万二千位大菩萨摩诃萨在一起。这些大菩萨都为一切众生所熟知,已成就大神通事业,常得诸佛威德加持,善于护持佛法之城,总摄正法,以狮子吼般的音声演说妙法,美名远扬十方世界。他们是不请自来的众生善友,能延续三宝种性使之不断绝,降伏魔怨、制伏外道,永远远离一切障碍与缠缚,正念、禅定、总持无不圆满,建立无碍解脱智慧之门,获得一切无间断的殊胜念力、智慧、三昧与辩才;皆具足第一布施、调伏、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等波罗蜜多,证得无所得、无生法忍,已能随缘转动不退法轮,皆得无相妙印所印证,善知众生根器利钝,一切大众无法胜过,却能调御众生得无所畏;已积累无尽福慧资粮,以相好庄严其身,色相最为第一,舍弃世间一切装饰,名声高远超胜帝释天,志愿坚固如金刚;对诸佛法生起不坏信心,如法光普照、甘露润泽,于一切言音中最为微妙,深解广大缘起法义;已断除二边恶见习气,说法无畏如狮子吼,其宣讲法音如雷霆震动,超越一切称量境界;积聚法宝智慧为大导师,正直审慎、柔和细密,通达诸法深奥难知;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无论有缘无缘皆能引导,获得无上佛智灌顶,亲近十力、四无畏等不共佛法;已远离一切恶道怖畏,超越所有险恶深坑,永弃缘起如金刚刀杖,常思示现于各趣众生;为大医王善知方药,应病与药,除疾施安;成就无量功德,庄严无量佛土,凡见闻者皆蒙利益;一切所作皆不虚设,纵经无量百千亿劫赞叹其功德亦不能尽——这些菩萨名为: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菩萨、法幢菩萨、光幢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峰菩萨、辩峰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瞻仰菩萨、常喜根菩萨、常喜王菩萨、无屈辩菩萨、虚空藏菩萨、持宝炬菩萨、宝吉祥菩萨、宝施菩萨、帝网菩萨、光网菩萨、无碍静虑菩萨、慧峰菩萨、天王菩萨、破魔菩萨、电天菩萨、现自在王菩萨、峰相严身菩萨、狮子吼菩萨、云雷音菩萨、山击音王菩萨、香象菩萨、大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舍善轭菩萨、妙慧菩萨、妙生菩萨、莲华藏菩萨、三昧王菩萨、莲华严菩萨、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胜魔菩萨、严净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宝盖菩萨,如是等为上首的三万二千位大菩萨摩诃萨。
復有萬梵,持髻梵王而為上首,從本無憂四大洲界為欲瞻禮供養世尊及聽法故來在會坐;復有萬二千天帝,各從餘方四大洲界亦為瞻禮供養世尊及聽法故來在會坐;并餘大威力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釋、梵、護世等悉來會坐;及諸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俱來會坐。
还有一万名梵天,以持髻梵王为首,从原本无忧的四大洲界前来,为瞻仰礼敬供养世尊及听闻佛法而来到会场就座;还有一万二千名天帝,各自从其他四方四大洲界前来,同样为瞻仰礼敬供养世尊及听闻佛法而来到会场就座;同时还有众多大威力的天神、龙族、药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帝释天、梵天、护世天王等全都来到会场就座;以及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都来到会场就座。
爾時,世尊無量百千諸來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大寶妙高山王處于大海巍然逈出——踞大師子勝藏之座,顯耀威光蔽諸大眾。
那时,世尊被无数百千前来听法的大众恭敬围绕,正在宣讲佛法。他就像珍贵的须弥山王屹立在大海中,巍然高出一切。世尊安坐在殊胜的狮子座上,威德光明照耀,遮蔽了在场所有大众的光芒。
時廣嚴城有一菩薩,離呫毘種,名曰寶性,與離呫毘五百童子各持一蓋,七寶莊嚴,往菴羅林詣如來所,各以其蓋奉上世尊,奉已頂禮世尊雙足,右繞七匝却住一面。
那时,广严城里有一位菩萨,出身离呫毗族,名叫宝性。他与五百名离呫毗族童子,每人手持一顶用七种珍宝装饰的华盖,一同前往庵罗林拜见如来。他们各自将华盖恭敬地献给世尊,献完后顶礼佛足,向右绕行七圈,然后退到一旁站立。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佛的神力让众多宝盖合为一个,覆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世界的广阔景象都在其中显现。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寶妙高山王、一切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輪圍山、大輪圍山、大海、江河、陂泉、池沼,及百俱胝四大洲渚、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并諸國邑、王都、聚落,如是皆現此寶蓋中。
又,十方界諸佛、如來所說正法皆如響應,於此蓋內無不見聞。
時諸大眾覩佛神力,歡喜踊躍,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默然而住。
爾時,寶性即於佛前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而讚佛曰:
「目淨脩廣妙端嚴,皎如青紺蓮花葉,
已證第一淨意樂,勝奢摩陀到彼岸。
久積無邊清淨業,獲得廣大勝名聞,
故我稽首大沙門,開導希夷寂路者。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
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觀第一義摧怨敵,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說法不有亦不無,一切皆得因緣立,
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始在佛樹降魔力,得甘露滅勝菩提,
此中非心意受行,外道、群邪所不測。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
希有法智天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以斯妙法濟群生,無思、無怖、常安寂,
度生、老、死大醫王,稽首無邊功德海。
八法不動如山王,於善、不善俱慈愍,
心行如空平等住,孰不承敬此能仁?
以斯微蓋奉世尊,於中普現三千界,
諸天、龍、神宮殿等,故禮智見功德身。
十力神變示世間,一切皆如光影等,
眾覩驚歎未曾有,故禮十力大智見。
眾會瞻仰大牟尼,靡不心生清淨信,
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如來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如來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如來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
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如來不共相。
稽首十力諦勇猛、稽首已得無怖畏、
稽首至定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
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住於彼岸、
稽首普濟苦群生、稽首不依生死趣。
已到有情平等趣,善於諸趣心解脫,
牟尼如是善修空,猶如蓮花不著水。
一切相遣無所遣、一切願滿無所願,
大威神力不思議,稽首如空無所住。」
爾時,寶性說此伽他讚世尊已,復白佛言:「如是五百童子菩薩皆已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咸問我嚴淨佛土。唯願如來哀愍,為說淨佛土相。云何菩薩修淨佛土?」
作是語已,佛言:「寶性!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諸菩薩請問如來淨佛土相及問菩薩修淨佛土。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等分別解說。」
於是寶性及諸菩薩咸作是言:「善哉,世尊!唯願為說,我等今者皆希聽受。」
爾時,世尊告眾菩薩:「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所以者何?諸善男子!一切菩薩隨諸有情增長饒益,即便攝受嚴淨佛土;隨諸有情發起種種清淨功德,即便攝受嚴淨佛土;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調伏,即便攝受如是佛土;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嚴淨佛土悟入佛智,即便攝受如是佛土;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起聖根行,即便攝受如是佛土。所以者何?諸善男子!菩薩攝受嚴淨佛土,皆為有情增長、饒益、發起種種清淨功德。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或復莊嚴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虛空,唯為有情增長、饒益、生淨功德,即便攝受如是佛土。攝受如是淨佛土者非於空也。
「復次,寶性!汝等當知:發起無上菩提心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一切發起大乘有情來生其國;純意樂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所有不諂、不誑有情來生其國;善加行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發起住持妙善加行一切有情來生其國;上意樂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具足成就善法有情來生其國;修布施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一切能捨財法有情來生其國;修淨戒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圓滿成就十善業道意樂有情來生其國;修安忍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三十二相莊嚴其身、堪忍柔和寂靜有情來生其國;修精進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諸善勇猛精進有情來生其國;修靜慮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具足成就正念、正知、正定有情來生其國;修般若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一切已入正定有情來生其國;四無量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常住慈悲喜捨有情來生其國;四攝事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諸有解脫所攝有情來生其國;巧方便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善巧觀察諸法有情來生其國;修三十七菩提分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通達一切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圓滿有情來生其國;修迴向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其國具足眾德莊嚴;善說息除八無暇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其國永離惡趣無暇;自守戒行不譏彼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其國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業道極清淨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壽量決定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宣密意、離諸貪欲、心無瞋恚、正見有情來生其國。
「諸善男子!如是,菩薩隨發菩提心則有純淨意樂,隨其純淨意樂則有妙善加行,隨其妙善加行則有增上意樂,隨其增上意樂則有止息,隨其止息則有發起,隨其發起則有迴向,隨其迴向則有寂靜,隨其寂靜則有清淨有情,隨其清淨有情則有嚴淨佛土,隨其嚴淨佛土則有清淨法教,隨其清淨法教即有清淨妙福,隨其清淨妙福則有清淨妙慧,隨其清淨妙慧則有清淨妙智,隨其清淨妙智則有清淨妙行,隨其清淨妙行則有清淨自心,隨其清淨自心則有清淨諸妙功德。
「諸善男子!是故,菩薩若欲勤修嚴淨佛土,先應方便嚴淨自心。所以者何?隨諸菩薩自心嚴淨,即得如是嚴淨佛土。」
爾時,舍利子承佛威神作如是念:「若諸菩薩心嚴淨故,佛土嚴淨;而我世尊行菩薩時心不嚴淨故,是佛土雜穢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世間日、月豈不淨耶?而盲不見。」
對曰:「不也。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佛言:「如是,眾生罪故不見世尊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子!我土嚴淨而汝不見。」
爾時,持髻梵王語舍利子:「勿作是意謂此佛土為不嚴淨。所以者何?如是佛土最極嚴淨。」
舍利子言:「大梵天王!今此佛土嚴淨云何?」
持髻梵言:「唯,舍利子!譬如他化自在天宮有無量寶功德莊嚴,我見世尊釋迦牟尼佛土嚴淨有無量寶功德莊嚴亦復如是。」
舍利子言:「大梵天王!我見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持髻梵言:「唯,大尊者!心有高下不嚴淨故,謂佛智慧意樂亦爾,故見佛土為不嚴淨。若諸菩薩於諸有情其心平等、功德嚴淨,謂佛智慧意樂亦爾,便見佛土最極嚴淨。」
爾時,世尊知諸大眾心懷猶豫,便以足指按此大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百千妙寶莊嚴,譬如功德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汝見如是眾德莊嚴淨佛土不?」
舍利子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此佛土嚴淨悉現。」
告舍利子:「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成熟下劣有情,是故示現無量過失雜穢土耳。舍利子!譬如三十三天共寶器食,隨業所招其食有異。如是,舍利子!無量有情生一佛土,隨心淨穢所見有異,若人心淨便見此土無量功德妙寶莊嚴。」
當佛現此嚴淨土時,寶性所將五百童子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諸有情類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時佛、世尊即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苾芻永離諸漏,心善解脫。
这时,佛陀世尊收起了神通。于是整个世界恢复如初。追求声闻乘的三万二千天人及凡人,明白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远离尘垢,获得了清净的法眼;八千比丘永远断除所有烦恼,内心得到彻底解脱。
CBETA 编码:T047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